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晒一晒成績單了!恆大三年的精準扶貧竟然做了這麼多事

就在最近,大方縣突然變得熱鬧起來,純種安格斯牛第七育種場內,人流攢動,喜氣洋洋。就在三年前,這裡還是全國知名的貧困縣,但是現在,4萬貧困群眾已穩定脫貧,間接帶動5萬農戶增收,肉牛產業已成為大方縣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並逐步使大方縣發展成為全國基因最純、現代化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安格斯肉牛基地。是誰讓大方縣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原來是恆大集團。

恆大集團無償投入110億結對幫扶畢節市已滿三週年。這只是大方縣脫貧路上的一個縮影。過去三年,政企勠力同心,以及一系列扶貧舉措的精準發力,已然讓這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心一意 只想幫助老百姓

作為民營企業,恆大參與扶貧除了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從全國各地抽調2108名集團業務骨幹常駐烏蒙山區,出技術、出管理、出思路,更體現著民營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優勢。

該曬一曬成績單了!恆大三年的精準扶貧竟然做了這麼多事

恆大扶貧團隊抵達貴州

為快速推動扶貧工作開展,恆大與大方縣委政府建立起政企聯席會議制度,共同協商大事要事以及扶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併合理分工形成政府負責徵地拆遷、政策發佈、群眾工作,恆大負責項目建設、複核准入資格、實施幫扶政策,雙方優勢資源高效整合,無縫對接。

該曬一曬成績單了!恆大三年的精準扶貧竟然做了這麼多事


恆大助力畢節發展中藥材、經果林產業實現規模化種植

在大方縣奢香古鎮規劃區內,一些需要搬遷的本地汽車企業在得知需要搬遷後,在遷拆款還沒有下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選址裝修搬遷的工作。其中一家企業代表說:”外地企業都這麼真心實意幫助我們大方,我們更需要做些什麼。”

在屬於徵拆範圍的大方縣東關鄉大寨村現場,鄭寨組的農民劉啟林在與其他村民交流時說:“這個項目是人家恆大掏腰包給我們做的,我們一不能漫天要價,二不能賴著不搬,三不能刁難人家。只要政府找個地勢給我們過渡,喊我搬就搬嘛!”

大方縣理化鄉的張氏家族更是主動遷移了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祖墳,支持恆大扶貧援建工作。一位張氏後人這樣說,人家幫大方,大方人知禮懂禮,自然要有個正確的態度。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恆大集團的幫扶已經與當地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的自強不息形成了強大的脫貧攻堅合力。

扶貧這件事 還可以做的更好

為進一步推動黨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決策落到實處,更好地踐行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恆大集團擴大幫扶範圍,於2017年5月3日開始,再無償投入80億元,共計110億元扶貧資金,由整縣幫扶大方擴展到幫扶畢節全市10縣區。

該曬一曬成績單了!恆大三年的精準扶貧竟然做了這麼多事

恆大助力畢節發展蔬菜產業實現規模化種植

轉眼間,恆大精準幫扶已滿三個年頭,畢節各縣區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處處欣欣向榮。截至目前,恆大已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其中已助力黔西縣於今年9月成功脫貧摘帽。到2020年底,還要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今年9月,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因為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連續八屆榮獲中華慈善獎。在授獎大會上,他表示:“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該曬一曬成績單了!恆大三年的精準扶貧竟然做了這麼多事

老人的新村生活

日前,恆大幫扶的進展畫面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中展出,作為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回報社會的典型,恆大扶貧工作已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

距離大方整縣脫貧還有最後30天的時間,大方縣縣委書記佘龍表示:“脫貧攻堅是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聚焦核心指標,著力補齊短板,確保按時打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