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阮籍的善終訣竅是什麼?

蝶戀花緋


說道名士一般我們首先都會想到的是魏晉風度,那麼提到魏晉風度時“竹林七賢”那是繞不開的話題了。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得上名士呢?要劃分名士與非名士之前就要先搞明白名士的資質了。


《禮記·月令》上說:“季春之月,勉諸侯,聘名士。”翻譯成白話就是,在晚春的這個時節要去勉勵諸侯,聘請名士來做官。隱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做官,那麼似乎隱成了曲線為官的手段了。

在我國曆史上的上古時期,對所謂名士的定義大體是,指那些其德行貞絕,道德通明,在野隱居一時沒被發現或沒被起用者。簡而言之,就是那些還沒做官的有德者。

例如那個古今“最長壽者”彭祖,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的老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的莊子等。

這樣一來就會有一些圖謀不軌的人假裝隱居以達到最終做官的目的,這就是一些沽名釣譽的假名士了。

說道真名士,首推的還是竹林七賢的阮籍啦。那麼為什麼說阮籍就是真名士呢,本期就來說一說這阮籍的那些個名士的風度。

據《晉書》上記載,阮籍(210年—263年)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今河南尉氏人。

210年出生於一個書香的官宦之家,父親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曾經做過曹操的司空軍謀祭酒,掌管記室,後為倉曹椽屬。


所不幸的是,阮籍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父親死後,家境也就隨之清貧許多,好在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最終把他撫養長大。

阮籍有位學問淵博的族兄,成為了阮籍的老師。由於阮籍勤奮好學,再加上天賦異秉,八歲時就能寫詩文,後習琴,同時練就了一項絕技,世所無及的長嘯。

長至少年後更加好學不倦,酷愛研習儒家的詩書,從中領略到了以道德高尚、樂天安貧的古代賢者為其人生的效法榜樣。有濟世之志,同時還練習武術。

阮籍少年時便胸懷天下,對國家的政治命運頗感憂慮。據史載,曾登當時的廣武城,觀看項羽和劉邦交戰過的古戰場時,便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可見其志向不一般。

我國古時候是個極講仕途的國度,自古以來,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做官。

但當阮籍成年後,當時的政治背景變天了。司馬氏在和曹氏的權利鬥爭中逐漸佔了上風,一些不滿司馬氏的官宦和士族被殺。

阮籍心向曹氏,對司馬氏的多次應召入仕都沒有答應,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當時有個叫蔣濟的太尉聽說了阮籍的才名,便想徵他為官。


於是就向身邊的椽屬王默詢問,徵求他的看法,王默最終給予確認。搞笑的是在阮籍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立馬就寫了一封個人意見書,還親自送到當時的郵局都亭,請郵遞員幫把這封意見書轉交蔣濟。

就因為這封意見書差一點惹了禍,原因是陰差陽錯,蔣濟把他的書中內容會錯了意,當他們約定在郵局見面時蔣濟還以為阮籍是已經答應來上任了。

於是馬上派人去舉行歡迎會,誰知這個阮籍不知啥時候悄悄的回去了。這下就搞得這個蔣老闆很是生氣,老闆發火了,後果很嚴重,這時王默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怎麼辦,想來想去還是好言相勸吧。如此一來再加上週邊鄰居的勸說,搞得阮籍是後路沒了,最終不得不勉強上任吧。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阮籍的公務員沒幹多久就告病辭官了。阮籍始終不願為官的苦衷從他的一首名叫詠懷詩中是可以看出來的。

詠懷詩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由於阮籍生活的時代是魏晉的轉換期,當時的政治是黑暗的。雖有雄心壯志但卻壯志難酬,無奈之舉就是借酒澆愁。


阮籍何嘗不知道借酒是消不了他這個愁的,澆的只是他胸中的塊壘罷了。《晉書·阮籍傳》說:“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善彈琴。”

詩中正是說明了作者心中的苦悶,夜不能寐,起坐以琴排解。在月光下徘徊,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帳幔上,幾分涼意的清風吹拂在衣襟上,這樣的氣氛是悽清的。

相傳大權在握的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採用了傳統結親的辦法。阮籍為了逃避這門親事採用了喝酒裝醉的方式給予回絕。

這酒一喝就是六十天,每天喝的都是醉醺醺的,幾乎不醒人事,如此這般搞得對方始終無法開口,最終司馬氏知難而退。

阮籍還有一項絕技就是用青白眼的方式和人對話,什麼意思,就是對一些他討厭的人,用白眼看他們。如果是他喜歡的人,那就是用青眼看,這就是後來所謂青眼有加的來歷了。

《世說新語》上記載,在阮籍的母親去世期間,有一次他的好友,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哥哥嵇喜,聽說阮籍的母親去世了,過來致哀。

阮籍是不認同司馬氏的,正巧嵇喜就是在朝為官的。這一下子就激起了阮籍那根敏感的神經,也就是這些人不是我阮籍喜歡的,於是也就不管那些守喪時的禮節了,上來就是一個白眼,搞得這個嵇喜是灰溜溜的走了。

後來這個嵇喜的弟弟嵇康來致哀時卻是帶著美酒,還帶來了琴。你道這阮籍是啥表情,好像他老媽的去世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一樣,由原來的哭喪的表情轉為大喜,對他弟弟的白眼轉而為青眼。


當初阮籍和嵇康以及山濤他們一見面後就情投意合,一段時間後山濤的妻子發覺丈夫和他們這兩個人的交往非同一般,就問山濤是什麼情況。

山濤就對妻子說,他們兩個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誰知他妻子問他是有目的的。隨後就對山濤說:“從前僖負羈的妻子也曾親自觀察過狐偃、趙衰,我也想看看他們,這應該沒有問題吧?”

有一天,山濤的這二位好基友來了,妻子就勸山濤留他們過夜,並給他們準備好酒好肉。晚上,山濤的老婆悄悄的來到他們留宿的屋外,靜靜的觀察這兩個人的言行和舉止,真是好不愜意,竟留連忘返,直至天明。

事後山濤就問他妻子,“你覺得這二人怎麼樣?”他的妻子說的倒是直接:“ 你的才智情趣比他們差得太遠了,你只能以見識氣度和他們交朋友啦。”

山濤不無詫異的看著眼前這位早已經是妻子的女人,點贊說道:你看的真準,他們倆也是認為我的氣度是勝過他們的。

詠懷詩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崑崙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從詩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是以鳳凰自喻,這樣自喻的目的無外乎是為了抒發其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的悲傷情懷。


從鳳凰“飲醴泉”、“棲山岡”、“徹九州”、“望八荒”等詞語,更進一步的可以判斷出其志向之遠大和高潔。

阮籍《詠懷詩》中的飛鳥暗指的意象,大體有三種意義。如以奇鳥似鳳凰、玄鶴等喻其高潔的志向和對現實的追求。

如有時用高鳥如鴻鵠或海鳥寄予其逍遙之夢,或借孤鳥寒鳥起興,寫其孤苦之思。各種不同的飛鳥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側面,這也許就是阮籍複雜、矛盾多重人格的原因吧。

公元263年的十月,司馬昭也和當年的曹操一樣,封晉公,位相國,加九錫。進一步的控制了整個皇權,歷史的一幕再次重演。

逼傀儡皇帝下詔加封進爵時,司馬昭屢次謙讓,緊接著就是公卿大臣的“勸進”,這是少不了要走的規定流程啦。

當時阮籍正在擔任的是步兵校尉一職(這是他的第二次仕途了),當然也在被要求寫勸進表的大臣之列了。

這次的阮籍又採用了老辦法,那就是喝酒,每次等使者來催要勸進書時,就以酒醉為由搪塞。


但這次的司馬昭可沒有再次的容忍他,最終阮籍權衡後不得不違心的寫下勸進表,就在上交此表之後不到一二個月的時間後,時年五十四歲的阮籍就去世了。

是真名士當自風流,那些以爭權奪利為目的的所謂名士,只不過是一群沽名釣譽者,怎能算的上名士,當然也就稱不上什麼風流了。他們對民族對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最後中飽私囊。

阮籍希望的是,堅持做一個真我,一個原色,本色的我。透明如水,如水一樣柔軟平易,如水一樣順其自然,神聚則汪洋恣意,形散則化霧成煙。無論人或物,皆以原色為本,以本論質,以質為珍!

阮籍

軒轅

眾生世相青白眼,

憂怨撫琴夜不眠。

誰解箇中真境意,

詩文聊寄詠懷篇。


文:軒轅


軒轅說文史


阮籍是三國年間的著名學者和詩人,被譽為“竹林七賢”之一。其父是曹操的重要謀士,受恩於曹魏家族。因此在魏晉政權更替期間,阮籍不屬於司馬氏集團的嫡系,不屬於“自己人”,所以不慎的言談舉止都會帶來殺身之禍。
魏晉時期,朝代即將更替。已大權在握的司馬家族為了達到登上皇位的目的,對異己進行打壓或誅殺,故此,那些站錯隊或有不滿言行的人都有生命之憂。怎樣才能不向惡勢力低頭而且又能跳出危險境地,站到政治漩渦之外呢?阮籍做出了最好的榜樣或詮釋。

一、“閉嘴、佯醉”

常言到禍從口出,言多必有失。司馬昭的近臣為了謀害阮籍,經常找他討教對時政的看法,試圖從阮籍那裡聽到其對時局或政策不滿的言論,好治罪於他。阮籍深知其用意,因此對時政就是閉而不談,不提出建議,不加以評論,任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近臣始終未抓到阮籍的把柄,最終不了了之。
阮籍的才學很高,影響力也頗大,司馬昭想與之聯姻,欲將阮籍之女取為兒媳。阮籍不想攀附司馬家族,得知此事後,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阮籍每日酩酊大醉、昏昏然的樣子,使司馬昭始終無法提及此事,最後便放棄了聯姻的想法。
司馬昭為奪皇位,導演了由百官“勸進”的鬧劇,即由百官上《勸進書》,要皇帝對其封王、加九錫,為日後登基做準備。而《勸進書》則令大才子阮籍執筆。這對阮籍來說是違心之作,但又不能不寫,否則性命不保。阮籍便獨飲大醉,在使者前來拿稿時,醉眼朦朧、帶醉擬書,交差了事。

二、不評世事、不論人非

在司馬昭強權統治期間,阮籍在與同僚或其它人之間相處都是格外謹慎,從不對時事或朝庭中的事妄加評論,也不在背後談論任何人的是是非非,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常想找到其悖逆的言論,都是煞費心機。就是司馬昭對此也讚賞有加:若說慎重,天下第一人當屬阮籍了。
與其交談,才思敏捷,哲理深遠。至於世事評論、人是人非,則從來都沒聽他議論過。
阮籍正是時時刻刻堅持“閉嘴、佯醉”“不評世事、不論人非”這兩原則,才使其在魏晉政局變幻、政治空氣嚴歷、人際關係險惡的時代得以安身,得以善終。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嗜酒如命,不拘禮法,常有驚人之舉。比如說,他的鄰家是個酒店,酒店的老闆娘長得很漂亮,他常到她店裡喝酒,喝醉了便躺在她旁邊睡覺。老闆一開始有意見,後來仔細觀察,發現阮籍根本沒有打他老婆的主意,也就不在意了。又比如,鄰家有位小姑娘,有才有貌,只可惜命薄,還沒出嫁就死了。阮籍和她家也不認識,卻跑去大哭一場,“盡哀而去”,真是性情中人。

阮籍的好朋友嵇康,和他一樣狂放。嵇康因為反對司馬氏擅權,被強加謀反的罪名,死於非命。阮籍也不喜歡司馬家,司馬昭想為司馬炎娶阮籍的女兒,他就連續喝醉兩個月,不給司馬昭開口的機會。這可真是不識抬舉,大夥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他竟然平安無事。事實上,阮籍在司馬氏的統治下,一直過得悠哉遊哉,得以善終。為什麼?

亂世生存第一法則——不說人是非。阮籍放浪形骸,經常喝得爛醉如泥,但是,那就是無論喝到哪個程度,他都不會說別人的壞話。當然,也不會說別人的好話。不捧人,也不得罪人,誰都對他沒意見,這就是阮籍的聰明之處。司馬昭由此讚歎,阮籍真是“天下之至慎者”。這個評語,很難和一個好酒貪杯之徒聯繫在一起,可阮籍偏偏做到了,可見他確實有過人之處。

亂世生存第二法則——不評品時事。魏晉士人,大多喜歡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阮籍卻是個例外,他壓根不關心政治,不談論政治。當然,這都是表面的。如果看阮籍的八十二首《詠懷詩》,他其實並沒有活在空氣中,而是對社會現實進行了觀察、思考和批評的。只不過,他的文字極其隱晦曲折,沒有給人抓到任何辮子,所以也就不會惹禍上身。說句題外話,這是魏晉時期,如果落到清朝,他不一定有這麼好彩。

亂世生存第三法則——大事不調皮。阮籍可以用醉酒兩個月的方式來拒絕司馬昭的求婚,但是到了司馬昭篡位,逼著傀儡皇帝曹奐下詔給自己加封晉爵的時候,阮籍受命執筆寫《勸進表》,他僅僅是裝作喝醉了一宿。等到使者到他府上索取文章,他才突然想起有這麼一個任務,於是下筆如飛,很快把《勸進表》寫好。看來,什麼時候醉,什麼時候清醒,阮籍還是把握得很到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