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微單鏡頭會越來越大嗎?這根單反還有什麼區別?

色影君


不會有太大區別的,目前的光學技術就這樣。

無反機身在取消反光板的情況下可以在重量體積上獲得一些優勢,但是鏡頭卻沒辦法,為了保證光學素質,對焦性能,防抖性能等等,用料少不了,體積也得那麼大。

就拿索尼的70-200來說



這個重量跟佳能單反的同規格鏡頭基本一致,有辦法做小嗎?現在看是沒辦法。

下圖為兩款70-200的具體重量規格

在單反機身上看起來相對協調,但是在輕薄的無反機身上就有些頭重腳輕了

跟單反有啥區別?本質上沒區別,即使是普通焦段的鏡頭,尤其是變焦鏡頭,體積也小不到哪裡去

如果真的是為了便攜,那就儘量配些輕便鏡頭,索尼55f1.8,16-50一類的還是很輕便的。


攝像liy


按道理來說,隨著科技進步鏡頭應該會越來越小才對!但是現實情況非常的打臉,鏡頭依舊是那個體力,甚至縮小一點點都是巨大的進步!這是為何呢?先從微單來說吧!提問者有沒有關注過最近微單光學傳感器比以前的大了呢!從4/3系統到C畫幅再到全畫幅!微單的畫幅不斷增大,這樣的好處是明顯的,那就是畫質更好了!可這這樣做的問題也凸顯了!鏡頭不能作的很小了!畫幅越大,鏡頭也隨著需要變大了!你看手機的鏡頭小不小,可要是用在微單上肯定不行!這就涉及到光學設計上的事了!簡單的說,鏡頭成像必須能將傳感器覆蓋,要不那麼大的傳感器不就浪費了,為了能更好覆蓋傳感器,鏡頭變大也是無奈之舉了。當然鏡頭的體積也有純粹出於光學需要!光學鏡片越大其加工成本也會增高,所以要不是為了保證光學需要誰會沒事把鏡頭變大呢!


在角落裡曬太陽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微單的鏡頭會越來越大嗎?

一般來說,焦距越長的鏡頭,鏡頭尺寸越大。光圈越大的鏡頭,鏡頭尺寸越大。性能越好、功能越複雜的鏡頭尺寸越大。

左圖40mm,右圖85mm

在視場角相同的情況下,感光元件的尺寸和鏡頭的焦距成正比,即若要拍攝得到同樣的畫面內容,感光元件尺寸越大,鏡頭的焦距就越長。

例如,全畫幅標準鏡頭焦距為50mm,在半畫幅(APS-C)下,標準鏡頭焦距就變為33mm,所以半畫幅相機的鏡頭通常比全畫幅的小。

前幾年微單相機主要以半畫幅為主(例如索尼NEX系列、α5000、α6000系列,佳能M系列等),鏡頭的焦距比較短,尺寸都比較小。近兩年全畫幅微單大量湧現(例如索尼A7系列、佳能EOS-R、尼康Z6、Z7等),所配套的全畫幅鏡頭相比以前的半畫幅鏡頭尺寸是大了不少。給人的感覺是微單的鏡頭越來越大,其實質是半畫幅變全畫幅的趨勢所致。

第二個問題,微單的鏡頭應該比單反小嗎?

微單與單反相比,主要是機身結構發生了改變,取消了單反相機的反光板,使機身尺寸得以縮減(主要是變薄了),但是這不會影響鏡頭的尺寸。對於全畫幅的微單和單反相機,它們的鏡頭尺寸基本是一樣的,只是微單的機身相對單反是小巧了一些,鏡頭安裝到機身上以後,整體尺寸小,更便於攜帶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像小型化、微型化發展,在保證畫面質量的前提下,相機和鏡頭的尺寸有可能越來越小。

:)


曉非Faye


回答是肯定的。

原因很簡單,突破不了物理定律。

相同的成像元件面積,相同的光圈,如果是再兼顧畫幅,鏡頭的體積就很難縮小。

這也是微單面臨的悖論,其實,膠片機年代的旁軸,就相當於現在的微單,所有的事情都早已驗證過了。

事實上,微單不可能利用輕便的優勢去取代單反,本質上就是不同定位的產品,具有完全不同的使用環境。

就像你的疑問一樣,微單失去了輕便的優勢,為什麼要選擇它?


全利88


從人類科技進步的角度來說,鏡頭應該是越做越小。

但是,光學成像跟很多因素有關。目前大部分的鏡頭越大成像素質越好

可以瞭解一下足球場邊上的那些大炮


老盒部隊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摩托車跟汽車的,區別,就是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有共通之處,但細分之後,也有區別。至於取代,是不可能的,定位就是不同的,可能隨著科技的發展,其中一個會被淘汰。如果微單再向上攀升,達到單反的水準,那它就是單反,等同於微單被淘汰了。如果微單達到了單反的水平,那從定位上講,就不是微單了,唯一可能取代的方式,就是被整合到其他產品中,就好像卡片機是如何被取代的。

說到底,微單也是那些廠商搞出來的產物,本質上就是帶鏡頭的卡片機,實際的定位也很尷尬,已經跟最入門的單反,例如D3200這類差不多了,非要取名微單。經典的套娃戰術,算是一種營銷。很多年前我就在做相機的銷售,D3200標配18-105和微單標配三鏡頭的價格沒什麼差別。實際效果也都那樣。本身兩個產品就存在衝突,但消費者不明白啊,結果就成了微單的女性消費者多一些,設計上也開始走花裡胡哨的顏色,就是好看,沒別的。

你是不是覺得微單的銷量太大,要影響單反的地位,告訴你,不可能,當初我在賣的時候,一個月出貨兩百萬八成是入門級,入門單反佔據主導地位,正經的專業單反,一樣沒人買,只是他叫微單,這個名字就是一個營銷的套路,步步高雙雄瞭解一下。大眾多少個車型用的是同一平臺。只是科技的發展,不斷提升,卡片機沒有消失,只是跟手機整合到了一起,因為科技發展,不斷向上攀爬,微單的水平已經達到入門單反的水平,那它就是入門單反,總不能有一天奧拓越造越大,造的跟中大型車一樣的時候,銷量還那麼高,我們就說,微型車取代了中大型車吧


鄶小胖


進來學習的



隴西一塊五


很多年以前,膠片相機的時候,鏡頭都不太大。當然光圈也不大。現在光圈大了,鏡頭口徑也大了。我覺得科技不管如何發展,自然也不會向我們妥協。鏡頭的體積不會有太大的縮小。


攝影師楊盛


現在很多手機都準備能超單反了,更別說微單了,微單準備沒有市場了。


編導天哥


目前來說單反鏡頭,單反鏡頭越長,鏡頭尺寸就越大;未來隨著科技發展,微單不僅是機身小區,重量輕,成像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