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普京不懼西方威脅,霸氣部署軍隊隨時可作戰,波羅申科認慫欲與普京通話被拒絕?

幸福地帶2


實際上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一直很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直接對話,只是普京對於跟波羅申科進行對話壓根兒就沒有一點興趣,所以烏克蘭政府在刻赤海峽危機之後才會無奈去找歐盟和北約。
(普京)

目前距離2019年的烏克蘭總統大選只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在普京看來波羅申科乃是為了自己明年的總統大選而有意在刻赤海峽挑事兒,所以普京估計是想著自己不要中波羅申科的招,他不想給波羅申科任何對話的機會。另外普京在近日說了一句引起媒體很大關注的話,他說在烏克蘭現任總統執政的情況下俄烏兩國矛盾不可能得到解決。

事實表明普京確實非常討厭波羅申科,他似乎在有意迫使波羅申科輸掉明年的烏克蘭總統大選。而從波羅申科的角度來看,他當初在競選烏克蘭總統的時候曾誇下海口說自己如果當選烏克蘭總統將會在3個月之內搞定俄羅斯。不過現在距離波羅申科上臺執政都已經過去了四年多的時間,他不僅沒有能夠成功搞定俄羅斯,俄烏兩國之間的矛盾反而是越來越深,照這樣下去波羅申科明年估計是要輸掉烏克蘭大選。
(波羅申科和普京)


我們再看俄羅斯方面最近的行為,普京在刻赤海峽危機之後不僅沒有表現出要跟烏克蘭政府和解的意思,他甚至還向俄烏邊境地區增派了軍隊,一幅烏克蘭軍隊要是敢輕舉妄動就要把它打得滿地找牙的姿態。如果波羅申科真的是有意要向俄羅斯挑事兒,那他可真是打錯了算盤,普京這個“老狐狸”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被算計的。

當然,普京向俄烏邊境地區增加軍力部署倒不是真的想要和烏克蘭打一架, 只是他想要向烏克蘭表明自己的立場:俄羅斯並不會輕易向烏克蘭妥協。另外普京向俄烏邊境部署軍隊也不是想要和西方國家對抗,俄羅斯固然不怕西方國家的威脅,但是普京可不希望把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搞得太緊張,況且歐盟和美國既沒有說要制裁俄羅斯,它們也沒有說要向烏克蘭部署軍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應該不至於對西方國家太強硬。
(俄烏軍艦衝突現場)


最後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波羅申科想要和普京進行對話並不意味著他就是要向俄羅斯認慫,實際上如果他能夠通過和普京的對話解決俄烏兩國之間的衝突,那這可是能夠給波羅申科的執政表現加分不少。也許普京就是不想讓波羅申科在俄羅斯身上獲得任何執政成績,所以他才會拒絕和波羅申進行對話,普京這會兒可能正在等著波羅申科輸掉明年的烏克蘭總統大選呢。


李姓先生


別看波羅申科鬧得歡,真正決定烏克蘭命運的卻是歐美俄。所以普京拒絕與任性的波羅申科通電話2018年11月25日,烏克蘭派遣三艘軍隊進入刻赤海峽遭到俄羅斯炮擊並進行扣壓;波羅申科就此事上交國會申請全國戒嚴令60天;集結1.5萬前往頓巴斯地區炮轟居民區。似乎烏克蘭在波羅申科的帶領下準備舉全國之力收復失去的領土,但是接下來令國際社會也大跌眼鏡,波羅申科沒有可利用的烏克蘭家底了,而是把這爛攤子甩鍋給北約,欲借北約之力抵抗俄羅斯的憤怒。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已集結大量的軍隊;在克里米亞半島佈署了第四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在刻赤海峽附近佈署了大量的“舞會”岸基導彈,隨時待命解決突發事件。

一是到處申請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支持,二是強硬的普京要拉開架子要打,內心強大的波羅申科可慌了神,準備趕快與普京打電話降降溫。因為現在的局勢可不是波羅申科說了算,普京可不想給俄烏帶來災難的人再聯繫了。


山合水


波羅申科策劃的軍艦闖關事件,目前是雞飛蛋打!他這樣做的兩個目的都沒有達到:一方面沒有抬高其選情,讓其人氣上升。反而是引發了新的危機;另一方面也沒有贏得美歐等國家的大力支持,在軍事幫其打仗更是奢望。目前的結果是:人傷、艦扣、求溝通而不得!

從俄羅斯方面來看,普京明鮮是洞察了波羅申科的動機。先是主動出手,把人艦扣在手中之後搶得先機;然後是通過審訊讓烏克蘭人自己承認動機所在;進而把事件的真相與歐洲國家溝通;最後就是大力備戰,把兵力與導彈等武器佈署在關鍵地區,防止烏克蘭的妄動。這一系的動作環環相扣,讓烏克蘭一時無機可乘。



個人認為,普京的真實目的倒不是要打仗,而是要避免戰爭。正所謂有備無患,只有做好了戰爭的一切準備,才有可能制止戰爭。特別是對俄羅斯,目前世界上還真沒有國家想與其發生戰爭。


反觀烏克蘭,自己手裡沒有大牌,卻偏要冒險謀利,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賠上夫人又折兵。波羅申科與普京通話請求表明,俄羅斯已放棄與波羅申科交流,等待烏克蘭大選的落地。


姜運倉


普京向來以硬漢著稱,強硬是其鮮明的特點。普京強硬並非莽撞,而是在利益面前的毫不含糊,絕不妥協,不給對手任何僥倖機會。普京接手了風雨飄搖的俄羅斯,只有果斷行動,才能挽救俄羅斯,否則俄羅斯只能一蹶不振。

出兵格魯吉亞,打擊車臣,出兵敘利亞,大刀闊斧軍隊改革,普京通過雷厲風行的強勢行動穩住了俄羅斯,讓俄羅斯從頹勢中走了出來。當然普京的強硬也引起了西方的警惕,他們也害怕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強勢的俄羅斯。

烏克蘭問題上,西方國家不斷警告,強勢扣留烏克蘭船隻船員,並且霸氣向邊境增兵。烏克蘭總統請求對話也被普京拒絕。其實普京知道對話解決不了問題,烏克蘭當局就是為了炒作,就是為了政治目的。


深度軍備


烏克蘭這個曾被戈爾巴喬夫稱為蘇聯最親密的朋友,選了一個什麼樣的第五任總統讓俄羅斯異常惱火? 簡單分享一下。

1.烏克蘭現任總統波羅申科 Poroshenko是烏克蘭第五任總統,他同時也是烏克蘭巧克力生產製造商Roshen(品牌名字就是他們家名字)和媒體大亨,巧克力出口美國,波蘭,俄羅斯等國,當時Roshen已經是全球前20糖果商,2013年俄羅斯禁止進口Roshen品牌,原因和下面這位大仙也有關。

2.波羅申科和前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在基輔Kiev大學時就是朋友,波羅申科1989年在蘇聯解體前畢業,薩卡什維利在1992年畢業。波羅申科由於和蘇聯軍隊打架,所以沒有拿到好的畢業成績,可笑的是差點死於交通事故的波羅申科大兒子也在這所基輔大學,看來在大學根基很深。2008年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爆發衝突,俄羅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格魯吉亞軍隊,薩卡什維利跑到烏克蘭校友波羅申科那裡拿了烏克蘭國籍,結果俄羅斯翻臉烏克蘭。

3.俄羅斯禁止進口Roshen糖果也在情理之中,俄羅斯同時要求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和北海立陶宛等國禁止Roshen巧克力,於是波羅申科的蛋被捏住了,烏克蘭迫於壓力撤銷薩卡什維利國籍,後者經波蘭跑到荷蘭拿到荷蘭國籍。特朗普上臺以後買了波羅申科兩塊糖,烏克蘭開始屁顛屁顛搖尾巴了。

4.於是波羅申科的財富開始大幅度縮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歐洲有如此鉅額財富的政客就倆:烏克蘭波羅申科和意大利貝盧斯科尼。

5.波羅申科在做外交部長時,通過自己的媒體公司大力支持 Euromaidan,支持烏克蘭靠攏北約。

6.有人傳言,波羅申科為了約會特朗普,曾給特朗普律師戈恩 Cohen支付大筆資金。做總統好啊,躺著也收錢。波羅申科為了總統願意放棄巧克力生意,誰信誰傻叉! 因為他把自己的公司委託給了猶太人羅斯柴爾德信託公司打理。





Skyworld2


這已是過去的事兒了。

據專家說,當時刻赤海峽的海上衝突發生時,普京就在克里米亞,波羅申科知道發生了衝突,急忙給普京打電話,而普京並沒有接聽,波羅申科沒有辦法,只好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默克爾和普京,馬克龍和普京都通過電話。

本人一直認為,這次海上衝突就如同基輔的街頭政治運動一樣,給了俄羅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街頭政治——讓俄羅斯有機會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而刻赤海峽則是俄羅斯將亞速海收歸“麾下”。俄羅斯想這樣做,一直沒有機會,因為1.克里米亞的迴歸,使美國及其盟國不斷以此為由制裁俄羅斯,俄羅斯無法解套。2.烏克蘭不斷挑釁俄羅斯,但俄羅斯並願和烏克蘭“前腳相見”,於是做了許多忍讓,認為不值;因為俄羅斯正在敘利亞和美國及其盟國鬥法。3.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不斷“引狼入室”——和美國演習,和北約演習,地點離俄羅斯越來越近。更無法忍受的是,烏克蘭還有意讓美國的艦隻穿越刻赤海峽到亞速海,這無形中點到了俄羅斯的“死穴”,俄羅斯必然要反擊,差的就是時機的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

烏克蘭有所行動,難道俄羅斯的情報部門是“吃乾飯的”?俄羅斯甕中捉鱉,封鎖刻赤海峽,雖然衝突之後又開放“自由航行”,但是自此以後,烏克蘭想自由進出軍事船隻不容易,其他外國軍事船隻對亞速海想都不要想了。烏克蘭授人以柄,俄羅斯順勢而為,徹底解決了亞速海的“後顧之憂”。

俄羅斯知道,這件事的後續發展會是什麼?所以部署導彈防禦部隊,部署作戰坦克及其步戰車,波羅申科說,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邊境地區俄羅斯的兵力提高三倍,估計此言不虛,但是把它當成是為了打擊烏克蘭,本人想他是高估了自己,這些兵力的調動,是為了應對烏克蘭的後援——“北約”。當然也是壓制波羅申科不要“衝動”——衝動是魔鬼,波羅申科需要冷靜。

昨天,普京在G20峰會上回答記者,說,談放回烏克蘭的士兵和船隻,當前為時尚早,需要對這一事件做一調查,弄清真相。


見腫消世界


說普京不懼但肯定有些心慌,慌在哪裡?慌在他擔心的事終歸要發生。普京很清楚美國的戰略意圖,論大智慧普京和特朗普棋逢對手,美國以兩千特種部隊在敘利亞的象徵性擺設,慢慢耗著俄羅斯,美國有中東土豪金助,俄羅斯呢,將賣石油天然氣武器攢點錢都用在了戰爭中,國內經濟發展停滯,別人在前進你原地踏步等於是倒退,若干年後差別就大了。烏克蘭挑事,明擺著是美國開闢第二戰線,當然也不會搞大但是也讓俄羅斯短時間內難以擺脫,普京想從敘利亞儘快撤出,畢竟家門口的事更重要,但現實是敘利亞反對派肯定會與烏克蘭遙相呼應,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有可能把事情搞大,讓你美國人走上前臺,咱倆面對面單挑做個了斷,否則美國還會在日本或挪威方向開闢第三搔擾戰線。


釋雲如意


普京此舉展示了俄羅斯政府此前的立場:希望看到烏克蘭的政權更迭,不會與波羅申科政府改善雙邊關係。對於烏克蘭,普京也在玩著如特朗普對伊朗那樣的“極限施壓”策略。


打狗給主人看,所以談判也只和主人談。普京很清楚,波羅申科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挑釁,除了有國內大選的政治需要外,還有美歐一直以來的慫恿。比如英國國防大臣在事件發生前三天剛剛宣佈派出一艘軍艦前往烏克蘭,並叫囂要派出更多的軍艦和軍人去“捍衛和平與自由”。波羅申科想以此試探一下美國和北約的支持程度,普京也要藉此來看看北約的底線是什麼,結果已經出來了:北約拒絕了烏克蘭派軍艦去克里米亞的要求,歐盟拒絕了進一步經濟制裁俄羅斯的要求,至於空頭的外交辭令對於俄羅斯來說就當是放屁。本週二,也就是波羅申科會見過北約和歐盟的高官後卻一無所獲時,才想起去和普京通話,手頭沒牌誰理你呢?


普京的極限施壓策略就是向西方國家和烏克蘭選民表明了俄羅斯的立場:只要波羅申科不下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就沒有緩和的可能!這既是對美國和北約的“極限施壓”:因為烏克蘭頂住了俄羅斯柔然的腹部,也逼近了俄羅斯的戰略底線,如果你們想繼續“鬥而不破”那麼就請及時換個代理人!把這種不聽話的麻煩製造者換掉!這也是對美國和北約的“極限施壓”:反俄就反俄,但是從波羅申科的軍事冒險中你們又得到了什麼呢?在內政治理的一團糟的情況下,還願意投票給波羅申科再幹個五年綁在戰車上,讓烏克蘭陷入進一步分裂和戰亂嗎?


波羅申科這一軍事冒險收穫了政治利益,但孤立無援的他自己現在也很心虛。


雲霄飛翼


烏克蘭鬧的歡,但是在俄羅斯眼裡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就是一個跳樑小醜,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領導人的智商都是在人類平均線以下的。

並且這次的俄烏衝突本身就是波羅申科一手策劃,波羅申科企圖通過沖突宣佈烏克蘭進入緊急狀態以推延烏克蘭總統大選,還鼓動美國駐軍烏克蘭,希望德國出兵支援烏克蘭的,自己不想動,指望別人替烏克蘭打生打死,但是俄羅斯直接向克里米亞地區增兵。



更何況,普京說他不是硬漢,全球沒有一個人信,執政期間毫不含糊,絕不妥協,寄希望與普京都讓步,完全沒有可能,格魯吉亞跳,08年直接回國,發動克里米亞戰爭。

烏克蘭有不允許俄羅斯駐軍,直接吞併克里米亞,


現在烏克蘭慫了,幾個月以前要在克里米亞升烏克蘭國旗的時候挺硬氣的?

揚言炸燬克里米亞大橋的時候也挺硬氣,現在俄羅斯火了,烏克蘭慫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烏克蘭只是棋子,有點自己的覺悟,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波羅申科雖貴為烏克蘭總統,無奈生不逢時,當政恰在烏克蘭處境艱難時期,沒有力挽狂瀾的本事,卻要面對瞬夕萬變的亂局。和普京相比只是一個不知深淺的小人物,不在一個擋次上,普京沒把他當回事,西方實質上也並不重視這個水平一般的總統。交往都是套路,只是為了利用。
烏克蘭面臨的困難自保平安尚是力不從心,又哪裡來的力量甘為別人做馬前卒?波羅申科的盲目樂觀自信換來的不會是掌聲,而是懊悔。因為波羅申科已出手一星期了,損失了三艘軍艦,害的烏克蘭水兵蹲班房,除了自已還在那死要面子活受罪,西方的大兵一個也沒出現。


很現實的欺騙,西方就是要烏克蘭去給普京添堵,並沒有真的想去替烏克蘭教訓俄羅斯。俄羅斯不好惹是事實,真打西方損失會超過從前發動過的任何一場戰爭。而從烏克蘭那裡別說得到回報,恐怕還要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
普京有多年與西方較量的豐富經驗,自然明白西方人的心中打算,強勢回應正是普京的處事風格,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也正是戰鬥民族俄羅斯與西方最大的區別之處,不懼方能無畏,普京正是靠這種精神一次次壓倒了對手,巧取克里米亞用的是這種方式,進軍敘利亞也是如此。西方是逢強示弱,俄羅斯的精神卻是遇強更強。霸氣應對讓烏克蘭的救兵縮足不前,不戰而屈人之兵普京就達到了拒敵的目地,是膽識是魄力。波羅申科是麻煩製造者,給俄羅斯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指望不上西方出兵再來低頭講條件,怎麼會讓高傲的普京正眼相看,冷落是必然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