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讓高陽柑橘不愁銷

“互聯網+”讓高陽柑橘不愁銷

“我裝箱上船的柑橘是奉節客戶要的貨,一共220件,每件25公斤125元。”11月23日,正在忙碌的高陽鎮明衝村柑橘種植大戶陳靜高興地說,一天之內,他通過網絡銷售了1萬多斤柑橘。

柑橘銷路受堵塞

“過去,我們的柑橘成熟後,有點愁銷路。”陳靜種植柑橘50餘畝,等到柑橘成熟推向市場時,由於銷售渠道沒有打開,柑橘銷路並不好。

據瞭解,陳靜所在的明衝村在集體生產年代,有種植柑橘的習慣。2000年初,鎮政府為增加農民的收入,因勢就導,引進紐荷爾、晚熟紅心臍橙等品種,通過果業協會拓寬銷售渠道,使柑橘的種植面積逐漸從幾百畝發展到瞭如今的2萬餘畝,實現了戶戶種柑橘,人人賺柑橘錢。

但由於各地種植柑橘面積增多,柑橘產量增大,導致柑橘在市場上的銷路受到了堵塞。寬帶進村建電商為進一步幫助果農銷售柑橘,高陽鎮把拓寬柑橘銷路提上了議事日程。2016年初,該鎮實施了寬帶鄉村工程,寬帶網絡覆蓋了所有村和社區。同時,鎮裡組織果農進行電商業務培訓,讓果農懂得了怎樣開展電商業務。掌握了電商業務知識的果農們,很快建起了銷售柑橘電商網頁,並把電商網頁鏈接到手機微信,全鎮15個村2個社區都建立了電商平臺,不少村民也跟著註冊了微商,全鎮3500餘戶果農通過電商拓寬了柑橘銷路,不僅把銷路瓶頸打通了,還把柑橘賣到了全國各地。

電商微商忙銷售

“電商和微商的力量太大了。”高陽鎮鎮長黃波說,“過去,高陽的柑橘一到成熟期,就大車小車地往外運,賣不出去的只有在當地廉價賣,再賣不出去,只有爛在樹上了。如今,不僅80%的柑橘通過電商平臺就賣出去了,而且銷售柑橘的收入還增加了30%。”

陳靜是高陽鎮3500多戶果農中之一。他家的100餘畝柑橘通過網上電商平臺利用手機微信開展微商業務,他的柑橘變得供不應求。

該鎮電商負責人告訴筆者,政府通過培訓培養出來的農家電商和微商,不僅讓果農在果園裡就把柑橘賣出去了,而且在外打工上班的果農子女,利用空閒時間也能幫家裡賣柑橘。在廣東打工的海壩村村民黃曉、樂公村村民劉俊,利用下班時間用手機微信獲得了柑橘訂單,他們把訂單通過網上傳給家中父母后,其父母第二天便入園採摘柑橘,通過快遞郵給了客戶。

據瞭解,高陽鎮柑橘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年產柑橘900餘噸,每年給果農帶了2000餘萬元的收入。目前,該鎮已銷售柑橘300餘噸,果農正通過各種銷售渠道向外銷售。

(通訊員 劉益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