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是嚴禁有償,還是嚴禁家教?

馬走田2018


“嚴禁”是很有分量的詞語,卻經不起推敲。全國之大,各種情況都有,為什麼其他崗位的人可以在工作時間之外賺外快,有第二份工作,甚至更多份工作,而在職教師就不行呢?

既然在職教師可以做無償家教服務,為什麼有償就不可以?只要輔導課程的行為在,給不給錢就沒有衡量標準了,歉下個大人情,通過其他方式交換就可以了?

根本上說,我覺得“嚴禁”是禁不住的,也不需要“從上而下”式發文,看每個學校對老師的管理和激勵吧。

更關鍵的是,課外輔導我覺得是一種強烈需求,是一種存在,禁是禁止不掉的。

1、課外班是一種成長方式,且成為必然的方式了。

跟大學同學、高中同學談起中小學教育,有孩子之前,我說肯定不上課外輔導班,有孩子之後,發現孩子已經報了4、5個課外班了。

一個理由就把我徹底打敗:學齡期的孩子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學,但家長根本就教不了。如果讓他在家自由發揮,就剩下看電視和打遊戲,還不如送去學習,還有新的群體一起玩,還有專業的老師教授技能。

有人說,我是負責人的家長,可以在家教孩子,但你不可能樣樣通吧。

家長多陪伴是對的,但多數人只把它當作藉口,不思考是否是有質量的陪伴。

說是在家自由成長,其實是在荒廢,在毫無目的的遊蕩;說是去上培訓課,其實也可以是有興趣的成長,是更有系統的玩耍而已。

唱歌跳舞,棋琴書畫,科學等,只要想去學,就有學不完的東西。

2、教育是全方位的,興趣是全方位的。中小學課堂教育,多數還只停留在語、數、英方面,但時代早已不同。

互聯網社會,移動互聯網社會,我們已定型的成人,興趣都多樣多彩,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更應該是多樣而多彩的。課外輔導也好,課外培訓也好,它是必然需要存在的了。

教育部的這個“嚴禁”,感覺“嚴禁”語文、數學課外有償輔導好理解,難道音樂、舞蹈、各種體育項目的老師也都嚴禁嗎?感覺這些所謂副科的老師在體制內沒有活力,都會到體制外展現才對呀。

如果真嚴禁了,結果是優秀老師紛紛逃離,做起了培訓班的老師,那麼孩子更需要去上培訓班、輔導班了。

就像現在的民營培訓公司新東方、學而思,那裡的英語老師、數學老師不比絕大多數學校的英語老師、數學老師更強嗎?

或許,原本這樣的“嚴禁”是針對初中、高中畢業班老師來的,禁止他們在課堂上不好好上課,通過課外輔導來謀更大的福利。

但這些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更大的原因不是個體出現問題,而是學校管理機制出問題了,是學校激勵機制出問題了,還是社會整個分配有嚴重的不公,也是民營教育嚴重衝擊公辦教育的環境影響。

教育整個體系遇到了不少挑戰,通過發各種文件的形式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我們的孩子有更廣泛的興趣,有比學校教育更靈活更人性的教育服務,有遭遇收入極大不公的體制內教師群體存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便成了一個漏洞多多的規定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見過一個奇葩論斷:

1、如果國家同意有償補課,老師們會很開心。因為除了工資,下班後和寒暑假老師可以大肆撈外快。發財不是問題!

2、如果國家不同意有償補課,老師們更開心。因為終於有時間輔導自己和親人的孩子,然而別的孩子卻無人輔導,這樣老師家的孩子越來越優秀,高考差距就更大了!不利於高考公平!

這個論斷看得我哭笑不得!讓我感覺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沒尊嚴的職業!農民工問題有社會的同情和關注;留守兒童有國家的重視;辛苦的清潔工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幫助;醫生只要醫術高明簡直走穴年入百萬也無人厚非……唯獨到了老師這兒,恨不得你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草還得自己去找!這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社會,各憑本事吃飯!唯獨在老師這兒奉獻與麵包問題是提都不能提的。輿論要求你提高師德,無私奉獻。但老師不是聖人,也要養家餬口,也要贍養老人。大家都是人,為何有的人只希望別人奉獻卻又見不得奉獻的人有物質需求呢?

所以,這是一個缺乏雷鋒的時代。因為,沒人懂得不讓雷鋒吃虧。所以,會有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笑話,會有公交車讓不讓坐的鬧劇!

最後,社會補習班的老師不一定是在職教師。補課問題適可而止,家長和社會壓根就沒想過孩子願不願意補課!


believe25


上高三那陣,數學老師突然給換了,原因是一些有背景的家長給學校提要求,新老師上課只做一件事,寫幾道題在黑板上,抽幾個學生上來答,答完下課,沒有解題思路,一節課下來完全蒙圈,跟沒上一樣,奇怪的是那些平時成績不如我的學生,還都會答,貌似一個個都變成了學霸,而我這個多次考全班第一的成了學渣,後來才知道,那些學生都上了這個老師的補習班,我農村來的,上不起,也不想花那個錢,這樣的結果就是我自己感覺突然不會學數學了,好在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保送了一個重點大學。現在想起來,很懷念給我教高一高二的那位從來不辦補習班的老教師,這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不敢說辦補習班的老師都不好,但這種老師應該會把重心放到他的補習班裡,或者說採取一些策略讓上了補習班的孩子測驗成績更突出一些,就像我高三的那位數學老師一樣,這樣才能讓家長覺得錢花的值,畢竟不管怎麼上,工資照拿不誤,補習費卻得靠自己想辦法才能掙回來,肯定不能讓上了補習班的家長覺得虧了,所以真的應該禁止教師課外補課,不公平。


冰河3817


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是嚴禁有償,還是嚴禁家教?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的問題儼然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在教育部出臺的規定及《教師法》中都明確規定,嚴禁在職教師參加或者組織有償補課。從其中的規定理解來講,主要就是嚴禁教師從事的家教是有償的,禁止的是有償。


那麼對於在職教師補課,也就是說如果是免費的,也就不算違規,比如青島的一位老校長連續13年為村裡的學生提供免費家教,後來也有不少年輕教師參與其中。由此可見,禁止教師有償補課,禁止的有償。

可能這是有些教師就會說,那我到培訓機構或者給學生家教,不收費不就可以了嗎?但你必須弄清楚,如果你參與了家教或者到培訓機構任教,然後說自己沒有收費,你覺得會有人信嗎?因此建議在職教師最好不要觸碰補課這個“燙手山芋”,好好上好自己的班,何必去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有本事、能力就用在學校的課堂上。

歡迎關注“東愛雨侃見聞”,專注教育、農村、體制內問題答疑。

東愛雨小公


首先,是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鼓勵無償補課!

其次,實施以後,補課機構樂開了花!補課費會更高!

第三:我們都讀過書,有老師不好好講嗎?

第四:為了教改的需要,打著減負的大旗,拼命增加科目,拼命縮短學生在校時間,造成學生學習時間不足,不補課怎麼辦?現在又要讓沒有教師資格的人來補課培訓,真不如道某些人整天在想什麼!

最後,看看網友們有什麼看法:

1 醫生可以出診拿錢,莫言可以開講座拿錢,局座可以參加電視節目拿錢。教師想靠肚子裡的知識賺錢,沒門!真是七盜八娼,九丐十儒啊!

2 你老闆讓你加班 ,免費,你去不去?家裡孩子學習差,請老師幫忙輔導,免費,有老師願意嗎?

3 學生課業負擔的加重,不是老師給加重的,是家長給加重的,有的學生週六週日家長給報了七八個課外班,他們還有玩的時間嗎?他們還有做作業的時間嗎?不要一味的把責任都推給老師,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

4 是嚴謹在職有償,不在職的誰管呀,也管不住;

5 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米吃。世上哪有這個道理!

6 不補課成績上不去怎麼辦?成績好的都在補,教育局長家都請老師補,竟然不讓別人補,這是什麼心態啊?沒償誰去家教?吃飽了撐的!

7 社會不是反對家教,而是反對教師掙外快!想牛拉犁還不給牛草吃!


遊戲大咖王


近日,教育部下發嚴令,禁止在職教師有償家教,這一政策迅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並在網上產生了巨大的熱議。一時間,人們對於這道禁令的目的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教育部為了禁止有償,有人說是為了抵制家教這一行業,那麼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事實上,要看待這個問題,還是要從中國當前是教育環境來看。而目前中國的教育環境,以及中國學生的學習環境,可以說普遍是很惡劣而嚴峻的。這不是說衣食住行這些方面,而是整個教育環境的氛圍出現了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公務員的教師職業出現了一點小尷尬――論收入,雖然穩定,卻很難有所進步,論辛苦,他們要時刻看著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避免出現安全事故。而且還要備課等等,可以說非常辛苦。

但是經濟條件的無改善也就讓很多教師動起了歪腦筋,於是各種補課機構、課外補習班以及兼職家教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更為過分的是,有些教師為了讓孩子們去他那裡補課,在學校的課堂上不好好講課,反而是讓孩子們去他那裡補課,還在家長會上暗示家長。

出現這種情況很明顯是不能被孩子家長所接受的。在之前,中國是九年義務教育,而近年來,中國一部分地區已經在實行包含高中在內的12年義務教育。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它幫助很多家裡經濟條件困難的孩子能實現自己的讀書夢,讓這些孩子能儘可能的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幫助他們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生存。

然而,某些教師的做法卻是完全和義務教育法背道而馳。為了一己私慾,他們完全捨棄了教師的職業操守,變成了一個賺錢機器。在課堂上不好好教,在校外收高額費用當家教,這對於家裡條件不好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義務教育並不意味著完全不需要花錢,可是花了錢卻沒有學到什麼真正有用的東西,這樣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家教這個行業,不是不允許存在,我國甚至還有專門的家教資格證,如果想以這樣的身份去掙錢也不是不可以,這也豐富了人民的就業方向。

所以綜合來看,國家反對的,就是在職教師出去搞這樣的“副業”。教師,是一個神聖的字眼和職業,他們承擔著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培養未來和希望的重任。一旦在職教師出去做這些有償家教之類的工作,勢必會讓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充滿銅臭味,而這種害人利己的行為,是一定要進行及時嚴厲的打壓的。可以說,我們寧可多一百個毛坦廠、衡水中學,也不能讓教師職業裡出現這樣的“臭蟲”。


大三老學長


我想說,在職教師不去補課,外面的輔導機構就不開了嗎?家長就不送孩子去補習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都會的!

那既然都會的,為什麼不讓自己的老師去補習呢?

1,自己老師瞭解情況,知道學生差在哪裡,知道怎樣入手;校外輔導班老師,還要先考試下你家孩子,然後在慢慢的發現問題,也就是說邊走邊發現問題,邊解決,你說選著哪個?

2,學生本來就對自己的老師有種敬畏感,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就會注意聽,認真聽!而輔導班,很多家長是,只要我孩子說老師不好。或者不喜歡老師,就換!所以現在很多輔導班都是以討好孩子為主。你說選哪個?

3,有人說現在老師是課堂上不講,課後補習。這哪能啊!你要知道,講過的東西一定要多練才能掌握,如果講過就不看了,別說小孩,就連大人估計也不是很好的掌握,就拿我來說吧,我現在都把高中大學的知識全忘了,為什麼?因為我畢了業就沒在看過?熟能生巧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生而更生這也是真的!哪個老師不想讓自己的學生考的好點,然後臉上有面子?

所以,國家真沒必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結果是害了一些學生!社會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想是讓老師補課的家長和老師有了矛盾,就像那個收紅包的老師和家長一樣!最終被爆出來!


小徐154432932


我覺得不要玩文字遊戲。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這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要分而治之,拆開理解。

我覺得教育部這個決定非常英明,我就有切身的體會。我女兒在上中學時,她班上的老師自己辦起了培訓班,悄悄地通知學生參加。因為老師在班上教課時,往往會留下一手,在補習班中教。這樣你不報他的補習班,孩子就會吃虧。我對這種辦班做法深惡痛絕:你不送孩子去吧,自己的孩子會吃虧;你送孩子去吧,實際上就是在縱容老師這樣辦班。


在現在應試教育的環境裡,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這我們好像也管不了。但是教育部總管得了學校的老師吧?如果現職的老師都不守規矩,教學時不傾盡全力,而是留一手準備賺錢,那學生不就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魚肉了嗎?




你如果覺得辦補習班能夠賺錢,那你就辭去教師職務專心辦補習班;如果你捨不得教師職務,那就專心致志地教學,傾盡所能讓自己的學生成績優秀。這是我覺得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教師這個稱謂就岌岌可危了。

這就是我對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的一點理解,希望我們的理解是一致的。


迷樓


我校經常組織教師學習《嚴禁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文件,同時開學初大家都必須簽訂承諾書。所以大家眼睜睜的看著學生參加各種校外培訓輔導機構,而且價格不菲。這說明什麼問題?補課、輔導這是家長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呀。不管家長是因為自己工作忙還是想讓孩子出類拔萃,他們想的是輔導、補課這種事肯定要交給專業老師進行才好。

可事實上呢,就拿學校附近的一個輔導機構舉例,美其名曰“清北班”,好響亮誘人的名字,一放學周圍三四十名學生去輔導作業,各個年級各個班級的都有,據說是一個下崗工人辦的,在外請了附近的大學生每天下午過來輔導,沒有任何教育教學經驗,只負責學生作業做的對錯,至於“所以然”的講解可想而知。

有人又要說了:“嚴禁教師有償輔導,你可以免費輔導呀。”是的,我們應該講奉獻,住房免費給教師住,生病免費給教師醫,子女免費給教師教育,出行免費給教師解決……或者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與公務員或醫生持平,教師無話可說。可現實是一個工作18年的教師工資兩千多點,外加績效1年1萬,如果住房、醫療、教育、交通都奉獻給教師,教師一定也會講奉獻。

☺️歡迎評論!


生活科創


今年寒假組織學生進行兩個網上培訓。

一個是預習下一冊書的內容,另一個是希望杯初二的複習備考。特別聲明都是免費的,並且是藉助網絡來完成的。在今年暑假可能要指導學生預習下一冊初三的內容。

在這個寒假當中,大概有二十七名同學按要求完成了預習任務,並且在過關檢測中效果還可以。因為基本上是以自願參加,並且有一定的自覺和自學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的學習任務是每天都有,每天都檢查,避免了學生突擊完成寒假作業的現象。另外在群裡面也會指導學生如何去預習,並提供一些相應的學習資料。

希望杯的主要就是發送一些學習資料,然後每天可能會發送一道題,供學生參考。主要針對的是初二二試。在頭條號裡面也將近三年的題,進行了解析分類,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有感興趣的家長和同學可以關注本頭條號,暑假的時候看報名情況,可能會開放非本校學生參加。最後特別聲明是免費的,沒有任何費用。所以放假有時候可能還會比平時要忙一點。

頂我上樓,希望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同學和家長看到。謝謝。

應該算作回答了這個問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