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舊動能轉換“雙引擎”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可如今,投資50億元的中歐節能門窗產業園卻是梧桐樹還未枝繁葉茂,金鳳凰就成群來棲,30家企業已安家。“中國門窗硅谷”引得“群鳳競棲”背後,是臨朐創新“園區+招商主體”模塊化、組合化招商模式,瞄準產業鏈缺失環節和薄弱環節“雙招雙引”,“瞪羚”企業、行業老大紛紛拋來橄欖枝,招商由單個項目向“一招一片”“一招一鏈”轉變,新舊動能轉換裝上“雙引擎”,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以商招商,企業成了“活廣告”

產品94%以上出口,投資3.5億元的上海客樂思人造石製品項目,在與他處達成意向只差簽約的情況下,企業負責人路過臨朐時,經老友推薦,一改初衷,連夜拍板,將項目落地中國(臨朐)鋁模板產業園。

對渴望在原材料產地建廠的上海客樂思來說,致力打造“千億級鋁模板產業基地”的臨朐鋁模板產業園的發展前景,誘惑力足夠大。“據粗略估計,光原材料運輸費一年就節約500多萬元。”總經理黃達倉道出原委。

包括客樂思在內,落戶鋁模板產業園的29家鋁型材產業鏈高端企業中全國十強就有4家。基地對入駐的項目並非照單全收,“一區六園”建立“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體系,在產業功能定位、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額、標準化廠房建設上嚴把准入關。縱然門檻高,也擋不住“大塊頭”的入駐,截至8月,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8個。

圍繞主導產業上項目,臨朐突出企業在招商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家圍繞建鏈、育鏈、強鏈以商招商,利用“朋友圈”廣發“英雄帖”,上游招下游、總裝招配套,實現抱團落戶、集聚發展。目前,臨朐鋁型材關聯配套企業260多家,年產值200多億元。

築巢引鳳,引來百鳥和鳴

主導制定的行業標準佔國內半數以上,承擔火炬計劃、星火計劃23項,90%以上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之所以挺立行業前沿,華特磁電除了苦練內功,深挖本土人才潛能,還廣借外力,招賢納士,與中科院“聯姻”,5名院士常年指導,16名專家擔綱顧問,引進7批次、282人次高層次人才,開展中試項目21個。

內攀高親、外交遠朋,臨朐設立全市首隻億元人才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實施“一企一平臺”工程,推行“人才+項目+產業+平臺”四位一體模式,通過大中城市“飛地”納才、專家團隊“智力租賃”、中試基地合作引才等方式,招人才育項目、引項目帶人才,以人才建平臺、以平臺聚人才,先後引進高層次人才350人,“兩院”院士、“長江學者”6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4人。

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以項目鏈打造人才鏈,臨朐“一企一策”重點突破戰略梯次培植“5141”強企方陣,讓企業牽手院所,促人才對接產業,“借智”轉型,“借力”升級。目前,臨朐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71.7%,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47%。

暖巢行動,一切圍繞項目轉

臨朐愷強模具是一家產品80%遠銷歐美的出口型企業,借勢“一帶一路”,拓寬國際市場擺上桌面,縣市場監管局局長鄭勃就從幫助企業申請馬德里國際商標開始了他的“店小二”工作。

推行服務企業經理人制度,正是臨朐以政府為主導的為企業全程服務理念下探索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一次實踐。同時,開展“101%服務重點項目評比”,打造101%滿意服務品牌,即在強化100%滿意服務的基礎上突出1%的超值服務,激勵幹部為項目上門“會診”、現場“開方”、全程幫辦,目前已累計為企業解決科技申報等問題420餘項,爭取資金1.7億元。

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發展服務最優的“三最環境”,臨朐為審批“瘦身”,給發展“鬆綁”,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次辦好”縱深推進,修訂完善“模塊化”審批項目立項階段聯審聯辦實施細則,推行重大項目綠色通道、“互聯網+政務服務”、審批“一次辦結”“一窗受理”,為項目“開綠燈”“加速度”。目前,臨朐縣級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辦率達98%,審批效率提高60%以上。本報通訊員 劉明志 譚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