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不熱衷於修建高鐵?

孫悟空二大爺


這不得不從歐美的基礎建設方式來看,歐美在建設公共交通的時候並不是像我們這麼大規模的由國家投入建設,而是由州立政府籌集資金的。比如在高速公路領域裡,美國的高速公路都是由地方財政負擔的,歐美人在交稅的時候有一個城建稅,公共交通稅。這些錢就是用來建設基礎公共設施的,比如公園公路等,他們在建設這些東西的時候是不貸款的,而是選擇有多大鍋下多少米,有多少錢修多遠的路,一條高速路下來往往要幾十年,這也是他們的高速公路不需要交費的主因(因為沒貸款需要還),而高鐵是沒法採取這種建設方式的。公路可以修一段用一段,高鐵沒修好根本用不了。

其次,政府權限不夠!由於歐美基礎建設的權限在地方,這使得歐美政府只有去修州際公路的權限,卻沒有去修跨州際公路的權限。比如在美國,打算修一條從弗羅裡達州到華盛頓州的高鐵,弗羅裡達州想修,華盛頓州也有投資意向,但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猶他州拒絕了,那麼這條高鐵就修不起來。


優己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近幾年,我國的高鐵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國內高鐵建設里程日益增多,而且還援助其他國家,但是,歐洲和美國卻不建高鐵,其實,並不是歐美沒有能力研究高鐵這方面的技術,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能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特別是像歐洲的德國,我們國家的高鐵,最開始就是以德國的技術為基礎,所以說,歐洲和美國沒有高鐵,不是他們沒有能力研製,而是他們不想建設,那為什麼歐洲和美國不建高鐵?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國土面積小。高鐵雖然速度很快,但只有長距離來運營,才能夠顯示出高鐵的優勢,如果距離太短的話,就顯示不出高鐵的優越性了,歐洲的國家一般國土面積都非常小,所以他們建高鐵的意義並不很大,這也是歐洲不建設高鐵的主要原因。

2,人口少。如果一個國家人口太少,保證不了高鐵的上座率,那麼高鐵的建設就很難收回成本,這豈不是一種浪費?對於那些歐洲的小國家,人口太少,建高鐵的意義就沒有了。

3,交通的發達程度。對歐洲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國家一般都比較富裕,高速公路的里程,以及轎車的擁有量都很高,遠距離的可以坐飛機,近距離的可以自己開車,高鐵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像美國,雖然國土面積很大,但他們國家的各種交通設施完備,鐵路都有些過剩,如果再建高鐵,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4,沒有人口大遷徙的習慣。我們國家和別的國家不同,有人口大遷徙的習慣,比如說過年,都希望回家過年,導致人口的流動量特別大,再加上我們國家本來人口就多,需要一個較強的運力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此時,高鐵就派上用途了,而美國和歐洲那些國家,根本就不存在這個民族習慣,他們的人口出行量很平穩,這也是他們不需要建高鐵的原因。

5,百姓生活水平。歐美國家普遍人民生活水平很高,偶爾遠途出行,可以乘坐飛機,而我們國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還不算是富裕,很多人都要外出打工,特別是農民工,這些人出行如果讓他們都去坐飛機,且不說空運力量能不能夠承受,單單是機票的價格,就讓他們難以接受,而高鐵,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方案。

另外還有一點,正因為我們國家的百姓生活不是很富裕,社會保障也沒有歐美好,老百姓就必須有一個長遠的打算,就必須為自己在銀行存一筆錢,以備不急之需,而這些存在銀行的錢,國家就可以拿出來搞基礎建設。而歐美則不一樣,他們的社會保障比較好,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他們只講究享受,而不去存錢,所以儘管歐美的國家比較富裕,但政府手中的錢卻不多,建高鐵的一次性投資比較大,對於中國來說不是什麼難事,而對歐美來說卻不太容易。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上面的這幾種情況,我們國家都不具備,我們國家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汽運,鐵路,空運的運力不足,再加上有人口大遷徙的習慣,建設高鐵,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說,一個國家需不需要建高鐵,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不要那麼盲目上項目,否則,高鐵一點作用也起不到,還浪費了大量的資金,這就得不償失了。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答者在法國學習生活10多年,現致力於中國法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法漂說下法國高鐵



西方發達國家包括日本西歐等國家非常熱衷於高鐵建設,法國早在30年前就開通了高鐵,是歐洲第一個開通高鐵的國家,隨後德國、比利時、等國家也開通了高鐵,特別是法國不惜代價對高鐵投入巨資,使之成為法國最高效,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法國TGV高鐵(法語:train à grande vitesse)簡稱稱TGV,是由阿爾斯通公司和法國國家鐵路公司設計建造並由後者負責運營的高速鐵路系統。1981年,TGV在巴黎與里昂之間開通,現今完成了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各城市及周邊國家的鐵路網絡。“TGV”是法鐵的註冊商標。



法國的高鐵方便快捷安全準點。

同時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也參與了中國高鐵的建設。

法國列車運行速度曾創造過世界紀錄,法國高鐵TGV了,高速方便安全準時,TGV是法國旅行的最佳交通工具,當然赫赫有名的法國國鐵SNCF管理法國高鐵,是法國罷工的主力軍。

法國高鐵的重要性

  1. 法國人的生活從出生到上學工作都與TGV密不可分,高鐵成為了他們的生活一部分,甚至在某些小城鎮不通公交的地方,都可以乘坐高鐵上下班,稱作RER即大區內運行高鐵,區別於TGV。(如圖,答者攝於法國雷恩)

  2. 住在一個城市,坐高鐵去另一個城市上班、是非常方便的事情。連學生週末就可以乘TGV回數百公里的家裡。
  3. 也是出行旅遊的最佳選擇選擇TGV,TGV的車站就在市中心,不用去機場漫長等待。從巴黎到里昂大概460公里,乘坐TGV可以在2小時左右直達市中心,非常快捷方便。



TGV改變了法國人的出行方式,拉動法國經濟增長,對其它國家輸出了鐵路技術。

法國高鐵享有“全球第一速‘’的稱號,除了法國國內的高鐵外,歐洲的城市之間也有高鐵,叫"歐洲之星,從布魯塞爾到巴黎上班,只需1個多小時,下午再坐兩個小時“歐洲之星”列車就可到倫敦遊玩,毫無理由放棄選擇飛機,乘坐TGV。



除了TGV外,法國還有升級版LGV,速度更快,總之法國的高鐵技術不僅在歐洲佔據了主動地位,是歐洲的技術標準,而且將技術輸出到韓國澳大利亞,法國高鐵還成為現在為數不多引以為傲的產業,這些都是法國熱衷於高鐵的發展的成果。

(歡迎留言或關注私信我,和你分享關於法國的一切我們所知多看)


最法國


中國是高鐵王國,大多數中等以上城市都通高鐵,且還處在快速發展和完善中。



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不熱衷於修建高鐵,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交通工具講求便捷和舒適。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幾十年前家庭轎車就已普及,駕車出行方便快捷。如路途太遠,則乘快捷舒適的民航或私人飛機。在這些國家中,鐵路主要承擔貨運和旅遊觀光,速度的快慢就顯得不十分迫切。因此,在高鐵研發投入和修建上表現出並不熱衷。

二、相較於中國,人口密度低。很多發達國家人口少且年平均增長率低,很少存在密集出行現象,客觀上降低了對高鐵的需求。

三、高鐵成本效益問題。美國及西方發達國家,資本主要控制在財團、家族等手中,國家很難統籌調配資源。高鐵投入多,產生效益慢,實際上中國高鐵還處在虧損中。資本的逐利性決定私人財團缺乏發展高鐵的積極性。

雖然這些國家表現出不熱衷於發展高鐵,但在國家層面上對高速鐵路運輸並不是漫不經心。如美國、英國爭相研發和測試超級高鐵,充分說明對高鐵的重視。


OK2018OK


1964年,日本新幹線通車,世界上第一條高鐵在世界東方誕生。此後,西方國家紛紛跟上,法國、意大利和德國都開始修建高鐵。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歐洲出現又一輪高鐵修建高峰,大部分發達國家都上馬高鐵項目,而且藉著歐洲一體化趨勢,形成了歐洲高鐵網絡。美國則在90年代中期掀起高鐵修建浪潮。

我們之所以有西方國家不熱衷於修建高鐵的感覺,一來是近年來歐美確實放緩了高鐵乃至鐵路的修建速度,二來是因為中國高鐵近年來發展迅速,反差明顯。

但平心而論,高鐵在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源於需求——中國人越來越多的出行需要,推動著鐵路的提速乃至高鐵的建設。可在歐美,人們對高鐵的需求並沒有那麼迫切。

以歐洲為例,現有的歐鐵網絡基本能夠滿足使用需要,歐洲人更依賴的其實是小飛機和私家車。遍佈歐洲大小城市的機場,那些座位少、班次多、航程多在一小時左右的小飛機,其實更適合人們在歐洲內部出行。至於私家車,發達的高速網絡和超高的私家車擁有率,使得歐洲人酷愛自駕度假。而且申根協定使得二十幾個國家不再有國境管制,人們可以暢通無阻,一天跨越幾個國家,或者在兩個國家來回一百次,也不會有人管你。至於美國,情形也與歐洲類似。

相比之下,中國高速路網仍有明顯差距,私家車保有量雖迅猛攀升但仍遠遠落後於歐美。航空方面,機場仍然有限,來去機場往往都得跨市,甚至花上大半天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高鐵往往成為出行首選。


葉克飛


湛江高鐵的開通,是2018年湛江的大事。湛江人民盼高鐵盼了十來年,終於在今年6月底開通了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票價249元,算是比較高,一時間引起熱議。湛江盼高鐵盼了這麼多年,眼睜睜地看著一二線城市的人民先享受高鐵福利,甚至三四線城市也開通了,最後才輪到湛江。因此長期以來,大家都覺得高鐵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發達程度,真的如此嗎?

放眼國內,貌似是經濟發達地區先修高鐵。但全世界來看,經濟條件更好的美國及西方國家是沒什麼高鐵的。聽一些在美國居住的朋友說,他們出門基本上用自駕(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小車)或飛機,或在異地租車,很少坐火車。有錢的話,飛機更加方便,還有美國的高速公路沒什麼收費站的。另外就是建鐵路,徵地什麼的比較麻煩。更重要的是人少,就這少量的人還習慣坐飛機,建高鐵成本恐怕1000年都收不回,誰做這賠錢的買賣啊!

反過來,就會明白我們國家高鐵普及的原因了,主要是人多錢少。自駕的話,畢竟有些人是沒有私家車的,高速收費也不低。湛江800萬人口,在廣東省的各市戶籍人口中排名前三,又是個經濟不發達的三線城市,所以建高鐵的必要性更加大。雖然現在時速僅200公里,但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動車線路也在規劃建設中,未來會更加方便。


湛江縱橫哥


我想更多的從美國來說。

這個國慶和小夥伴去美國西部自駕了14天,深感美國公路的便捷和發達。

首先,美國幾乎家家都有車,人人都會開車,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而且全程我們都沒有交過過路費,我們看到的只是美國的貨運列車,500多個集裝箱的貨運列車。所以,從公路的通達性來說,高鐵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次,美國的機場密度非常高,拿我們經過的Boise縣來說吧,以這個縣的行政中心來說,附近就有三個通勤機場。而且我們真的看見了有人開車飛機上下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鐵也不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美西有很多國家級的自然公園,美國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裡面的動物,儘量是不會在附近動土施工的,他們認為這會對生活在附近的野生動物的影響。而高鐵在大城市倒是可以,但關鍵美國的大城市都是地鐵發達。但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就沒有必要修高鐵,假想美國人下了小城市的高鐵站,他沒有車,怎麼去自己的目的地?

所以,美國是沒有必要修高鐵的。


本來世界觀


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的人工, 拆遷安置等方面成本太高, 根本無力支付這麼龐大的工程, 其實不僅僅是高鐵, 像民宅, 橋樑, 地鐵, 機場, 高速, 學校, 體育場館, 公共廁所, 這些基建項目在歐洲都是落後中國幾十年, 舉個例子,在瑞典, 當地最快的“特快列車”速度不到中國高鐵的十分之一, 瑞典最大的機場阿蘭達機場跟中國八十年代縣城的火車站有的一拼,狹小的候機樓, 低矮的天花板, 不管是值機區還是候機區都是擠的前胸貼後背,中國任意一個二線城市的機場航站樓比北歐所有的機場航站樓加起來空間都要大! 像北京機場, 浦東機場的航站樓,甚至比歐洲幾十個國家的航站樓加起來都大! 下面這張是斯德哥爾摩市中心60年代的照片, 和現在幾乎一模一樣,根本沒有任何變化和發展



skywalker4434


美國的原因很簡單,政府沒有錢,什麼都幹不成。別說起高鐵這麼高大上的事,政府根本沒有辦法搞定民眾。舉個例子,新澤西州的電力供應網公司想維持核電站運營,向政府申請撥款,大概每年每家庭會增加二三十元電費作為資助,電臺都天天喊話州長不要籤呀,這樣會剝削窮人老人等弱勢群體,號召民眾反對,給壓力州長。雖然州長還是簽了,說為了保護電廠的工作機會。

這麼小的事都能罵大街,別說起個高鐵這麼多錢。而且現在的火車,運營都是虧大錢的,美國政府或私人企業怎麼保證高鐵不虧,拿著這樣的意向書,美國的銀行根本不會貸款,銀行私營的政府也管不了。沒錢怎麼建?


用戶52609452587


首先,修建高鐵是為了什麼?如果就是為了改善交通,為了讓人們出行更方便,那歐美現有的交通已經夠方便了,何必再投入巨資去搞高鐵?更何必去建一個運營虧損的交通項目。中國搞高鐵除了改善交通以外,恐怕更大程度是為了拉動經濟,保持GDP的增長。這對歐美來說是不會這樣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