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海峡曾经关闭,导致全球气温骤升,鳄鱼跑到南极晒太阳!

现代人一直宣称极力遏制的“全球变暖”危机,其实在地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出现过无数次。现代人之所以会将其称之为灾难,仅仅是因为气温变暖会导致两极和高山冰川融化,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海拔的城市和平原,而地球上半数以上的人口又都居住在这些地方。

而事实上,这些对于拥有45亿岁的地球老母亲来说,则完全是不痛不痒的小事情,不要觉得只有碳排放超标才会导致全球变暖,在碳排放几乎为零的太古时期,地球就曾经历了数次的“冰火两重天”。

这个海峡曾经关闭,导致全球气温骤升,鳄鱼跑到南极晒太阳!

德雷克海峡位置图

比如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时期,冰川覆盖已经突破了南北回归线,包括现在北半球的印度,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部分都是冰封状态。当然,这么说只是为了更形象的说明冰川具体的范围,毕竟当时的印度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还跟南极大陆连在一起,盘踞在南极圈附近呢。

每一次冰期之后,地球便会经历很长时间的温暖期,据悉地球先后出现了至少八次大的冰期以及温暖期,小冰期更是不计其数。比之于冰期,温暖期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这里只说一次因为海峡关闭所造成的全球气温骤升事件。

这个海峡曾经关闭,导致全球气温骤升,鳄鱼跑到南极晒太阳!

南极环流示意图

现在的南极之所以能拥有很大范围的冰盖,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南极绕极流。南极绕极流是地球上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的原因而形成的,北半球因为有多个大陆的阻隔,所以无法形成大环流。而南半球的这个大环流围绕在南极大陆周围,流量、流速奇大,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从低纬度带来的温热海水阻挡并化解,使之不能靠近南极大陆。

真正的南极绕极流大约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在侏罗纪晚期(1.4亿年前),盘古大陆中的南美和非洲板块脱离了印度、南极、澳大利亚大陆,环流开始显像。到了白垩纪中晚期(9000万年前),印度和澳大利亚也差不多已经脱离了南极,使得南极成为单独的一块陆地,四周的洋流不再被阻隔,直至约8000万年前时期,南极绕极流终于形成。

这个海峡曾经关闭,导致全球气温骤升,鳄鱼跑到南极晒太阳!

南极大陆原貌

但是好景不长,在大约8000万年前时期,南美洲的最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开始靠近,导致德雷克海峡越来越窄,并形成极度危险的暗流,最终在约4100万年前关闭。德雷克海峡关闭之后,等于说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坝”,太平洋和初具雏形的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因此停止交换,南极绕极流中断。

南极绕极流消失之后,低纬度地区的温暖海水不断地向南极大陆涌来,冲刷着南极的冰川,冰川消融之后,加剧了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南极大陆中部大量的低地,这些涌入的温暖海水进一步加剧了南极冰川的全面溶解,直至南极没有冰盖,全球也因此进入新的温暖期,大量的动物追逐猎物而来到南极大陆,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到现在两三倍,甚至连鳄鱼都跑到南极高原上去晒太阳,因为其他地方太热了。但是在3000万年前左右时,德雷克海峡再次打开,南极绕极流再次出现,南极大陆因为缺乏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补给,逐渐冷却,直至进入冰封状态。

(注:上文中的大部分过程一般都是以千万年为单位的,所以不要认为这个过程速度真的有那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