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風險終於降溫,經濟卻又開始下行,歐洲為何難太平?

地緣風險終於降溫,經濟卻又開始下行,歐洲為何難太平?

周歐洲可謂喜憂參半。喜在英國“脫歐”和意大利財政預算草案這兩項最突出的政治風險均迎來曙光;憂在經濟數據持續疲軟,歐元區PMI再創新低,貨幣政策陷入兩難,結束寬鬆貨幣政策的腳步只得一再放緩。

脫歐協議終獲進展

在經歷了兩任英國“脫歐”大臣辭職、與歐盟談判一波三折後,終於在11月25日迎來了歐盟對英國“脫歐”協議的批准。這意味著“脫歐”談判一年多以來終於取得重大成果,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這是一份對英國最好的協議、對歐盟最好的協議,也是唯一可行的協議”。

協議只需再通過英國議會批准以及歐盟其他成員國分別表決通過即可生效。然而,英國國內各方仍博弈不休,目前工黨、社會民主黨、蘇格蘭民族黨等多個黨派已表示將在議會投票反對這一協議。因此,協議想要獲得英國議會批准仍非易事。據英國首相透露,如果議會否決協議草案,歐盟也不會重新與英國展開談判。由此可見,一旦協議無法通過,英國不僅將面臨無協議“硬脫歐”的風險,甚至可能引發首相彈劾和重新大選等一系列政治危機。

意大利預算僵局打破

,儘管意大利多次聲稱不考慮修改預算案,但在歐盟表示可能對其實行“超額赤字程序”(EDP)並涉及鉅額罰款後,意大利鬆口稱可能調整目前設定的2019年2.4%的赤字目標。11月25日,意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暗示,該國可能調整2019年的赤字目標,此舉可能開啟其與歐盟之間的談判,以避免對意大利採取“過度赤字程序”(PDE)的制裁。

據報道,當被問及意大利公共赤字佔GDP2.4%的目標是否不可觸及時,薩爾維尼表示,他認為沒有哪個國家能堅持下去。如果有一項預算計劃能讓國家經濟增長,那麼赤字佔GDP的比例可能是2.2%或2.6%。同日,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稱,歐盟將在未來數日內與意大利展開合作,盡力減少在意大利2019年預算案方面的分歧。這一表態終於打破了與歐盟之間的僵局,談判有望開啟。

地緣風險終於降溫,經濟卻又開始下行,歐洲為何難太平?

歐洲經濟數據逐漸走弱

儘管歐洲政治風險有所緩和,但經濟數據仍未見起色。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初值錄得51.5%,創30個月新低,低於預期和前值的52%;服務業PMI初值53.1%,創25個月新低,略低於預期53.6%和前值53.7%;綜合PMI初值52.4%,創47個月新低,略低於預期53%和前值53.1%。

受貿易紛爭導致出口惡化影響,製造業尤為疲軟,同時製造業帶來的經濟放緩也已蔓延至服務業。加之歐元區GDP季調同比增速已連續五個季度下滑,其基本面數據疲軟恐怕已非暫時性現象,短期內經濟放緩可能將成為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元區經濟復甦放緩的同時,通脹數據持續保持高位,CPI同比增速已連續6個月保持在2%的目標水平以上,同時核心CPI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以上,這使得歐央行對於迴歸貨幣政策正常化速度的決策更具挑戰。

貨幣政策陷入糾結

11月26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歐洲議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例行聽證會上表示,自9月以來,歐元區的經濟數據弱於預期。隨著經濟擴張的成熟,“逐漸放緩是正常的”,未來“隨著勞動力的短缺,就業增長將有所放緩。儲蓄率也將一定程度上調節消費動態並使其正常化。”德拉吉表示,造成歐元區經濟放緩的部分因素可能是“暫時的”,並且近期經濟狀況與歐央行之前的中期通脹前景預估相符。

地緣風險終於降溫,經濟卻又開始下行,歐洲為何難太平?

他表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潛在通脹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上升。”因此,歐央行“管委會繼續預計,隨著未來數據證實我們的中期通脹前景,淨資產購買將在2018年12月結束。”德拉吉強調,QE的結束並不是意味著經濟刺激政策的結束。為了確保通貨膨脹朝著歐央行的目標可持續地發展,在結束債券購買之後,歐央行仍將保持相當程度的貨幣政策刺激措施。

從德拉吉偏“鴿派”的最新講話來看,歐央行再次確認將於年底退出QE,但同時意識到歐元區經濟數據持續弱於預期,未來經濟恐將繼續逐漸放緩,而潛在通脹將持續上升。在此背景下,歐央行對明年加息時點的選擇始終慎之又慎並且三緘其口,同時強調在結束QE購債後,仍將保持相當程度的貨幣政策刺激措施。因此,預計在經濟基本面未見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明年歐央行迴歸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仍將艱難而緩慢。

文 丨 張雨陶(民生銀行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