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和西安本不是一個地方,秦朝為什麼會把咸陽劃歸到西安歷史中?

正式註銷


仔細讀一下提問,感覺提問前後的意思不通。

是不是要問秦朝時期咸陽和後來的西安是不是一個地方?可以肯定回答,咸陽和西安其實是一個地方。一個在渭河北岸,一個在渭河南岸,隔河相望。如果你在地圖上搜一下秦咸陽宮遺址和漢長安城遺址位置就會明白。漢長安城也是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建立的。漢高祖劉邦的長陵其實是建在秦咸陽城裡面的,就是現在的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漢朝時期有陵邑制度,為了加強管理,把當時其他地方的富豪顯貴遷到死去皇帝的陵墓旁,相當於建立一個城市,距離長安城很近。詩文中常有“五陵少年”這個詞,字面上是指住在五個陵邑的年輕人,其實泛指生活在長安的富豪顯貴的年輕後代。用現在人的觀念可以理解為一個城市的兩個區。

再說一下咸陽和西安的歷史沿革,要不然西安和咸陽兩個地名在秦朝是聯繫不到一起的。

咸陽縣是在秦孝公12年即公元前350年設置,就是商鞅變法那個時期設立的。在秦始皇26年即公元前221年劃歸內史管轄。內史掌管京畿附近的的行政管理。此時的長安還是一個鄉的名字。 劉邦在公元前206年改咸陽縣為新城縣,在公元前202年才設置長安縣,在公元前200年把新城縣併入長安縣。漢武帝在公元前114年把新城縣從長安縣劃出,更名渭城縣,東漢劉秀在公元30年將渭城縣併入長安縣。直到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18年從涇陽縣、始平縣各劃出一部分重置咸陽縣。長安自從置縣以後,再沒有太大變化,一直延續到現在。

明朝,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大將軍徐達解放了奉元路,明朝政府把奉元路改為西安府。這就是西安這個名字的由來。公元1371年明朝政府將咸陽遷到渭水驛,就是今天的咸陽市,這是最大的變化,今天的咸陽位置不在秦漢時期的咸陽。

歷史上分分合合, 現在的西安和咸陽又要走到一起來。


關中拾遺


看看《史記》怎麼寫的,看看地圖。河南網友別挑事。











親爹親爹


咸陽是咸陽,長安是長安,無論古今這都是兩個城市,秦咸陽宮遺址至今仍在咸陽境內,西鹹之間的東市和西市至今也有痕跡。

唐史記載了咸陽和長安商人之間的貿易往來,從來都是兩個城市,現如今很多人故意將其混為一談,不知道是對歷史不瞭解,還是虛榮心在作怪,別有用心?


勇者奇緣


在郡縣制普遍存在實施了以後,由於郡(後來的府)轄區比較大,城池的命名一般以縣的名稱來冠之。咸陽城所在地是咸陽縣,秦之後咸陽不再是國都,西漢先設置長安縣建制,然後在長安縣建設長安城,後來的長安城由於被多次作為國都,尤其是強盛的西漢以及隋唐,所以知名度很高。西安一詞是從郡府一級行政單位京兆府,奉元路而來,並不是從長安改來的。民國時期到解放初期先撤銷了郡府一級行政單位,後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市”,這個市是原來某某城的城區,基本上是在原來郡府的駐地將城改市,這個新的市與最初原來的縣沒有隸屬關係,後來這個市扮演了原來郡府的角色,成為地級市。



B勇於攀登


咸陽的來歷有兩種,一說古時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咸陽位於九峻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曰;”咸陽”。鹹是“皆,都是”之意。

另一個說法是,據《史記》載,秦,衛央變法在此設置”咸亨,陽裡,後秦孝公將二地合稱“咸陽”。




公元前350年(周顯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建都咸陽,次年由櫟陽遷咸陽。秦滅六國統一,定都咸陽。秦亡後,項羽火燒咸陽城,咸陽毀於兵燹。漢初,劉邦修復被項羽焚燬的咸陽,取名”新城”。

漢統一後,劉邦定都長安,距秦都咸陽十多里地。三國西晉時,咸陽轄區內有,扶風,新平,馮翊,始平,安定諸郡數縣。南北朝設咸陽郡,此後隋唐宋等朝代咸陽縣隸屬於京兆府轄制。元置陝西行書省,咸陽縣歸奉元路節制。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咸陽隸屬轄區。清代沿明制。民國時,省下置道,縣兩級,咸陽縣歸關中道管轄。


西安古稱;長安。西周稱”豐鎬,漢隋唐五代稱長安,是政治經濟中心,絲綢之路的起點。唐以後長安逐漸失去政治首府的位置,歷代均置京兆府,冠以西北首府,元稱奉元路,明始稱西安府至今。是西北文化經濟中心。

歷史上的長安城,各代地理位置均為不同,現在的西安市遠遠小於古長安數倍。現在的咸陽市與古代的咸陽是有天壤之別,就地理位置,相去甚遠,歷史有混淆之說嗎?


手機用戶52347605903


東邊 “撈翔” 整天賊心不死!總想黑西安一下,踩西安一下!

整天利用頭條悟空問答,故意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_・,搬弄是非!實在是應該人人喊打!


宇唐天下


長安者,長安城而已,地不出長安縣或萬年縣

咸陽者,咸陽縣而已

咸陽隸屬於京兆府,而不是長安縣,更不是長安城,是同屬並列關係,而非上下級關係


拉丁男兒


最近出現了一批攪屎棍,搬弄是非,搞族群對立,地域互黑,特別是黑陝西黑西安黑黃帝陵的比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