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談艾色變”!科學用藥 HIV感染者壽命可接近於正常人

錢江晚報訊(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金薇薇)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艾滋病感染及患者數為3670萬,中國報告現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共計758610例。

但是,艾滋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公眾無需“談艾色變”。科學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只要遵循醫囑、科學用藥,完全可以接近正常人的壽命。即使進入到艾滋病期,也有希望恢復免疫力,延長壽命。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朱彪教授告訴錢報記者,HIV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三大途徑。其中,性行為是我國艾滋病傳播最主要的途徑,而且年齡段偏低,集中在青少年和大學生等群體,其中男性同性感染人群也呈上升趨勢。同時,如果到不正規場所進行理髮、美容、文身、打耳洞,與其他人共用剃鬚刀、牙刷等也會增加感染HIV的幾率。

談及目前感染趨勢,老年人群的感染率呈現一定上升趨勢且主要也是由不良性行為所致。截至2017年,我國老年男性感染者有1.9萬例。

老年人這方面的意識比較弱,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到醫院就診,才檢測出陽性。老年人也應該提高艾滋病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由於抗病毒藥物對老人的副作用會更明顯,而且容易與老人長期服用的其他藥物相互影響。現在老年人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療也逐漸成為了醫療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艾滋病是個“不治之症”,無法治癒。但其實,只要積極主動治療,艾滋病患者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樣長期生存。目前全世界還沒有研發出預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疫苗,只能通過行為控制來預防。比如對高危行為說不,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所有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注射等。

截至2017年年中,估計全球有2177萬人獲得了艾滋病毒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朱教授指出目前HIV感染者服用抗病毒藥物後平均壽命可延長至正常人水平,越來越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能保持良好狀態,保持勞動能力並延長生命時間。

HIV感染有一個很長的無症狀期,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去疾控中心、醫療機構、艾滋病相關社區組織進行檢測,甚至可以進行自檢。

朱教授補充道,高危行為發生後的24小時,最長不超過72小時,是有效的阻斷時機。浙醫一院門診也開展了暴露後預防工作,提供預防和阻斷藥物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