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蒙自的碧色寨火車站有怎樣的歷史?

核宇


一九零九年四月十三日,雲南紅河州蒙自縣草壩鎮出現了一個火車站點:碧色寨火車站,它記錄了滇越鐵路百年的興衰歷史。








一九一零年,隨著滇越鐵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促進了滇南地區採礦業的發展。特別是箇舊地區品質上乘的錫礦迅速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貨。滇越鐵路通車後,箇舊出產的大錫靠馬幫馱至碧色寨裝車,各種礦用設備和生活物資又需靠馬幫馱回。蓬勃發展的大錫生產與落後交通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恰逢此時,法國也想修築滇越鐵路支線,進而取得箇舊路權礦權。為此,箇舊礦主和沿線鄉紳紛紛捐資入股,意欲自主修建鐵路,對抗法國殖民者。辛亥革命後的一九一三年,在時任雲南總督蔡鍔的支持下,個碧石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起先,個碧石鐵路為官商合辦。後因代表官方的滇蜀鐵路公司線路遲遲無法動工,因此退股還民,個碧石鐵路遂成為舊中國主權最完整的一條民辦鐵路。在建設伊始,考慮個碧石鐵路運量較低,且民辦鐵路工程款額有限,加之箇舊附近山高路險工程艱鉅。因此本著節約和實用的目的,個碧石鐵路選擇了六百毫米寸軌軌距,但沿途的路基、橋樑、涵洞均採用米軌設計,留待日後改擴建為米軌。由於六百毫米的軌距極小,一名較為高大的成年男子甚至比火車頭還高,當地民眾稱之為“小火車”。一九二一年,個碧石鐵路正式開工建設,至一九三六年全線竣工通車歷經十五。


鐵路
站房牆壁上的時鐘


碧色寨車站鐵路站房

車站站房的設計明顯借鑑了法式建築風格,卻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考慮到碧色寨的寸軌鐵路在一九五九年就被改擴建為米軌鐵路,這一站房能保存至今難能可貴。在公路對面的寸軌機車車輛庫房,除了當時國內不能生產的火車頭是進口的,個碧石鐵路的四十三節車廂全部購置於上海揚子江工廠,鋼軌購置於漢陽鋼鐵廠。現在,在碧色寨一段廢棄的鐵路上,重新擺放了“小火車”全尺寸的實體模型。真正的機車頭現存僅三輛,分別保存在昆明的雲南鐵路博物館(昆明火車北站)、上海鐵路博物館,以及北京的中國鐵路博物館。


Mrttlzz99


十分慚愧,雲南蒙自以及碧色寨這兩個名字,我是通過馮導的電影《芳華》才知道的並踩著熱點去的。

影片結尾的鏡頭,在那棟明黃色的老火車站站臺上,軍綠色的座椅上的何小萍與劉峰相互依偎,目光平靜,讓人唏噓感概。

那充滿了滄桑歲月的站臺和斑駁的鐵軌,正是二人歷經磨難與坎坷的寫照,而外牆的鮮豔黃色,似乎又給人以希望。

西南邊陲的小城蒙自和碧色寨車站其實大有來頭,經過車站的鐵路是100年前由法國人修建的滇越鐵路的一段,而這一段背後的歷史意義可以載入中國鐵路史。

這段個碧石寸軌鐵路是我國最早的一條民營鐵路,當年為了不讓法國人完全控制顛越的運輸主權,雲南開明鄉紳自主出資修建個碧石鐵路,並選擇了600毫米的寸軌軌距,以區別於法屬滇越鐵路的米軌軌距,因此個碧石鐵路是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主的民營鐵路。



鐵路1915年5月開工,歷經21年波折,1936年10月竣工開通,米軌與寸軌在這裡完好交集換道,在世界鐵路歷史上也實屬奇蹟。站臺上懸掛著的時鐘永遠停留在2:30,也許這個鐘點正是碧色寨車站在歷史進程的光陰中沒落的時刻。

黃牆碧飾,依舊散發著鮮明的色彩,車站淘汰在歲月的流逝中,然而,那段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民族主權之志氣卻浩蕩永存。

希望人們來到此地,不僅是為了在芳華的場景裡留下一張照片,也緬懷一下當年雲南愛國鄉紳的民族氣節。
更多旅途軼事,個性美食美宿,敬請關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