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隨著溥儀的退位,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宣告覆滅,在此之前,人們的思想受到封建的禁錮,尤其對女人,傷害特別大,她們的社會地位低下,一生只能扮演夫唱婦隨的角色,而且沒有真正的自由。在如今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封建女子悲慘婚姻的例子,這是大時代背景下的悲哀。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民國時期,西方思想大批流入中國,與中國的封建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兩種極端的人,一種是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崇尚自由,提倡人人平等,另一種是以舊思想為代表的保守派,他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能接受西方文化,會要求身邊的人按照他的方式生活,由此社會矛盾愈演愈烈。

在當時,很多女子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依然不能擺脫父母的媒妁之言,這句話緊緊地捆綁了新時代女子,讓她們無法掙脫。今天和大家講述的是一個民國大才女,受過高等教育,因為父母的媒妁之言,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才道出婚姻的真實秘密。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這位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子名叫蘇雪林,她幼年時家境普通,所以父母沒有送她去讀書識字,而是將她關在屋中學習女紅。可蘇雪林並不甘心,她想和其他孩子一樣學習文化,做一個有用之人。不久之後,蘇雪林碰到了人生的轉折點。蘇雪林的叔叔曾在日本留學,他回國後經常教導蘇雪林學習,並認為這個孩子很有天賦,於是將蘇雪林送入教堂學習,蘇雪林沒有辜負叔叔的厚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胡適先生的門人。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可能有很多人不解,既然蘇雪林有這麼高的學歷,為什麼還逃脫不了被安排婚姻的命運呢?由於蘇雪林的父母沒有什麼文化,在蘇雪林二十八歲那年,執意將她嫁給了沒見過面的張寶齡。蘇雪林和張寶齡因為沒見過面,沒有任何感情,他們性格上也有很大差異,導致雙方價值觀不和,婚後24年同住不同睡,如陌生人一般。在這二十多年中,夫妻雙方各自忙著自身的事業,溝通越來越少,張寶齡面對這樣的生活日感焦慮,最終一病不起,離開了蘇雪林。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此後,蘇雪林沒有選擇再嫁,一個人生活了一輩子,晚年才道出婚姻的真實生活。她說對父母沒有任何怨言,畢竟是他們將自己撫養長大的,對這段婚姻也並不後悔,因為丈夫並不約束她,讓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後,蘇雪蓮認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女人是可以獨立自強的。

民國大才女,婚後24年與丈夫同住不同睡,晚年道出婚姻真實生活

其實蘇雪林和張寶齡兩人誰都沒有錯,錯的是當時的社會,幸運的是,如今的社會已經摒除了很多不好的東西,像蘇雪林這樣悲慘的命運在當下是不會出現的,女性的地位已經不同往日,有了顯著的提高,她們在社會上的地位絲毫不比男子差,這是一個時代進步最好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