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蘇57戰機到底比蘇35戰機強在哪些方面?

大東北的小豆包


蘇-57戰機是俄羅斯按照五代機標準研發的新一代多用途戰機,雖然它的槽點很多,但

俄羅斯人向“4S”標準邁進的目標不曾改變。“超級側衛”蘇-35再強,也達不到“4S”的標準,硬傷在那裡,強求可不行。

關於蘇-57的槽點,今天筆者就給它背一下書,不喜可噴!

現在用的117S發動機不能進行超音速巡航。錯!產品30發動機已經定型,並已試裝,採用擴散段全向矢量噴口,兩臺發動機推力達40噸。新的發動機裝配後,讓蘇-57一下子具備了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拍扁的蘇-27,做工一般,隱身性不行。哪個飛機蒙皮不是鉚釘釘上去的,加層泥子,刷個隱身塗料就平滑了。軍用產品並不追求顏值,試飛階段不塗隱形塗料也很正常,不要雞蛋裡挑骨頭。拍扁怎麼了!有推力矢量發動機、有全動垂尾,就會很好的低速機動性,扁平細長更利於超音速飛行。

沒有內置彈艙,隱身性不行。你沒看到就是沒有嘛,憑蘇-57龐大身軀,在腹部和進氣道兩側開兩個空空導彈彈艙並不困難。而且,俄羅斯人並不是把蘇-57作為空優戰鬥機來設計的,空戰只是一方面,他們需要的是進攻。外掛大型對地攻擊武器,雖然會影響隱身性能,但照樣可以對敵戰略目標進行突防。至於防空作戰,俄羅斯可能更加依賴於S-400、S-500之類能夠擊落隱形飛機的防空導彈系統。

信息感知系統不行。這個我承認,肯定比不上電子科技發達的國家,但信息感知系統是與實戰經驗有密切聯繫的。不要忘了,蘇-57是第一款參加實戰的五代機,雖然它還沒有定型。俄羅斯人最善於的就是讓實戰經驗與簡單裝置相結合,蘇-57信息感知系統一定會走出不同於別人的一條路。

全狀態的蘇-57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比蘇-35強。


紅龍防務觀察


目前正在試飛的蘇57 還算不上完全體,因為它的標配發動機產品30還沒有正式投產,外界預計這將是一款推力超過20噸的發動機,兩臺產品30就能為蘇57提供40噸的推力,而它的最大起飛重量也才35噸而已,由此算下來蘇57完全體的整體推重比也能超過11,足夠碾壓F35了,對比蘇35這種三代半戰鬥機也很有優勢。

蘇35的AL-31F發動機被裝到蘇57上做實驗,這被認為是一種無奈的過渡措施,俄羅斯人肯定還有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產品30只是讓我們看到冰山一角具體數據不得而知,如果這種發動機能實現突破性進步,就像美國的F135發動機那樣,推力水平比它的前輩F119增加了3.5噸達到18.5噸的水平,產品30也能讓蘇57的性能全面超過蘇35。

F135發動機的改進措施僅僅是增加涵道比、升高渦輪前溫度,同時發動機的壓縮比也有用很大提高,後者是為了提高燃油效率擴大航程(F35官方公佈航程能從以色列飛到伊朗,航程確實不算短),而前兩種改進方案就是為了擴大推力,這種升級措施對俄羅斯來講也不是問題,因此可以肯定F35超過F22的奇蹟,能被蘇57複製重演,蘇57的推力是全面碾壓蘇35的。

當然了蘇57作為四代機它最大的優勢還是隱身性,隱身外形可以降低被導彈鎖定的概率,這就提高了蘇57的生存率,但是考慮到西方空空導彈的末端制導能力不再依靠雷達,而是依靠導彈自帶計算機識別系統,導彈會把攝像頭俘獲的目標與數據庫中的照片反覆對比(目前這種技術大量應用在巡航導彈上)。再加上米波雷達探測技術的成熟,說實話隱身的實用性正在被一點點推翻,蘇57和F35的外形看上去都不想隱身戰機,或許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吧。


利刃軍事


首先要說到前面的是,蘇57戰鬥機是不折不扣的第五代戰鬥機,在前一段時間的俄羅斯軍方發佈的視頻中也可以明確看出蘇57戰鬥機擁有一個並不小的彈倉,而蘇35戰鬥機即使再強也是一種第4代戰鬥機,兩種戰鬥機有著不能被輕易彌補的代差,即使蘇57有著技術不成熟造成的性能問題,也是可以全方面碾壓蘇35戰鬥機的。

首先是隱身性能,蘇35並不是一種隱身戰鬥機,兩個垂直的尾翼就可以明確蘇35的正面RCS絕對不會低,根據俄羅斯軍方的猜測,蘇35的正面RCS應該超過10平方米,遠大於美國的F-18系列戰鬥機,而蘇57雖然有著各種設計缺陷,比如直通進氣道等等,也被人成為拍扁的蘇27戰鬥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戰鬥機的正面RCS絕對會低於1平方米,應該在0.1平方米左右。

其次是戰鬥機的巡航能力,蘇35戰鬥機並不具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但是超音速巡航卻是第五代戰鬥機的必修課,除了發動機上還有缺陷的殲20和體重較大的F35只能進行1.2馬赫以下的巡航之外,F22和蘇57都應該可以進行1.6馬赫以上的超音速巡航,因為蘇57的產品30發動機推力18噸,F22的F119發動機推力17噸巨大的推力是超音速巡航的基礎。

在火控系統方面,蘇35使用的是上一代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要比蘇57使用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落後一代,而且屏顯和頭盔瞄準也要弱於蘇57戰鬥機。再加之隱身性能不夠,結果就是會在戰鬥中被蘇57全面碾壓。


軍情解析


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蘇57是第五代戰鬥機,蘇35則是四代半戰鬥機,兩款戰鬥機是存在代差差別的。當然蘇57由於初始設計的缺陷以及研製進度的不理想,很多方面的技術指標尚不成熟或者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跟蘇35相比,總體性能優勢難免要打上一些折扣。


蘇57第五代戰鬥機

在隱身能力方面,蘇35是典型的傳統設計,沒有采取任何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的措施,其正向RCS(雷達散射截面積)高達10平方米以上,如果考慮外掛武器彈藥的因素,這個數據還會成倍提高。蘇57的隱身設計一直飽受詬病,按照俄方的評估,其正向RCS大約在0.5平方米左右。

蘇35雖然性能不俗,但是代差的差距難以彌補

儘管跟F22、殲20相比差距明顯,但是比起蘇35還是有數量級的優勢。再加上蘇57可以將武器彈藥放入內置彈艙,在對手雷達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蘇57被有效探測的距離至少比蘇35要縮短60%以上。在超視距空戰當中蘇57的生存能力和威脅能力無疑有了質的提升。



蘇35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

在雷達航電系統方面,蘇57採用了俄羅斯最新研製的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和有源相控陣側視雷達,探測能力和探測範圍大幅提高,蘇35依然還在使用落後一代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蘇57配備了機載激光定向干擾裝置,可以對來襲的空空導彈實施主動反制,這一功能也是蘇35所不具備的。


蘇57的新型激光定向干擾裝置

蘇57還計劃裝備nstsi-v頭盔顯示系統,可以為飛行員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參數,而蘇35還是傳統的頭盔瞄準系統。蘇57和蘇35的空戰武器基本一致,都是R77-1中距空空導彈和 R74近距格鬥空空導彈,為蘇57內置彈艙專門配套的新一代空空導彈尚處於研發階段。

產品30發動機將使蘇57如虎添翼

兩者另一個差距較小的環節應該是發動機了,目前蘇57和蘇35的現有發動機都是14噸級的117系列推力矢量發動機,蘇57的標配發動機——18噸級的產品30才剛剛完成首飛,距離投入實際使用至少還有數年的時間。列裝產品30的蘇57在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機動能力方面都會對蘇35形成壓倒性優勢。


刻雨無痕


蘇35是在蘇27基礎上的升級板,它和蘇57雖然都是由俄羅斯蘇霍伊飛機制造公司研發和製造,卻不在一個擋次上,蘇35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無法與蘇57相提並論,蘇35是為了空中格鬥和突襲而研製,屬於3代機,可以對地對空實施快速打擊,裝配了矢量發動機的蘇35是美國F16的強勁對手。
而蘇57則是俄羅斯為了對抗美國的F22和F35硑發的一款隱形五代重形戰機,航行距離,載彈量及武器配備都非常強勁,電子雷達可以先敵發現,同時鎖定和攻擊多個空中和陸地目標,抗干撓能力強,可以在高空高效的對敵方發起突然襲擊,由於同屬隱身戰機,如果發生對峙,是俄羅斯依賴對抗美國F22和F35的有效利器。


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已明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裝備老舊是俄羅斯的困局,要想抗衡外敵只靠強悍遠遠不夠,好兵須要好兵刃,蘇35和蘇57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研製出來的,蘇35由於是三代機,直觀就可以看出其速度快,機動性強,的確是款性能優良的好戰機,而蘇57雖然是隱身重型機,但必須經過實戰才能得到肯定,所以說蘇57還裹著一層迷霧世人知之不多。


亓官仁


首先分析一下蘇57和蘇35都是什麼機型,蘇35是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鬥機。蘇57(原型是T–50)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

至於蘇57強於蘇35哪方面以下列舉數據對比就知道了
圖為蘇–57
圖為蘇–35


第一隱身性能更強蘇57採用武器倉內置,機翼是菱形翼比蘇35隱身性能更好。

第二航電設備更好,蘇-57裝備了N036雷達,且集成了獨一無二的主動和被動雷達和光學定位系統,實現了“智能蒙皮”功能。而蘇35是裝備雪豹”-E相控陣雷達遠沒有N036雷達探測和跟蹤目標更多,和探測距離遠,探測角度廣。

第三武器攜帶更強,攜帶武器配備更多,蘇-57戰鬥機可攜帶10噸各式武器,包括各種類型的導彈以及航空制導炸彈,擁有至少兩個內置彈艙,整個武器艙室幾乎佔飛機容量的1/3,且在執行的戰鬥任務不需隱身的情況下,可外掛智能炸彈及導彈。而蘇–35武器搭載量提升為8000kg。可攜帶武器裝備也遠沒蘇–57多。

第四動力系統更持久,蘇–57裝備了AL-41F1-117S噴氣發動機,單臺發動機的推力約為15噸AL-35F,是蘇–35裝備了AL-35F發動機,最大推力8500kg,所以動力系統更持久,推力更大。

第五歡迎大家補充。


縱橫小生呀


蘇35是俄羅斯在蘇聯末期研製成功的蘇27基礎上的深度改進型,用的來說還是不能突破一些四代機(俄羅斯標準,西方標準為三代機)的特點,不過在一些例如新的矢量發動機等新技術的應用後,飛機具備一定的五代飛機(俄羅斯標準,西方成為四代機)的功能,如更強的機動性等,因第四代(西方標準第三代)飛機的設計思路的侷限,這款飛機有著不可避免的的侷限性,例如怎麼改進雖然能降低雷達反射面積,但也難以進一步隱身!




而蘇57是按照五代機(四代機)的標準研製的,在設計之初就要求有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和隱身能力,這就要求飛機在雷達反射面和材料上下功夫,而矢量發動機必須有一個強勁的推力等,所以蘇57絕對是滿足空優的多功能戰鬥機,主要任務是敲門磚的任務,而一旦打掉對手的防空能力和取得戰區制空權,後續還可以和蘇35一樣執行對地作戰!


用戶3087668883



修修行吧


或者這麼說SU-57才是SU-27的終極版本~這樣才能表述兩者的差別~全面超越~SU-35算四代機~SU-57應該是四代半戰機~這才是定位~


獨特漂泊


估計也差不多,就是改改殼子和內部裝飾,本質是一個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