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班主任教育學生就算了,還要教育家長,這是為什麼?

孤風戾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講到,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的因素,其中學校與家庭教育均是相互協助的,家長必須要合理的配合學校來完成。

同時,孩子的更多問題,與父母的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有密切的關聯,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關,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關聯,所以,班主任教育學生,同時教育家長說不上,但是能夠在孩子如何更好的成長這方面,給予家長更多合理的建議是最好的。家長也一定做好配合的工作,才能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夢想星空分外藍


社會上有一種病,叫做職業病。老師的職業病就是說教。有些老師不但教育孩子,還連帶教育家長。這讓有些人看著就心裡不舒服。

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師的職業病?

通常來說,患上職業病的人,有著敬業的心態。老師心懷熱枕,承載的教育孩子的責任,擔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不遺餘力完成教育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有敬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職。


孩子在校學習、生活,出現問題,老師屢次教育不見成效,自然心急,尋找孩子出現問題的癥結,從源頭上解決。生活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孩子的身後藏著一個問題的家長。所以,有的孩子出現了問題,在校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只好把教育延伸到家長那裡,與之溝通,一番說教。

比如孩子身上存在的手機問題。中小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但還是有家長給孩子手機。前不久,某老師開家長會,集體上了一課: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家長給孩子一個手機。在談到家長的“手機癮”時,老師支招:“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著手,遠離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床頭,醒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抓起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幾步之遙的桌子上,醒來起床可以做好多事情……”

——家長對自己因不良習慣帶壞了孩子知道多少?這麼大的人自己沒活明白,被老師說教,的確令人尷尬,甚至心裡不爽,或者心裡生厭……

其實,相由心生。對待一件事情的心境,取決於看待問題的角度。孩子的教育工程是家校共育的合作項目,目的在於教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倘若有的家長能想到這點,心會自然開朗,也會樂於接受老師的說教,提高家教的“業務”,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校一線


家長應該先明確下,你被老師教育什麼了?

如果老師教育你要孝順父母,要遵守公德,要認真工作,那這個老師真是吃飽了撐的,因為這完全是您的家庭教育和您的學生時代就應該已經得到並形成的了。

如果老師教您的是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採取合適的教育,如何和孩子改善關係,如何幫助孩子確立目標和生涯規劃,如何家校有效形成合力,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陰霾,如何給孩子加油助力…那原因就是,您不會做這些,老師是要幫助您。而老師的動機就是讓您的家庭更和諧,讓您的孩子更優秀,讓您的家庭教育更有效。

現在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跟我做各種溝通,徵求我的意見,讓我幫助出謀劃策。他們又上進,又走心,還謙虛,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要和學校一起培養個優秀的孩子。

而相反,已經被老師發現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家長,卻一意孤行,還要質疑老師的幫助,甚至認為是被“教育”了。那您就多讀書,多實踐,憑一己之力培養好自己的寶貝,用行動避免老師的“教育”唄~您的家庭教育做得好,老師還得向您學習呢,還得號召別的家長向您學習呢!




多乎哉不多也啦


胡老師每一次的家長會,都是家長培訓會。胡老師認為,一流的班主任,管理家長。二流的班主任,管理科任。三流班主任,管理學生。管理家長,就是培訓家長;管理班主任,就是和科任老師成為知心朋友;管理學生,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胡明春老師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教我們古代文學的一個年輕女教師有次和我們聊天,她說:“我最怕的就是我兒子的幼兒園老師,因為我家兒子特皮,每次去接孩子,我都有點膽戰心驚的。”不過我們老師在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母性的光輝,到今天我還記得她笑意盈盈的樣子。你看,這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候的態度,她從不覺得幼兒園老師讓她難堪了,故意刁難她了,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也明白幼兒園老師再責難她內心也是愛孩子的。有這樣的家長估計那個幼兒園老師內心也是幸福的!所以說,你如果能夠理解老師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你自然也會理解老師有時喜歡連家長也一起教育的行為。


無論你遇見什麼事,喜也好,悲也好,願意和我聊聊,請關注:琅琊秋水!


琅琊秋水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這件事情老師和家長就互相理解一下好了,理解萬歲。

家長怎麼理解老師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前提: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前提下,家長的情緒可能就稍微緩和一下了。其次,我覺得大部分老師並不是想教育家長,只是他們做老師久了,說話的語氣像在教育人。家長朋友多多擔待。

老師怎麼理解家長呢?現在生活壓力大呀,很多家長都忙著工作,沒時間教育孩子。還有一部分家長想教育孩子,但是他們沒有太好的方法。所以,老師們可以給家長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建議,但是要注意語氣哦,別讓家長覺得咱們在給人家上課。

最後我還是想提醒各位同行,教師做久了會有喜歡說教愛教育人的毛病,我們儘量克服一下。


物理老師老李


首先從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對這種情況的不滿和無奈。

首先,我想和這位朋友探討一下班主任是做什麼的呢?班主任是協調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關係,強化班級管理,提升班級整體成績的一個協調者和參與者。

其次,提到班主任教育了學生又來教育家長,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家長層面,有事情沒有做好,先不要一味地感覺自己多麼委屈,我們都是成年人,還是要就事論事。沒做好的,有人提醒你,這是好事,不是所謂的沒面子。

再次,很多班主任老師由於壓力過大,火氣過大,在協調關係的時候沒注意方式方法,這也是不可取的。

最後希望大家本著讓學生成才,讓子女成龍的目的,希望相互包容,同舟共濟,不要每天打仗一樣鬧彆扭。



謝宗兵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老師是不會對學生家長指手畫腳的,哪怕學生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但也有一些老師實在看不慣學生家長的所作所為,哪怕明知會得罪學生家長也義無反顧地去教育家長,只是想要讓學生家長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好一些的居所環境和學習環境,以身作則,切實將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回事,如果學生家長看不上、聽不慣,也只能說,家長把老師的話“好心當成驢肝肺。”

也許有很多學生家長會反駁,教育孩子的事本應是教師的職責,強制學生家長批閱孩子作業,這是在推卸責任。家長由於工作繁忙時沒時間批改作業而招致孩子老師劈頭蓋臉的一頓好生教育,家長雖嘴上不說什麼,但內心當然不樂意,也對老師的這種做法感到反感,但細想下來,如果老師不怕得罪學生家長的情況下教育家長,這位老師一定是一位敢說、敢做、對孩子負責任的老師,家長不給孩子批改作業,雖家長心裡不認同,但老師的責任心還是自己的肯定的,只不過把家長說的臉面全無 ,心裡不痛快。

當然,如果家長是一位位高權重的領導,老師也只不過是與學生家長溝通怎麼更好的教育孩子,而家長的職業病確認是在教育自己,也只能說“自己好大的官威”,原先是阿諛奉承和拍馬屁,現在是實話實說,一時適應不過來而已,對於這些人來說,好話不如壞話。

不管怎樣,現實生活中如果碰到老師能大膽的批評家長哪裡那裡做的不到位,這樣的老師還是很負責的,不敢說教學質量一定很好,但一定不會差的,如果遇到,請珍惜你的這位老師。


天涯0咫尺


做為班主任,要想達到好的教育效果,確實是應該注意這個問題的,這個愛教育別人的習慣既是班主任責任心強的表現,同時也真的在外人看來算做一種教師的職業病。

而一個真正高明的有智慧的教師,從來是不會讓學生感覺是在受教育的,更不會讓家長感覺到是在受教育。

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會把教育活動安排在一個個很自然的活動中,讓受教育根本感覺不到自己在受教育。

一個有名的教育故事想必很多老師都聽說過,那就是當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的故事: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讓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這樣的教育形式讓受教育者感覺不到是受教育才是真正高明的智慧型的教育,比那些批評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更有效。

所以,我們做班主任的要多學習古今教育大家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藝術,想法寓教育於自然的活動之中,常言道:無招勝有招。無形無影無意的教育才會讓受教育者感覺不到是受教育,才不致於心理上有障礙,在受教育者心理不設防的情況下,受教育者才更易接受教育,教育也才會發揮其最佳的效果。

無論對學生和家長,班主任都應避免生硬形式的教育,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才是一個優秀班主任的職業追求方向。



星言心語123


現實中,有些父母不管孩子要什麼,符不符合正常要求,總會快速滿足(或孩子稍一胡鬧就妥協)。他們錯誤地認為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前不久在一次體育課上,一位學生的鞋帶脫了,這自然會影響跑步的,同學開始提醒他,後面老師也是注意到了。結果這名同學的一句回覆可是把大家給雷到了:這個等回家了叫媽媽幫忙,自己不會繫鞋帶呢!

現實中喜歡為孩子包辦一切的家長屢見不鮮,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小學生不會剝雞蛋,更有大學生不會擠牙膏……初二的學生連鞋帶也不會系?最後還是體育老師幫孩子繫好了。

最後班主任也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找到了該學生的媽媽溝通。奇怪的是,孩子的媽媽竟然還輕描淡寫地說,畢竟只有一個孩子,平時比較寵呢,孩子大了以後就會了——這樣寵孩子,要是我,一定會教育批評,重一點,某些父母這是在“作惡、犯罪”,慣子如殺子。

有一種叫“逆商”的東西,家長要多學習並教給孩子——其全稱為“逆境商數”,一般被譯作“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孩子從小就要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一顆真正根植於內心的感恩心,能抗挫、敢擔當、求上進等,這些才應該成為所有父母的共識,如此孩子健康長大後才能深得其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可以說父母的身體、心靈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想。

班主任教育學生之餘也教育批評家長,到底該不該?仁都見仁,智者見智囉!我覺得,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敗帶來的後果。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的犯 罪;當然,把孩子教育成功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一定是父母一生最自豪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