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為什麼這麼堵?

15318101312


由於歷史遺留的原因,造成泰城道路擁堵不通順。由其是東西方向信號燈多達30個之多,斷頭路還多;南北方向雖燈少但路窄彎曲不合理造成不暢。縱觀一界一界領導來去頻繁,深心顧少。只盼有一界為泰解憂之好領導心繫至根來造一方樂路(泰安是旅遊城市、泰山是世界雙遣產)給遊客帶來順通之便,更提高泰安市的知名度。城市道路規劃離不開設計師。就泰城現狀,如果再不合理規劃,勢必導致其聲譽的下降和疼心。建議集中規整居住區(原有的領導提議不建高層住宅樓,為比不可,只要設計合理還給泰城出彩)、打通斷頭路(要下決心)給直通路和減少信號燈打下好基礎、車輛分流合理匹配(需要調研,拿出方案,切實可行)等等諸多辦法。真正把泰城之路順通於腳下,成功之時也是留名於世,民也不忘也。


東嶽釣叟


泰安老城區因為當年的設計規劃跟不上時代發展堵也有情可原。但是新城區比如高鐵新區是在一片空地上建設起來的不存在拆遷和歷史遺留問題堵的比城區還狠。看看高德地圖吧!短短的二公里路設置了十二個紅綠燈!本來可以取直的道路非要繞個大彎 ,空蕩蕩的大片空地被道路分割成一塊塊的田字格。搞不清請哪裡的腦殘設計師規劃的。





晨曦85929121


緩解泰安城區擁堵的幾點建議

作為一名普通的泰安市民,看到這篇帖子感觸頗多,我住在長城路,但是上班地點在小井附近(本地居民都會了解大體的地理位置情況),以下是我代表個人對解決泰安城區擁堵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環山路車輛。一是因環山路地域特點,由東向西大多是靠近泰山一側,很多路口都是丁字路口。例如從紅門路口開始由東向西的車輛限時段增加綠燈的通行時間,以便增加車流量。二是八十八醫院東十字路口,建議市政有關部門調整路口設置(建議:可延長路口西側中間隔離帶設置距離,增設待車區或左轉等車區域),高峰時段由西向北左拐車輛容易造成直行車輛發生擁堵,被堵車輛被迫變道至右側直行車道更容易發生刮擦。

二、東嶽大街。一是在高峰時段設施公交專用借道區、增加公交優先通行信號和公交車變道區域(附圖)

。增強公交車通行速度,可有效緩解市民乘坐公交車率,降低私家車通勤率。二是充分利用倉庫路小學西側已經停用的新汽車站售票大廳前廣場,合理劃分停車區域和規劃學校至停車場學生通道,緩解此路段接送學生車輛路邊停靠和電動車停靠導致的擁堵問題。

三是制定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在泰城主城區制定:凡是在有非機動車道的路段,不在非機動車到形式的非機動車輛與機動車發生刮擦,非機動車全責。 三、縱向車道。泰城主城區縱向車道在少於雙向四車道的地方儘量設置單行線,在有公交車通行的縱向形式路段可設置公交車雙向形式,其他車輛設置為單向形式的方式(可借鑑濟南泉城路附近的道路設置方式)。例如:齊魯銀座虎山路可設置公交車雙向通行,機動車單行設置,短時間內可能造成更加擁堵,但市民一段時間發現雙向通行的公交車更加省時,乘坐公交車更加方便,會有效降低私家車在此路段通行頻率和車次。

四、由市政府組織發起倡議。由市政府統一牽頭,發起面向全社會的倡議書,落實到各單位每個職工的每個家屬。在高峰時段倡議上“山打水,趕早市”的市民延時出門,給上學的孩子留出暢通的求學路,給上班的年輕人讓出致富道等合理化倡議,並組織相關部門協調各超市的早市優惠活動延時一小時,減少購買高峰造成的城市公交擁堵。


曹小強說了算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大家好,我是縱享自媒體!!


作為一個在泰安生活了近20年的本地人,見證了泰安的道路建設以及城市的發展,看著它一步步的成長。但是記得從2017年把看到高德地圖發佈的堵城排名中出現了泰安的身影,一開始是感到驚訝,慢慢的回想一下,泰安確實越來越堵,2018年春節假期期間,泰安又成為排名第四的堵城。



泰安城市擁堵的原因



1、汽車保有量的上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了,泰安也同樣如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裡的錢也到了,自己清楚的記得10年前,姥姥家的小區就10幾輛車,10年後的今天,小區把綠化帶硬化了停車都不夠。10年前親戚朋友家有車的就幾個,出門都需要借車開,10年後的今天親戚朋友家不僅人人有車,有的還有好幾輛。

2、城市道路的建設:從高德地圖可以看出來,泰安的城市道路主幹道太少,東西的以東嶽大街、泰山大街、岱宗大街、環山路、外環路為主,南北的乎沒有穿城而過的主幹道,剩下的都是雙車道或者四車道的路,不足以滿足當前泰安的車流,且很多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進而加劇了擁堵。


3、住宅區商業區過於集中:泰安市還屬於三線城市,居住以及生活還相對集中,不存在衛星城或轉移職能的說法,人們不管上下班,還是日常生活都扎堆往市中心去,其他地方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這也導致了中心擁堵現象。

4、部分道路紅綠燈和車道設置不合理:以南外環(泮河大街)為例,行駛在泮河大街上的目前只有一條公交線路,而且泮河大街的車流量非常大,但是依然設置了佔用公交車道拍照的探頭,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去合理的運用資源。


解決城市擁堵的辦法

如果要切實解決城市擁堵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市民市政齊發力,市民儘量使用公共交通,養成良好的行車習慣,有關部門也要抓緊時間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來改善城市面貌,打通城市動脈,讓泰城不再擁堵!!

謝謝大家,歡迎批評指正!


宸阿宸看汽車


城市規劃是主要原因,不是老百姓可以談的,說幾個小因素:

1.花巨資打造的過街天橋,基本閒置,上下班高峰,天橋上空無一人,天橋下馬路上人滿為患。這與城市管理有關——既然修了天橋,就需要把該堵的路口堵上,讓行人走天橋。幾個天橋都在中小學附近,建議交管部門和學校對學生及家長加強教育和引導,讓他們主動走天橋過街,減輕路面壓力。

2.城市管理要“與時俱進”“隨機應變”。舉例說明:當初,二路車終點站是88醫院,因為那裡就是路的終點,公交車停靠路邊並不影響交通。但環山路修通後,終點站並沒有及時做出調整,在沒有寬闊場地的情況下,公交車依然在路邊停靠較長時間,佔用一條車道,有時候一停就是好幾輛,不堵才怪。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3.大部分道路沒有公交專用道,上下班高峰,私家車堵,公交車也堵,乘客不能保證準點乘坐,耽誤上班、上學,沒辦法,只能放棄公共交通,而選擇開車、摩托車、電動車,完成路面交通壓力大。

4.泰城電動車大軍隊伍極其龐大,且“無法無天”,交警基本對其處於“放任”狀態,未對其採取什麼有效的管理。多次在擁堵時看到交警就在路口,違章電動車就在交警眼皮底下,可他們就是不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也是造成擁堵的又一個原因。

打字太麻煩,累了,不說了。


原始乞丐


泰安缺橫貫東西的快速路,道路設計不合理,環山路人行道完全可以改為電動車道和自行車道路南的綠地改為綠道穿插在林間,市民即可以行走在林間休閒又能提升城市品質,有時候不一定非得按圖紙設計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東嶽大街可以考慮上雲軌,靈山大街可開拓性很廣,路兩邊沒有高層建築,設計成快速路設計上非機動車道專用道,南關鐵路橋洞卡殼的地方建設高架路疏通南關與南湖大街擁堵的路況,此處是泰安的南大門,應該高標準規劃為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阻礙泰城自南湖大街往南的鐵路附近幾個橋洞充分發揮他的功能,讓這些毛細血管流通起來,舉個例子舊鎮的鐵路洞子實際上是從青年路快速進入畔河大街的重要通道。


不動如山6699


泰安的紅綠燈系統似乎不以疏導交通、增加通行效率為第一目的,過於死板,各種處罰太過容易,導致司機戰戰兢兢,使很多路口通行效率很低,造成不應該的擁堵。在北京開車20年,回到泰安感到不會開車了。在北京幾年都沒有一次違章,回泰安兩三天就會有兩三個違章,有的違章令人莫名其妙,似乎是為處罰而處罰。泰安的紅綠燈系統在如何疏導交通增加通行效率方面要好好研究。 一個三線城市的擁堵排名居然在全名名列前列,我作為老泰安人深感羞恥。


WM86602606


泰安市區的街道當初設計是極度不合理,很多主要街道走到頭都是“丁”字路口(南湖大街,岱宗大街,泰山大街,財源街,東湖路,擂鼓石路,迎勝東路,創業大街,五馬街,貨廠路,家苑路,望嶽東西路,迎勝南路,傲來峰路,榮軍東路,奈河東西路,青年路,通天街,仰勝街,虎山路,迎春路,虎山東路,三和路,唐訾路,明堂路,等等等等)看看這些街道都不能直通市外。市區和南部開發區只有龍潭路和長城路鏈接,天天爆堵,更不要說節假日。


A吳秀眾1


城市規劃設計嚴重落後不科學,老城區應該多拆少建,擴大綠地公園,加寬主要道路,特別是龍潭路,靈山大街,拆遷老醫學院泰山療養院和市委老幹部接待處,擴建天地廣場,拆除天庭園,擴建火車站廣場綠化面積,文化路以北政府機關、銀行和學校應該向外遷建,能有效減輕交通壓力


咱們老百姓想的話


泰安交通部門的人就是一幫蠢貨,各地城際交通都公交化了,唯有泰安到各縣市的包給個體戶,哪有公交的味道,不但不便捷坐車更麻煩。劃地為牢,K25公交只通到魚池村,因為再往西是肥城界了,我們真不知道肥城是不是泰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