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教育的角度理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歲月無痕滄桑有跡360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語出孔子《論語·子路篇》。原文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全句義為:孔子說:"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此警句,在當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現實意義。

如果一個身處於高位的人,自己的品行不好,發佈了命令,下面的人,也都不會去附和他,因為一個人的品格一旦被大眾所看到,那麼也就意味著,自己做什麼事情,也會被大眾所預到,一個不好的人格做事情的時候,大部分人是都不會和他靠近的,如果有,那麼也只能是少數,下面的人,對於一個沒有能力,甚至品格有問題的領導,一定是有眾多非議的,這個事情很重要,甚至可能會影響民眾的態度,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甚至都能猜得出來到底這個領導者會做出來什麼爛事,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這個事情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老師,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在學習和教育方面給予同學以教導,不能自己做一個好的示範,他們的言行舉止會在同學的心目中產生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所以說,為人師表的老師, 必須要做到一個完善的樣子,這個樣子,手下的同學們才會聽話,甚至敬重老師,更少有不會聽講的情況


泛樂悅讀


這句極具自律+教育的話出自孔子《論語》子路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孔子說:“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遺風觀世從人生都重視的教育多角度來發表自己的見解,請大家評論,一起共勉之。


一、家庭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都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諷刺吧,現在的家長應該理解下句話的深刻含義,對於我們以後對孩子教育,家庭幸福,工作前途,為人處世等都有幫助和啟迪!

“言傳不如身教”是回答題的詮釋,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平時說的太多,做的太少,不能身體力行做孩子的榜樣,大人都懶得做,就不要指望孩子聽你的話,孩子是看我們的一言一行長大的,所以家庭是孩子啟蒙的開始,至關重要的家庭教育環節!



二、學校教育:學校的教育是孩子汲取知識的時期,是孩子成長中的關鍵時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啟迪靈魂,增長知識點,與老師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如果老師心不在焉,視而不見,用心不古,教育無方等傳說中的不雅事件,怎能教育好孩子。



只有老師專注、專心、專一了,孩子們就有希望啦,希望國家教育部門,要時刻關注教育,重視教育,國家才有好的未來!因為

“少年強則中國強”

三、社會教育:社會是個大熔爐,這個大熔爐有它的大規則,這個大規則是維持社會基本安定的道德觀,是教育大眾人民自我遵守和自律的社會道德,教育我們有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我們的公德心,做一個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四、國家教育

:中共中央把“正衣冠”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之一,意在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應加強自我約束、努力自我淨化、實現自我完善,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作為國家人員本應該自覺、自守,自愛,卻需要國家來作出硬性規定,真的是讓人深思。回想以往許多官員在會議表態,要精簡節約,不搞形式主義,散會就鋪張浪費,口號喊了很多一年又一年,結果一直不見成效,依然我行我素。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一個國家不能強盛,追根溯源就是出“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上啦!


遺風觀世


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言下之意,上級之於下級,家長之於孩子,老師之於學生,老闆之於員工,要想有威信,有影響力,身教重於言教,一次身體力行勝於十次苦口婆心,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常言道,山不爭高自成峰,水因善下而成海。做為上級和長輩,要想不怒自威,令行禁止,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品格高尚,內心強大,樂觀自信,積極向上,才能有感染力,號召力,凝聚力,才能一呼百應,一言九鼎。如果上級和長者自身心胸狹隘,才疏學淺,品德低下,如何能令人信服,如何能做到擲地有聲?這大概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根源之所在!


鄂快樂使者


循天理,遵良知,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大林文創


這裡說的是為師之道。敢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行,而修其身。以言傳身教配其德也。古人所說,天地君親師。必須德配其位,才可有此稱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以德服人,勢必要正其身。謹言慎行。是為君子必三思而施其行也。為師者要求更高了,德行自然是第一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他的職業特點。言教不如身教,古人對這一點自己的品德要求,標準可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古人把自己的誠信理智義視同於自己的第一生命。試看如今社會的一些亂象,道德標準的缺失,癲狂的言論,繼而訴諸於行為的無道德底線。都是因為缺失了仁義禮智信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底線。當然這裡也包括了一些為人師者。其實根本不配為師。為什麼呢?德不配位呀?德行不夠,那必然會把自己的邪知邪見帶給自己的學生,這造的業可夠重的。先不說別人聽不聽你的,服不服你?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思維和頭腦來聽的,但凡有一點點覺察能力的智慧的人,豈會對你迷信。私下裡不說你才怪,自然對你的尊重,也就是限於表面上。所以呀教育者,領導者,有權力者,甚至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時刻謹記古賢聖德的諄諄教導,以人為鏡,自正其身。方可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令出而禁止。才能夠真正以德服人。小到一家,大至一國,民心者,水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家教亦如此,國家也亦如此。君子者,一日必三省其行也。共勉吧!


智行覺悟


任何孩子都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同時也有一雙聰慧的眼睛……從小出現在他們眼前的父母、老師等的言行就時時在給他們上著生動彰顯社會現實的一課課……老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孩子身邊的成年人都能夠言必行行必果,那就有利於孩子去相信這個社會的真誠和善良,有利於孩子去建立健康的誠信意識,而且一個能夠說到做到的身邊榜樣就是孩子最好的效仿楷模,有時候不需要說太多,就是一個個誠信的實例就會讓孩子不由自主地跟著走上健康成長的大道的……


用戶7803917688牧夫


給學生做榜樣,讓學生可以模仿效仿,不用一直說教,老師和父母做的好,就是榜樣,可以傳承給孩子這些優秀的行為。


一念之間


個人理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當一個人正能量滿滿,得到別人的認可信服,或多或少會影響身邊的人,其身不正,未能得到大家信服認可,自然法令不通


一路隨風過


心中有數,多於管教。現在來說自律比他律更有效


木子雜話鋪


這就叫言傳不如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