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

渼汐丶


孩子不善交際怎麼辦?

鄰居“老太”家的小孫女妞妞,今年4歲多了在家活潑可愛,出門卻膽小、害羞、害怕陌生人,除了在家跟她堂哥玩之外,也從不跟別的小朋友玩;還記得石頭媽第一次跟妞妞說話,問她叫什麼名字時,她就躲在奶奶身後偷偷看著我,非常膽小,害羞,問她幾個問題,也都不吭聲。那麼應該這麼調教這樣膽小、害羞的寶寶呢?

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

有膽小、害羞,甚至人多的時候都不敢說話這些表現的寶寶,一般家庭人口比較少或者是留守兒童比較多見,這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給寶寶找幾個年齡相仿、性格開朗的小玩伴,另外父母還可以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或者去鄰居家“串門”來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

鼓勵寶寶多說話並給予鼓勵和肯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寶寶不愛說話跟父母的性格也大有關係。平時父母應該多跟寶寶說話,可以把寶寶當成小大人一樣的跟她聊天,多問寶寶問題,也要鼓勵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給予肯定;慢慢的寶寶也會變成小話嘮了。另外當自家孩子有膽小、怕生的表現時,家長應避免在人前給寶寶貼“怕生”的標籤。

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性格內向,自卑的孩子,媽媽還可以讓孩子學習一兩樣興趣愛好,這樣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增長技能,還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另外學習的過程中,經過自身努力戰勝困難後的成就感也可以使他心情愉悅,自信心倍增!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家庭”這個環境才是孩子知識的最初啟蒙地。“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石頭媽愛分享


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問題,首要責任肯定是父母無疑,因為孩子是模仿著身邊人成長起來的,而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正是離他最近的人,那就是爸爸媽媽。

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先正視自身的問題,努力改觀自己的言行作為,給孩子起到一個正面積極的影響和引導,才能逐步改善孩子的性格問題。

其次孩子不善交流這個問題描述的太過模糊,是不願別人靠近,還是拒絕與人溝通,或是傾向於聆聽不願表達自身的想法,再或是表達能力較弱無法與人順暢交流……這每一種情況所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最適合的改善方法都不一樣,要一一回答有點煩躁……

若僅單論培養孩子合群,希望他能主動融入集體,那就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灌輸了:

第一:言傳不如身教,說的力量永遠比不上做。

孩子是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周圍的,講道理他不一定聽得懂,但擺在他眼前的作為他一定看得到。父母既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就一定要有改變,孩子看到了才會跟著父母轉變。

第二:更多陪伴孩子。

父母一定要多帶孩子外出踏青,多去親近自然,多帶他看看外界美好的事物,不要讓孩子總是孤孤單單的對著ipad沉浸於自己找快樂,讓陽光能曬到孩子的身體和心靈。當孩子的內心充滿陽光後,他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那樣他就會感覺有豐富的見識積壓在心中,不吐不快,從而轉化成想表達,想與人分享的衝動。

第三:鼓勵並引導孩子勇敢的表達。

孩子在有了見識之後,有了表達的衝動後,自己可能並沒意識到這點,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多引導孩子,讓他自己把見識到的新東西說出來,即使他的表述很幼稚,表達很不清楚,但傳遞出的那份感情是真摯而清晰濃烈的,不能打擊他,要鼓勵他,還要幫助他整理修飾自己的說辭,他會比較,所以會記住更好的版本,至少是用自己能夠說出的語言記住這個版本。

第四:改變自己不難,但是走出第一步讓別人接受你卻不容易。

當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達了新奇的見識,得到讚揚和更好的版本後,就開始要鼓勵孩子到親戚朋友面前,勇敢地說了,要從大人開始,因為他們也會鼓勵孩子,給他以更大的信心,直到最終孩子有自信了,他會主動在同齡人面前表達,如果孩子一直走不出這步,就要父母的推動了,家長不需要介意用什麼理由推這最後一下;說了就給糖也好,孩子想吹噓、炫耀也罷,當然他真正有分享的意願更好,反正這一步走出去,後面再來幾次孩子就會主動去融入集體了。

至於表達出發點的正確與否,在孩子能融入集體後,再慢慢引導、端正咯。


很像奧特曼


這樣的孩子多數是父母管教太嚴造成的,是孩子變得不要說話,也不遇同齡朋友玩耍,孩子鞏怕說錯話或傷到小朋友,父母對它嚴勵的教訓。對這樣的孩子更正許要更長的時間。


寒梅昭雪


孩子想嘗試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哪怕有危險,只要不是百分百危險就讓他嘗試。


馬軒——創業寶爸


多參加群體性的體育項目,比如足球,籃球。沒有興趣可以培養興趣,多帶孩子接觸,哪個感興趣了,就把這個玩透了玩精了。


狼爸家教課堂


多鼓勵孩子,把他當成和自己平等的人去對待,認真聊天,多傾聽。


酸溜溜821


如果真是怪父母的話,我覺是應該是從出生那會慢慢影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