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什麼無法恢復蘇聯的實力?

ELF12


俄羅斯當然無法恢復蘇聯的實力,雖然說蘇聯是俄羅斯前身,俄羅斯也基本上繼承了蘇聯的衣缽,有傳承關係,但畢竟是兩個時代,甚至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現在的俄羅斯在蘇聯時期只是一個加盟國,雖然是最大的核心加盟國,但也只是蘇聯的一部分。



比起蘇聯,俄羅斯很多地方差距巨大,特別是明面上的硬實力方面;

(一)人口和領土的差距。

當年蘇聯是絕對的世界第一領土大國,更是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國土面積2240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比排名第二的加拿大與排名第三的我國的國土面積之和都要大。在世界七大洲中,蘇聯國土面積超過大洋洲(897萬平方公里)、歐洲(1016萬平方公里)和南美洲(1784萬平方公里),蘇聯地跨歐亞兩大州,擁有歐洲東部、中亞、整個西伯利亞地盤,蘇聯在有史以來的大帝國中也是能夠排的上號的,蘇聯總人口高達2.86億。



而俄羅斯雖然繼承大部分蘇聯國土,也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1707萬平方公里,但比起蘇聯卻少了500多萬平方公里,少了中亞和東歐很多地方。而且人口少的就更厲害了,現在俄羅斯人口只有1.44億,整整比蘇聯時期人口少了一半。

國土面積比起蘇聯時期減少了,可能對於俄羅斯來說問題不是太大,畢竟俄羅斯國土面積足夠大,地方絕對夠用。但人口是致命硬傷,俄羅斯人口幾乎不增長甚至負增長,而蘇聯時期的人口可是穩步增長的,可以說為了俄羅斯主體民族不再穩步增長,能不能保住現有的大國地位都是問題,更不要說把自己實力恢復的鼎盛的蘇聯時期了,由此可見蘇聯解體對於俄羅斯傷害有多大。



(二)工業實力差距巨大。

蘇聯時期雖然輕工業與民用工業不怎麼樣,但軍事工業絕對是世界一流的,而且產業龐大,蘇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達到最鼎盛的事時期,擁有軍事力量可以同時向全世界開戰,在與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較量時也處於上風。而今天俄羅斯雖然繼承不少蘇聯軍工,但蘇聯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建設不少軍事工業,蘇聯解體後,這些配套工業也和俄羅斯境內的軍事工業分離脫節,慢慢不再一個軌道上了。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度處於崩潰的邊緣,俄羅斯國內的國有企業也被當權者拆的七零八落,賣給了寡頭,最終導致前蘇聯的工業體系被嚴重破壞,人才流失嚴重,普京上臺後雖然穩定住了俄羅斯社會,但無法挽救被嚴重破壞工業體系,最後俄羅斯成了一個靠著賣能源維持國家生存的大國,而且近幾十年裡,俄羅斯一直靠著吃蘇聯留下的家底,現在已經吃的差不多了,普京掌權者二十年裡,工業也沒有在進行過更新換代,軍工技術已經不是多先進了。



正所謂覆水難收,蘇聯一旦解體,俄羅斯就很難再發展成一個“新蘇聯”,蘇聯就當做俄羅斯鼎盛時期的歷史記憶吧!


大正看世界


沒有這個機會了,俄羅斯只是原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人,卻不是唯一的繼承人,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也繼承了大筆的財產,實際上,俄羅斯只繼承了大部分財產,而不是全部,大約只有七成左右,比如:人口,原本為約三億,目前俄人口只有一億四,僅及三十年前的一半,這個下降是相當大,其他許多領域的下降水平都非常高。

上世紀90年代起,俄羅斯經濟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進入全面衰退期,直到本世紀初,俄羅斯才意識到問題,開始考慮到重整經濟體系的問題,這一工作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完成。

從經濟指標上來說,俄羅斯在許多領域的下降水平相當高,目前雖部說保持一個看似不錯的水平,實際只是人均水平比中國高了一點點,就總量來說,中國的廣東已經具備與俄羅斯一比高下的條件。

經濟基礎條件決定了國力的水平,俄羅斯要想恢復到以前就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在過去的20多年中,俄羅斯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了下降的問題,情況相當嚴重,想恢復過來,絕對不是俄羅斯可以通過一兩個政策可以實現,應該說,幾十年努力的成果化為零了。

俄羅斯已經不具備再恢復以前的能力的水平了,從基礎國力水平來說,俄羅斯只能算一箇中等國家了,只不過由於以前家底豐厚,實際處守業,而不是創業的狀態,這才得以成為今天僅次於美國的一大國,他不再努力一點的話,也許這個地位就無法保證了,只能作為一個地區性大國的存在,吃老本的問題已經越來越難辦了,未來如何有不小的不確定性。


南國軍情


從常規角度看,蘇聯的解體讓俄羅斯元氣大傷,疆域面積從2240萬平方公里,下降到了1700萬平方公里,其人口也從2.9億下降到了1.4億。一個大國的形成,一般需要幾個要素:廣袤的土地,大量的人口,發達的科技/經濟。從土地上看,俄羅斯失去的不是北邊廣袤的凍土地帶,而是南邊烏克蘭等肥沃的糧倉。人口問題是制約俄羅斯強大的一關鍵性因素,這些年,俄羅斯也出臺了不少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效果並不好。由於大量移民的存在,美國人口數量這些年一直以一個不慢的速度在穩步增長,目前已達3.23億人;而俄羅斯目前的人口,只是比日本多些而已。


蘇聯曾有配套齊全和發達的科技,但加盟共和國的離去,讓俄羅斯失去了大量前工業基地、研究廠所,比如位於烏克蘭的造船廠;俄羅斯的工業/科技一下子變得殘缺不全或者不再先進。為了補這個漏洞,俄羅斯為此花費了很多年,目前短板少了不少,但由於研究資金的缺乏,其長項也已不那麼長,俄羅斯整體技術水平已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美國,沒有中國,俄羅斯的振興也許並不難。但可惜的是,美國的獨霸和打壓,中國快速發展的積壓,給俄羅斯的空間已經不大。廣袤的國土,給俄羅斯了足夠的韌性,俄羅斯不至於混的很差;但要想再次強盛,需要一個機會,一箇中美同時衰弱的機會,哪怕只有5-10年的時間。


而在此之前,俄羅斯需要在經濟、科技、人口方面多加努力。與中國更多的經濟、科技方面的合作,是俄羅斯後面要著重的內容(中俄進出口總額這幾年快速增長,今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遠東地區的大開發,是一個發力點。不要擔心中國,不要擔心未來。畢竟,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現在不發展,以後有機會了也用不了。在下數年前就提到了這些,目前來看,俄羅斯已開始逐漸執行這樣的政策了。


晨曦軍情


因為俄羅斯其實還是沒有收拾完蘇聯的廢墟呢……

蘇聯原本是有一個完整的國民經濟佈局,其工業體系分佈於15個加盟共和中,進行一個緊密的分工合作。

可是蘇聯解體幾乎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不管是蘇聯人民還是當時的15個加盟共和國掌權的政客們,他們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沒有再去想一想,原本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佈局突然被打碎成15片,會有什麼結果?

在最開始剛分家之後,15個加盟共和國的頭面人物也認識到了,80多年曆史所形成的各種經濟紐帶,不可能一夜之間切斷,於是還搞了一個叫做獨聯體的東西,在基本程度上維繫了各國跟蘇聯時代的經濟往來維持相當水平。

可是隨著西方國家的拉攏分化瓦解,以及各國自己逐漸在發展中走上不同的道路,毒蓮體日趨鬆散起來,最後幾乎就名存實亡了。這樣一來最先痛苦起來的就是俄羅斯了,尤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在西方的拉攏之下裂痕日甚一日,翩翩烏克蘭集中了原本蘇聯大量的重要工業企業和科研力量。比如在基輔和哈爾科夫的坦克製造業,精密光學,蘇聯規模最大造船能力最強的黑海造船廠,甚至還有著名的烏克蘭南方設計局承擔的洲際導彈任務,現在在俄羅斯的眼中,這一切都是外國勢力了……烏俄兩國鬧掰了之後,俄羅斯的洲際導彈和航空母艦就成了沒孃的孩子,沒人去給他們搞售後服務。好歹俄羅斯連哄帶騙的,把當年射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伊爾76生產線給弄了回去,要不然俄羅斯連大飛機都快造不出來了。

軍事工業方面尚且如此,可以想見其他方面,俄羅斯有多麼的蛋疼。原本來自中亞的糧食和棉花,對不起,現在全都得需要靠外匯買,重新設立當年被蘇聯分配到俄羅斯之外的那些工業企業和科研院所,這是需要很多錢的,可是俄羅斯現在別的不缺,就缺錢……

諸如此類,因為蘇聯解體帶來的麻煩,俄羅斯實際上到今天都還沒有收拾完呢,就這樣子,還想著強大,那也只不過是靠著賣了幾桶石油,賺了點小錢,一時間抖一抖,嚇唬人而已。


千里巖


蘇聯當年用透支國力發展起來的強大實力足以與美國平分秋色,在與美國對峙最激烈的軍事科技領域,只要是美國有的蘇聯也必定會發展與其對應的型號,有時候美國沒有的蘇聯也會有。具體點說陸海空天各個軍種的裝備幾乎就是一一對應的,大家熟悉的圖160戰略轟炸機針對的目標就是美國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蘇27針對的就是F15,蘇聯就是這麼的與美國進行全面的競爭。

解體後的蘇聯很多軍工科技單位都分散在了當時的各個加盟共和國,其中有很多分裂出去的軍工科技對俄羅斯是極端重要的,可惜在重要也已經成為了別國的了,俄羅斯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在一邊嘆氣。這也就從根本上使得俄羅斯的軍事科技體系是殘缺不全的,在很多裝備製造上已經是有心無力了。從俄羅斯開始進口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以及進口中國的艦用柴油機就可見一斑,俄羅斯的確衰落了。

要想恢復蘇聯當年的榮光必須有可持續的強大的經濟實力,當今世界沒錢可謂寸步難行。而如今俄羅斯經濟恰恰在美國的制裁下被搞得一塌糊塗,因此想要恢復蘇聯的強大實力也只能是在理想當中了。俄羅斯當前與美國對抗已經完全無法合當年的美蘇對抗相提並論了,當年的美蘇對抗是兩套體制的全面對抗,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所有領域的對抗。

現在的美俄對抗俄羅斯只能在軍事領域找到一點平衡,這一平衡的基礎就是蘇聯留給俄羅斯的龐大核武庫,在除軍事以外的領域俄羅斯幾乎已經完全輸掉了。首先俄羅斯已經不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了,這政治上無疑已經徹底的輸掉了。其次就是俄羅斯最為重視的軍事領域也只能保證在一些關鍵節點的戰力上與美國保持平衡,其他的次要領域已經完全的被美國碾壓了。

一個極度衰弱處於保命狀態的俄羅斯已經完全喪失了恢復蘇聯的能力,尤其是當前在美國重重製裁下希望更是渺茫。當然俄羅斯的發展潛力還是巨大的,但也只是一種潛力,發揮不出這種潛力一切都是隻能百搭。


異域邊緣


蘇聯是一個整體工業農業規劃的集體。

在蘇聯的勞動分工中,西部各加盟共和國各有不同的勞動分工,比如波羅的海三國的電子設備、食品綜合加工列前蘇聯頭幾名。白俄羅斯則有激光等工業項目。烏克蘭則是造船,發動機及糧食生產基地。

失去了這些加盟共和國,俄羅斯沒有了完整的工業門類,也失去國防戰略縱深,當然在短期內無法恢復。重新佈局建設,則一沒有錢,二沒有足夠的人才與技術儲備,而且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


四川達州


蘇聯的國體中經濟是俄羅斯的很多倍。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體就小了很多,很多蘇聯時代的經濟體都離俄羅斯而去,特別是機器製造業和軍工業都被劃歸烏克蘭了,還有大部分農業也都歸了烏克蘭。俄羅斯僅存少量的機器製造業和能源工業,它拿什麼來恢復到與蘇聯相當的實力。


duh23333


問這樣的問題太古怪了。蘇聯是什麼樣的?蘇聯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多國組成的)。它的全稱:蘇維埃聯盟共和國。叫俄羅斯現在恢復蘇聯,你最好去俄羅斯當教授教教他們吧!


手機用戶高紳


畢竟領土削減了一大塊,以前人口和美國差不多。還能和美國有一戰之力。然而現在俄羅斯經濟也就廣東省的水平,男女比例一直不平衡,還得了發達國家的丁克病。


北漂叔叔


現在的俄羅斯經濟不景氣 GDp只有中國一個省之多 經濟實力太差勁兒 他拿什麼恢復前蘇聯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