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有何來頭?他為何在少林中隱藏四十多年之久?

忘了99059


掃地僧原名:凌峰子,少年時期進入逍遙派當雜工,因為工作勤勞,辦事周全,被逍遙子選中作為貼身僕人,伺候逍遙子起居,工作細心,深得逍遙子歡心。


凌峰子雖然是個下人,但也喜歡武學,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學到上乘武功,去闖蕩江湖。當他看到逍遙子教童姥、無崖子、李秋水武功時,在一旁偷偷觀看,模仿習武,依葫蘆畫瓢,形似神不似,學得不怎麼樣,逍遙子見他喜歡學武,利用空餘時間指點一下,雖然沒有正式收他為徒,也算是半個門生,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武功進步很快,快接近李秋水的水平。


不久之後,逍遙子仙逝,臨終前把逍遙派掌門之位傳給了無崖子,童姥作為大師姐沒能坐上掌門之位有些不服,另外童姥跟李秋水都很喜歡無崖子的,童姥因練《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身材變得矮小,無崖子自然不喜歡童姥,無崖子無疑選擇了李秋水,童姥沒能得到無崖子的愛,心理很難受,逍遙子偏偏又把掌門之位傳給了無崖子,自己居然沒能當上掌門,加上無崖子又選擇了李秋水,這兩件事對童姥的打擊很大,童姥心生怨恨,一氣之下就離開了逍遙派,去了縹緲峰靈鷲宮,控制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成為天山童姥,後來無崖子又變心了,喜歡了李秋水的妹妹,李秋水一氣之下也離開了逍遙派,去了西夏做了西夏王妃,童姥特意趕到西夏刮花了李秋水的臉,童姥、無崖子、李秋水三人之間的矛盾糾紛越來越深,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這個時候,逍遙派的三代弟子丁春秋反叛,打傷了無崖子,把無崖子推下山崖,經脈盡斷成了廢人,逍遙派從此四分五裂,日漸衰落。


凌峰子見到逍遙派四分五裂,深感惋惜,心灰意冷,實在呆不下去了,也選擇離開了逍遙派,後來去了少林寺,少林寺方丈(玄慈方丈的上一任方丈),少林方丈安排凌峰子打掃藏經閣衛生,凌峰子就成了掃地僧。

近水樓臺先得月,掃地僧經常接觸經書,瞭解眾多少林武功秘籍,如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等,於是就練了起來,起初一切都很順利,當練到一半以後就練不下來了,體內真氣亂竄,無法控制,疼痛難忍,開始走火入魔,掃地僧知道大難臨頭,就想辦法解決,博覽群書之後,終於知道要想練習高深的武功,就必須心懷慈悲之心,修行佛法,才能化解,否則戾氣太重就會走火入魔,不死則傷。也就是掃地僧後來為什麼能一眼看出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強練少林功夫,走火入魔的症狀,而且能治好蕭遠山、慕容博兩個多年的內傷。



掃地僧研究佛法幾十年,佛法高深,精通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等,武功進步神速,最終練出了三尺氣牆,刀槍不入,武功大成,成為天龍八部第一人。

掃地僧之所以呆在少林寺主要是對逍遙派逍遙三老的失望,厭倦了江湖的是是非非,看破紅塵,只想清淨一下,甘願在少林寺掃地了此一生。


勤勞致富和珅


《天龍八部》中有一位掃地僧,他身負絕世武藝,卻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掃了四十多年的地。此人究竟有何來歷?原來,掃地僧身負著少林寺傳承了幾百年的一個秘密,還牽涉到易筋經的由來。且聽我慢慢為你講述。

一、慧可斷臂

此事還是從達摩祖師說起。菩提達摩是禪宗在天竺的第二十八位祖師,他渡海來中國傳教,成為禪宗的中土初祖。

達摩祖師剛到中土時,聽我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便來到國都金陵,受到梁武帝的禮遇。兩人一見面,卻是話不投機。達摩見梁武帝只知追求福報,不求了悟佛法,便以一片葦渡江,來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

這時有位僧人法名神光,聽說了達摩的事蹟,前來拜訪,想拜達摩為師。達摩怕他求法之心不夠堅定,所以遲遲不允。一日大雪,神光在雪中立了一夜,達摩為試他禪心,仍未應允。神光於是抽出一把刀,自斷一臂,獻在達摩座前,以證決心。達摩被他感動了,收神光為弟子,賜法號“慧可”,後來成為禪宗二祖。

達摩圓寂後,慧可在達摩的蒲團前發現一卷經書,這就是《易筋經》。此經義理深奧,二祖苦思冥想,終是不得其解。後來慧可攜《易筋經》離開少林寺,四處行腳。

二十年後,慧可遊歷至四川峨嵋山,遇到隱居於此的天竺高僧般刺密諦,慧可將經中疑義向他請教,兩人相互啟發,終於豁然貫通,共同徹悟了《易筋經》中的佛理。又過了十二年,慧可巧遇青年人李靖,兩人討論了三日三晚,這才盡數領悟了《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慧可和李靖皆成為當世絕頂高手。

二、法如得經

《易筋經》的來歷並無問題,但是慧可後來並未回到少林寺,而是來到舒州司空山,在此傳授佛法。那麼《易筋經》又是怎麼回到少林寺的呢?

慧可在司空山傳法給三祖僧璨,僧璨傳給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門下有兩位高足:慧能與神秀,分別創立南禪宗和北禪宗。不過弘忍圓寂時,惠能和神秀都已經下山傳法去了,只有弘忍的大弟子法如隨侍左右。

弘忍圓寂後,法如也是在他的蒲團之前發現了這卷《易筋經》。此時《易筋經》中已附有慧可禪師的註釋,因此文義不難理解。法如已經勘破人相、我相,他翻閱《易筋經》,很快便練成經上武功,還自創一門武學,名物“拈花指”,以紀念釋迦牟尼傳法給摩訶迦葉,創立禪宗。

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眾弟子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說:我有正法眼藏,已經付於摩訶迦葉了。摩訶迦葉領悟到的就是禪宗心法,成為禪宗的西天初祖。

拈花指後來成為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三、經歸少林

法如火化了弘忍遺體後,下山雲遊。一日他來到少林寺掛單,發現寺中群僧整日只知習武,不求了悟佛法,對達摩禪法更是一竅不通。

法如感嘆達摩祖師駐錫過的少林寺竟衰敗如斯,如同江湖武館一般。他在群僧面前展示了拈花指的絕技,又以獅子吼震懾群僧,斥責他們不知修行,違背了釋迦牟尼所傳佛法,真是捨本逐末,買櫝還珠,冥頑不靈。

少林寺群僧為法如的智慧與武學折服,於是苦苦相請,留法如在少林寺駐錫傳法。法如見僧人們誠懇,便留在少林,一邊講經說法,一邊傳授武學。法如重振少林,成為北方禪宗的“定門之首”,確立了少林寺“禪宗祖庭”的地位。

不過法如知道大部分僧人根機不利,無法領悟禪宗心法,必須另覓利根之人,傳承法嗣。於是他將《易筋經》放在藏經閣中,任人翻閱。

《易筋經》中的武學佛理相互印證發揮,想練成《易筋經》中武功,必須勘破“我相、人相”。禪宗傳法,講究心心相印,以心傳心,法如認為能練成《易筋經》的人,就是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傳人。

四、掃地證道

少林寺僧人皆知《易筋經》中載有達摩所傳的無上武學,但是他們執著於人、我二相,少有人能練成經上武功。

法如只在暗中觀察,如見有人練成《易筋經》,便向他傳授禪宗心法,並告訴他以《易筋經》印心的秘密。於是法如一脈在少林寺中代代相傳,不絕如縷,卻少有人知。

轉眼到了北宋年間,一位少年因為家貧,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在藏經閣中掃地的服事僧。少林寺中的僧人,分為禪僧與服事僧兩種:禪僧只管參禪悟道,追求覺悟成佛;服事僧操執雜役,只為混口飯吃,並不想了悟佛法。

但是這位少年掃地僧天資聰慧,他明白人雖有高低貴賤之分,佛性卻無高低貴賤之分,人人皆能成佛。禪宗六祖慧能就是以舂米行者的身份傳承了五祖弘忍的衣缽。掃地僧一邊在藏經閣中掃地,一邊閱覽閣中諸多經典,在無意中練成了《易筋經》中的武學。

一天,掃地僧在藏經閣中一邊掃地一邊口誦《金剛經》,參悟其中道理。有一位年長僧人來到藏經閣中,問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掃塵埃?”

掃地僧口唸一偈:“色即是空,雖掃未掃。空即是色,不掃而掃。”

年長僧人笑著點了點頭,又說道:“色即是空,佛說《金剛經》者,即非《金剛經》。空即是色,是名《金剛經》。”

掃地僧當即頓悟了禪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忙向年長僧人下拜。於是年長僧人印可他成為法如一脈的下一代傳人。這位掃地僧,就是《天龍八部》中的掃地神僧,以大智慧、大雄力化解了蕭遠山、慕容博的仇恨執著,使他倆趣入佛道。兩人也是與佛法有緣,後來雙雙領悟了《易筋經》中武學,成為禪宗的兩位大宗師。



13352866117


歡迎閱讀《金庸腦洞系列之掃地僧師承之謎》。


《天龍八部》中有一位掃地僧,他身負絕世武藝,卻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掃了四十多年的地。此人究竟有何來歷?原來,掃地僧身負著少林寺傳承了幾百年的一個秘密,還牽涉到易筋經的由來。且聽我慢慢為你講述。

一、慧可斷臂

此事還是從達摩祖師說起。菩提達摩是禪宗在天竺的第二十八位祖師,他渡海來中國傳教,成為禪宗的中土初祖。

達摩祖師剛到中土時,聽我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便來到國都金陵,受到梁武帝的禮遇。兩人一見面,卻是話不投機。達摩見梁武帝只知追求福報,不求了悟佛法,便以一片葦渡江,來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

這時有位僧人法名神光,聽說了達摩的事蹟,前來拜訪,想拜達摩為師。達摩怕他求法之心不夠堅定,所以遲遲不允。一日大雪,神光在雪中立了一夜,達摩為試他禪心,仍未應允。神光於是抽出一把刀,自斷一臂,獻在達摩座前,以證決心。達摩被他感動了,收神光為弟子,賜法號“慧可”,後來成為禪宗二祖。

達摩圓寂後,慧可在達摩的蒲團前發現一卷經書,這就是《易筋經》。此經義理深奧,二祖苦思冥想,終是不得其解。後來慧可攜《易筋經》離開少林寺,四處行腳。

二十年後,慧可遊歷至四川峨嵋山,遇到隱居於此的天竺高僧般刺密諦,慧可將經中疑義向他請教,兩人相互啟發,終於豁然貫通,共同徹悟了《易筋經》中的佛理。又過了十二年,慧可巧遇青年人李靖,兩人討論了三日三晚,這才盡數領悟了《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慧可和李靖皆成為當世絕頂高手。

二、法如得經

《易筋經》的來歷並無問題,但是慧可後來並未回到少林寺,而是來到舒州司空山,在此傳授佛法。那麼《易筋經》又是怎麼回到少林寺的呢?

慧可在司空山傳法給三祖僧璨,僧璨傳給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門下有兩位高足:慧能與神秀,分別創立南禪宗和北禪宗。不過弘忍圓寂時,惠能和神秀都已經下山傳法去了,只有弘忍的大弟子法如隨侍左右。

弘忍圓寂後,法如也是在他的蒲團之前發現了這卷《易筋經》。此時《易筋經》中已附有慧可禪師的註釋,因此文義不難理解。法如已經勘破人相、我相,他翻閱《易筋經》,很快便練成經上武功,還自創一門武學,名物“拈花指”,以紀念釋迦牟尼傳法給摩訶迦葉,創立禪宗。

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眾弟子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說:我有正法眼藏,已經付於摩訶迦葉了。摩訶迦葉領悟到的就是禪宗心法,成為禪宗的西天初祖。

拈花指後來成為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三、經歸少林

法如火化了弘忍遺體後,下山雲遊。一日他來到少林寺掛單,發現寺中群僧整日只知習武,不求了悟佛法,對達摩禪法更是一竅不通。

法如感嘆達摩祖師駐錫過的少林寺竟衰敗如斯,如同江湖武館一般。他在群僧面前展示了拈花指的絕技,又以獅子吼震懾群僧,斥責他們不知修行,違背了釋迦牟尼所傳佛法,真是捨本逐末,買櫝還珠,冥頑不靈。

少林寺群僧為法如的智慧與武學折服,於是苦苦相請,留法如在少林寺駐錫傳法。法如見僧人們誠懇,便留在少林,一邊講經說法,一邊傳授武學。法如重振少林,成為北方禪宗的“定門之首”,確立了少林寺“禪宗祖庭”的地位。

不過法如知道大部分僧人根機不利,無法領悟禪宗心法,必須另覓利根之人,傳承法嗣。於是他將《易筋經》放在藏經閣中,任人翻閱。

《易筋經》中的武學佛理相互印證發揮,想練成《易筋經》中武功,必須勘破“我相、人相”禪宗傳法,講究心心相印,以心傳心,法如認為能練成《易筋經》的人,就是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傳人。

四、掃地證道

少林寺僧人皆知《易筋經》中載有達摩所傳的無上武學,但是他們執著於人、我二相,少有人能練成經上武功。

法如只在暗中觀察,如見有人練成《易筋經》,便向他傳授禪宗心法,並告訴他以《易筋經》印心的秘密。於是法如一脈在少林寺中代代相傳,不絕如縷,卻少有人知。

轉眼到了北宋年間,一位少年因為家貧,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在藏經閣中掃地的服事僧。少林寺中的僧人,分為禪僧與服事僧兩種:禪僧只管參禪悟道,追求覺悟成佛;服事僧操執雜役,只為混口飯吃,並不想了悟佛法。

但是這位少年掃地僧天資聰慧,他明白人雖有高低貴賤之分,佛性卻無高低貴賤之分,人人皆能成佛。禪宗六祖慧能就是以舂米行者的身份傳承了五祖弘忍的衣缽。掃地僧一邊在藏經閣中掃地,一邊閱覽閣中諸多經典,在無意中練成了《易筋經》中的武學。

一天,掃地僧在藏經閣中一邊掃地一邊口誦《金剛經》,參悟其中道理。有一位年長僧人來到藏經閣中,問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掃塵埃?”

掃地僧口唸一偈:“色即是空,雖掃未掃。空即是色,不掃而掃。”

年長僧人笑著點了點頭,又說道:“色即是空,佛說《金剛經》者,即非《金剛經》。空即是色,是名《金剛經》。”

掃地僧當即頓悟了禪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忙向年長僧人下拜。於是年長僧人印可他成為法如一脈的下一代傳人。這位掃地僧,就是《天龍八部》中的掃地神僧,以大智慧、大雄力化解了蕭遠山、慕容博的仇恨執著,使他倆趣入佛道。兩人也是與佛法有緣,後來雙雙領悟了《易筋經》中武學,成為禪宗的兩位大宗師。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士常齋”,回覆關鍵詞“金庸腦洞”,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天龍八部》小說是虛構的,而掃地僧更是虛構中虛構的人物,畢竟《天》書是一部充滿佛學意味的小說,少林寺不可能跟弱雞一樣,任人擺佈吧,這樣你把“我佛”放在哪裡,寫到最後戲劇最衝突的時候,少林寺的高手都出場了,只能杜撰一個掃地僧出來,從哪來,做什麼,沒人知道。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是出場最晚的一個人物,也是這一本充滿“佛學意味”的無上尊者,準確的說,掃地僧不是一個“人”,只是一個“幻象”,每個人心中都向往的一種境界。

三十歲的掃地僧來到少林寺,無人知曉其前塵往事,甘願做一個掃地打雜的,沒有輩分,沒有身份。

誰也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得以勘破紅塵萬事,他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變化。

掃地之餘就是便覽佛學典籍,其所有無上武學應該都是從“佛學”中悟道,就像黃裳從道家典籍中悟出《九陰真經》一樣。

因此最後才有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內傷竟然需要“佛學”來化解,而不是精深內功或者丹藥醫術。

掃地僧的前三十年,就是世人所經歷的各種人生,只不過能勘破的畢竟是少數,世人都想做一個與世無爭、寧靜止水的平常人,卻在世間的名利紛爭中無法自拔,皆因求不得、放不下。

掃地僧代表的就是一個境界,每個人憧憬嚮往的卻永遠也無法企及的境界,畢竟我們雖然是一個平常人,但不能成就一顆“平常心”。


小屏窺人生


掃地僧是金庸書中實體人物第一人,佛祖的化身,雖然武功不及神話石破天、阿青,但利用佛法化解仇恨的功法在金庸江湖獨此一人。於是,掃地僧的生世成了諸多武俠迷探討的話題,更多的俠迷認為掃地僧就是逍遙子,其實不然,掃地僧並非逍遙子,而是一個情斷江湖的浪子,也是逍遙子的結拜兄弟––上官浩軒。

上官浩軒是江南上官世家上官秋的兒子,上官秋三十歲為人忠厚,武功高強,家傳落葉劍法是江湖一絕,更是有龍陽訣這樣神秘的內功心法,好打抱不平,與慕容秋和韓楓號稱一楓雙秋。慕容秋二十歲,自幼喪父,但在母親的教導下憑著家傳武學斗轉星移、參合指等武功已馳名江湖四五年,更是與上官秋齊名,但此人受功名所累始終不忘復國,表面與上官世家交好,但暗地裡一直在謀奪上官世家的劍譜和龍陽訣。在上官浩軒五歲生日當天,慕容秋連聯合江南匪幫血洗上官世家,上官秋不敵慕容秋和四大家臣聯手攻擊,最終被殺身亡。上官浩軒的母親將劍譜和龍陽訣縫在浩軒的衣服之內後,讓乳母帶著浩軒從密道而逃,在逃難的路上遇到了與上官秋交好的少林寺高僧慧緣大師。


慧緣大師一路保護浩軒逃離追殺,並將上官浩軒交給了韓楓,韓楓傾其所有不僅教會上官家武學,更是將自己畢生所學教於浩軒。悉心教導十五年,十五年間浩軒與韓楓的女兒韓語夢一起習武練功,朝夕相處,感情濃厚,韓楓答應將語夢許配給浩軒。浩軒雖然高興,但家仇不報何以成親,語夢和韓楓理解浩軒的心情,但慕容世家在十五年間招兵買馬,勢力大增,報仇談何容易。語夢見浩軒悶悶不樂,決心與浩軒一起偷偷離開去江南刺殺慕容秋。


可是,事與願違,幾年的時間,浩軒與語夢去江南不僅沒有刺殺成功,反而語夢被慕容秋抓去,浩軒無奈硬闖慕容世家,在激戰中,殺紅眼的浩軒抓住慕容秋十歲的兒子慕容欽做人質用以交換語夢,此時浩軒已被仇恨徹底迷失,眼見殺慕容秋無望,所以打算在交換過程中殺掉慕容欽,語夢不忍也不願浩軒被仇恨迷失,為救慕容欽被浩軒誤殺。浩軒痛心大悟決定放棄仇恨,但慕容秋不想留後患欲殺之,浩軒抱著語夢的屍身逃亡,被青年俠客逍遙子所救。

浩軒因誤殺語夢心痛不已,一心求死,逍遙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勸說浩軒,同為天涯傷心人,彼此之間也有話題,久而久之二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後又互傳武功,兩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逍遙子雖然一直遊歷江湖,但有三個徒弟,不得不與浩軒分離。浩軒舉目無親,想起救自己的慧緣大師,怎奈慧緣大師因二十年前救自己破殺戒,被罰至藏經閣打掃衛生,浩軒也心無掛牽決定剃度佛門與慧緣一起打掃藏經閣。

慕容世家因謀殺上官世家的事被江湖知曉,名門正派決定為上官秋討回公道,慕容秋被殺,慕容欽逃走。四十年後,江湖出現南慕容的稱號,慕容欽的兒子慕容博憑藉斗轉星移和參合指名動江湖,並且任然做著復國的大夢,挑撥遼宋,這一切的一切浩軒都入眼入心,幾十年的藏經閣沉澱,讓浩軒放下了一切仇恨,否則以今時今日放眼無敵的浩軒滅慕容家易如反掌。隨著慕容博和蕭遠山以及明王的藏經閣一遊,浩軒決意要用佛法化解二人仇恨。

浩軒,心懷宇宙;

掃地僧,用佛法掃清一切仇恨的浩軒。


令狐沖和喬峰


掃地僧肯定是個真和尚,而且從小在少林寺長大,這一點來自他能看守藏金閣可以看出,這麼重要的保密崗位 ,肯定從小培養,忠於少林。半路出家的和尚肯定不會調到這裡,以防心存叵測,偷學少林功夫,作惡江湖,損害少林清譽,現在老闆們都知道用自己的親信,難道個個聰明絕頂的高僧不會明白這一點嗎?

佛家慈悲為懷,玄字輩高,老方丈一生收了兩個弟子,佛家講究有緣,虛竹他爹比他年紀小,卻比他先到,所以法號“玄慈”,他法號“玄悲”,而且還要叫玄慈為師兄,心理一直不爽,後來他想成為少林方丈,一改尊卑,於是習武如痴,成為了少林第一武僧。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老方丈更喜歡廣交朋友,江湖上聲名鵲起的玄慈,於是老方丈傳位了他。但老方丈也心有餘悸,怕玄慈過於大方,將藏經閣經書隨便借閱他人,於是特立藏經閣由玄悲掌管,剝奪了方丈的這個權利。

玄慈出任方丈以後,江湖朋友皆大歡喜,於是都想借閱經書,可他一想到玄悲把門,就把事實說了出來。說者無心,聽著有意,那些江湖朋友都認為他不仗義,後來葉二孃下套,玄慈紅塵破戒,沒辦法他只得去找玄悲了。

玄悲聽說借閱經書,同意只借給維護中原武林的大俠。於是,就有了喬峰一家的“雁門關”慘案。他當時也藏在現場,只做了一件事,暗中救了喬峰父子。

玄慈經過此事,便不在求借經書,而玄悲卻一直暗中調查,結果解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

第一,鳩摩智能進藏經閣,是他看到了年輕的自己,武痴。

第二,蕭遠山是老相識了。

關鍵是第三,慕容博,為何會讓他來偷呢?一個心計惡毒,終日痴夢富國的小人,為何玄悲一直不管呢?

因為,他也是慕容後裔,他深知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悲慘,所以才對喬峰讚賞有佳,而又不去批判慕容父子的復國理想。

最有力的佐證,慕容復問他你是誰時,老僧的目光如炬,面容怒氣,難道為了地上幾本散亂的經書。當時即使三對二,也是喬峰一邊佔上風,為何掃地僧出來攪局呢?很明顯在幫慕容父子。

不是,而是心裡在罵,你個小兔崽子,怎麼和老子說話呢。但想了想算了,只要今天相認,這爺倆明天一定拉他去復國。

個人見解,胡說而已,莫要當真,不喜勿噴。”


丐幫老騎


掃地僧的真實身份你絕對想不到,他可能是逍遙子的真正大弟子(不是童姥)。他在少林寺的隱藏要麼是逍遙子的一個佈局,要麼是他掙脫逍遙子佈局後採取的“小隱隱於野”。

一、逍遙子的逃脫

我已經寫過兩篇關於逍遙子究意是誰。

宋初有一人,其名潘閬。潘閬文采風流,詞名無雙,性情疏狂而熱衷入世,四海飄零便與神龍一般。潘閬與宋初神仙陳摶極有淵源,他的師承極有可能便是陳摶。加之他又以逍遙子為道號,故而我肯定,武俠位面的逍遙子便是與之交叉的世俗位面的逍遙子,便是潘閬。

逍遙子曾兩次捲入皇權爭鬥,關於他何以如此熱衷謀算,我會在下一篇回答裡詳細闡釋。

現在我們只需要知道,在第一次皇權爭鬥——秦王趙廷美案發後,潘閬以大智慧逃脫了朝廷的海捕。

他一共用了三種方法:

1、抓捕之時,他奔入鄰家,一番陳說利害,鄰家不得不助他躲藏。

2、風聲過後,他化裝成和尚逃出了京城。

自髡其發,易緇衣,持磬出南燻門。(自己把頭髮剃光,換上僧衣,敲著木魚走出汴京)

3、以一首《酒泉子》之詞風行天下,旋奔走於公卿士夫之門,士大夫愛惜他的文名,便有人為宋太宗趙光義說情。

二、逍遙派真正的大弟子

眾所周知,童姥、無崖子及李秋水為逍遙三老,也是逍遙子擺在明面上的三個弟子。

其實掃地僧入門的時間比三個人更早,那時他還不叫掃地僧,我們姑且以“大師兄”代稱。

982年,秦王案發,逍遙子潘閬化裝為僧,遠走吳越。

大師兄的入門便在此時。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

大師兄,姓名不詳,兩浙路臨安府鹽官縣(今海寧)人,此即《酒泉子》中觀潮之地,大師兄亦即詞中之“弄潮兒”,時年十二歲。

據一篇《潘閬研究》論文:

無論王禹偁的《潘閬詠潮圖贊並序》創作於986年還是987年,潘閬的《酒泉子》都應該寫於986年,因為必然是詞在前、風行在後、贊序最後。

大師兄入門時間可以確定便在986年,這一年為北宋雍熙三年。而到1003年,六歲的童姥才拜入師門。所以大師兄比童姥大23歲。

其年表如下:

974年,大師兄出生。

986年,入逍遙派。

1049-1054年(仁宗皇祐年間),遁入少林。

1093年,以掃地僧身份出場。

三、逍遙子的佈局

逍遙子一生,勇猛精進,其謀如山,其智如海。

他既然敢摻合進皇權之爭,而且兩次都是反對的趙光義,我們可以想象,這多半是為了替死於燭聲斧影之下的趙匡胤復仇。

猜想在他的佈局中,大師兄應該要發揮重要作用——甚至就是他的復仇理想的繼承者和延續者。

最終大師兄成了掃地僧,以慈悲為懷,悲天憫人。這種繼承和延續當然大非師父逍遙子的本願,然而卻不能說他違拗了師命,他只是像蕭峰一般,做出了自己認為最適合的改進。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相信大師兄由道入佛,由殺而止殺,已經是真正的參透了復仇的含義。

他雖是僧,骨子裡卻是熱血的俠,而絕非四大皆空的佛。


997年趙光義死,真宗趙恆立。趙恆死於1022年,仁宗趙禎立。

仁宗最後一個年號是嘉祐,延續八年,為公元1056年—1063年。

巧合的是,當1093年的少林寺大戰掃地僧出場,慕容復問他躲在少林寺多久了,掃地僧親口說道:

我記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還是四十三年。

山中無日月,既然他自承記不清楚,那麼其實40年到44年都有可能,總之是40年左右。仁宗駕崩那一年是1063年,距此時正好三十年,按虛數則是三十一年。

仁宗在位四十一年,共用了九個年號,曰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佑。

我們基本可以認定,掃地僧是在宋仁宗在位後期隱居的,大概時間為皇祐年間(1049-1054年)。那麼他是不是在確定皇帝是個仁慈之君後才放心而去的?

兩人之間,是否曾有過聯繫?

有過惺惺相惜之情?

仁宗活了54歲,他死之後,訃告送到遼國,幾十年後蕭峰的結拜大哥耶律洪基曾痛哭流涕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這個“四十二年”之中,兩國交好不動刀兵,是否有大師兄眾中斡旋、奔走甚至廝殺爭鬥的功勞?

少林寺之戰中,蕭峰正氣凜然,不願作慕容氏手中的殺人之刀,其行其言,擲地有聲:

兵兇戰危,世間豈有必勝之事?大宋兵多財足,只須有一二名將,率兵奮戰,大遼、吐蕃聯手,未必便能取勝。咱們打一個血流成河,屍骨如山,卻讓你慕容氏來乘機興復燕國。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

這一番發自肺腑的宣言,很明顯感動了大師兄(我們可以認為,他一直在一旁密切關注著事態發展),他在蕭峰身上看到了師父的堅持,看到了師門的遺訓,看到了從前縱橫江湖的熱血,看到了從前與帝皇論交的少年,也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於是《天龍》一書中的天人之章破空而出:

忽聽得長窗外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善哉,善哉!蕭居士宅心仁善,如此以天下蒼生為念,當真是菩薩心腸。”

貴逼人來不自由,幾年辛苦踏山丘。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

他年名上凌雲閣,豈羨當時萬戶侯?


——————完——————

率意談噱,靡所不包;或曰無心,或抒懷抱。本人儘量專注神話歷史、武俠歷史及南北朝歷史揭秘,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及關注~~~~

王事情


在現實中,究竟有沒有易筋經這樣的武學?

怎麼沒有?在清朝末年,他們的武功就流下了民間。有一個門派,叫少林金剛門,現在的掌門叫李良根,他寫了一本書《少林強成內功》,名字不張揚,沒有直接叫易經筋,但裡面卻教授了易經筋真實內容。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武功他都是練12經脈,但是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少林易筋經專門修煉奇經八脈。奇經八脈與12經絡,一個就像大海,一個就像溝渠,所以,練起來效果絕對不一樣。

問題奧秘在於心法,這才是最根本的,在這本書中,他教授了觀察呼吸的禪定方法,禪定有四禪八定,進入這個門,才能現顯武功奧妙。

據說這個門派在東南亞一帶,廣泛傳授有200多萬學員。

那麼少林易筋經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呢?不是的。後來的人,他們根據易經筋的原理,創新的各種各樣的煉武修真悟禪方法。

在金庸的小說中,有這樣的故事,一個窮小子,得到了一套泥塑的羅漢,他最初外面的經絡循行來練習,效果不大,後來他無意中打碎了表層,發現裡層還有另一套內功的運行心法,從此,他在練功出現了突變。這個故事,就是《俠客島》石破天。

這看起來是小說,但是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的少林功夫。介紹一種吧:少林內勁一指禪。新來的掌門:闕巧生,現在住在蘇州,這個功法已經列入文化遺產受到保護。

這個方法,基本上以站樁為主,每一個樁功,修煉一條經脈。

這個方法,最初看起來好像簡單,但是隨著你的修煉,你會不斷的體悟到這裡面的奧妙。

少林內勁一指禪修行,有了功夫,有的人的功夫呈現:就像六脈神劍,每一個手指都能發放內勁。

很多人都會寫武俠小說,但是金庸寫的武俠小說有一定的歷史根據,他經常會去拜訪一些,現實中的武功掌門人,還有一點,據說,金庸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常常處於無意識的狀態,這種狀態,讓他深層的意識,就是過去生命中,所積累的古代武功呈現出來,這就是說它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回到古代,描述那裡面的真實的景象。是不是真這樣?權當做一種中國式科幻吧!






圓拙


說到掃地僧不得不提到逍遙派,這還得從大周世宗皇帝杯酒釋兵權說起,當年大周世宗皇帝如運籌帷幄又用兵如神,大家都以為要不了幾年就能平頂六合八荒,只可惜天妒英才……世宗皇帝臨終前將妻兒交給心腹趙匡胤,希望為其守護江山。可沒想到一向忠心耿耿的趙匡胤轉頭來個陳橋驛兵變,八歲皇帝被迫讓位降為鄭王,當時趙匡胤想斬草除根,只是朝中不少大周舊臣深受世宗皇帝大恩,極力阻攔,才保住幾位皇子的性命。只不過曹王柴熙讓還是在戰亂中不知所蹤。紀王柴熙謹被潘美收為養子改名潘惟吉。蘄王柴熙誨後周滅亡後被其岳父盧琰收為義子改名盧多遜。然後兩個小皇子心中埋下復仇的種子,長大都一直試圖推翻大宋,回覆大周的江山,盧多遜甚至不惜投靠趙延美挑撥與他哥哥趙光義的關係,試圖讓他篡奪他哥哥的皇位,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只可惜趙延美的謀反被他哥哥鎮壓,盧多遜身死,家眷被髮配天涯海角。潘惟吉則逃亡江湖。政變失敗後,潘惟吉意識到大宋氣數未盡,恐怕非短時間的努力能改變。便該名潘閬創立逍遙派自號逍遙子。希望等待將來趙宋氣衰,再趁墟而入。逍遙子一生收三個徒弟,天山童姥巫師行雲,傳六合八荒唯我獨尊功,西夏皇妃李秋水小無相功。無崖子北冥神功。誰知三人一身本事只知道爭風吃醋。而掃地僧無名則是逍遙子的獨子,無名的名字就叫無名什麼時候復國大周才能改回皇姓。所以說無名來頭不小:正宗的大周皇室後裔,逍遙派嫡系傳人。


一念初見4443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二十一期:《天龍八部》前傳之掃地僧身份之謎。

上一期羽菱君在扯蕭遠山的師傅靈門大師時,曾說他在天山童姥那裡帶回了後來的掃地僧,受制於篇幅並沒有細扯。這期我們延續這個話題,來扯一扯掃地僧,看他在進少林之前的前塵往事,說他在少林修行的精深佛法。

要扯掃地僧與靈門大師的淵源,就必須先說他跟逍遙派的恩怨,準確來說應該是跟天山童姥的恩怨。

從逍遙派說起

逍遙派自天山童姥接掌靈鷲宮之後,開始對外擴張,橫掃江湖,在武林中惟我獨尊。經過童姥幾十年的恩威並施,兼併奪掠,控制著中原至東南沿海大多數江湖幫會,其中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這些洞主島主被天山童姥用生死符所控制,每年進貢換求一年免除生死符帶來的痛苦。



童姥強勢,威嚴之下,靈鷲宮極其屬下所轄莫敢不從,但其內心卻十分的孤獨。這是因為她所愛慕的師弟無崖子帶著他們的小師妹李秋水遠走高飛而去,徒留她獨守靈鷲宮,日夜思念無崖子。她恨透了李秋水憑藉媚術拐走了本該與她雙宿雙棲的師弟,更恨透了李秋水當年趁她練功近成之際,驚嚇自己,導致她走火入魔,本可發身長大,與常人無異的模樣,也徹底不再恢復,永遠停留在八九歲女童的模樣。

童姥因無崖子離她而去,更是恨透了男人。她收留了千千萬萬被男人所傷所棄的女子,大大小小,教其武功,使之自立,重新做人,成為靈鷲宮九宮九部的婢女。世間拋妻棄子的男子在她眼中命如螻蟻,生死符令他們生不如死,男子對她稍有不順,即是大開殺戒。但有一個人,童姥卻對他大為不同,這個人就是後來的掃地僧。

掃地僧本是靈鷲宮所掌控下東南中一個幫會的屬下弟子。在一年一度的向靈鷲宮進貢大會上,他跟隨自己所在的幫會掌門來到天山靈鷲宮,朝見尊主天山童姥。童姥見到他之後,就將他扣留在了靈鷲宮。這是因為他的樣貌像極了一人,就是逍遙派的掛名掌門無崖子。



這掃地僧的本名已然是無從知曉,天山童姥也不管他姓甚名誰,將他扣留在靈鷲宮,自是有她一番打算。你道如何?原來自無崖子離開天山之後,逍遙派已是名存實亡,這靈鷲宮雖由童姥接掌,但她卻不是逍遙派掌門之人,她留下掃地僧(姑且這麼稱呼),就是為了讓他假扮無崖子,在天山做一個傀儡的逍遙派掌門,讓她名正言順的作為逍遙派之主。當然了,另一層心思,也是因為這掃地僧與她師弟無崖子相像,留他在自己身邊,聊慰寂寞罷了。就這樣,掃地僧迫於童姥的恩威並施,留在了靈鷲宮,成了逍遙派的假掌門,山寨無崖子。

這童姥為了讓掃地僧不會露出破綻,將逍遙派的歷史盡皆與之相告,並教了他一些粗淺的逍遙派外家武功和入門內功心法。當然防範於未然,精深武學如逍遙派“長春不老功”、“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三大神功這樣的高深內功修煉法門,並沒有傳授給他,不過這些神功的威力特點及套路這些卻必須是要讓他知道的(注:這裡只是類比,童姥並不會“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當年逍遙子各傳了他們其中一門)。也是因為這樣,掃地僧後來在少林寺中,聽到鳩摩智說少林中人也會“小無相功”時,才會驚訝無比,畢竟他知道,逍遙派精深武學,並不外傳。

掃地僧是個天賦極高之人,在童姥的點撥下,他很快就掌握了逍遙派的各種利害關係,但他並不沉醉於虛名,只是無奈受制於童姥。儘管童姥對他並沒有惡言相向,與之為難,他依舊想逃離天山,回家中盡孝父母。這童姥瞭解到他的這一番心思之後,為了能夠掌控於他,竟然將他的雙親都殺害了,並告誡他再有逃離的想法和自盡的念頭,就將他的師門幫會一併剷除。掃地僧為了不再連累舊屬,只能斷了這門心思,繼續充當無崖子,這一留就是十年之久。這種日子最後在靈門大師的到來終於得到了解脫。

與靈門大師的佛門之緣

羽菱君在上一期中說到,靈門大師慈悲為懷,聽聞中原武林幫派多為天山童姥所制,有意解除江湖殺戮與紛爭,隻身前往天山,希望能夠為中原武林人士求取“生死符”解藥。



靈門大師到天山之後,就拜謁了天山童姥,但聽說逍遙派掌門所在,當然也是要一併拜謁。天山童姥聽聞少林方丈來訪,於是親自帶假掌門一起接會了靈門,充當無崖子的掃地僧就是在這時見到了靈門大師。

靈門大師一番禮數之後,就將自己所求一一稟請。不過這當然不是童姥心中所想,當下就想拒絕了靈門的這番請求。不過,礙於靈門少林方丈的面子,童姥並沒有與之為難,而是以好客之道,留下靈門在靈鷲宮暫住幾日,從長計議,稍作安排。靈門知道在童姥這邊不能取得進展,於是希望能在逍遙派掌門無崖子的身上取得突破,但他卻不知道,這個無崖子卻是掃地僧所假扮的。

童姥這時出現了一個大意,就是讓假掌門獨自接見了靈門大師。她以為假掌門被自己掌控了多年,早已經沒有異心,這也是她自信所致。靈門在與假掌門的掃地僧交談之後,掃地僧非常隱晦的言此意彼。靈門大師很快就明白了,他面前的此人並非是真正的無崖子。掃地僧請求靈門救他脫離苦海,願意跟他出家為僧。靈門在於掃地僧交談之後,知道為了不練累他人,自己在此忍辱十年,認為他也是我佛能渡之人,於是決心要救他。同時靈門也認為只有與童姥一戰,才能希望有所收穫。



靈門之所以想與童姥一戰,那是因為他知道童姥是個極其高傲自負之人,用平常的手段去求她反而不可能有好的結果,只能反其道而行,與她一戰,勝敗如何不管,卻能讓另眼相待,再加上靈門他少林方丈的江湖地位,童姥應該會有所退步。不過,當掃地僧聽到靈門決定與童姥一戰,卻又在靈門面前為童姥做了一番請求。這是因為掃地僧知道了此時童姥的弱點所在。

童姥弱點,源於她所修煉的“長春不老功”,每隔三十年就要返老還童一次,每次返老還童的同時內功需重新練起,而且,每返老還童的十五年之後,就要儲存真氣,以應付十五年後的再一輪返老還童。此時的童姥雖沒到她的第二次三十年之期,但卻處在十五年儲存真氣之時,因為她已經匯聚了三年真氣,此時若一動真氣,勢必前功盡廢。(注:在後來的四十二年中,童姥經歷了兩次返老還童,最後一次還童遇到虛竹。)

掃地僧是靈鷲宮除了童姥唯一知道童姥需聚氣已備還童的人,這是童姥為了讓他能夠心甘情願為她護法,也可看出童姥在他多年聽任自己之後不再把他當成外人,甚至真的將他當成了無崖子。此時的掃地僧雖把靈門看成了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一心想要離開天山,但卻不忍看到童姥因之而受傷,耽誤了她還童之期。畢竟這十年之中,童姥雖殺了他的父母,對他卻真情照顧。他將此事透露給靈門,希望靈門能夠手下留情。

靈門請於童姥一戰,童姥雖不想妄動真氣,但少林方丈請戰,高傲自負的她還是答應了靈門。因為她認為靈門並非自己對手,但她為了不動真氣,跟靈門約定不比內力。而且,十招之內,靈門若是傷得了自己,即是靈門獲勝,聽任靈門所求。



高手之間對弈,電光石火之間,高下即見分曉。靈門雖是少林方丈,武學修為冠絕當時中原武林,但在童姥面前,卻傷不了她分毫。這樣十招過後,靈門已輸。但在過招之時,受限於不能比拼內力,靈門在一計波若掌即能趁隙破了童姥真氣的情況下,並沒有背信,而是空掌拍出,讓童姥不需動內力抵禦,童姥因此對靈門另眼相待。再加上她認為靈門作為少林方丈之尊,隻身前來天山,武功高強,卻不為私,慈悲為懷。於是與靈門平輩而交,並答應了靈門,將手下所制的各幫會進貢時間從一年改為三年,也算是給足了靈門面子。

此時的童姥也知道了掃地僧為她請求靈門之事,大為動情,再想他這十年受自己擺佈,毫無私怨,看到他一心離開靈鷲宮,終於心軟,成全了他。就這樣,掃地僧跟隨靈門大師下了天山,返回闊別十年的中原。靈門任他選擇,但掃地僧有言在先,若能脫離苦海,立志出家為僧。也是他佛緣已到,於是靈門大師將他帶回少林。

高深佛法,冠絕天龍

靈門大師帶掃地僧回到少林之後,因他曾假扮無崖子,為了不再引起另一番風波。因而雖讓他剃度,並沒有真正為他受戒,只是讓他秘密安排在藏經閣作為一名服事僧。故此,掃地僧並未正式出家,也並無法號。再加上,靈門大師不久就圓寂了,寺中眾僧也不知這號人物的存在。



掃地僧從此在藏經閣成為了一名掃地僧(自此還是無法得知其名,畢竟沒有法號,還是姑且稱之為掃地僧)。他在天山潛修十年之久,早已是無求無慾之人,而進佛門修習佛法,要的正是他的這種心境。他在藏經閣中掃曬經書,空閒之時,研讀佛經,漸通佛理,大徹大悟。乃是更加潛心修持,十年寒暑之間,已然精通佛法,更是在追求佛法中無意練成《易筋經》。掃地僧因此悟出,修煉《易筋經》之人須得勘破“我相、人相”,擁有高深佛法,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也悟出“少林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

這道理在少林僧人中也並非人人皆知,一個人武功越練越高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會受到障礙,這便是“武學障”。參不透這“武學障”,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戾氣深入臟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厲害百倍。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練將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少林寺中玄澄大師是兩百年來的武功第一人,他卻參不透“武學障”,來藏經閣揀取武學典籍,掃地僧曾三次提醒於他,但他始終執迷不悟,最終就一夜間筋脈俱斷,成為了廢人。



掃地僧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卻在高深佛法中,修煉出了一身絕學。但他不求名利,只是每日裡精進自己佛法,默默無聞,始終沉浸在藏經閣無我的佛法境界之中,安靜修行。但又兩年之後,藏經閣的這份安靜隨著一人的到來為之破壞,這個人就是蕭遠山。蕭遠山為了復仇,潛入少林藏經閣偷學武功,此後長達三十年,後來慕容博也潛入藏經閣。但他們心中念念不忘高深武學,對掃地僧的皆佛經對他們的引導卻視若無睹,最終也是著了“武學障”。

掃地僧在少林寺中藏經閣,默默潛修四十二年之久。最終現身,化去了一場干戈,也化去了一場長達三十年的恩怨,無一不顯示他的高深佛法。他因靈門帶入少林,又渡靈門弟子蕭遠山脫離仇恨苦海,其中因果,自是冥冥之中佛緣早定。



前期回顧:

第十九期《長春不老逍遙子》

第二十期《蕭遠山授業恩師之謎(2)》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