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呢?答案很现实

网友一:

所谓“优质师范大学”,是那些高考录取线和211甚至985分数线不差上下的重点师范大学,高考后根据成绩选择上哪所大学,考虑的更多的是地域和专业,“师范”两个字就是学校名称而已,至于毕业后从业,就看大学四年学习后形成的思想认知、就业能力、求职需求是怎么样的,和当初报考师范类院校没太大关系。

不能否认现在整体环境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审视、挑剔、误读太多,吓退了不少本来对教师职业怀有热情和兴趣的学生。

为何很多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呢?答案很现实


网友二:

是因为考不上吧?你以为老师是那么好当的,想当就能当上?

现代社会的职业选择是开放性的,很多大学生把本科阶段考“教师资格证”当成了求职时的更多出路,所以不用担心“教师荒”的问题,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其他院校一样,都是遵从自然选择的规律,顺其自然吧。

网友三:

社会的需求问题。我们每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远远高出了,每年社会招聘的数量。也就是说有很多毕业生是当不了老师的。不是他不想当,而是没有那么多的职位。那么这些人就只好去从事其他行业了。也就是说不是人家不喜欢当老师,是社会现实逼迫人家去从事其他行业。

有很多的师范生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不太愿意当老师,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当老师的人绝对是不少的。这不最近各地又发布了教师招聘考公告了吗?看看报考的人数。有太多人想当老师了。

为何很多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呢?答案很现实


网友四:

我是在五、六线城市生活,因一经济衰退,就业岗位少,这几年招教考试火爆,报考人数剧增,甚至985/211院校生都有。尤其是女生。这样学校师资力量得到提升。和你谈的情况不符。你所说可能是一线二线城市,经济基本面好,就业岗位多,再加上学校招教门槛高,比如北京小学都必须是研究生毕业的,中学是博士生。限制大多数师范生报考,很多学生转就其它岗位。

网友五:

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算是太高。平静而教师的工资,能够过一种普通的平凡的日子,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例如出去旅游什么的,得精打细算。也就是说,教师的生活质量并不算得是太高。而有的人呢,想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那就必须有钱,要赚钱,从事教育这个行业是不太可能了。所以有很多师范生被引入了高收入的行业。

为何很多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愿当老师呢?答案很现实


网友六:

现在师范大学毕业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走上三尺讲台成为老师了,就业竞争其实更激烈了。教师资格证已经面对全社会开放考试,并非师范生的专利 。只要你想当老师,就去考取教师资格证,然后就可以参加各个学校的招聘竞争,师范大学毕业生还得面临新的竞争。一些师范大学毕业生最终选择离开三尺讲台,估计与此也有一点关系 。

虽然我们都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陪伴孩子成长。但首先得让教师这个职业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行,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