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農村,輩分很小,感覺總被人佔便宜,怎麼辦?

豫冬涉川


家在農村輩分很小感覺老被人佔便宜怎麼辦?

這個問題有點搞笑,怎麼辦?你總不能回爐重新託生到大輩的人家,正視現實,正確認實,張口稱呼人,有什麼吃虧的?人家就是輩分大,佔你什麼便宜了?

在農村,基本上都是按輩分稱呼的,這是自然現象,顯得親熱,也好相處,沒人會去想得吃虧佔便宜上來。輩分小的人感到被輩份大的人佔了便宜,真的有點匪夷所思。

農村的輩份是怎麼來的?一個是家族輩兒,一個是親戚輩兒,一個是街坊輩兒。

所謂家族輩兒,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一個家族,當然這血緣關係隨著年代久遠,不再那麼親近。所以在農村有五服之內都是親的說法,出了五服,關係就相對遠了,但是輩份還在,該叫啥叫啥。那麼,同一時代的人,同一個家族,為何出現輩大輩小呢?

首先,輩分大是末支,輩分小是長支。比如你的祖上到這個村裡,有了五個兒子,這長子和最小的弟弟可能就差出十幾歲,自然就會比小弟弟結婚早上十幾年,生孩子早上十幾年,這樣一輩輩傳下去,長支的輩份肯定就小了。在過去農村,有的親叔叔比侄子都小,婆婆媳婦一起坐月子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種情況下,長子和末子就差出一代的年齡了。所以說,輩小怕啥?咱是長支上的,長子為大,咱長支上的人,大氣!

第二,輩分小是旺支,輩分大的人支不旺。你想啊,人支旺的人家,一兩年一個孩子,人支不旺的人家,五六年一個孩子。人支旺的人家,一家有五六個孩子,人支不旺的人家,有時候好幾代單傳。這種情況下,人支旺的繁衍得當然快,輩分當然小了。所以,你輩份小,有啥好自卑的?咱這支人興旺發達,這是好事啊!

至於親戚輩兒,就是互相結親造成的輩份,雖然有時候傳好幾代,這親戚也有點遠了,但畢竟是親戚,按著輩分稱呼就是了,雖不是近親,還是有一定的血緣關係的,怎麼會因為輩份小而感到吃了虧呢?

最後說說這街坊輩兒。街坊輩兒就是,不是親戚,也不是本家,純粹根據居住先後形成的輩分。比如說,老張家原來居這個村子,多少年後老李家來了,老李家這個和老張家某人歲數差不多,就叫成了大哥,成了一輩兒,其後人就根據這個輩兒一代代傳下去。這種輩分具有不固定性,比如有時候因為結親,就可能差了輩兒,這時候就要根據親戚遠近而稱呼了,各親各論,怎麼稱呼,都為了好相處,見了輩分大的人儘管叫,嘴甜的沒壞處,實在沒必要計較吃虧佔便宜。要是實在張不開那嘴,街坊輩的,也沒血緣關係,歲數相仿的,稱呼其名也沒啥關係,何必耿耿於懷呢?

好了,這是晏子根據農村實際情況給你的建議,實在不用問怎麼辦,感覺吃虧就不用叫,再沒有別的辦法!


齊東晏子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奶奶從小就教育我,見到比我大輩分的人要問好,我一直都不知道輩分是怎麼算的,但是還是很聽話的見到人都問好,因為我的輩分比較小,所以村裡的老人一般都是我的爺爺奶奶,年輕人都是伯伯嬸嬸。慢慢的我也就叫習慣了。

後來我們家突然來了一個人,看上去七八十歲了,他還拿了一大包東西。我就習慣性的叫他爺爺,看到我他就問:“你媽去哪了?”我告訴他,媽媽在屋裡呢,媽媽聽到聲音就從屋子裡出來了,那個人很熱情的過去抓著媽媽的時候叫媽媽姑姑,媽媽還笑著答應著,我就很納悶他明明比媽媽老,為什麼還要叫媽媽姑姑呢,這個人好奇怪呀!他走後我就打破砂鍋問到底。媽媽笑著說,因為她的輩分比較大,那個爺爺是她的侄子,所以我和那個爺爺是同一個輩分,我叫他哥哥就行了。

從那以後,那個爺爺老是來我們家看望媽媽,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叫他爺爺,每次他都笑笑說我是你哥哥,但我還是礙於面子叫不出口。

輩分是農村人用來聯繫感情的一種工具,人們可以從輩分上輕鬆地得知你的爸爸媽媽是誰,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對輩分格外看中,在他們心中輩分是永遠不能亂的,高一個輩分低一個輩分都是有明確的規定,對於輩分比你高的人要格外的尊敬,對輩分比你低的人要多多教導,所以,他們對輩分格外看重。


村夫小明哥



過眼皆雲煙93774961


我爺爺五十年代河南到湖北建設農場,一起來的,不是一個地方,五湖四海的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他們都以兄弟相稱。以後的年代相繼結婚生子,老年人的兒子和年輕人的孩子相差歲數就遠了,那時候還是很單純善良的。他們的孩子們還是以兄弟相稱。再往下,就是這個年代了,人們思維方式變了,浮躁了,一切都以貧富為標準,丟失了祖輩的單純善良。各種無底線的玩笑,罵輩,因為都沒血緣關係! 那麼遇到這種佔便宜,罵輩,無底線的玩笑。一句話充耳不聞。要是有血緣關係的話,也不會有這個問題。沒有血緣關係,他說的也就是個玩笑,你可以心裡問候他祖孫八代,當然這個大可不必。還有遠離無視這種人,是上策。有些人越鬧越歡,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的。希望能給你幫助



浴火未必重生


血濃於水,族情萬年。


在農村,如果出現年齡相仿,卻輩分懸殊的現象,首先說明這個家族人丁興旺,其次有文化傳承,另外家境也不會太差。

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應該是孔氏宗族了,孔祥熙是孔令輝的族叔,雖然他們的年齡差得很懸殊,明眼人一看便知。

另外孟氏宗族的輩分排列也有跡可循。孔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代表,影響力歷千年而不衰。

如果沒有文化,日子過得清苦,就沒有資本去整理關於家族傳承的問題了。

比如說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他的祖父朱初一是南宋人氏,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太祖朱仲八就更不用說了。

宋朝根本沒有拿電話號碼給人取名的習慣,朱元璋也明白這些祖宗的名字是手下大臣編出來騙自己的,但苦於自己沒文化,又沒有族譜記載,就只能吃了個啞巴虧。

但朱元璋之後朱氏宗族的傳承就脈絡可循了。


再舉一個例子,以張之萬和張之洞為代表的南皮張氏家族,他們的後人取名要按照:仁厚遵家法,忠良報國恩,通經為世用,明道守儒真。

無論到什麼地方,只要是南皮張氏的人,一報名字,就知道彼此的輩分。拄柺棍兒的孫子,讀幼兒園的爺爺,這種現象非常常見,毫無違和感。


另外有歷史傳承的家族,家族凝聚力很強,河北有一個叫潞灌的小鎮,姓潘的在當地家族勢力很大。

他們是北宋大將潘美的後人,因為評書《楊家將》和《水滸傳》的原因,姓潘的經常被當眾調侃。


一到這種時候,就會有人出面大喊:還有姓潘的沒有,有人罵咱祖宗了。

結果潘氏家族聞風而動,男女老少齊上陣,對潘氏家族出言不遜的人,經常被收拾的慘不忍睹。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在農村輩分小,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切莫認為自己是城裡人,就小看了那些年齡相仿的長輩們,有傳承的家族傲氣深入到骨子裡,得罪了一個,就等於得罪了整個家族。


花近高樓1


不應存在輩份低而因此受欺之事。因為有理不在輩份的高低,有力也不在輩份的大小。你有理又有力,他文說不過你,也武鬥不過你,何言受欺吃虧?

不過,你要注意!不要因為輩份低而當講的不講,當防衛的不防。你不要因為輩低,而成了膽小鬼!輩份只是一個禮節性的稱呼,到了現代己沒有實質性的權威。

但我告訴你,你一定要注意,無論你多有理,多有力,爭論的過程,不能亂了輩份,當稱他啥,還稱他啥。你即使責罵他,也要肯定他是長輩,別讓他抓住你"不尊長輩"的辯子。說話注意些技巧,讓他感到做長輩的自愧。

朋友,假如大家選你當了村長或支書,你怎麼當?難道能因輩份低而不當?


琵琶嘴


輩分這東西沒辦法改變,首先輩分小也不會讓人感到受欺負。樹要有根,人都有長輩,這和這合情合理,你,你現在還有這種想法,說明你不成熟,真的說明自己不成熟啊。



做一刻鐘真實的驢子


我在本村輩分較高,我侄孫媳父剛嫁來時,問她婆婆叫我什麼,她婆婆說:叫爺爺,侄媳比我小不了多少。說不好吧,人家那麼年輕。我說:可以叫爺爺,沒什麼不好的。我並不認為佔她便宜,我的確與她老公的爺爺平輩。


老張3151


喝喜酒的時候就有優勢,大輩都要紅包,


瞿肖賓


有句老話說的好,吃虧是福。所以呢就算被別人佔便宜也不是什麼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