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古代的楚國嗎?為什麼有些外省的人認為楚不單單是湖北呢?

我不是小混混zz


說現在的湖北是古代的楚國是一個非常模糊不清而且並不準確的觀點。現在的行政區劃分和古代的行政區劃不一回事,差別很大。

楚國先祖是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之後。殷商時期,楚國先世羋姓衰落,散居在中原和蠻夷,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世系。

周文王時期,羋姓部落酋長鬻熊“子事文王”,像兒子一樣侍奉周文王。鬻熊的妻子妣厲生兒子熊麗的時候難產,最後剖腹生子。熊麗活下來,妣厲死了。羋姓部落的巫師用荊條包裹妣厲的腹部將她下葬,為了紀念妣厲而改以“楚”為號。“楚”,就是荊條的意思。

熊麗及熊麗的兒子熊狂追隨周文王和武王。成王時熊狂的兒子熊繹受封荊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姓,居丹陽。”《左傳》裡稱呼楚國國君用“楚子”。當時最初獲封的楚國只有“丹陽”這個彈丸之地,楚子的地位更是低得和夷狄一樣。

春秋初期楚武王和楚文王時期,楚國開始崛起,大啟群蠻、奄有江漢。所控之地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以及江西北部,北端到達河南鄧縣、南陽、息縣以及上蔡。這時楚國的勢力已經足以爭霸中原。

戰國時期經過吳起變法,楚國兵強馬壯,疆域遼闊,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都是楚國的勢力範圍。


沅汰


不只是“外省人”,而是對楚國多少有些瞭解的人,無論他們是不是湖北人,他們都應該知道:湖北不是古代楚國的全部;古代楚國的地盤也不僅僅限於湖北。楚國大約存在800年,有一個發生、發展、壯大和消亡的過程,所以,在不同時期楚國的地界是有變化的,湖北並不是楚國唯一不變的地盤,有的時候是楚國的,有的時候不屬於楚國。

限於篇幅,我們僅從楚國都城的遷移,可以一窺楚國所在地域的變遷:

01楚國第一個建都地在——陝西商縣。

02楚國第二個建都地——丹陽(河南丹陽)(注:在古地名中有3個丹陽)

03楚國第三個建都地——保康(湖北南條荊山)

04楚國第四個都城——丹陽(今湖北枝江市的丹陽)

05楚國第五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

——楚文王自丹陽將都城遷於此。楚國在此建都400餘年沒有挪窩。此處亦是楚國最鼎盛時期的都城,名氣很大,古籍記載多,知道楚國的大都知道。所以,給後人印象:楚國=湖北。

06楚國第六個都城——鄀郢(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縣東南)

07楚國第七個都城——鄢郢(與鄀同屬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縣)

08楚國第八個都城——陳都(今河南淮陽)

——公元前278年,已經到了戰國時代,秦國非常強悍,秦將白起破楚拔郢。楚國的首都再次淪陷。此時是楚國的楚頃襄王二十年,他只好遷都,從郢遷到陳都(河南的地面)。

09楚國第九個都城——鉅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根據戰事進展,秦國勢力不可阻擋,楚國無奈,只得再次從陳都遷徒。公元前253年,楚國遷都到了它的第九座都城鉅陽,這兒早已經出了湖北、河南,到達今安徽地面。

10楚國第十個都城——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楚國與各國聯合,最後一次攻秦,但很快失敗,頹勢已經不可挽回。楚王不得己,順著穎水向東南300裡外退卻。這是最後一次遷都了,遷到今安徽省壽縣。這一年是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10多年後(公元前223年),在安徽的地面上,楚國被秦國所滅。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懸疑大師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全新歷史專欄


夜狼文史工作室


湖北代表楚國是肯定的,其他地方都是被楚國征服過來的,江蘇是吳國,浙江是越國,湖南等省份是百越國。楚國的發源地,政治文化中心,大本營就是以湖北為中心。楚國曆史上很多次遷都,但是基本上都城都在湖北,後來被秦國打得步步緊逼才往安徽外省遷徙。楚國最強盛時期都城都是在湖北。像湖南是百越裡面的揚越國,後來被楚國征服後成為楚國的一個郡,因為那地方貧瘠所以成為了楚國關押犯人,發配之地,屈原就被關押在湖南過,湖南跟湖北關係就相當於澳大利亞和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關係一樣,楚人的祖先來自河南中原,這也是事實,不過在河南的時候還沒有發展出楚文明。楚是什麼意思?是荊條的意思,為什麼叫荊楚大地,因為楚地荊條很多,湖北周邊省份有荊這個字眼的地方嗎?還有像楚國的貴族屈家,項家,景家等都是在湖北,後來才走出去。項羽不是湖北人,他項家祖上就不是嗎?有些地方的人就是來自於百越(百越指的是中原人對於南方沒有文明的野蠻人的統稱),嫌百越不屬於華夏文明,硬要成為對他們征服的國家楚國的繼承者。這就像西方人認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一樣可笑。我承認楚國在楚莊王之前也屬於中原文明以外的南蠻,荊蠻,但是楚文明後來成為了漢文明的前身,楚國在楚威王時期是全世界第一強國,也是中原國家的合縱之長,當時最有可能統一中原的國家。


Muss1221210439


古有編鐘、尊盤、冰鑑,今有大橋、軍艦、北斗;更有屈原、陸羽、時珍,還有活字、京劇、黃梅之源;技藝加文明,這就是湖北的文化!

正確認識湖北,神農、黃帝這是人祖;天下紛爭、人心不定,只有屈原出現後方才知道國該怎麼愛,這是國祖;吳興於伍子胥,這是吳祖;楚之800年、誰能出其右?可以這麼說,沒有湖北、那來的中華!而且唯一的、只有湖北人被全體中國人拿來與天比,“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從規則的服從者到規則的制定者楚國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自此之後,楚國把挑戰周朝當作一種樂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還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那些倔強不認輸的人:“你不服周!”

敢於挑戰權威,又勇於向權威低頭,這是楚人的一個特質。

如果你瞭解了楚人的這些特質,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樣論斷:楚必興矣;如果你見過楚人的隱忍與奮起,見過楚懷王誓死不割地的氣勢,又見過這個有骨氣的君王最後躺在一輛草車裡被送了回來,你也可以像陰陽師楚南公一樣做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強大的適應性,這是楚人的第一個特質。

永不服老,勇於開拓,這是楚人的第二個特質。

知恥後勇,奮發圖強,這是楚人的又一個特質。

篳路藍縷,這正是楚國的立國精神。

湖北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輸出地!愛國的屈原成就了端午龍舟和粽子,孝文化的董永、七仙女成就了七夕牛郎織女節,茶文化的陸羽,知音文化的俞伯牙,詩聖杜甫,醫聖李時珍,活字畢昇,花木蘭故事都遠揚於好萊塢,還有戲曲形式造就的國粹,這些湖北人張揚過麼?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文化、文明空虛、蒼白之地心生妒忌、瘋狂詆譭、中傷,充分發揮了古代狀元“莫須有”的毒嘴之能事,以為杜十娘之繁華為中華文明,由此可見,武漢能與山東的大郎產生聯繫顯現了多麼“莫須有”的文化,這文化已經深入到某些地域的人的血液裡。


wfeng9884075916


《史記·楚世家》稱楚國的先祖是帝顓頊的後裔,周成王時熊繹被封於“楚蠻”,遂姓羋氏,居於丹陽。周王室衰微時,楚國日漸強盛,並以蠻夷自居,與周分庭抗禮。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楚國最終成為當時天下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在公元前209年,被王翦以60萬大軍消滅。這就是最早的楚國,從地圖中可以看到,戰國時期的楚國包含了現在的湖北、安徽、江蘇、上海,以及湖南、江西、浙江、四川、河南的很大一片地區。

但是,後來的歷史上又出現過無數次“楚國”。比如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建立了“張楚”政權,秦嘉曾經立楚國王室後裔景駒為楚王,項梁曾經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隨後項羽又自封為“西楚霸王”(但是項羽的楚國,甚至都不包含現在的湖北省)。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曾經建立史稱“馬楚(或南楚)”的楚國政權。這些都是相對獨立的,並且立國短暫的割據政權。

在其他王朝中,皇帝行分封時也基本上都會有名為楚國的諸侯國,其楚王也是四個天下最尊貴的諸侯王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秦王、晉王、齊王)。西漢時期就有韓信曾經被封楚王,在消滅異姓王之後劉邦把弟弟劉交封為楚王。

後世也有當過楚王的諸侯王成為皇帝,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唐代宗李豫。

這些諸侯國也都可以被稱為楚國,幾千年中楚國的國境不斷變遷,但基本上都在湖北、湖南、江西附近,所以這些地區都可以被認為是古代的楚國,而不單單是現在的湖北省。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就有一副著名的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國史通論


西周初年,楚國不過是方圓不足百里的小國;直戰國中期,楚國成為地方五千裡的大國。

春秋以來,楚人的主要活動地區集中在江漢地區(湖北)和南陽盆地(河南,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

淮河流域(河南、湖北、安徽、江蘇)是楚國與北方以及東方諸侯國長期爭奪的地區,有多種文化影響。

江南地區(湖南、江西)為楚國較晚開拓的疆土,隨著楚人進入,楚文化也逐漸深入。

江東地區(安徽、江蘇)受到吳越文化的影響,巴濮地區(湖北、四川、重慶)受到巴蜀文化的影響,因此這些都是楚文化的邊緣地帶。

戰國中後期,秦國對楚國南陽盆地、江漢地區不斷蠶食,造成楚國都城兩次東遷。因此,楚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逐漸變成邊緣區,而之前的邊緣區變成核心區。

雖然楚文化發祥於湖北,但不能因此以湖北代表楚文化。

楚文化是覆蓋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四川、重慶等地區的大文化。


五味社


古代的楚國不止包括湖北,其最鼎盛的時候囊括了南方大部分地區,當然核心區域說是湖北沒錯。

楚國最早起源於丹陽,這個丹陽一般認為在河南淅川一帶。淅川離湖北也很近。然後楚國在西周時期開始南遷並進入湖北漢水流域。春秋前期,楚國又開始向北擴張,滅亡湖北北部、河南南部一些小國,之後又向東和群舒爭鋒,滅亡了安徽西部一些小國。《左傳》有句話叫“江漢沮漳楚之望”,楚國的核心區域就在這四條水中間,都城大概在今湖北宜城,現在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皇城遺址”。

楚國全盛的時候,應該是在戰國中後期的前306年,楚懷王攻滅越國,取得故吳之地。此時楚國的疆域,已經擁有了湖北全境以及陝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江蘇的一部分,而浙江、福建、廣東一帶的百越勢力雖然沒併入楚國,卻也表示臣屬於楚國。然而好景不長,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楚國東遷到陳定都(今河南淮陽),勢力範圍縮水了一半。之後楚國只能繼續東進,滅亡了魯國,把勢力推進了山東南部。

所以,楚國肯定不單單隻包括湖北,但湖北人最有資格自稱楚人,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林屋公子


今天的湖北省只是楚國的核心部分,周成王封楚人首領子爵,封地丹陽50裡,這個丹陽的具體位置到今天都有爭議,有說在秭歸的,有說在宜昌的,但是丹陽在湖北卻少有爭議,楚國作為諸侯國在此起源。湖北江陵是楚國的首都“郢”,楚國在這裡定都時間最長,聖人孔子都讚歎過郢都宏大壯觀的規模,楚國國君和貴族的墓葬在湖北也是最多的,所以湖北被習慣的稱為“荊楚大地”。直到戰國晚期楚國被秦國重創被迫遷都“壽郢”,就是今天的安徽壽春,屈原憤而投湖南的汨羅江自殺,端午節在此起源。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封地淮北12縣,上海的別稱有“滬”和“申”,“申”就來自春申君的“申”,看來上海曾經是春申君的封地,自然也在楚國的版圖裡了。西周時代楚國一直在南方開疆拓土,兼併大大小小的方國部落。春秋戰國時代,楚國甚至北上兼併中原的諸侯小國,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編鐘聞名天下,曾國正是被楚國滅掉的諸侯國之一。楚國被迫遷都壽郢以前,一直都是地大人多的第一大國,範圍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四川貴州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上海,不管是局部還是全部,楚國的版圖夠大的


立志成蟲


楚國雖發展壯大於丹陽(今湖北境內有爭議),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曾多次遷都,經濟文化中心多次轉移,所以楚不單單是指湖北。

公元前700年左右,春秋三小霸之一的楚武王,帶領楚國走向了一個新高度,楚國由此強盛起來,楚武王末期為方便統治楚國全境。遷都於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公元前506年,楚國由於跟吳國的爭霸之戰落入下風,楚國遷都至鄀(今湖北宜城東南)

公元前488年-432年,楚惠王在位時居於鄢都(今湖北襄陽市宜城)

其實上面兩個沒什麼變化,差不多還在一個地方。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郢,楚頃襄王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

公元前253年,楚國黃歇為避秦、韓、魏兵鋒,又將國都東遷於鉅陽(今安徽太和縣)。

公元前241年,楚國與諸侯國共同討伐秦國,因為形勢不利而撤軍。楚國向東遷都到壽春,改其名為郢(今安徽壽縣)



現今陝西簡稱陝或秦,山東簡稱魯又稱齊魯大地。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其統治地區包括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江淮地區,湖北的簡稱不為楚,原因就是湖北沒有這麼大的體量。

如果楚僅僅只代表湖北,那麼劉邦(今江蘇徐州豐縣人)、項羽(今江蘇宿遷人)、陳勝(今河南商水人)。他們又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楚國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的這幾位楚人哪一個是湖北人?


rp值有毫低


需要認為嗎?那是事實。湖北自認是楚國有什麼爭議?楚源於湖北,強盛於湖北,還有很多省,按照史實來講就是湖北的殖民地和後來的擴張地,所以說湖北叫楚沒有任何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