「改革開放40年」母牛給農民發工資 廣河縣“馬局長”做大了“牛產業”

「改革开放40年」母牛给农民发工资 广河县“马局长”做大了“牛产业”

12月1日下午,在廣河縣伊澤源牛羊養殖合作社託養圈內,飼養工人正在給貧困戶託養基礎母牛添草。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

廣河縣有11600戶的農民都知道,在廣河縣農牧業方面有一本“活字典”叫“牛局長”。但是,“牛”局長不姓牛,他姓馬,叫馬進福,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農牧局的局長。

12月1日,記者剛走進伊澤源牛羊養殖合作社,馬局長便迎了上來,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走走走,快看看我的牛走……”

馬進福著急讓記者看的牛,就是為廣河縣扶貧攻堅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良種基礎母牛。

馬進福嘴上經常唸叨著一句俗語——“母牛下母牛,三年五頭牛。”馬進福說,良種基礎母牛是發展牛產業的基礎,養母牛三年不賣,母牛就可以給農民發工資。廣河縣有2萬頭基礎母牛,如果3年時間不賣就是5萬頭,產值達5個億,農村家庭戶均就可以分到5萬元,這是一個穩定增收的好產業。如果養好母牛,廣河縣人人都可以管母牛要工資了。

「改革开放40年」母牛给农民发工资 广河县“马局长”做大了“牛产业”

馬進福正在向記者團介紹他的“牛”理論。

自從2016年下半年引進良種基礎母牛開始試點推行,作為廣河縣群眾致富的扶貧項目後,馬進福無論會上會下,鄉里村裡,只要見到幹部群眾,他都不厭其煩地宣傳他的“牛”致富理論。

在推廣實施基礎母畜示範工程中,廣河縣主要採取了“兩種模式”,一是按照貧困戶獎補6000元、非貧困戶獎補5000元的標準,整村推進實施,獎補基礎母牛。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35億元,在37個貧困村獎補發放基礎母牛10344頭,其中貧困戶發放5909頭,非貧困戶發放4435頭,已產犢6050頭,代養牛犢4750頭。二是對未脫貧戶每戶落實2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對已脫貧戶根據享受精準扶貧貸款的情況,分別落實1萬元、6000元扶持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基礎母畜脫貧產業。目前,貧困戶利用產業扶持資金已購買牛11968頭,其中基礎母牛5044頭,全縣牛存欄達10.98萬頭。

此外,對條件限制、自己不能養殖的貧困戶,採取託養基礎母牛或產業扶持資金入股的方式,貧困戶不參與養殖,按經營效益分紅收益,最低享受10%的保底分紅。目前,當地伊澤苑、騰淵等7家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共帶動貧困戶1075戶,到年底貧困戶戶均可分紅1600元。

在“無牛羊不成家”的廣河縣農村,家庭養殖的傳統由來已久,目前全縣牛存欄量高達10.98萬頭,家家戶戶幾乎都在養牛,哪有這麼多飼料呢?

馬進福拍著胸脯笑著說:“這個問題問得好,‘糧改飼’的推廣,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為廣河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母牛给农民发工资 广河县“马局长”做大了“牛产业”

蘭臨高速沿線道路兩旁42公里的“糧改飼”全株青貯玉米飼草包。

離開合作社,記者從蘭臨高速驅車前往廣河縣城,只見沿著蘭臨高速42公里的道路兩旁,一片又一片的玉米地裡躺著一捆又一捆的“糧改飼”全株青貯玉米飼草包,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你看、你快看,你看這多好看……”

此刻,48歲的馬進福卻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著,嘴裡不停地念叨著“你看這多好看”這句話,還不停地指向車窗外,彷彿在向記者展示他自己的一件藝術作品一樣。

馬進福還興致勃勃地給記者算起廣河縣的農牧業賬來:廣河縣全膜玉米平均畝產830多公斤,每畝收入最多隻有1000多元,貧困群眾靠種植玉米增收的空間顯然很小,調整種植結構勢在必行。以前,儘管廣河依託豐富的玉米秸稈資源,大力實施畜牧養殖增收工程,但秸稈綜合利用率仍然不高、優質飼草供給不足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同時,玉米收割以後,秸稈亂堆亂放、焚燒也嚴重影響農村環境衛生。所以,從實際出發,把糧改飼作為推動農村“三變”改革的重要舉措,作為旱作農業的“第二次革命”,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按照“政府推動、企業帶動、農戶聯動”的思路,著力促進農業產業增效、貧困群眾增收、農村生態增值,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種養結合、以種帶養、以養促加、增收脫貧”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改革开放40年」母牛给农民发工资 广河县“马局长”做大了“牛产业”

伊澤源牛羊養殖合作社儲存的“糧改飼”飼草包。

當天下午,在廣河縣騰淵農牧開發有限公司,還舉行了2018年股民分紅大會。年初,城關鎮潘家村以土地方式入股種植飼草玉米的68戶貧困戶,每畝直接分紅1200元,而且期間不參與種植。會上,這68戶貧困戶現場分紅24萬元。

近年來,廣河縣因“三個大縣”在甘肅省聲名大噪,即“旱作農業大縣”、“糧改飼”大縣、“良種基礎母牛養殖大縣”。“三個大縣”,是廣河縣在扶貧攻堅過程中探索出來的道路,也是臨夏州乃至甘肅省扶貧攻堅的一個創舉。

這也就是馬進福逢人必說“牛”理論、逢人就講“糧改飼”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