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昨天分享了重慶曾經的水驛大鎮銅罐驛,歷史的變遷,商業中心的轉移,如今這座古鎮正在消逝,古鎮人口遷移,古民居坍塌,古街爬滿青苔空空如也。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看了一下後臺,有朋友評論:去看一看重慶北碚的金剛碑村吧,那裡更令人心疼。重慶確實是一個古鎮集聚的地方,這裡有已經完全商業化的磁器口古鎮,也有風景如畫的龔灘古鎮,但更多的是那些沒有得到很好開發,正在離我們遠去的古鎮。銅罐驛古鎮是,金剛碑村/古鎮也是。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金剛碑村不是很大,沒有形成鎮的規模,卻因為曾經的繁華和名氣而被賦予“鎮”的稱謂。這裡是在清代逐步形成的,大約300多年的歷史,據說當時是因為清朝康熙年間,古村附近盛產煤礦,小煤窯星羅棋佈,因此很多人到這裡來進行開發。隨著這裡煤炭業的興旺,金剛碑古村逐漸形成,這裡的煤炭必經過金剛碑嘉陵江出口,運銷外地,於是形成產煤、運煤、銷煤的水陸碼頭和中轉站。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到後來抗戰時期,重慶成為陪都,金剛碑古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古村鎮的幽雅氣質而成為當時名人所選擇的居住地。在抗戰時期,翁文灝、章伯鈞、梁漱溟、吳宓、孫伏園等眾多名人都曾紛紛移居到這個小村,社會名流、文人墨客、商賈大家的到來,讓這個古村鎮當時名噪一時,很多名流都曾在這裡停留駐足。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曾經的繁華,曾經的名氣,讓這個古村鎮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所向往的地方。但前兩年,再去金剛碑村,這裡已經快被綠植淹沒,村子裡幾乎是空無一人,所有的民居都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些遺物在歲月的侵蝕下發黴、腐化。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什麼都抵不過歲月的長河,曾經繁盛又怎麼樣?曾經商賈林立,人潮如流又怎樣?歷史變遷,一旦沒人居住打理,這裡最終還是沒能倖免,就如同那些偏僻山野中流失的村村寨寨一般,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破敗、腐爛、苔蘚遍佈,雖然原生態,但給人的感覺確實太原生態,以至於不能接受。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所以很多到了這裡的人,衝著它的原生態去的,到了這裡卻被它實實在在的原生態給“嚇住了”,這座快被綠植淹沒的古村鎮,古樹參天,水流潺潺,超乎尋常的寧靜,因為村民整體搬遷,又少有人走動,這裡幾乎沒有人氣,除了一間破敗簡樸的茶館,兩位老人還在經營,金剛碑村安靜得有點詭異,如果只有一個人單身前往,膽小的人不免害怕恐懼。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為什麼曾經的繁華之地如今沒人居住呢?瞭解了下,原來是前些年這個古村鎮因為計劃整體性地修復建設,想打造成一座國際標準、國內一流的文化小鎮,於是讓整個小村鎮的村民整體搬遷出去了。但後來又因為種種原因修復工作擱置了下來,所以到今天,那裡很多建築都提示危房禁入,門被封死。因為沒有人居住,房子一點點地全部被綠色植物給佔領,讓人遺憾。但也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古村鎮。

快被綠植淹沒的300年重慶古鎮,村民全部搬遷,正在“消逝”


作者:酒叔;書寫一些旅途故事,發現一些旅遊趣事,我眼中的風景,一定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