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記者在中國工作與生活是什麼感受?

老牛31899056


2015年的時候,有印度女記者來過中國


這是她在印度火車站的時候的截圖,你可以看見背景後面的印度人


這是她在中國火車裡面的截圖,你可以看見她背景是中國人


所以這個記者來中國幹嘛呢?

2015年當時中國高鐵已經四通八達了,而印度的火車……嗯你懂的,所以這個印度女記者是來中國考察一下,中國的高鐵是不是很牛,是不是真的如同中國所說的那樣,又幹淨,又快,又不顛簸。


於是她做了一個對比試驗,她在印度的火車上豎起了兩個電池,再在中國的高鐵上豎起來兩個電池,然後一個倒了,一個還能豎著


為這個事情她就很感嘆,覺得中國的高鐵實在比印度的老火車實在強太多了。比印度火車快,比印度火車乾淨,高效,而且比印度火車顛簸少。

於是這個視頻在印度引發了轟動,紛紛留言:

翻譯

印度鐵路無法和中國鐵路相提並論,不僅是中國的鐵路,而且在發展的各方面,中國也比印度更繁榮,這就像比較大象和蚊子,中國有單一的統治,沒有反對派,可以輕鬆採取措施進行發展,而在印度,所有的級別的政府都有反對派,影響它的發展。我們印度整個系統應該改變。去年我去過北京和上海,我也經常乘坐高鐵上午10點從北京出發,大概4小時50分到達上海站。我自己也感覺想坐飛機,對於印度來說,需要100多年才能在印度各地獲得高鐵,很抱歉這麼說。


翻譯:我不是說中國是完美的,但你可以看到中國的基礎設施顯然比印度領先數十年。


中國在做,而印度在辯論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關心印度。如果你們想要發展,閉嘴,努力工作


有些印度網友關注點非常奇特:

注意,記者在印度穿著非常寬鬆的衣服,掩飾女性的身材,而在中國,記者穿著緊身服,身材畢露。


(註釋:2015年那幾年印度強姦案傳到真個世界都是……)


李建秋的世界


1.很好,中國發展速度還是挺快的,比如上海,勤勞聰明的中國人建立了一座不錯的城市,我喜歡上海,它是東方的孟買。



2.中國很安全,沒有住滿強姦狂魔的貧民窟。坐公交不會被強姦,住旅館不會被強姦,穿熱褲短裙也不會被強姦。嗯,中國的治安幾乎與新德里的富人區一樣好。



3.中國人太不衛生了,他們居然把廁所修在房子裡。他們難道不知道野外才是最好的如廁場所嗎?那種親近自然的態度中國人還得學很久。



4.中國人不吃咖喱,這很無趣,沒有咖喱的菜還有什麼意思呢?他們更喜歡吃韓國發明的泡菜!



5.中國人吃飯很可笑,他們用兩根木棍挖取食物,我真的想笑,他們的祖先一定不如印度人的祖先聰明,因為誰都知道,手比木棍好用。



6.中國的高鐵挺不錯,但印度馬上也會有自己的高鐵,印度製造必將超越中國,因為我們有莫迪,有聰明的印度人民。我們的高鐵將比中國的運力更大,更快。


王司徒老百科


印度女記者看中國。一名在中國居住了5年的印度女記者,在北京胡同裡觀察形色中國,她作為印度人,邊在中國工作,邊對比著中印兩國的差別,無論是制度的差別還是不同階層生活的差別,邊思考著做印度人好還是中國人好……帕拉維·艾亞爾是《印度教徒報》常駐北京的印度女記者。她是《煙與鏡:親歷中國》一書的作者,該書在印度頗為暢銷,她也因此獲得印度普萊姆·巴提亞最佳新聞成就獎。

一名在中國居住了5年的印度女記者,在北京胡同裡觀察形色中國,她作為印度人,邊在中國工作,邊對比著中印兩國的差別,無論是制度的差別還是不同階層生活的差別,邊思考著做印度人好還是中國人好……

帕拉維·艾亞爾是《印度教徒報》常駐北京的印度女記者。她是《煙與鏡:親歷中國》一書的作者,該書在印度頗為暢銷,她也因此獲得印度普萊姆·巴提亞最佳新聞成就獎。艾亞爾在接受這個獎項時說:“這是印度新聞界對中國重要性的肯定。”

以下為部分文章:

回到北新橋頭條衚衕,那群麻將搭子仍在小賣部門口,悶熱的夏夜裡他們會一直玩到夜永時分。其中少不了方老太的兒子,他把汗衫捲起,露出圓鼓鼓的肚 子。我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無論時間多晚,都能看到這群人都在外面打麻將。在我經過的時候,他們會停下片刻,然後總有人會輕輕地揚起下巴打聲招呼。

他會說“回來了”,我的街坊們用這種一成不變的問候來表明他們知道我回家了。衚衕裡的問候語帶有一種令人安心的可預見性。它們表明鄰里平安無事,一切正常。

夏天過後,就是北京短促的秋天,要不了多久,空氣中就會有燒煤發出的那種不祥氣息——那是冬季衚衕裡的標誌性味道。寒冷季節即將到來的其他跡象也初現端倪:一大早,上公廁的人穿的是長袖絨衣,而不再是棉質睡衣。

我想起剛搬到這兒時,衚衕裡的居民對睡衣的喜愛讓我不時皺起眉頭。對於睡衣來說,衚衕是真正的解放者。不用再侷限於臥室,全天都有居民穿著它們上街,而且沒人覺得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經過最初的困惑,考慮到每次要去附近的小商店買個火柴或者什麼零碎時穿著睡衣出門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我開始變得非常欣賞這種對睡衣的友好態度。有時候,我會帶上“焦糖”或者“豆腐” 一起出去。街坊們都非常喜歡貓,我帶它們出門的時候,總會有一群人圍過來逗它們玩。

一個秋日的早晨,在我從小賣部回家的路上,一群衚衕遊的外國遊客正好騎車經過。他們左顧右盼,充滿好奇,臉上掛著親切地微笑,直到看到了我。其中許多人在那一刻看來都大吃一驚,有一位還差一點從車上摔下來。

剛搬到這裡時,我也曾在一些中國人當中引起了同樣的反應,住在這兒的人吃驚地發現有一個外人就在他們中間。但我還從來沒有在外國人當中引發這種反應。

隨後,我以他們的視角打量著自己:穿著一套睡衣睡褲,嘴角叼著煙,左胳膊下夾著貓,走路的時候拖鞋在腳下噼啪作響。衚衕已經把我同化了。

2006年很快過去了,我們迎接著在中國的又一年,那將是我呆在這兒的第五年;房東吳先生打來電話安排吃晚飯的事情。我們有一段時間沒一起出去了,四合院的下水道在最近一段日子裡也沒出過什麼毛病。

我立刻答應下來,但我這麼做還有著隱秘的目的。之前每次我、胡里奧和房東出去吃飯,毫無例外都是吳先生埋單。這與其說證明了他的好客,不如說表明了我們在中國人吃飯時流行的“搶著埋單”比賽中技不如人。

這是一場令敗方大丟其臉的決鬥,與吳先生和吳太太相比,我們的敗績令我和胡里奧的臉沒地兒擱。現在,補救的機會終於來了。

因此,幾天之後,我們和吳先生一家三口坐在一家正宗的川菜館子裡;對著點的菜,我眉頭緊鎖。“那是什麼?是肺嗎?”我問道,如鯁在喉。“哦,今晚專 門給你們點的。”吳太太露出食屍鬼般的笑容,一邊用鋥亮的長勺子在熱氣騰騰的大菜盆中攪拌著。“不光有肺,還有腰子和肝,跟高湯和血燉在一起,加上花 椒。”

有那麼一刻,她露出了關切的表情。“你能吃花椒,對吧?”她熱心地問道。我愁得說不出話來,只能搖了搖頭。說實話,我並非不能吃辣。“那就沒問題了。”她鬆了一口氣,接著舀起一大勺灰色的抖動著的肉,扣在我勉強伸出的碗裡。

晚飯繼續進行。雜碎之後是未經脫骨的牛蛙,所以蛙肉得啃下來,然後吐出小塊的軟骨。吳先生告訴我們說:“很多人不知道,蛙肉其實是最鮮的。”一副很在行的樣子。

讓房東挑餐館、點菜是我們的策略之一。我們讓他以為那天晚上是自己做東,等我們吃飽後,胡里奧會推託說去洗手間,其實是溜到收銀臺把賬給結了。待吳先生要結賬的時候,我們會得意洋洋地表示錢已經付了,而且在他因為未能結賬而垮下臉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露出得意的表情。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吃到一半的時候,一小塊牛蛙進到吳先生的氣管,他發出嚇人的咳嗽聲,緊緊抓住喉嚨,這種兩棲動物的一片軟骨令他喘不過氣來。 我剋制住這是房東讓我吃那些東西而遭受報應的想法,不停地拍打著他的背。但沒什麼效果。吳先生突然起身衝出包間。我們要跟上去,但吳太太攔下我們,堅持說 不用擔心。“老吳身體好得很,”她說。“他會沒事的。”

幾分鐘之後,吳先生回來了,臉還有點紅,但顯然已經沒事了。他沒理會我們關切的詢問,而是大口吃起盤子中的豬肺。半個小時後,我們吃不下了,胡里奧 按照計劃溜出去“上廁所”,然後暗地裡跑到收款臺,小聲索要賬單。“埋單?”收銀的女士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跟你一起吃飯的那個老人家在半個小時前已經付 過了。”

老謀深算的吳先生再次把我們打敗了,除了品味留在這個國家的敗績,我們無能為力了。

不知不覺又過了幾個月,對於未來,我們還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劃。我來到中國五週年的日子即將到來,牛津大學給了我一個從2007年秋季開始、為期六個 月的進修機會。我決定接受。胡里奧在中國生活了近六年之後,開始有了離開的衝動。儘管仍在中國,但我們和這裡在心靈上已經拉開了距離,我們想要嘗試新的冒 險。

自從2002年8月來到北京,身邊已經物是人非。我的許多朋友——那些記者和外交官結束了為期三年或者四年的任期後,已經離去。我在中國傳媒大學的那些學生也已都畢業,有幾個正在國外學習。

奧運會即將舉辦,我剛到北京時四處可見的“拆”字幾乎蹤跡全無,因為那些房子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拆了。前門旁化為灰燼的衚衕中,一座漂亮的購物中心初具規模。

自從我來到這座城市,出租車已經漲過兩次價。清除中式英語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我家附近的一家餐館,他們已經把我特喜歡吃的一種魚的翻譯從 “大便”(crap)改成了雖不是那麼具有娛樂效果,卻更為精確的“鯉魚”(carp)。而最受外國人青睞的城市地標——東大肛腸醫院巨大的霓虹燈招牌上 醒目的英文“Dongda Hospital for Anus and Intestine Disease”現已改成了文雅的“Dongda Hospital of Proctology” 。

在一個國家呆五年不算長也不算短,而且我沒有虛度這段時光——四處旅行,不停提問。但當我在中國的生活即將拉上帷幕,越來越多的人卻會向我問一些問題。

當我離開中國去歐美旅行的時候,人們會問:“中國將何去何從?”中國將經歷劇變,還是將成為未來數十年一支令人敬畏的政治勢力?不進行基本制度的變革,中國是否會陷入動盪?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否持續?

在印度,大家關注的問題則有所不同。無論報紙編輯還是家裡的僕人,他們最常問到的是一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印度能從中國那裡學到什麼?或者說,印度應 該做哪些中國一直在做的事情?中國把美國視為評估自己的國力和成就時的終極標杆;但在印度,中國已經成為了其評價自身進步時常用的參照系。

回到中國,我時常被問及的問題又不大相同,並且是最直接,或許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北京的出租車司機總是毫無例外地問我:“哪個更好?中國還是印 度?”我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學生經常問我:“你是更喜歡中國還是印度?”衚衕裡的街坊們只要逮住機會就會問:“你喜歡住在北京嗎?還是更喜歡住在德里?”

最後一個問題以各種形式出現,對於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每次碰到它,我的答案都不盡相同。與婁亞 (音譯)和我家附近公廁的保潔員聊過之後,我想到了印度那些可憐的女傭;我對於中國最底層的人仍享有相對的尊嚴感到驚訝。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我曾經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與印度的很多客戶,接觸合作過。總體感覺沒有像媒體描述的那種傲慢自大以及無知。這些印度客戶的身上,更多的是體現了他們的認真、自制和謙遜。

當然,他們身上也有很多毛病比如計較小氣還有就是一些偏見啦!

我也曾經與他們深入探討過中印之間的歷史淵源以及兩國近乎相似的近現代被西方蹂躪屈辱史。大家也一致認為,中國和印度應該友好往來,並長期友好相處下去。他們對於近代,西方殖民歷史及政治制度的改造,沒有太深刻的認識,和反省。反之,在這方面,中國研究得更透徹,或者說中國對自身條件認識的,更客觀和更有長遠性。這也許就是導致我們兩個不同的民族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現在來說,不能妄下判斷印度的道路行不通。還是讓時間和歷史來驗證吧!


封偉10


以上五個方面應該是印度女記者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感受最深的地方。另外,在人的平等自由方面,我想也應該是經常引起她們思考的地方。他們在華所看到的是人們平等的參與各項社會活動的權利,看到的是人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看到的是女性擁有與男性完全一樣的自由和權力。但印度固有的種姓制度造成了人的不平等,貧富懸殊,以及對女性的歧視,甚至有的因為嫁妝少被經常施以家暴而又得不到社會的同情。這是對印度自我標榜的自由民主平等制度的極大諷刺。不知道印度女記者是不是會羨慕中國“妻管嚴”的家庭現象,而產生嫁給中國男人的衝動呢?


晚秋6280960


我好多印度朋友, 種姓在他們來說也是是個敏感的話題, 或者說他們覺得這個事情對於我這種外國人顯示了他們的劣根性。 我一次抑制不住問他們如何區分, 幾個哥們尷尬的笑了一下, 不過還是說--- 你看我們幾個在一起玩的就是一個種姓的


漠大廣記


印度是唯一一個吐槽中國美食不好吃的國家,剛開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瞭解到印度很喜歡吃各種香料和薄荷後我無語了!全世界講的神秘的東方我原以為說的是中國,但是現在我估計說的是印度


進口商品專營


首先感覺是真正的文明之國,然後是乾淨衛生



子蚊的舞跳


我從內心是很喜歡印度的,印度也是我非常向往的國家!他們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歷史悠久,與中國一樣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國。雖然目前還有些落後,但人民純樸友善,相比日本,雖然環境很好,但這些弄虛作假,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國家,印度更顯得真實友好!


zz155098569


印度貧富差距與貧困人口數量之多,種族矛盾,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能力落後,與中國形成巨大反差,目睹新德里、孟買這些印度數一數二大城市數量之多的貧民窟,印度網民羨慕中國日新月異的同時哀嘆自己國家種種不如。印度記者也註定會懷疑自己一貫冿津樂道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在哪裡?印度幻想成為一流大國和聯合國入常,他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並不與之相匹配,今後數十年,印度必定是跟在中國後面亦步亦趨、蹣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