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1億的小鮮肉和片酬2萬的老戲骨,演技有什麼區別?

往事不隨風


現在演員的片酬已經高到令人瞠目了。尤其那些流量小鮮肉、人氣明星的片酬太高了,與演技不符。而且,演員也是一個職業,勞動者的薪酬回報高出一般職業的千倍、萬倍。這主要的源於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

但是有一部分演技精湛的老戲精片酬養家餬口都不夠,這主要就是他們沒有市場價值,且只能扮演一些可有可無的小角色。那些小鮮肉之所以片酬那麼不是因為他們的演技有多好,主要還是他們名氣大,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從而來實現經濟價值。說白了就是片酬與經濟價值是成正相關關係的。

像王寶強,張衛健,黃渤等等大碗在剛剛不如這個行業的時候,片酬只有可憐兮兮的幾千塊,張衛健後來回憶說那個時候連房租都交不起。說實話這個圈子還有很多人片酬不足2萬的,貧富差距之大是難以想象的。


社會娛樂時報



片酬標價1億的小鮮肉,說的就是鹿晗、吳亦凡、李易峰、楊洋之流。按理說市場經濟之下片酬有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沒有偷稅漏稅,我們也不應該多說什麼。

但是自從《人民的名義》熱播以來,一組數據公開,相對比之下,就讓人感覺不大好接受了!

公開資料顯示,《人民的名義》總投資1.2億,總片酬不到5千萬,平攤到劇中40多位老戲骨每集的片酬差不多就是2萬!

都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但是這種話對於娛樂圈是無效的!小鮮肉接一部電視劇上億,老戲骨拍一部《人民的名義》片酬才百萬(每集2萬,總共50多集),那是不是說明小鮮肉的演技就比老戲骨強100倍呢?當然不是了!

接下來我們就以《人民的名義》為例,來看一下兩者演技有何區別:

趙德漢部長剛開始的鎮定吃炸醬麵
被帶到別墅前,腳軟了
知道大事不妙


路都不會走了
被發現兩億多現金時的聲淚俱下
趙德漢的這每一個瞬間,目前沒有小鮮肉可以做到


祁同偉的這字字吶喊,喊出了無奈、不甘、悲傷、決絕……
達康書記面無表情就把什麼叫霸氣演繹的完美無缺……

鄭西坡這無聲的哭泣是全劇演技最炸裂的瞬間…


再看看小鮮肉們的演技:



不是所有的面無表情都叫冷酷,張起靈是冷酷,楊洋這叫扮酷……

迷之自信的表情情,臉上寫滿了:我很酷,我很帥……
很尷尬的笑,關鍵是這演技也很尷尬……
咬牙切齒是小鮮肉們表達緊張與憤怒的一大神器……


總而言之呢,這小鮮肉們的演技很令人捉急,而老戲骨們的演技基本都是炸裂,以至於演技還不錯的陸毅被襯托的幾乎算是一無是處……

而小鮮肉們和老戲骨演技之間的區別,就是明星和藝術家的區別,就是天上與地下的區別……

而片酬相差這麼大,只能說目前的娛樂圈有如重症患者一般,不動刀改變不了這演技與片酬倒掛的局面……

最後放一張胡歌的照片,這眼神夠小鮮肉們學幾年了……


電影基本法


拿老藝術家和小鮮肉比,有可比性嗎?你們不覺得這是對老演員,老藝術家的不尊重嗎?



老黃牛181509505


世事無常是萬物不離其宗,以不變應萬變,不代表事事不變,事物都有它本身的“價值”,只是價值觀不一樣,就像娛樂圈的某種現象,就拿本題來說,為什麼出現“小鮮肉”比“老戲骨”的片酬高很多?

這就是娛樂圈質與量的較量,名與利的衡量,往往事與願違,事物皆有兩面性,若不能共存便不能共生,至此只能妥協應變才能產生共贏。

(1)比如你有好的劇本有好的演員,保證了質量,這是藝術的立命之本,演員自我修養靠演技藝德而立名,這是一方面的“價值所在”。

(2)娛樂圈產生了另一種“現象”以至於它的“存在”這也是大眾所需的一種“娛樂性”縱容。

用一句“沒辦法”隨它吧,來說,就是部分新一代明星,受到一大部分觀眾的喜愛、追捧、著迷、靠這一部分人的“寵愛”把他們捧高,身價暴漲。

只能說太多人了,使他們產生“大流量”效益,什麼流量小生啊,粉絲高達千萬啊。對!這就是他們的“價值”。

(3)以上兩點都有它的商業價值,你有你的藝術價值,我有我的流量價值,彼此的缺點正是彼此的優點,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各求所需罷了!

(4)劇本十演員十流量,這是你的投資,這還不夠,你要有個展示你的舞臺,搭建這個舞臺所產生的金錢費用,就得靠商人的商業投資,他們的投資不是做“慈善”,是要給他帶來商業利益的,有投資就想有回報,這就是彼此的共贏共利吧!當然這份利益出自觀眾“消費買單”。

在此只想說,感謝老一輩的藝術家帶來的真正藝術,在他們一生當中,半輩子都為演藝界奉獻了力所能及的藝術精神,沒有他們的以身作則與捍衛,藝術的大門就沒有門卡門檻,向誰都能打開,寒了真正藝術家的心不說,也讓觀眾們失望,這樣一來藝術之路會走向哪裡?






張張豆Zzd


這個問題本身就存疑。

首先,真正的老戲骨片酬絕對不只是兩萬,但戲好的話,兩萬一定能請來老戲骨。

片酬2萬的老戲骨,這個說法估計是從《人民的名義》開始的。

這部爆款劇總投資1.2億元,但張豐毅、吳剛、張凱麗等近40位資深戲骨總片酬僅4800萬,55集平均下來每個演員片酬也就2萬。

但他們的真實片酬真的是這個價格嗎?

顯然不是。這可以從《人民的名義》主演吳剛口中證實。

吳剛在採訪中明確說過:“角色好錢少能夠接受。”導演李路也公開表示,演員們都是被好劇本打動,片酬給了友情價。

戲骨們的真實片酬沒有公開數據說明,不方便展開,但兩萬確實是白菜一般的友情價了。

其次,小鮮肉和老戲骨的演技有可比性嗎?

顯然後者吊打前者吶,別的不說,多年表演經驗在那擺著。

《人民的名義》熱播時,吳剛老師的精湛表演使達康書記成為新晉網紅,表情包一度風靡網絡。我們這就先說說這位老戲骨的演技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處情節:歐陽菁急於出逃,矇在鼓裡的李達康送她到機場。途中專車被侯亮平攔下並欲帶走歐陽菁。

吳剛老師不怒自威的氣勢,一臉的“敢動我的女人”,凌厲不凌厲,可怕不可怕?

這個眼神也夠鮮肉們學幾年了。

再講到“鮮肉們”的片酬和演技

片酬在一億的“小鮮肉”,根據網媒的統計,目前只有吳亦凡、鹿晗、楊洋三人。

但是近些年來,這三位除了輸出顏值,就是在輸出......

例如:

“凡式”的用力;

“鹿式”的沒空;

在和某雜誌的訪談中,當鹿晗被問道覺得演戲的樂趣來自哪裡時,鹿晗是如下圖這麼回答的:

”的耍酷

總而言之,這三位的演技真是一言難盡。

不過,作為“四大流量”之一的李易峰近兩年好了些,一改往日的“峰式”面癱,在前段時間的《動物世界》裡,演技有了質的飛躍,尚算轉型成功...他至少在試圖做演員,值得讚賞。

最後不得不說,其實明星片酬高低和演技無關,和商業價值有關。

讓鮮肉和老戲骨比演技,或者讓老戲骨和鮮肉比商業價值,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是中國娛樂市場發展畸形導致的,只能期待未來能有良性發展,讓那些真正的實力派拿他們應得的報酬,沒有能力就被市場淘汰。


電影爛番茄


區別在於一個是為了劇本而演戲;一個是為了片酬在敷衍;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在娛樂圈也能成立;

先看一下小鮮肉們的演技:

吳亦凡:咆哮式演技

鹿晗:面無表情式演技

楊洋:耍帥式演技

再看看老戲骨的演技

老戲骨挑的是劇本,小鮮肉挑的是片酬;

老戲骨陳道明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提到:你劇本不好,給我多少錢我都不會上的

再看看小鮮肉們,公佈的片酬信息:

從演技上來看,老戲骨吊打小鮮肉,比如“達康書記”的一個眼神,就夠小鮮肉們磨練好幾年;

但反過來從片酬上來看,小鮮肉演一部戲,夠老戲骨打拼好幾年甚至十數年都不止!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影視巨能聊


最欣賞梁家輝,不解釋,大讚!!演啥像啥,無論任何劇本任何劇情。








小壞喜劇型胖頭魚


在中國,靠情懷賣座的老戲骨不少,但是靠著小鮮肉收割流量的也不少。

其實,媒體上一提到小鮮肉,觀眾都投進來鄙視的目光,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並不是因為年輕而和他們較勁,而是小鮮肉這個標籤打上去之後,就是諷刺他們不敬業、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什麼大家都說行業沒有貴賤之分,這個前提就是你得有敬業精神,演員把角色演好才是本職工作,而不是到處走穴掙錢、撈金。

舉個最近大火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上映不到10天,票房已經達到23億了,票房的大賣和故事情節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拋去這些因素,我們也應該看到《藥神》,演員在背後的默默付出。

《藥神》中有一個鏡頭,講的是王傳君扮演的呂受益躺在病床上病危的場景,從電影畫面上看,王傳君黑圓圈很重,雙眼無神,活脫脫的把一個患者將死的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電影后來的幕後花絮瞭解到,當時王傳君為了再現白血病人的病危時的場景,竟然2天2夜沒有閤眼,另外,王傳君為了展現影片對於食物的渴求,竟然一頓飯吃了44個包子,晚上吃了5碗麵,這對於一個動輒用替身的小鮮肉的當紅明星來說,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任何影片的成功和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無私的付出,我們對於小鮮肉的嘲諷,完全是因為看不到他們對於電影事業的擔當。

另外,電影中譚卓扮演的是劉思慧,電影中劉思慧是一個鋼管舞的表演者,同時也是一個患有白血病女孩的單身母親,譚卓為了把這個角色演活,開始練習鋼管舞,從前到後譚卓練了整整一個月,一個月下來,譚卓腳上全是傷,走不成路,因為她每天練習3個小時,鋼管舞會摩擦腳上的肉,所以一個月下來,她就走不成路了。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感人的鏡頭,這些演員真是為了拍好一部電影默默付出很多汗水和淚水。正如冰心所說:“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所以要向這些人致敬。

事後,導演也坦言到:“考慮到為了吸引票房,導演組剛開始並沒有打算讓譚卓當女一號,而是讓某一位當紅女演員出演,但是前提條件為了更好的進入角色,劇組需要去南京封閉練習半個月,當時一聽受這個罪,當紅女演員就把這個角色推掉了。劇組臨時才讓譚卓出演了,估計現在這位女演員腸子都悔青了吧。”

反觀,國內的流量明星,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爛泥扶不上牆。有個段子調侃的好:小鮮肉有多敬業你根本不懂,有人手破了還堅持演戲呢!去看醫生大夫都嚇壞了,說幸好送來的及時,要是稍微晚一點兒,傷口就癒合啦!

我們就舉個大眼美女吧——楊穎,英文名字叫做angelababy,這個女孩子號稱綜藝女王,綜藝女王的意思就是隻能在綜藝節目上混來飯吃,演技那叫一個渣,除了劇組給她一鍵摳圖外,她所演的電視劇只有一個表情——瞪眼、瞪大眼。

拍攝《建黨偉業》時,楊穎飾演的小鳳仙和劉德華有很多對手戲,片中她要送劉德華上火車,上車前二人拖拖拉拉的送別,轉頭劉德華已經哭紅了眼,導演喊停後還要用紙巾擦眼淚,不過楊穎卻久久悲傷不起來,導演忍不住停機問:“要催淚棒嗎?”楊穎猛點頭說要。

在楊穎8000萬片酬接完《孤高不自賞》之後,導演鞠覺亮在接受採訪時爆料了三點:一是楊穎根本不會演戲(演技差,不敬業,不背劇本);二是楊穎懷孕期間接戲,好多戲都是在大棚中吹著空調拍完,再生硬的接到片子中的;第三,從出家門開始,走路都算錢,兩小時二十萬。

所以,對於不是科班出身的楊穎來講,我們還是奉勸一句哪涼快你那待著吧,不行別硬撐。


管窺歷史


其實回答這類型題目,無異於“頂風作案”。因為你永遠不會料到,哪句話,會刺痛粉絲兒那脆弱的小心臟。

但,有些人就是頭鐵,寧願揹負罵名也要“伸張正義”,例如我。

“小鮮肉和老戲骨之爭”近年來可謂是愈響愈裂。

片酬一億的代表大概就是指只要露臉就有流量的鹿晗、吳亦凡、baby之類;片酬2萬指的無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張豐毅、吳剛等人。

要說演技有什麼區別,那簡直不要太明顯。看到某乎上的一個比喻,簡直恰當到五體投地。

這就是了。

老戲骨演的戲你看的是戲;小鮮肉演的劇你看的是臉。你問我演技有什麼區別,不好意思,沒什麼可比性,因為我壓根不是衝著鮮肉們演技來的,更何況,他們根本沒什麼演技。

最可怕又直觀的翻車現場大概就是翻拍了。無論是經典翻拍還是小說翻拍,相信我,只要你看過最初版本或者原著,沒有不失望的意外出現。

聽說《亮劍》要出小鮮肉版本了。宣傳海報是醬紫:

這髮型莫不是穿越劇?上戰場的形象確實應該邋遢比較貼合實際,但這灰頭土臉都掩蓋不住的一臉帥氣怎麼就感覺這麼跳戲並且……做作?

可能是自己記憶中的《亮劍》太土了,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無論是小鮮肉還是老戲骨,拍戲最終拼的無非也就是收視率。長得好看的不需要幹什麼往劇裡一戳就有人買賬,我就要天價,怎麼了?!

最後,聽說《仙劍》要翻拍了,我藉此立個flag:我一定不會看的!


四斤


演技這種屬於每個人看法不同的事情。

當一個小鮮肉的粉絲看到自己喜歡的偶像,只要露臉一個鏡頭,都好像是老母親般的興奮……哇!我家寶貝好帥好酷好有型好美好媚好苗條好白好攻想撲倒。

當老戲骨出場的時候,小鮮肉粉絲必然是“切,演技太差長得太差勁……”

這種情況不是現代普通會這樣,連魯迅都看著“老旦煩”(《社戲》瞭解下)……

所以,演技這個東西,對於小鮮肉來說是不必要存在的。但是呢?等小鮮肉不再鮮了,只剩肉的時候,演技也更無所謂了……畢竟沒有人記得他是誰了。

老戲骨不同了,不管多少年過去,都是要讓不同的小鮮肉粉絲詆譭演技差,但是卻又永遠咖位比她們家寶寶高的!因為不鮮沒肉只能好好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