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天津人的“楊七郎墓”?

今晚報


所有人都答錯了,天津確實有個楊七郎墓,甚至北京密雲也有,但天津的楊七郎墓不是北宋的楊七郎,而是明朝的楊七郎楊衝,他是楊家將的後裔,山西代縣的楊七郎墓才是真正的北宋楊七郎。


(▲ 位於山西代縣的楊七郎墓)

加歷史標籤

小說《楊家將》中的楊家將,金刀楊令公楊業有七個兒子,其中第七子楊延嗣人稱“楊七郎”,善使一杆虎頭烏金槍,英勇善戰,但因在在爭奪帥印擂抬上,失手打死太師潘仁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後來楊業和楊七郎兵困兩狼山,七郎殺出重圍找主帥潘仁美求援,潘仁美公報私仇,設計把七郎灌酒後綁起來,以通敵之罪亂箭射死,楊七郎身中103箭,死狀極其慘烈。

現實中,天津市寧河縣和山西省代縣各有一處楊七郎墓,山西的位於代縣峨口鎮東留屬村,天津的位於寧河縣潘莊鎮西塘坨村,另外北京密雲也有一處不太為人知的楊七郎墓。
(▲ 位於北京密雲的楊七郎墓)

山西和天津相距千里之遙,為何一個楊七郎同時擁有兩座墓地呢?

民間傳說,山西代縣葬的是楊七郎的屍體,天津寧河埋的是楊七郎的血跡,還有說法是山西代縣葬的是楊七郎的肢體,天津寧河埋的是楊七郎的頭顱,後一說法更有意思。

按照小說,楊七郎死在潘仁美的帥府,地點應該是山西代縣,但按照民間傳說,潘仁美為毀屍滅跡,把楊七郎的頭顱割下來,拋入滹沱河,頭顱順著河流到了天津寧河縣潘莊一帶,當地老百姓把頭顱收起來,葬在了潘莊附近,而楊七郎的身子則被人埋到今天的山西代縣,所以才會同時有兩座楊七郎墓。

這個傳說很和諧,估計是天津潘莊發明的,完美迴避了山西和天津的楊七郎墓誰真誰假的問題,避免兩邊打架,但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看,山西代縣的楊七郎墓顯然更靠譜。

但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天津的楊七郎不是北宋楊家將的楊七郎,而是明朝楊家將後裔楊衝,這個消息得到了廊坊市楊家將文化研究會的確認。

幾百年來,天津寧河縣潘莊村以“七郎山”知名,村民一直認為“七郎山”葬的是北宋楊家將楊七郎楊延嗣,但實際上“七郎山”葬的是楊家將明朝後裔——明贈彰武伯、驃騎將軍楊衝,因此廊坊市楊家將文化研究會專門在此立明朝“楊七郎”墓碑和石像,以資證明。


至於歷史上真正的楊七郎,史料記載甚少,只說楊七郎名楊延玉,和其父楊業均戰死在山西陳家谷,跟天津、北京都沾不上一點關係。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天津人的“楊七郎墓”位於天津寧河縣潘莊鎮西塘兒坨村,就在穿村而過的普濟河邊上,有一座小山丘形狀的墓地,這就是楊七郎墓。神奇的是,普濟河水無論怎樣漲,總是漫不過七郎墓。周圍的老百姓逢年過節都要到此祭拜,誰有孩子有點“大病小情”都到此燒香乞求仙藥,據說還挺靈呢。楊七郎墓還申請了國家非物質遺產。



▲楊七郎墓

據寧河的老百姓講這個墓埋的是楊七郎的血跡。楊七郎本名楊延嗣,是北宋名將金刀令公楊繼業的第七子。

楊七郎原籍今山西太原人,在他的老家還有一座楊七郎墓,位於代縣棗林鎮東留屬村東南方向。那麼,楊七郎墓又怎麼跑到天津來了?

這其中有兩種傳說,一種說是在北宋時期,宋遼兩軍對峙就在寧河潘莊七里海一帶。也就是說,這裡是古戰場。如此說來,楊七郎出現在潘莊也就不足為奇了。實際楊家將以及後來的楊六郎都曾戰鬥在北方冀中平原一帶。



▲楊七郎

另一個傳說是,在金沙灘一戰,楊七郎好不容易衝出重圍,他到幽州城下搬救兵,守城的主將潘仁美忌恨楊七郎曾殺死了他的兒子潘虎,這次潘仁美公報私仇,聲稱他身後有遼兵追趕,不敢放他進城,讓楊七郎到北城門去。楊七郎連殺四門,最後來到了北門。

當精疲力盡的楊七郎殺奔北門時,後有遼國追兵,北門守將是潘仁美的二子潘豹,潘豹開弓放箭,想殺死楊七郎,楊七郎身負重傷逃走,潘豹帶著人馬就追,一直追到了天津潘莊,楊七郎流血過多死了,潘豹把楊七郎的屍體拋進了普濟河。

原來的普濟河很寬,水流很急,河水把楊七郎的屍體衝到了山西代縣棗林鎮,到了這裡河水有一段是往回倒流,不信你去看看去,現在依然有這種現象。

這裡的老百姓就發現了楊七郎的屍體,於是就把他葬在了他的家鄉,這就有了代縣棗林鎮的楊七郎墓。



▲楊七郎萬箭穿心

楊七郎在寧河潘莊西塘陀村河邊身上的血流盡了,老百姓出於尊敬愛戴他,紛紛捧土掩埋血跡,天長日久,這裡就形成了一座小山丘,這就是天津人的楊七郎墓形成的過程。

潘莊是潘仁美的老家,他家鄉的百姓不齒和姦賊有瓜葛,一部分人就搬出了潘莊,後來逐漸形成了楊莊村落,潘、楊兩莊不通婚的風俗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秉燭讀春秋


路過

楊業不就一個兒子楊延昭嗎?怎麼有楊七郎的墓呢?楊延昭不是六郎嗎?

小說裡面的人物也有人給立墓?

當然了,也不奇怪,連孫悟空都有墓!

勿噴勿噴,原諒我的無知,這個墓也有可能是楊老令公的乾兒子之類的,還有一種可能,真的就是有這麼個楊七郎吧,但是可能這個楊七郎跟楊業家沒什麼關係吧,但是人們還是願意相信這就是楊家將的墓!那就是吧!


怪獸仙僧


  小編在這裡和大家說:宋代楊七郎的墓就在咱天津哦。

  很多朋友都去過天津寧河的七里海吧,知道七里海有名的銀魚、紫蟹。確不知,楊七郎墓就在七里海所在的潘莊二里河畔,那裡有一座磚砌的小廟。據地方誌載,清代初年,“舊廟尚存”,可能是舊廟廢圮,後人重建了這座象徵性的小磚廟。在當地,人們傳說:一千多年前,楊繼業的七子楊七郎在此處遇害時,地上留有血跡,這塊地後來成了土丘。河水無論漲得有多高,也淹沒不了這土丘。早年間,這一帶的莊戶們,大都供奉“七郎神”,七郎廟香火很旺盛,鄉親們要是有了病,都到廟中叩拜或抓些香灰,作為神藥去疾。遇到旱澇和冤枉也會到廟中祭拜。

  據史料記載,在潘仁美的錯誤指揮下,楊繼業保宋抗遼,孤軍苦戰,在朔州被俘,絕食而死。經評話、戲劇、小說的渲染,人人都知道了奸臣潘仁美和忠良武將楊繼業的“潘楊訟”等故事。尤其是楊氏父子被圍,楊繼業遣楊七郎闖雁門關求救,潘仁美因七郎曾殺死兒子潘豹,公報私仇將七郎亂箭射死。而七郎遭陷害被亂箭射死之處,就在潘莊,人們為了紀念他便蓋了七郎廟。 

據小編翻閱資料:當時宋遼邊界系由晉北的寧武、朔縣、應縣往東經河北靈丘、容城、霸縣直到天津海河流域,潘莊就在這個範圍。所以楊七郎墓和潘仁美墓出現在這一帶是有據可查的。

  另外,潘莊在宋遼之前,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重鎮,姓潘的人居多。而有意思的是,在宋代之後,偌大的潘莊竟無一人姓潘了。嘛原因呢?原來潘仁美陷害忠良之後,遭萬人唾棄,潘氏家族的後代一律改為馮姓。一直到近代,潘莊只有楊、馮兩大姓。


今晚報


我十年前在天津寧河縣工作三年,的確聽當地人講,有“潘楊不結親”的說法,說潘仁美是潘莊人,!後來我從寧河去山西的繁峙縣,代縣,那裡有留下來的風火臺,當地人告訴我是楊家將打仗用的,而且在從繁峙去往代縣的路邊有一塊旅遊指示牌(全國通用的那種)寫著:楊七郎墓,而且他們說的有頭有臉的。金沙灘,佘太君住的村等。陽明堡也在那,對了香港演(霍元甲)的那個男的在那一個小山包修的廟我去了,規模不高大,但佈局挺美,房間特多,雕樑畫棟,錯落有致。美!不讓人進。有人看護。搞不明白了。


兔哥42928


在西青精武鎮有牛坨子村,大卷子村,小卷子村。相傳楊六郎大擺侔牛陣是在牛坨子訓牛,而大卷子是卷牛的場地,小卷子用來卷羊。後來因此而名。而寧河有造甲鄉,潘莊。相傳潘莊是潘仁美的家,曾附近造盔甲因此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