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孩子的理解能力差,是否證明孩子無論多努力都學不好了?

Angela220461007


不同孩子在理解能力方面有差別,這個得正視。在平時輔導學生的過程中頗有感觸,同樣一道題目,講一遍有的同學就能理解,而有的同學給重複三四遍也不見得能理解透徹。

首先是閱讀能力,閱讀理解,閱讀才能去理解,閱讀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了,從小培養,在不斷的閱讀與思考中,理解能力也就上去了。現在不單是語文重視閱讀理解,理科類科目對閱讀理解能能力也很是依靠,畢竟如果連題都讀不懂,談何正確解答。

其次是分析和轉化能力,很多同學在做題中把題目讀了好多遍也讀不出個所以然,就是因為分析能力不夠,不能看到題目條件信息背後所隱含的條件,或者就隨意發揮,不能準確得到正確解答題目所需要的條件和信息。在一些理科的題目的解答中,往往需要通過讀題,分析條件,將文字信息轉化為關係式子,或者用學科語言來表示,很多同學因為不能做到合理轉化,就導致瞭解題出現問題。

還跟聯想力有關,怎麼理解,正確去理解題目條件,就需要通過對已知條件的分析,能聯想到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和方法,很多同學在做題中缺就缺在這一步,不能有效的將知識點、方法與已知條件結合起來分析。同樣一個已知條件,也許十個人會有十種不同的聯想,進而得到多種不同的理解,但最終只有一種是解題需要的。快速、精確的聯想將直接決定我們分析理解速度和效率。

很多同學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理解能力差,除了以上的幾方面因素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礎不牢,對知識點的理解似懂非懂,處於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如果對知識點的理解相當透徹,那麼在運用中遇到的問題就會少很多,剩下的就是一些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事情了。

對於理解能力比較弱比較弱,那麼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意識的去訓練跟理解能力相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夯實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了,才談得上理解和運用。

此外,在學習中,儘量不要貪多求快,理解能力差些,那就多去學幾遍,看幾遍,做幾遍,熟悉了,理解也就上去了。

在聽課中必須要保證專注,一個稍不留神,一個細微的知識點沒聽懂,就有可能導致後面的跟不上了。

在學習中,先要去模仿,模仿老師讀題,分析題目的方式方法,然後去運用,在不斷的運用之中,加深理解,最終內化為自己的方法。

理解能力是會隨著熟練度的提高而提升的,多付出點努力,首先把基礎給夯實了,再不斷去培養和訓練各方面的能力,成績肯定會提升的。


胡老師數學課堂


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平時應該多帶她接觸一些新事物,多閱讀,在閱讀中擴大視野。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越是淘氣的孩子,越是會玩的孩子,理解能力越強。

有條件假期帶她多旅遊,平時多與同齡人和稍年長的交談 爭取性格要搞好

理解力是以她知識面為基礎的,多閱讀多接觸新事物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理解力會迎來一個爆發。

這個理解能力弱並不能說明,無論多努力都學不好,首先大人一定不要氣餒,一定要持之以恆。

學習本來就是拼的是恆心毅力,智商還不是第一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