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能不能挺過美國對俄的制裁?

瓶子裡的女人


俄羅斯不怕美國經濟制裁,因為國土夠大,資源夠豐富,軍工也不錯。

俄羅斯最怕美國政治制裁,因為會危脅到普京政府的合法性。

當普京政府裡的高官,寡頭被曝出在國外有多少資產時,民眾就不相信政府了,政府也就失去信用了,會被民眾質疑存在的合法性。

俄羅斯雖說不民主,可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總統也需要選舉才能產生,如果民眾不投票給普京,普京也無法當上總統。

如果美歐聯合政治抵制俄羅斯,不讓俄羅斯寡頭,資本家獲得准入,市場,資本,寡頭,資本家就會另新人,代替普京。


光芒萬丈34957


俄羅斯能挺過美國的制裁,但是對歐盟的制裁很難受。

俄美經濟聯繫不緊密。2014年,俄美貿易額為292億美元,只佔美國對外貿易額3.97萬億美元的0.7%,俄羅斯對外貿易額7828.6億美元的3.7%。因此,美國對俄製裁缺少抓手。為了打擊俄羅斯,美國只能拉上盟友一起上,其中主要是靠歐盟。

歐俄經濟能源合作密切。2014年,俄歐貿易額為2851億歐元,佔俄羅斯對外貿易額的42.5%。俄羅斯的大量商品都進口自歐盟。與此同時,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也比較密切。因此,俄羅斯既害怕歐盟的制裁,也有辦法反擊歐盟。不過,因為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經濟支柱,因此,不會通過斷絕能源供應來制裁歐盟。因為,一旦這麼做了,自己的能源出口收入也就沒有了,非常得不償失。但是這並不是說俄羅斯無所作為。俄羅斯是歐盟的出口目的地。通過減少從歐盟的進口,歐盟受到損害更大,而俄羅斯則可以藉此刺激國內相應產業的發展。例如,農業、部分軍工產品等。這就是俄羅斯借制裁推動進口替代的想法。事實表明,俄羅斯的做法產生了一定成效。

其實,貿易制裁相對容易掌控。俄羅斯和西方你來我往,很見章法。但是真正狠絕的是技術封鎖和金融制裁。俄羅斯的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但是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技術、設備都需要西方的支持,特別是最前沿的海上油氣開採設備、極寒地區的油氣開採技術,俄羅斯的技術儲備都很不夠用,需要歐盟和美國的支持。而隨著俄羅斯老油田的逐漸枯竭,新油田只能在近海地區,甚至離海岸較遠的海上,甚至是北極圈裡面。可以說,西方的技術封鎖,很大程度會削弱俄羅斯的能源產業。不過,目前看,俄羅斯的油氣企業通過各種手段正在規避、弱化西方的制裁,短期看,制裁效果並不明顯。俄羅斯境內的融資成本很高,而歐洲的流動性過剩,因此,俄羅斯企業傳統上到歐洲市場融資。歐盟的金融制裁出臺後,俄羅斯面臨短暫的償債壓力。但是目前看,俄羅斯已經通過政府手段,緩解了企業的債務壓力。

隨著制裁的持續,俄羅斯也逐漸尋找到躲避制裁的方法。因此,制裁措施可能會逐漸失效。


布萊克懷特


其實問題中提到的“挺過制裁”的概念並不清晰,是指國家不亂、政權不倒、國土完整,還是指國家有所發展,直至恢復強國地位?小編的回答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



俄羅斯在美國的制裁之下應該不會崩潰,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俄羅斯國土面積廣大,資源豐富,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這是其抵抗制裁的堅實基礎,因為它具有幾乎是世界上最強的自立更生能力;

第二,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堅強而凝聚力較強的民族,這是其抵抗制裁的精神基礎。俄羅斯曾經有輝煌的過去,恢復榮光仍是全民族的至高要求,外部壓力往往能強化這種凝聚力;

第三,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雖然在步步加深,但是美國並沒有做好與俄羅斯全面決裂的準備。也就是說,美國無法綜合運用經濟、政治及軍事手段來對付俄羅斯;



第四,僅有美國的制裁還不足以打敗俄羅斯,因為目前俄羅斯與美國的聯繫並不密切,而且俄羅斯還有替代選擇,比如加大與歐盟、印度及東方大國的聯繫。也就是說美國做不到全面封鎖俄羅斯。

所以,暫時來看,俄羅斯在美國製裁下倒下的可能性很小。


姜運倉


我的看法是 不是美國製裁俄羅斯 而是俄羅斯制裁美國 特別是朝鮮 伊朗等國家 也許很多人都不理解 那我就介紹美國現狀吧 美國現狀是 經濟還是不景氣 美國上個月特朗普敲詐中國 日本韓國 得到很大的貿易逆差 看起來美國挺有能力 其實這些問題上很多國家 都是很不服氣 這樣下去 美國是世界制裁的對象 現在英國德國對美國的看法 不是前幾年的美國了 一旦反被抵制那一天 俄羅斯朝鮮 伊朗國家 發展更快 像發展中的國家 就慢慢死去 特別是 朝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能力很強包括俄羅斯 比如中國就是 現狀中 發展就是例子 前十年前美國都沒有把中國當回是 前二十年前 日本和韓國甚至把中國當成現狀窮非洲國家一樣看待 這都是 中國人民的 功勞 當然國家改革開放功勞也有一定的努力 如今的中國 就是反被制裁對象就是 俄羅斯 朝鮮的榜樣 一句話 美國繼續敲詐勒索其他國家 早晚會 被世界制裁的 就是美國


為你扶貧


俄羅斯肯定能挺過美國的制裁,但是也活得不舒服。

道理很簡單。一,俄美貿易本來就不多,誰也不依靠誰。俄羅斯不怕美國一家制裁,怕的是美歐共同制裁。二,歐盟制裁俄羅斯不能長久,或者會暗地裡鬆綁。歐盟配合美國製裁俄羅斯,只撈到一個好兄弟好跟班的空頭名聲,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反而遭殃。俄歐互相傷害,俄歐倒黴而美國得利,歐盟也不是傻子。三,俄羅斯的能源和軍火有市場,能夠賺到外匯。四,地大物博人口少。蘇聯解體的時候,老百姓窮的叮噹響,比現在窮得多了,幾乎身無分文,土地卻是有的是,就是靠家家戶戶種土豆蔬菜活過來的。五,最關鍵的是,俄羅斯有中國這個靠山。不是我們做慈善,哥們義氣,捨不得俄羅斯滅亡,也不是忘記了俄搶走我們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筆歷史賬,而是俄羅斯不能死。中美俄三足鼎立,美居優勢。如果單挑,中俄目前都不是美的對手,這就是說,俄死了中也會死,中死了俄也會死,但中俄聯手,中有技術和錢,俄有資源,美也贏不了中俄。與其說中幫著俄,俄幫著中,不如說也是為自己好。中俄要活下去,要戰勝美,就必須背靠背共同對付美。因此,美製裁俄,的確能夠使得俄羅斯活得不爽,日子過得不富裕,但也不至於倒下。


戰略預警智庫


美俄經濟聯繫本來就不緊密,美國現在對俄的經濟制裁能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要看兩個方面:

第一,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美國雖然不從俄羅斯直接進口石油天然氣,但美國很大程度上能夠操縱、或者至少說影響國際能源的價格。假使國際能源價格有大幅度的下跌,那俄羅斯經濟必然遭受重創。

第二,美俄經濟聯繫雖然不緊密,但是一些與美國關係較好的國家則與俄羅斯有較多的經濟往來。美國能不能影響他們的決定至關重要。

比如歐洲國家深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給,俄羅斯也依賴歐洲國家的這筆費用。美國一向要求歐盟嚴厲制裁俄羅斯,但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都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為一旦對俄羅斯實行制裁,不進口俄羅斯的能源,他們勢必要從其他地方尋找替代能源,這必然造成歐洲國家能源成本的上漲。

另外,武器出口也是俄羅斯換取外匯的重要途徑。最近美國也在這個問題上突然發力,宣佈要制裁購買俄羅斯軍火的國家和機構,但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都表示,要繼續推進與俄羅斯的軍購合同,不會因為美國的制裁而改變。

所以,綜上,到現在為止美國並沒有抓住俄羅斯經濟的痛點。


布魯科夫


俄羅斯經濟能不能挺過美國對俄的制裁?

對於美國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可以忍耐,但是美國和歐盟以及一幫子小兄弟一起制裁,俄羅斯也能忍耐就是更難受點。絕對的說美歐西方經濟制裁對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俄羅斯人還是能夠挺得過的。

當然現在的世界不是工業革命前的小農經濟,是工業化貿易經濟,國際有自然分工。所有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先進技術不可能自給自足,有設備和原材料需要進口,有製造優勢富餘的材料和商品要賣出去。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具體要看這個國家的資源富裕程度,以及商品生產製造能力。總的是先進發達國傢俱有優勢,發展落後國家處於被動。所以制裁總是先進富國制裁經濟落後的國家,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總不能不沒有經濟往來。

自烏克蘭事件之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進行十分嚴厲的經濟制裁,使俄羅斯經濟很受傷。2015年以後油價又跌得好慘,使俄經濟雪上加霜。普京從2000年到2008年執政時期石油價格高,國內矛盾關係也理順了一點,是普京執政的黃金時期。中間梅德韋傑夫接任了一屆直至普京重新上臺,俄羅斯經濟都處於萎靡不振滑坡狀態。自從克里米亞之事之後俄經濟連進入了下行道,沒有一點起色。今年油價回升了一點,普京的壓力小了一點。但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俄羅斯的經濟根子在於沒有活力。美歐不制裁也就是賣礦產資源過日子,也沒有大的作為。有人說俄羅斯已經掉入資源陷阱,可能還真的是這回事。

俄羅斯人過去憑藉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掠奪鄰國的資源。雖然蘇聯解體一分為十五,可俄羅斯還是極為豐富的國土礦產資源大國。俄羅斯人組織打仗沒問題甚至稱之為戰鬥民族,但是讓他搞市場經濟好像不行。葉利欽等羨慕西方的經濟發達,放棄了前蘇聯國營集體經濟。從1991年到現在二十六年過去了,市場經濟好像學不會。不要說經濟新發展,原有的工業基礎也喪失了。俄羅斯人已經養成等待工作,俄羅斯人不勤勞懶惰,習慣於政府的關心安排。

所以俄羅斯民眾特別喜歡出現有權威的領導人,能夠帶領俄民眾前進。這也是俄羅斯人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原因,效仿西方建立的是民主制度,選出來的是政治強人。現在不可能重新回到蘇聯時期了,市場經濟俄羅斯人好像又不喜歡搞不好。哪隻能是賣礦產資源過日子,只要價格好俄羅斯人的日子還能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只能使俄羅斯人難受,但是在經濟制裁中不存在挺得過挺不過的問題。一樣的能過可以抗衡承受幾十年,只不過好一點差一點的問題,沒有制裁日子好過一些。

俄羅斯這個民族或者這個國家,自立國以來就是侵略史戰爭史,瘋狂的侵略擴張吞併鄰國領土,小小的一個小公國擴張了幾百倍。在當前的時代俄羅斯的發展進入低潮,市場經濟發展俄羅斯已經掉隊太遠。如果美國西方解除制裁,俄羅斯會衰退得慢一點。美國務卿帝勒森曾經代表美國政府公開表態,俄羅斯不交出克里米亞西方就不會解除制裁。看來美國對俄羅斯經濟制裁還不會解除,俄羅斯經濟雖然衰退照樣但挺得過。



亦新湖


如果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一直制裁俄羅斯,俄羅斯不會倒下,但會很難受,長遠發展會受到很大制約。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即便美國與俄羅斯完全斷絕貿易,對俄羅斯也夠不成多大威脅。據俄羅斯海關統計,俄羅斯2017年進出口總額達5840億美元,其中美俄貿易額為232億美元,約佔俄羅斯貿易額的4%。因此,對俄羅斯而言,如果是美國單獨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根本不可怕。

其次,對俄羅斯威脅大的是美國裹挾歐洲盟友一起制裁俄羅斯,這會嚴重影響俄羅斯的外貿及經濟發展。據統計,歐盟是俄羅斯2017年的最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額約佔俄羅斯外貿總額的42%,其中德國,荷蘭,意大利與俄羅斯2017年的貿易額分別為500億美元,395億美元,239億美元。因此,如果美國能夠繼續裹挾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確實會對俄羅斯構成嚴重的影響。然而,俄羅斯地大物博,工業門類齊全,可以說是抗制裁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因此我認為俄羅斯不會因此倒下。

第三,俄羅斯會很難受,長遠發展會受到很大制約。其實,對俄羅斯而言,美歐的貿易制裁不算什麼,俄羅斯及美歐都清楚,俄羅斯不會因此被壓垮。然而,與貿易制裁隨行的是金融制裁和技術封鎖,如果這種金融制裁和技術封鎖一直持續下去,那麼俄羅斯雖然不會斃命,但會慢慢窒息,喪失經濟發展的資金和技術支撐,這恐怕是俄羅斯最憂心的地方。


西域都護


不存在“俄羅斯經濟挺不過美國對俄製裁”的問題,就是加上歐洲的制裁也一樣。

被民粹黨人暗殺的老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有句名言,這句名言現在還掛在普京嘴上:“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陸軍和海軍”,當然實際上現在還要加上空軍和戰略火箭軍。

日俄戰爭前夕,被廣泛地認為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瘋狂宮廷裡唯一的還有一點理性的人物,曾任首相,財務大臣,外交大臣的謝爾蓋·維特伯爵就在公開場合這樣說過:“俄羅斯的威信僅僅由於其軍事上的強大而存在,沒有軍事上的強大就沒有俄羅斯本身”。

這就是俄羅斯。俄羅斯人是孤獨的民族,在這個世界上俄羅斯人沒有朋友。

既然幾百年來俄羅斯一直是所有鄰國的噩夢,就肯定有其理性原因。打開地圖就知道了。俄羅斯有世界上最廣袤的國土,有最豐富的資源,可是居然沒有出海口!

俄羅斯有超過10000公里的海岸線,可是不是永遠冰凍就是大半年冰凍或者起碼凍上三個月,就沒有不凍港。俄羅斯是被冰封起來的國家,從俄國的第一位沙皇雷帝伊凡四世開始,通往海洋就是俄國人的夢想。

於是幾百年來俄國人就一直在別人地界上找出海口。只要他認為找到了就會立即去搶。從裡海到黑海,三百年裡俄國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打了十幾次俄土戰爭,再有個幾次俄土戰爭,這黑海就是老毛子的內湖了。但其他的歐洲國家看出了稀罕,所以到了第九次俄土戰爭,俗稱克里米亞戰爭的時候,歐洲人和異教徒站到了一起,英國法國撒丁王國和土耳其一起打老毛子,弄得俄國人為了籌集軍費,連阿拉斯加都賤賣給了美國人。

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果,給中華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參戰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接近崩潰,戰爭結束以後,雙方都立刻衝向東方補血。3月底巴黎和約剛剛簽訂,英法立即在10月藉口亞羅號事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奪得了領事裁判權和一家八百萬兩白銀的賠款不說,最後還一把火燒掉了圓明園。而俄國人在歐洲南進受阻以後,方向轉到了東方,目標是東方入海口,就是北海道,朝鮮和滿洲。沙俄《中俄愛暉條約》,除了將黑龍江以北,外大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劃為俄國領有之外,還將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的黑龍江下游40萬平方公里的被稱為“外東北”的部分劃為中俄共管。這一次被割跑的中國領土為所有不平等條約之冠,不要忘記現在中國的領土面積就只有960萬平方公里。而外東北那部分中國領土也在兩年後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又再次成為俄國領土。

1900年的八國聯軍。俄國是其中一員,但他和其他人不一樣,沒去北京解救公使館,而是出兵十數萬,分六路從伊爾庫茨克,海蘭泡,雙城子,伯力,海參崴,旅順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佔領了滿洲全境,還坐地泡上了,如果不是在4年之後的日俄戰爭中俄國人輸給了日本人,現在的中國東北就是俄國人的。

就是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前後,出來了一門叫“地緣政治學”的新學問。這種學問總結了歐洲人和俄國人對掐幾百年的經驗,上升到了理論高度,以後間的對俄(對蘇)戰略提供了依據。

原教旨地政學的代表著作是英國人麥金德,他把世界分為世界島和外圍兩部分。世界島上有自給自足的資源和無法被切斷的運輸手段。而外圍國家都是島國,資源不足,海上運輸線會隨時被切斷,所以外圍國家永遠在世界島上的國家的威脅之下,而他們威脅不了世界島。

結論是:“誰控制了東歐誰就控制了世界島的心臟,誰控制了世界島的心臟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控制了世界”。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俄國人為什麼佔戰略優勢的理由中說得很清楚,它擁有幾乎所有的資源,到了現在大家不都還在求著毛子討油喝嗎?現在有了飛機、導彈以後,鐵路運輸不受攻擊的問題改為“戰略縱深”,而俄羅斯有世界最大的戰略縱深。

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就是俄羅斯民族是個極為優秀的民族,三四百年的崛起歷史,他在科學,技術,人文,軍事等幾乎所有方面都出現過世界頂級的人才,甭說別的,就連奧運會出老千磕藥都沒人磕得過它

俄羅斯是不可戰勝的。他只是像鳳凰再生似的要經過過一次次火浴,然後再從灰燼中爬出來尋釁鬧事,有關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歐洲人都知道,入侵過俄羅斯的只有兩位,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掛了,掛得很慘。

地政學的一個分支是美國人阿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理論”。掌握了海權,海洋國家就可以確保自己的通商航線不被切斷,還可以通過海權反過來對大陸國家施加影響。

從此以後,歐美對俄國人採取的方法就是一個字“堵”,這一堵就是一百多年,和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沒關係。人家堵的就是俄羅斯,不管是沙皇當家,還是布爾什維克掌權,或者是民主選舉,是老毛子就必須要堵住。

現在美國或者歐洲對俄國的經濟制裁就僅僅是這一百多年來的“堵”的繼續,並不是要消滅俄羅斯,也不是要毀滅俄羅斯的經濟。俄羅斯是不死鳥,俄羅斯的經濟自給自足的成分很大,制裁沒有什麼作用。但是經濟制裁能很大限度地減少俄羅斯得到的硬通貨,這樣也就能減少俄羅斯的對外威脅,同時因為俄羅斯經濟的自給自足性,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對歐美自身的副作用也不大。


冰冷雨天


對於這個問題,老鷹航空談一下看法:

第一,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而言,俄羅斯的經濟較為單一,過於倚重於石化能源(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這對於美國而言相當於暴露的一個天生弱點。預計美國會繼續採取措施繼續推動美元升值策略,並深度發展頁岩氣,從戰略層面上控制石油天然氣價格長期保持低位。

第二,除了限制俄羅斯經濟自身通過石化出口的“造血”能力之外,美國還需要繼續拉俄羅斯下水,不斷的在俄羅斯周邊製造軍事摩擦,政治敵對時間,吸引俄羅斯採取應急措施和出兵行動,達到消耗俄羅斯有限的財力,戰略上實現幫俄羅斯“放血”的目的。以目前的敘利亞戰爭為例,估計美國背後的策略就是要讓當地反對派武裝和敘利亞政府軍、俄羅斯打持久戰、消耗戰,所以,美國會從外交、軍事、經濟上給予反對派長期支持。

第三,對於一頭北極熊而言,一方面不讓吃飯,一方面還要放血,再大的體格也經不起長期這樣的折騰。所以,對於俄羅斯而言,深入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並默認中國在中亞、西亞實施極具戰略意義的一帶一路策略,就成為必須接受的辦法。未來,俄羅斯的油氣資源會通過石油管道大量的銷往中國,對於中國鞏固能源安全是一個好消息。

未來的俄羅斯,受到經濟實力的下降,戰略迴旋餘地會越來越少。普京大帝的新任期也比較難啊。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

如需獲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頭條號,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複製和粘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