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靠不靠譜?

木清13


從未見有如川普這般對美國和國民忠實誠懇的聯邦總統。川普幾乎可以說是言出必行且大部分行動都會有所結果,除了正常的政策調節和偶爾口誤。

當他被國內的建制派對手、包括那些不得不使用的圍繞在身邊的建制派助手們脅迫時,才會偶爾保留自己的意見。罕見的是關於關於俄國的那次“反悔”講話極其令人震驚,但其玩世不恭姿態的照本宣科和借用熄燈來暗示這是個陰謀,依舊凸顯其耿直和不滿。

奧巴馬對自己的競選承諾,切實推動的不到一半,落實的更是鳳毛麟角,在經濟上乏善可陳,外交安全戰略上一潰千里,主要的成就集中在推動的國內平均主義、反道德主義和國外的所謂“推動人權和環保發展”領域,終日誇誇其談,大行飲鴆止渴政策,置美國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安全於不顧。而川普上任不到兩年,對自己的競選承諾推動項目已經達到七成,大體有了結果的也近乎五成,其經濟恢復的成就有目共睹,同時正竭力試圖構建的有利於美國長期發展的和維護國際公平及安全的新國際架構和規則體系即便不成功也絕不可能不克林頓-奧巴馬體制更加糟糕。

那些指責川普不可靠或不誠信的人,無外乎是從政策和表達兩方面來借題發揮。

從政策方面,川普推翻了那些讓歐美左派博取虛偽榮耀的同時竊取政治私利的強管制、高稅收、高福利、大開放、大包攬、大輸出、大派送政策,這讓美國內一部分人感到惱怒,也讓國內外既得利益者惱怒,因而指責川普不可靠,但是他們卻無法指出川普的政策有什麼不可靠之處。實際上美國反俄聲嘶力竭,稍有接觸就動輒指為通俄,長期僵持之下美俄貿易低迷,而歐盟卻與俄國走動頻密、雙邊貿易繁榮;英國毒諜案美國被裹挾驅逐的俄外交官數量竟比當事歐盟列國驅逐的總數還多;……敘利亞亂局、烏俄戰爭、北溪項目、伊核問題,性別人造、種族細分、白卷錄取……,究竟歐盟、奧巴馬與川普誰才更不可靠!

還有就是一部分人指責川普的立場和表態“出爾反爾",但實際上這種情況恰恰出現在川普身上的極為罕見。除了如前所述正常的政策調節和偶爾的口誤以外,往往是別有企圖者心有所想而肆意妄讀川普的表態。事實上川普的表態往往很少別有深意,更多正是其字面意義,逐字逐句細細讀來,川普一般很少對正式作出的政策決定和措施承諾無端反悔的。反倒是大部分反對者在指責川普時往往是籠統地以自己的話語複述他的表態,在此過程中他們往往故意篡改了川普的原話或者斷章取義,然後再據此指責,這種小把戲本不該出現,然而現在卻在反川普的”主流媒體“和”權威專家“身上持續、規模和常態化出現。


千秋雪(8252583103716)


特朗普上臺執政已經一年半了,關於他信口開河,說了不算,算了不還可以隨時不算的不靠譜狀態,雖然讓全世界都很頭疼,但基本上也是種必須接受的無奈狀態了。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信諾寡信、不靠譜的狀態,至少可以從兩個層面加以解釋。

第一個層面是個人風格。因為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政治人物,而且此前又長期混跡於娛樂行業,特朗普的確時常表現出隨便說話的狀態,而且因為長期不具備政治和政策經驗,所以當然會做出一些讓建制派感覺不靠譜的決策。這些信口開河、誇大其詞甚至極端表現,在他沒有進入白宮之前,頂多會引起一些娛樂話題或者商業話題,未必有什麼鮮明的政治影響。同時,特朗普的確善於社交媒體,甚至在其參與總統競選之前就時常發推特。在推特上,特朗普的言論很多時候是非常個性化的、甚至是絲毫不根據事實的表達,自然也會存在很多所謂“不靠譜”的內容。這也算是所謂“後真相時代”的一種體現了。

第二個層面是總統決策。通常而言,這種說話不算數、決策不靠譜如果發生商人或者娛樂明星特朗普身上的話,還算什麼,但如果還經常發生在總統特朗普身上顯然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有跡象表明要將特朗普的推文也作為政府表態的情況下,隨口說說是要付出政治責任的。不過,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延續這種說話不算數、不靠譜的“打法”似乎令他在國內政治博弈和國際外交博弈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所有人都關注他的表態、都擔心他不算數、不靠譜,都要為他的隨時變卦、甚至作出超出預期的意外決策做好充分準備。這就意味著,說話不算數、行為不靠譜的特朗普反而佔據了主動,掌控了內外政策議程。換言之,正是因為美國仍舊存在的巨大實力,所以主張了特朗普的“任性”,主張了特朗普的隨便“說話不算數”、“決策不靠譜”。按照《交易的藝術》裡的說法,特朗普反覆說要完成一個事情、實現一個目標,就要多管齊下,說話不算數甚至採取極端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多管齊下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特朗普自己“說話不算數”乃至“不靠譜”的個性還是因為“說話不算數”、“決策不靠譜”而導致的政策主導權的背後,其實都是特朗普的一些“算數”或者“靠譜”的方面:即他的目標是一貫的、是沒有變動的,即“美國優先”、“美國再強大”。所以,所有的不靠譜,都是為了努力實現“靠譜”的目標。這樣看來,從結果導向出發,從特朗普的目標出發,對其進行判斷,可以有效減少對其“說話不算數”、”行為不靠譜“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誤判。

此外,如果將“不靠譜”用來理解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的情況的話,其實還是存在距離的。特朗普在上臺之後的確盡力來兌現承諾,讓國內選民特別是對自己極為重要的關鍵選民覺得他“說話算數”、執政很靠譜。不過,關於兌現承諾的判斷標準,不僅僅是是否兌現了,同樣重要的是兌現的質量和效果如何,如果承諾本身就很偏激、是無法符合美國利益,那麼兌現了、“說話算數”了,“決策靠譜”了,也意義不大,甚至更糟糕。


刁大明


對於一個正常的總統來說,給人們的感受是自信、能力和尊嚴,是外在的視覺審美和內心感受的產物,美國曆史上肯尼廸、里根、奧巴馬等都是很了不起的總統。一個好的總統追求國家利益至上沒錯,但他必須依憲依規堅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揮自已的領導才能。對內領導本國人民發展經濟、國防、文化等各項事業,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對外維護一個和平穩定健康的國際環境和秩序。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特朗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特朗普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壯大了房地產,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商業上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就是一個好總統。他既不諳政治,又不懂得國家治理,滿口胡言,隨便出牌,毫無章法,今天說的話明天就推翻,毫不顧忌二戰後,美國主導制訂的國際規則和秩序,想個啥就做個啥,從他任性退出《巴黎協定》、《伊核協議:》就可以看出,易反易復,小人伎倆,他連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誠信也沒有,更別說一個有長遠眼光的總統。上臺一年多來,已將美國多年以來積累的財富和信譽透支,他本人的民眾支持率也嚴重下滑。

總的看來,特朗普只能做一個商人,他沒有總統的資質和才能,他沒有做過一件正正當當的大事,全靠耍賴和欺負一下小國弱國,贏得一些影響,倒是讓全世界人民看了一幕幕滑稽劇。因此說,特朗普當總統不但不靠譜,而是特不靠譜,他的上臺,是對總統一詞的汙辱,是對美式民主的一記響亮耳光。

:


日月明5948292471


口無遮攔、我行我素的老頭子,算是密集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靠譜不靠譜,選民說了算,尤其是在“醜聞密集爆發期”,是檢驗他成色的最佳窗口。

美國中期選舉不到60天,白宮內部出現“抵抗者”、水門事件揚名立萬的“權威”記者伍德沃德出書爆料總統,輪番密集攻擊對特朗普殺傷力多大?

美國人相信主流媒體,還是特朗普的口無遮攔?選民對特朗普的經濟能力怎樣打分?這些都是回答特朗普是否靠譜的具體指標。

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在9月12日發佈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經濟增長強勁下,特朗普支持率為38%,不贊成他總統表現的選民佔54%。

在一個月前8月14日的民調中,特朗普支持率為41%,不贊成他總統表現的選民佔54%,沒有變化。

在同期CNN民調中,對特朗普的支持率為36%,不支持率為58%。

經歷這些風波,特朗普的支持率貼近40%線。

蓋洛普對總統工作民調是:40%支持,54%不支持。

這一週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一週,因為是在針對特朗普的負面消息集中產生時,民眾是否對總統觀感產生變化的試金石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

對同民調結果:39%支持,52%不支持。

根據昆尼皮亞克大學調查,在共和黨選民中,支持特朗普的人佔84%,不贊成者為7%。民主黨基本上就是乾坤大挪移,4%贊成特朗普,94%不支持。

在沒有大學文憑的選民中,特朗普的支持率是51%,不支持者為40%。

所以,靠不靠譜,需要由手中拿著選票的選民來說。

選民們對特朗普的經濟能力如何打分:

7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優異”或“良好”(excellent or good),28%的人認為“不太好”或“糟糕”(not so good or poor)。

昆尼皮亞克大學調查表明,對於《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白宮匿名高官投書,爆料特朗普的負面傳聞,55%的人選擇相信。對於政府匿名高官在幕後阻止特朗普施政,28%的人不相信。

另外,51%的選民認為,以匿名投書方式批評總統的政策是錯誤的,但39%的人認為做得對(right thing)。

對於白宮“內鬼”,新聞秘書莎拉•桑德斯10日說,沒有考慮用測謊器來確定匿名投書的作者。

從傾向性來說,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的調查是偏左民調機構做的,右派不相信。另外,還有拉斯姆森等民調結果是偏右民調機構做的,左派不買賬。

怎麼辦?一個

折中的辦法是選擇有代表性的民調機構數字,左右都選,然後把兩者的數字相加除2,取一箇中間值,或許是一種相對接近真相的數字。

畢竟,在媒體、民調機構都已經被政治化的今天,取得獨立、公正、客觀的調研、評判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朗普靠譜不靠譜?支持他的人會認為,永遠靠譜,即便他身上有種種瑕疵。

認為他不靠譜的就“永恆不靠譜”,經濟上再有能力,也都是浮雲。(完)


蔣曉峰Terry


既靠譜,又不靠譜。

站在政客解讀,說話算話,當選前就說要對中國產品徵稅,如今真的做了,而且產品數額還將增加到600億美元。

這樣做到比打冷槍使絆腳光明正大,有賬明算,有話明說,反而痛快。

當選沒上任就打了一通不應該打的電話,許多人認為他在受到反擊後會收斂,其實,他一直就是有他的算盤,要用好這枚棋子,於是最近簽署法案,如果他有開頭沒結尾,就不靠譜,下一步將會放開官方往來,不能簡單的認為他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是為了美國的利益,用好一切資源。

站在美國的角度,特朗普與第二大經濟體硬懟,政治上可以撈分,爭選票,經濟上獲得收益,緩解美國民眾的焦慮,一個習慣於有對手的國家,面對日益崛起的如今已經成為第二大的經濟體,總不能對對手不採取措施加以限制。

過去美國對我們的限制,更多的是採用政治、軍事手段,如今,直接到了經濟層面,最基礎層面,因此,我們不僅要跟上節奏,同時要有全方位的應對措施。

借用領袖的一句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特朗普靠譜屬於短視的靠譜,一時一事看起來靠譜,對自己國家眼前有利。可長遠看,將會破壞世界上兩個主要大國的關係,一個大國總統沒有遠見,這個就不靠譜。

兩強聯手,可以共畫一個美好世界,爭鬥,對誰都沒有好處,屬於冷戰思維。可以說,這場完全可以避免的貿易戰,由於特朗普不知對手到底有多大能耐,按著自己個性,爭一城一池得失,逆世界潮流而動,眼前贏得蠅頭小利,最終會輸掉整個美國。


布衣吳新建


媒體常把他描述為一個特不靠譜的總統,特立獨行,暴躁易怒,斤斤計較,睚眥必報。但隨著對他了解的增多,你會發現他並沒有媒體所描繪的那麼不靠譜。

從過往經歷來看,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是地產大王、商業大亨、鉅富、股神、演員、足球隊老闆。在商海中沉浮打拼多年,最終能夠屹立於金字塔尖,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他的心理素質、領導能力、創新精神和交際能力,都可以說是一等一的高手。

從他的執政成績來看,他並不是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人。他在競選時候的主張,一項一項都在落實:退出TPP、退出巴黎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修建邊境牆;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止奧巴馬醫改方案;換掉美聯儲主席;把IS收拾得服服帖帖;推出史上規模最大的稅改方案,以及實施基建投資計劃和推進金融改革等。

從家庭教育來看,他的5個子女,不僅樣貌出眾,家教得體,而且事業學業有成,自食其力。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看一個人的為人,就能看出他的孩子的未來。同樣的,通過孩子的成功,也能看出父母的為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是一位成功而偉大的父親。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從政經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身上帶著不少尚未被官場馴服的草莽作風。他對於建制派的繁文縟節、政治正確深惡痛絕,對於媒體的捧高踩低、捕風捉影也非常不滿,自然,媒體對他肯定也沒什麼好話。我們對特朗普的觀感自然而然就會被歪曲了。

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很靠譜的總統。美國經濟可能會在他手上重振雄風。


王靜文


特朗普靠不靠譜,小編不好說,因為這有太多的維度可以討論了。舉個例子,於“第一女兒”伊萬卡、女婿庫什內而言,特朗普無疑是再靠譜不過的了。他可謂是傾國之力在為二人撈資源、鋪路,還有比這個更靠譜的爹嗎?!反之,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又是極不靠譜的,兩人結婚12年來,特朗普的出軌、嫖妓醜聞幾乎就沒有斷過,直接現在仍是二人的困擾。

不過,這些都是特朗普的家事,小編以為題主要討論的應是作為公眾人物的特朗普,尤其是作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他靠不靠譜或許對於外界才更有影響力。

因而,要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小編以為有個角度可以探討一下,那就是以特朗普當前的精神狀態(看著身體太好了,有能力嫖妓應不是啥大問題了)是否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如果能,那麼對於去年力排眾議將他送入白宮的選民來說,他就是靠譜的;如果他在其位卻難以謀其政,那麼,小編以為特朗普就是全天下最不靠譜的人了。

至於如何判斷這一問題,小編不是權威,有人是權威,這些人中既有精神病專家、也有特朗普的前僱員、前助理、現同事、知名主持人,換句話說,他們都是掌握著公眾話語權的人,然而,他們關於特朗普總統有精神問題,難以勝任工作的表態卻從未中斷過。

傳言一:特朗普集團前執行副總裁BarbaraA.Res:

2017年1月,特朗普集團前執行副總裁BarbaraA.Res指認說:

“我知道特朗普患有精神疾病35年了。早在1982年加入特朗普集團時就知道他的精神有問題,他是一個“惡性自戀狂”(malignant narcissism),如今35年過去了,特朗普的病情變得比35年前更嚴重”。

傳言二:35位精神病專家指認:

2017年2月,以精神病專家、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Lance M. Dodes為代表的35位美國專家總結特朗普的“病症”為:

特朗普需要每時每刻“把反對派踩在腳下”、“情緒極度不穩”、攻擊行為上升、自大傾向越來越明顯、無法容忍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經常為此怒火沖天、沒有同理心,常常扭曲現實來匹配自己的精神狀況,並且攻擊任何指出他錯誤的人……(這一年多來的事實……)

基於上述這些“病症”,35位專家冒著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警告,堅持發表公開信,指認特朗普無法安全承擔總統的重任,並願意為這一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著名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約翰·加特納也公開指出:

特朗普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患有“惡性自戀”,這種情況不適合擔任總統”。

2017年10月,又有20多位精神病學家在對特朗普的心理狀況進行鑑定後出版《唐納德·特朗普的危險狀況》一書,寫道:“我們認為,頻繁發推是其在壓力之下即將崩潰的一種表徵。特朗普的情況將越來越糟糕,並在總統重壓之下變得無法控制。”

傳言三:2017年初,民主、共和黨議員指認:

俄勒岡州聯邦眾議員Earl Blumenauer為代表的三位民主黨議員:

“特朗普的行為異於常人,這很危險,他一直在編造謊言,我不認為這樣的人靠得住。也許應該考慮罷免他的總統職務,領導人的精神問題應當引起大家關切。”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Al Franken:

“特朗普總統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我們對他都有這個懷疑,因為他太愛撒謊,謊言太多。很多事情的真相併不是他說的那樣!這不是美國總統應該做的事,或者說,實際上他都不能算一個正常人。”。

傳言四:美國資深記者Michael Wolff:

他在新書《烈焰與怒火:特朗普白宮內幕》稱特朗普與其之前政治強人形象相差甚遠,就在特朗普就職之後的幾個月,不管是特朗普的顧問團還是“第一家庭”所有成員就已經百分之百認識到,特朗普其實無法勝任總統職務。

去年年底,MSNBC有線電視頻道新聞節目主持人Joe Scarborough也公開表示:“從近來特朗普一連串的言行舉止來看,顯然患有失智症”。

傳言六:特朗普前助理、白宮公共聯絡辦公室主任奧馬羅薩·馬尼戈-紐曼(Omarosa Manigault-Newman):

今年8月,紐曼在其新回憶錄《精神錯亂:一位內部人士對特朗普白宮的描述》(Crazy: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Trump White House)中指認,特朗普為患有“精神疾病”的種族主義者。在2017年,她看到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他的當時律師邁克爾科恩會面後嚼了一張紙。

終一句:到底特朗普靠不靠譜,他是“無知、無能、衝動和獨裁”還是真的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或是世界級的超級自戀狂,小編都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想必這也是美國的最高機密之一。

不過,這一年多以來,特朗普在國內外舞臺的種種過激言行,卻也令他不靠譜、甚至精神病的傳言多了幾分可信成份。到底是他的個性使然,還是真有病不好說,但有一點在美國內外卻越來越統一,那就是特朗普似乎越來越不適合當總統!你們覺著呢?


陳一諾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國內的媒體就開始大肆宣揚他的過往歷史。不斷的披露他這樣那樣的不靠譜事宜,諸如什麼由商從政,富豪出身,投資賭場,涉足娛樂界之類的,反正給我們造成的第一反應就是特朗普不適合從政,更擔不起一個國家總統的責任。

不過,從這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特朗普用他頗具風格的手段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變化。不說因經濟增幅擴大而帶動的股市走牛,也不說稅費改革給美國本土企業員工帶來的收入增長,也不用說他提出的讓美國再度強大而引發的國際美元迴流,單是他競選總統的誓言正在慢慢的實現,就可以看出他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就在這兩天,特朗普又順利簽署了鋼鋁關稅法案,準備實施對進口鋼材徵收25%、進口鋁材徵收10%的關稅。這一答案的順利簽署,可以說,特朗普的政治權威體現到了極致。當然,這個法案實施可能還有個15天的空窗期,墨西哥與加拿大獲得了首批豁免權。但特朗普說了,給其他國家爭取豁免權的機會,前提是必須過來與美國談判,要求不得危害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這個關稅答案,很明顯是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我國也表示了強烈的針對性的態度表達。因為就在二月份,我們的貿易順差有兩千多子人民幣。賺了這麼多錢,美國直白的要求中國降低對美的貿易順差,要求降低1000億美金。這美國的法案不敢說針對,但明顯對中國不利。

不管怎樣,特朗普仍然是順利簽署,並且很快就要實施,美國所謂的本國鋼鐵企業的強大有了很大的支持力度。

以上,個人感覺,特朗普還是很靠譜的,作為一個總統,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上,他確實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福音。傷害不傷害到其他國家,他絲毫不做考慮,挺牛的確實。


當世一板磚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的國際行為明顯變得更加強硬,並同時增加軍事預算的投入和使用武力來保護利益的意願。特朗普的底線明顯比奧巴馬的底線要更能引起其他國家的重視,因為近年來的一次次武力打擊和軍事裝備援助都令人相信,當特朗普表示要使用武力時,沒有國家願意賭美國是在虛張聲勢。即使是俄羅斯,也不得不注意特朗普的每一條推特和每一句具有威脅性的話語。

圖為特朗普

特朗普正在把自己打造成新時代的肯尼迪,而肯尼迪曾經對他國的外交政策就是:美國即使冒著99%的可能性爆發戰爭,美國也會堅持維護自己的利益直到對方心理防線崩潰做出和談,甚至不惜為此爆發核戰爭。

圖為肯尼迪

新世紀的美國政府一直都缺乏關於國家安全優先事項的連貫戰略框架,特朗普之前的每一屆總統都沒有嚴肅的分析過美國的優先事項,無論是奧巴馬還是小布什都是在全球有貿易的推動下與其他國家做出相互讓步,貿易平等對擁有絕對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美國是“不公平”的。

圖為特朗普主義

在特朗普眼裡,美國需要在與他國的貿易問題以及其他爭端上獲得更有利的境地,因為美國有最強的軍事實力和影響力,各國需要對美國作出讓步,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衝突。這就是特朗普目前所在做的,也是特朗普先與中國發動貿易戰又提高對歐洲關稅再製裁俄羅斯的最主要原因。


軍事新觀察


對美國人來說,特朗普不太靠譜;對他自己來說,特別靠譜;對全世界來說,需要靠譜就靠譜,不需要靠譜就不靠譜。


第一個問題,正是特朗普支持率不高的地方所在。從競選開始,就至少有一半美國人不是特別喜歡及看好特朗普(對希拉里也是一樣),但美國人沒有選擇——所以,當時我就說,這次選擇,對美國人來說,是非常無奈的,因為真的沒有更好的選項了,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這一點,在特朗普上臺後一年半來,仍然沒有很大改觀。特朗普一直在努力,而且可以說非常努力,但半數美國人就是覺得他不太靠譜,所以我們看到的支持率總是這麼低——長期穩定在40%左右,反對者(或者說不認可者)基本在50-60%之間。


這種從競選到上臺後一直如此的低評價,在當代美國並不多見。大概也就尼克松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了。而事實上,尼克松在上臺伊始,還是比較受認可的。



第二個問題,特朗普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使命與承諾,其實還是很靠譜的,可以說非常靠譜。上臺以來,看上去他的老拳神出鬼沒的,但總體沒有偏離兩個原則:一是充分兌現自己的承諾。比較說話算數。二是一切以美國優先,只要符合美國利益,怎麼來都行。所以使得很多國家,對特朗普時代的美國都覺得不太適應,因為以前真的沒有這樣的總統出現。


不過,僅就個人而言,特朗普堪稱王陽明先生的好學生——非常滴知行合一。這一點,其實值得我們個人學習,特朗普能不斷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為了達成以上兩點,特朗普不介意在其他問題上東搖西擺。比如以色列問題。在選戰中,特朗普堪稱兩黨中唯一的宣佈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爭端中持中立立場的候選人,其他人都恨不得直接說自己就是以色列人。連《外交政策》雜誌都說,在猶太遊說勢力強大的美國政界,政客敢有這樣的立場簡直與自殺無異……但,在上臺後,尤其是意識到需要得到猶太利益集團的支持時,特朗普幹了很多總統都幹不到的事情——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美國使館還遷館了。


第三個問題,特朗普對於世界各國的態度,就是以美國利益為中心,誰在某個問題上有利於我,我就誇誇他,誰不利於我,我就搞他……週而復始,循環播放。於是乎,世界各國,很多國家的戰略家、領導人及媒體都看的暈暈乎乎的,只有特朗普偷著樂不過癮,還成天公開地樂。你說氣人不氣人?


但對於我們來說,研究好特朗普的執政特點,真的是太太太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