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農民種地可以保本嗎?你怎麼看?

布衣等將相


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那麼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種地是肯定能保本的,因為如果不是遇見特別大的災難,一般糧食生產的產量是能得到保證的,只是賺的多與賺得少得區別,很多時候,其實農業生產想要賺錢,並不是只是把種子種下去,然後施肥就能解決問題,怎麼種,怎麼施肥,怎麼管理這些方面都必須嚴格把關,才能產生比較高得經濟效益,只有保證前面這些步驟做好,才能保證糧食得高產穩產,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糧食和種子,那麼我們得糧食產量就是我們的純收入,但如果技術嚴格把關,把糧食的產量和質量提升上去的話,就算是國家一點補貼都沒有,我們依然會有很大的利潤空間。而且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種子和化肥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想要賺錢主要想的不是如何降低成本,而應該是如何保證產量和質量。


農醫生


我不僅要問,做三農領域的有幾個是農民,有幾個是瞭解農業,瞭解農村的。

好吧!就順著你的題意來回答,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給農民,好呀!這不免費的嗎?那就死勁用,反正又不用自己掏錢!我敢說全國化肥的用量立馬就要增加幾倍,甚至十倍以上。我們的化工廠也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擴大幾倍、十倍,對環境的汙染也將成倍級增加,你能說把化肥免費給農民是個好辦法嗎?

還是到農村走走吧!看看農村的田野、山嶺、村頭地角都有些什麼?現在農民誰還沒種點果樹、苗木、經濟林什麼的。尤其是山區,每家每戶誰沒種過幾百、幾千甚至幾萬棵松杉樹的。我是桂林這邊的,你從桂林坐車到南寧看看,沿途綿延幾百公里的山嶺上都是按樹林。這不化肥免費了嗎?每棵埋個3斤、5斤複合肥不多吧?你也許會說,只讓你用在農田裡沒叫你往山上傾倒呀,好!這得政府派監督員每天踉在農民屁股後面才行,白天踉著了,夜晚呢?農民會不會偷偷將化肥往山上轉移,這都堪比電視裡的國共兩黨諜報戰了,你說把化肥免費給農民,這行得通嗎?

幾十年來,我國農業對化肥的大量使用和過度依賴,已經對土壤和環境造成了汙染,要想農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就得控制化肥的用量。在不進口糧食的前提下,把糧食價格漲起來,把化肥的價格再提高一至三倍,倒逼農民更多地使用農家肥。只有這樣,農業才能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三農新視界


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農民種地可以保本嗎?如果國家兔費提供種子和化肥,那等於說農民種地的成本將節省了一半了,只要一點機械化耕田播種,收割,農藥開支了。

而這些耕田播種,收割,農藥開支也只有兩百來塊錢,意味著我們種植一畝地,單產量1000斤,按現在1.15元一斤計算,等於說1000斤稻穀可以賣1150元,減掉農民種一畝地的成本250元,則說明農民種一畝地現在可以賺到900元收入了,怎麼說種地只會保本呢?


假如說你一年之中,在家流轉20畝田耕種的話,可以賺到18000塊錢呀,再說現在都是機械化耕種,你一個人就是種20畝也不會感覺到辛苦,並且一年之中365天,總耽擱不了你65天的時間吧,其餘你還剩下330天時間可以去外打工賺錢呀,按你每天賺200塊錢一天,你還可以出外賺到66000元呀,加上你種田賺的那18000元,你一年也可以賺84000元呀,那真正的發財了,我們上一年班才三四萬塊,到頭來也剩不了幾個錢的,把年一過,袋子裡空空的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如果有國家為農村農民免費提供化肥種子,這樣子的好事的話,我相信農村農民種田不光只會保本,而且都會發大財,那些出外打工的人的土地都不會流轉出去了,都會自己回家來種植的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我自己種著地,到底效益如何算賬如下:

一畝地每年收小麥玉米兩季,成本如下,種小麥懸耕機耙地每畝50元,一般要兩遍,付100元。打畦埂連播種要45元,麥種25元,化肥一袋150元,墒情好時等到入冬只澆一次凍水,我們這裡水源差,每畝3.5小時,每小時20元要7O元。年後要澆兩遍水14O元,打農藥15元,收割每畝80元,保險2元,收小麥700斤左右,每斤1.7元。產值1190元。

種玉米每畝化肥一袋l5O元,種子6O元,除草劑50元,澆一遍水70元,殺蟲劑2O元,用機器收穫90元,產量1000斤,每斤0.85元,產值85O元。

兩季總產值2040元,總成本1067元,種兩季地所用的人工沒有加入成本,如果連曬小麥和玉米的人工算上,一畝地再少也需8個工,每個工按60元計,需再加500元成本。總成本為l567元(如果給別人幹這些活,錢掙得還要多)。

土地是自己分得的口糧田,不計入成本,如果流轉別人的土地,每畝需再加400元成本,一畝地成本升至1967元。

上面是在無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有自然災害就要另當別論。

我們種的地是丘陵地帶,產量低一些,但總的投入沒有太大的出入。

我說的只是我們自已的真實情況,不代表全部。

如果是流轉別人的土地種莊稼,剩下的就是免費的種子和化肥了。還是有利可圖,儘管利薄一些。


自由人2114861


可以肯定地說【不會】,而且是【絕對不會】!因為有以下幾點理由:

具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的“十星科技”,給大家“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天機”如下。

大家都知道,農民種地的收入高低,主要取決於兩點:

最主要是【糧食價格的提高】——比如日本的大米價格是中國的10倍(人家走的是“人多地少,精品優質農業道路”)。

其次,是【種植者的科技素質】——同樣的糧食價格,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每畝投入,“張三”減產幾百斤,“李四”增產幾百斤,一正一負,每畝收入差距就是幾百元甚至1000多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用腦子思考,效益提高!

所以說,中國農業的一些“磚家”叫嚷著讓【地少人多的中國農業】去學習【地多人少的美國農業】,本身就是“南轅北轍”的笑話!

由此,中國的農產品一直在【低品質,低價格】徘徊。因此,提高糧食價格不要考慮了。

【剩下的】就是【種田者的科技素質與種田效益成正比!(其它條件同等前提下)】——如此,試想現在種田人的科技素質,很多人都明瞭。

如果【種田者的科技素質不能大幅度的提高】,依靠【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只會適得其反,讓一些“種子和化肥的鑽營者”投機取巧,卻對農民和農業不利!

因為,當前利潤最大的是複合肥!——頭條報道了河南某地28元批發價的複合肥賣給你農民86元。

如此,莊稼吃不飽“餓著肚子”是不可能長好的!

再因為,當前的種子95%品種的都是【濫竽充數的“同質化的”仿製品】——真正綜合抗性好的,利於高科技素質農民增產增收的“真正好品種”不到5%!

供不應求!

如此,試想,免費供應的化肥和種子只能是供應者成本最低的,而不會是最好的。

所以,提高種田的效益,只有兩條路:

要麼提高糧食價格,走優質優價的“精品農業”路子。

要目提高種植的科技素質,真正的提高。

其它的,解決不了問題。

農技問答看“十星”,簡單明瞭幾分鐘!
悟空問答原創作者“十星科技”,給你更新,更真,更好,
給你看問題的不一樣的角度,歡迎關注!

具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隨時為你解答農業技術問題, 歡迎轉發、點贊和評論。請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或公眾號shixingyumikeji留言評論,希望幫助到更多高素質的“智慧型農民”夢想成真 ,幫你在當地三農領域“露臉又增效”!


十星科技


國家提供免費種子和化肥,這個沒辦法操作。我有更實際可行的辦法。

免費種子和化肥沒辦法操作。

農業生產是經營活動,追求的不是產出,而是利潤。利潤=產出-成本。其中任何可變成本都有邊際效應。例如化肥投入達到某一個點後,再增加1.00元,只能增加0.90元的產出。如果投入是免費的(國家代為支付的),就相當於鼓勵農民做對整個社會是虧本的生意。再比如種子,常規稻產量低,但種子成本也低,每公斤才6元(而雜交稻50元),所以尚有50%的農民種常規稻,淨收入也不少。為什麼醫院藥費居高不下,每家還都有一大堆藥?因為有醫保。為什麼4S店修車那麼貴?因為是保險公司出錢。

種地種子化肥免費,我敢保證,結果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最後還得定額補貼,等於回到了種田現金補貼的老路。



怎麼補較為可行?

如果有這筆資金可以補貼,應該補貼不變成本。我倒是覺得補貼兩頭比較好,農民自己買種子化肥,國家出錢幫助農民種地、收穫、粉碎秸稈,深翻地秸稈還田,也解決了焚燒秸稈困境,農民工也沒有後顧之憂,放心在城裡打工賺錢。



至於說如何種地保本,種地本來就是有利潤的。當前農業的根本問題,一是每畝收入太低,二是每戶農民耕地面積太小。任何解決方案都要瞄準這兩個基本點。

歡迎討論


種田博士後


中國農民想靠掙錢很難,但跟種子,化肥,糧價沒多大關係,最要是地少,一家一戶就幾畝地,收幾萬斤,或幾千斤,你再賣能賣多少錢?其實種地本身是掙錢的,就拿一畝地來說,其成也就四五百元左右,如果一畝地收一千五百斤玉米按8毛錢算也能掙7一8百元,這是百分之一百左右的利了,請問什麼行業有這麼高的利,而且用時還少,就拿我家種三十畝地為例,種一天,打藥半天收一天,完事,就能掙二萬元左右,主要還是地少,你想多種就得買地,在我們這邊一畝地得四到六百元,成本一下就提高了,趕上年頭不好就陪錢了,所以不能說種地不掙錢。


user3765603923770


1.可以保本:

我們就一起算筆賬——每畝地的種子和化肥需要的量各地都大同小異,我就以我的老家河北邢臺為例,簡單的和大家分析一下,種植小麥每畝地麥種需要15斤左右,化肥一袋半左右;玉米種子單排種植需要5斤左右,雙排種植玉米需要10斤左右,化肥兩袋。這些種子和化肥換算成等值的人民幣,小麥種5元/斤*數量15斤=75元,玉米種子15元/斤*數量5-10斤=75元/150元,化肥每袋價格都是100元以上。

綜上所述,如果國家免費提供種子和化肥,每畝地農民可以節省75+150+100*2=445元左右(大概數字,不必斤斤計較哈),種植的土地越多,農民的成本越低,所以農民能夠保本。

2.不可以保本:

這裡很多人就直言——糧食的單價上不上去~~(不過多的解釋,原因看評論吧)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農村農民在種植的時候冷門小知識吧:我們這裡很多農民現在已經“轉型”,不在是以前那樣一年四季圍著土地轉,而是在農閒的時候就結伴去外地打工補貼家用,只有農忙的時候像是候鳥一樣從外地“遷徙”回家,收穫糧食照顧土地,朋友們如果在身邊發現了這些樸實的農民工時候,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在外討生活不容易,謝謝大家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僅供大家做出參考,喜歡就趕緊關注我吧,每天都會分享不同的三農種植冷門知識,不信?點我(鄭重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農村種植楊二妮


這個題能否實現是另一原因,如果是把補貼轉入的話和現在差不多。如果加補貼,按兩季算麥種20斤按市場價5O元,玉米種45元化肥,3百斤40O元合495元,這樣算(包工費)能保本,我按我們這小麥,玉米算,但地區不同,產量不同,特別水稻,我不等,所以是根據本地區算,這個算不包括農藥。


老侯


種田不賺錢,種田划不來,糧食不值錢,是農民逃出農村造成大量良田拋荒的根本原因。國家免費給種子和肥料給農民,並不能解決良田拋荒根本問題,治標不治本。湖北107囯道路邊每年秋季出現這種現象:國家出小麥種子,肥料,並且國家還把土耕耘好,村幹部去種小麥,竟沒人願意去收割。因為收割小麥難賣,沒人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