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班主任教育學生就算了,還要教育家長,這是為什麼?

孤風戾


父母和老師的共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熊父母!相反地,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懂教育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斯賓塞說: 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同情心、公正以及整潔、勤勞、節儉的習慣都會在孩子身上反射出來,這些德行和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裡。

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養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父母。

2、任何先進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孔子的偉大成就都得益於母親的影響。孔子的父親娶他母親的時候,已經年逾六十,不和當時的禮儀,所以不為大家承認,孔子為私生子。孔子約三歲時,孔母帶他離開父親,在家裡她收了五個小孩子,教小孩子讀書,每位家長給她們五斗小米和一擔乾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簡直就是古代版單身勵志媽媽的典型啊。一位堅強的母親,自然可以教出心靈強大的孩子,所以孔子在以後的周遊中,從不氣餒從不放棄,即使後來失敗,也積極入世,在家鄉講學,成就儒家聖人。


所以,最好的教育,不是花了多少錢,給他買了多少玩具,而是教會他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學習,教給他戰勝這個世界的力量和勇氣。

3、教育快速的發展讓很多人認為學校教育萬能的;一味追求學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九萬事大吉,一個孩子能不能成才不光看這個孩子考多少分,而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天賦,天賦恰恰是學校以外的教育。學校教孩子知識,家庭教育教孩子智慧,遺憾的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

古人有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今很多做出大成就的人都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如曾子,歐陽修,岳飛,梁思成等等,正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才有優秀的品質,做出不一般的成就。

現代社會,大家都很忙,很多家長忙得不顧得孩子的教育,覺得孩子在學校有老師教育就完事大吉了,就放鬆了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對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就交給你了,教給老師我放心!完全把自己作為父母應盡的教育任務推給老師。

所以,學校的老師們是希望父母都能擔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和學校協同教育好孩子,我們這樣想,就理解了為什麼班主任老師不但教育學生,還要教育家長。

我是頭條教育號“終將長大”,做媽媽15年,教齡20年,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終將長大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教我們古代文學的一個年輕女教師有次和我們聊天,她說:“我最怕的就是我兒子的幼兒園老師,因為我家兒子特皮,每次去接孩子,我都有點膽戰心驚的。”不過我們老師在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母性的光輝,到今天我還記得她笑意盈盈的樣子。你看,這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候的態度,她從不覺得幼兒園老師讓她難堪了,故意刁難她了,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也明白幼兒園老師再責難她內心也是愛孩子的。有這樣的家長估計那個幼兒園老師內心也是幸福的!所以說,你如果能夠理解老師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你自然也會理解老師有時喜歡連家長也一起教育的行為。


無論你遇見什麼事,喜也好,悲也好,願意和我聊聊,請關注:琅琊秋水!


琅琊秋水


家長應該先明確下,你被老師教育什麼了?

如果老師教育你要孝順父母,要遵守公德,要認真工作,那這個老師真是吃飽了撐的,因為這完全是您的家庭教育和您的學生時代就應該已經得到並形成的了。

如果老師教您的是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採取合適的教育,如何和孩子改善關係,如何幫助孩子確立目標和生涯規劃,如何家校有效形成合力,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陰霾,如何給孩子加油助力…那原因就是,您不會做這些,老師是要幫助您。而老師的動機就是讓您的家庭更和諧,讓您的孩子更優秀,讓您的家庭教育更有效。

現在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跟我做各種溝通,徵求我的意見,讓我幫助出謀劃策。他們又上進,又走心,還謙虛,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要和學校一起培養個優秀的孩子。

而相反,已經被老師發現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家長,卻一意孤行,還要質疑老師的幫助,甚至認為是被“教育”了。那您就多讀書,多實踐,憑一己之力培養好自己的寶貝,用行動避免老師的“教育”唄~您的家庭教育做得好,老師還得向您學習呢,還得號召別的家長向您學習呢!




多乎哉不多也啦


胡老師每一次的家長會,都是家長培訓會。胡老師認為,一流的班主任,管理家長。二流的班主任,管理科任。三流班主任,管理學生。管理家長,就是培訓家長;管理班主任,就是和科任老師成為知心朋友;管理學生,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胡明春老師


社會上有一種病,叫做職業病。老師的職業病就是說教。有些老師不但教育孩子,還連帶教育家長。這讓有些人看著就心裡不舒服。

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師的職業病?

通常來說,患上職業病的人,有著敬業的心態。老師心懷熱枕,承載的教育孩子的責任,擔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不遺餘力完成教育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有敬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職。


孩子在校學習、生活,出現問題,老師屢次教育不見成效,自然心急,尋找孩子出現問題的癥結,從源頭上解決。生活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孩子的身後藏著一個問題的家長。所以,有的孩子出現了問題,在校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只好把教育延伸到家長那裡,與之溝通,一番說教。

比如孩子身上存在的手機問題。中小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但還是有家長給孩子手機。前不久,某老師開家長會,集體上了一課: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家長給孩子一個手機。在談到家長的“手機癮”時,老師支招:“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著手,遠離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床頭,醒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抓起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幾步之遙的桌子上,醒來起床可以做好多事情……”

——家長對自己因不良習慣帶壞了孩子知道多少?這麼大的人自己沒活明白,被老師說教,的確令人尷尬,甚至心裡不爽,或者心裡生厭……

其實,相由心生。對待一件事情的心境,取決於看待問題的角度。孩子的教育工程是家校共育的合作項目,目的在於教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倘若有的家長能想到這點,心會自然開朗,也會樂於接受老師的說教,提高家教的“業務”,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校一線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教學和管理與教育學生,這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但是學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家庭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對個體學生而言,一邊是學校老師,一邊是父母,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協調配合,才能確保個體學生擁有良好的成長教育環境。

但是現實非常無奈,很多學生家長根本就不懂家庭教育,更不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自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會出現諸多問題,如和孩子之間親子矛盾較多,家長用錯誤的觀念管教孩子,只重視孩子學習而輕視對孩子行為品質的培養,夫妻教育分歧導致矛盾紛爭給孩子造成缺乏心理安全感,家中老人溺愛和縱容孫輩導致孩子認知和分辨較弱,自我意識較強,不服從管教等。在家庭教育問題百出的家庭裡,孩子問題本身很多,可是家長又意識不到,可是這些孩子卻把問題帶到學校,帶到課堂裡。

從上面的描述中,相信你能理解班主任老師為什麼既要教育學生,還要教育家長的原因了吧?因為只有負責任的好班主任老師,才會把學生問題給家長做分析,讓家長清楚問題出在哪,雙方該如何解決眼下的問題。這種教育並不是班主任的職責,只是老師極強的責任心所在,如果家長明事理會謙虛地接受班主任的好意。但也有不明事理的二百五家長反感班主任老師的善意告誡和引導。

身為家長,你可以不懂,但是你不能缺少謙卑之心。如果少了這謙卑,那你就真的是無知+無畏了。而家庭教育目前的普遍現狀就是如此,有太多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無知無畏,並且還自以為是。可憐了一些天資聰穎的好孩子,就這樣被糟蹋了前程。


韓國成老師


做為班主任,要想達到好的教育效果,確實是應該注意這個問題的,這個愛教育別人的習慣既是班主任責任心強的表現,同時也真的在外人看來算做一種教師的職業病。

而一個真正高明的有智慧的教師,從來是不會讓學生感覺是在受教育的,更不會讓家長感覺到是在受教育。

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會把教育活動安排在一個個很自然的活動中,讓受教育根本感覺不到自己在受教育。

一個有名的教育故事想必很多老師都聽說過,那就是當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的故事: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讓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這樣的教育形式讓受教育者感覺不到是受教育才是真正高明的智慧型的教育,比那些批評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更有效。

所以,我們做班主任的要多學習古今教育大家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藝術,想法寓教育於自然的活動之中,常言道:無招勝有招。無形無影無意的教育才會讓受教育者感覺不到是受教育,才不致於心理上有障礙,在受教育者心理不設防的情況下,受教育者才更易接受教育,教育也才會發揮其最佳的效果。

無論對學生和家長,班主任都應避免生硬形式的教育,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才是一個優秀班主任的職業追求方向。



星言心語123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老師是不會對學生家長指手畫腳的,哪怕學生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但也有一些老師實在看不慣學生家長的所作所為,哪怕明知會得罪學生家長也義無反顧地去教育家長,只是想要讓學生家長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好一些的居所環境和學習環境,以身作則,切實將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回事,如果學生家長看不上、聽不慣,也只能說,家長把老師的話“好心當成驢肝肺。”

也許有很多學生家長會反駁,教育孩子的事本應是教師的職責,強制學生家長批閱孩子作業,這是在推卸責任。家長由於工作繁忙時沒時間批改作業而招致孩子老師劈頭蓋臉的一頓好生教育,家長雖嘴上不說什麼,但內心當然不樂意,也對老師的這種做法感到反感,但細想下來,如果老師不怕得罪學生家長的情況下教育家長,這位老師一定是一位敢說、敢做、對孩子負責任的老師,家長不給孩子批改作業,雖家長心裡不認同,但老師的責任心還是自己的肯定的,只不過把家長說的臉面全無 ,心裡不痛快。

當然,如果家長是一位位高權重的領導,老師也只不過是與學生家長溝通怎麼更好的教育孩子,而家長的職業病確認是在教育自己,也只能說“自己好大的官威”,原先是阿諛奉承和拍馬屁,現在是實話實說,一時適應不過來而已,對於這些人來說,好話不如壞話。

不管怎樣,現實生活中如果碰到老師能大膽的批評家長哪裡那裡做的不到位,這樣的老師還是很負責的,不敢說教學質量一定很好,但一定不會差的,如果遇到,請珍惜你的這位老師。


天涯0咫尺


說實在的,很多家長伴隨著他們半吊子學業長大了,啪出了一個後代,作為家長就不需要學習了麼?當年考試考了幾分,考這麼點分拿什麼去教你的孩子,如果家長不會,那要不要學習?家長只是一種身份,不代表家長就不需要被教育不需要學習了吧!

被教育的很不爽的家長無非覺得,你不過和我年紀相仿甚至還沒我大的人,憑什麼教育我,你又多成功竟敢來教育我?無非這些心理罷了。

提高自身素養,不在於你是老師還是家長,不會因為你的職責改變而有變化,你不會就得去學不是麼?願意去學職場爾虞我詐,卻不願意學一丟丟教育相關的知識來惠及子女麼?又有家長說了自己很忙或者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以此來推脫,那麼,你既然說了自己不會又不行,那你就聽老師說啊,讓別人來教你啊,學不會具體的教育知識沒事,配合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一起教育孩子總會吧,又不願意做,那隻能說,到底這孩子是誰的?

古語說,子女報答養育之恩,養育養育,物質基礎只能稱作養,精神知識才叫做育,二者缺一不可。

不會就去學!學不會就聽著!別嗶嗶!


牧陽人55437031


首先從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對這種情況的不滿和無奈。

首先,我想和這位朋友探討一下班主任是做什麼的呢?班主任是協調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關係,強化班級管理,提升班級整體成績的一個協調者和參與者。

其次,提到班主任教育了學生又來教育家長,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家長層面,有事情沒有做好,先不要一味地感覺自己多麼委屈,我們都是成年人,還是要就事論事。沒做好的,有人提醒你,這是好事,不是所謂的沒面子。

再次,很多班主任老師由於壓力過大,火氣過大,在協調關係的時候沒注意方式方法,這也是不可取的。

最後希望大家本著讓學生成才,讓子女成龍的目的,希望相互包容,同舟共濟,不要每天打仗一樣鬧彆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