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清軍為何全軍覆沒?

未到傷心處丶


有網友問:八國聯軍侵華,清軍為何全軍覆沒? 首先是,清軍的指揮有問題,分批投入部隊。比如在天津,1900年6月,天津保衛戰爆發,一直打到8月,激戰2個月,清軍一直都是聶士成和董福祥的部隊在天津作戰。而聯軍卻從2千人增加到了2萬人。

當聯軍到了2萬人的規模,聶士成和董福祥的清軍就抵擋不住了。8月14日,聯軍以傷亡882人的代價,一舉擊敗聶士成清軍,聶士成本人也已經在7日的戰鬥當中陣亡。

清軍頭號主力聶士成部隊的全軍覆沒,導致了整個清軍的恐慌。隨後,聯軍在北倉,再次擊敗,馬玉昆所部清軍,雖然聯軍傷亡635人,但是也重創了馬玉昆所部清軍。

最後聯軍達到4.9萬人,在北京的清軍根據無法抵抗如此龐大的聯軍進攻。留守的八旗軍虎神營在造成聯軍傷亡300多人以後,很快就全軍潰散。其餘的八旗洋槍部隊已經跟著慈禧跑了。

在整個八國聯軍戰爭當中,聯軍其實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比如日本靖國神社記錄,在八國聯軍戰爭當中,日軍戰死1256人,這裡不算負傷,只計算死亡。

參戰的清軍主力武衛軍和虎神營的5-6萬洋槍部隊,在3個月的戰爭當中,也基本都被聯軍打垮,大部分潰散,少部分陣亡。整個戰爭,清軍表現最好的就是2個月的天津保衛戰。


深度軍事


主要原因是:八國聯軍壓根沒打算推翻清政府、佔領中國,八國聯軍覆滅清軍根本不是他們打這場戰爭的目的,他們的目的是清除義和團,打開中國市場,索要戰爭賠償,賺取更多的在華利益因為1900年正是歐洲工業革命發展的成熟期,機器的運轉需要原料和市場,西方國家想把中國作為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原料取自中國,加工後賣給中國。清政府當時主動打開國門,就是改革開放,被打開國門,就是主權的淪喪,清政府毅然的選擇後者,所以八國聯軍侵華,主要的目的是想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市場。

1900年5月,八國聯軍侵華,從進攻北京到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前後不超過兩天,佔領北京長達一年零三個月,推翻清政府、覆滅清軍應該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們為什麼沒那麼做?我們要從八國聯軍侵華侵華的前因後果說起。

一、八國聯軍為何侵華?

在1900年,在山東興起的民間組織義和團來到北京,之後在北京的近郊發展起來。他們的口號是“ 扒鐵道,砸線杆(電報),全計毀壞火輪船(蒸汽動力輪船)”。主要針對的是洋人,目標是洋人的大使館和教堂,但這幫無組織的紀律的義和團來到北京後,順帶著也到處燒殺掠奪商鋪和百姓,就連朝廷重臣吏部尚書孫家鼐也慘遭洗劫。家財被搶劫一空,他兒子只剩褲衩,其他全部被扒光搶走,房屋也被付之一炬。

義和團轟動京城之後,端郡王載漪(光緒的堂兄弟)極力向慈禧推薦義和團,宣稱他們大大的良民,神功附體、刀槍不入。老太太將信將疑召義和團大師兄入宮表演,看了表演的慈禧竟然相信了義和團的“神功”,決定支持義和團。此時的義和團變本加厲的燒殺掠奪,燒本國人的東西,清政府不敢管,燒洋人的東西,洋人肯定不樂意。便有了來華消滅義和團的念頭。

八國侵華更主要的原因是:

當時慈禧收到載漪送來一份外交照會,說是洋人給她的,照會里明確寫道要讓慈禧真正退休,光緒回來掌權。其實這份外交照會是假的,洋人根本沒說,但老太太這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人動了她權力,說動了我的奶酪!居然敢讓我交權給光緒,我跟你拼啦,老太太痛哭流涕,當時的慈禧已經不是什麼女政治家了,就是一潑婦,她知道打不過,打不過也得打,打不過我把這江山毀了我也決不給你光緒!宣戰!老太太情急之下向十一國宣戰,一激動寫了十二份宣戰書,結果又對英國宣戰了一次。這給英國氣的,哪有著玩的。於是八國應戰,還有三個國家西班牙、比利時和荷蘭,因為為打你繞地球半圈不值,就沒出兵。

八國佔領北京目的

北京城當時還有11萬清軍和20多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八國聯軍真的來了,清軍呢,義和團呢,作鳥獸賽,跑的比誰都快,義和團應改名為跑得快。最後城陷了,皇上太后也跑了。北京城淪落到八國手裡,八國是分區佔領北京。佔領時間長達一年零三個月,說白了,如果這八個哥們湊一起一商量,咋把清朝滅了吧,清政府就完啦。但是沒滅,咋們歷史書上就可以說義和團教訓了侵略者,顯示了我們義和團有勃勃的生機,為什麼沒滅了清朝呢,洋人有一個最大的心理障礙四億多清朝人民吃什麼?還要照顧,算了吧,殺也殺不完,養也養不起,管也管不起,誰碰到都得頭疼,將來得點好處就撤吧。最後在北京搶了很多珠寶,簽訂了《辛丑條約》獲得4億5千萬兩賠償,消滅了義和團,爭取了更多的在華利益,之後便溜了。

【原創:歷史課課代表,大家對八國聯軍侵華有不懂的問題下方留言,互相交流】


歷史課課代表


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清軍並沒有全軍覆沒。

清光緒二十六年,當時的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帝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組裝侵略戰爭。

侵華的聯合國總人數前後約達五萬人,裝備精良。1900年8月,清軍不敵八國聯軍,北京城徹底淪陷。

當時我軍部署在北京、天津以及華北地區的清朝軍隊,總人數超過了11萬人。而號稱有五萬人的八國聯軍,實際上只有兩萬人,一部分還是來打醬油的。

雖然當時大部分清軍仍然手持冷武器,但也不乏一些購置的精兵武器。所以說,八國聯軍不足兩萬人卻將11萬清軍全殲顯然是誇張了。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前,清朝內外,清軍上下早已動搖了起來,不少將領都提前跑路了。所以說,清軍很大一部分都是看前面的弟兄擋不住了,便直接丟了手機的傢伙什,跑路了。

清軍這次失敗其實是可以被預見的:首先,清軍缺乏全面裝備的精良武器,總體戰鬥力不足。

其次,清軍平時都缺乏訓練,軍隊體制和作戰能力很有限,軍隊缺乏強有力的精神號召,擰不成一股繩,戰鬥力自然下降許多。

最後,清軍很多聽見八國聯軍的炮聲就嚇得慌了神兒,不少早就溜之大吉了。之前看過一個百科科普,說是潰散逃跑的清軍遠比八國聯軍總人數還多。

所以,清軍不僅沒有全軍覆沒,還很大可能活下來的比戰死沙場的要多得多!





文史尋芳


當時哪裡還有多少清軍啊,清軍軍費都花到頤和園工程上去了,翁同龢掌管戶部,他是文人,看不起武將當兵的,不給軍隊撥軍費,不過當時國庫也沒錢,因為翁同龢這個戶部尚書一點不懂經濟,國庫收不回來錢,靠借債過日子。怎麼可能給軍隊軍費呢。所以那時候的軍隊也就能欺負一下大清的老百姓,別的什麼都幹不成。

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正規軍早都敗的找不到了,朝廷想出來了什麼辦法呢?把義和團拉出去跟八國聯軍打。當時的義和團是什麼情況?那是被邪教組織起來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打過仗,裝備就更不用說了,拿的是長槍長矛,有的拿菜刀,有的赤手空拳,嘴裡喊著刀槍不入,對上拿著熱兵器的八國聯軍,簡直就是炮灰。

慈禧派義和團跟八國聯軍打,純粹就是用義和團拳民的命給自己爭取逃跑的時間。

清朝當時唯一有點戰鬥力的是南洋和北洋2個軍團,南洋在張之洞手裡,但是遠水不救近火,北洋呢,李鴻章甲午戰爭被罷免以後,交到了榮祿和袁世凱手裡,袁世凱掌管的只有小站的部隊,其他的都在榮祿手裡,榮祿要護衛慈禧逃跑,哪兒有人派去打仗去。就這麼著,讓八國聯軍大搖大擺的進北京了。


歷史與影視


清軍全軍覆沒的說法不準確,最多是華北一帶的清軍覆沒了,或潰不成軍了。皇上太后都跑了,加上國庫早已光光,軍隊沒有軍餉,誰還打仗抵抗?停兵待餉,無餉不戰早已是清軍的慣例,嚴重時不發餉就譁變,或勾結土匪搶劫,在清代屢見不鮮。所以清軍綠營早已喪失了戰鬥力。


汗牛808


清軍哪裡全軍覆沒了?八國聯軍開戰之前,李鴻章就帶頭和洋人簽訂了東南互保。小站練的新軍全讓袁世凱拉到山東去剿義和團。江浙滬山東等地均不參戰。


難得浮生閒半日


第一武器裝備不可同日而語,第二國家貪汙腐化造成清朝軍隊戰鬥力低下


amply龍仔


未到傷心處,有話藏心中


明月清風2335628


不把百姓當人看,能不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