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老河19452005


嗯這麼說吧,其實每個人的人體內都是有癌細胞的,只不過人體免疫系統的存在抑制了癌細胞的壯大和生長。一旦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永久性的破壞,人體出現癌症的概率明顯上升。

回到問題,那麼什麼樣的人會不得癌症。其實很簡單,就是吃素的人。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吃素的人體內的血液肯定的偏向鹼性的,這對抗擊癌症的形成很有幫助。

2. 就目前各種肉類視頻的安全性來說,吃素有利於人們維持平和的心境,更加的利於戒色寡慾,腎的強弱是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免疫力,一般腎虛的人其免疫系統必然不是很好。中醫有句話說的好,腎虛則百病叢生。

3. 勤鍛鍊的人不容易得癌症。經常鍛鍊的人,大腦會在鍛鍊的時候分泌多巴胺,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4. 細胞的老去跟死去及癌變都需要免疫系統將其吞噬清理掉,所以可想而知人體的免疫系統何其強大,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是比任何藥物都要強,如果是經常性的感冒、鼻炎、口腔潰瘍等,就要注意了,你的腎可能虛了很多了,免疫力因此低下。戒色保精,方為延年益壽、養生久活之根本。


機械養生白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恐怕誰都不敢說他不會得癌症,每個人都可能得癌症,沒有哪個人能肯定不得癌症,差別只在於有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更高,風險更大,有的人得癌症的概率風險更小。

所以,這個問題準確的提法是:什麼的人相對更不容易得癌症?或者說得癌症的風險更小?


1、基因“好”的人。你不能不承認,有的人就是天生基因好,所以你就會發現,有的人吸菸酗酒,各種“作”,他就是沒得癌症,這個是沒辦法的事,就像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怎麼樣折騰,學習不努力,人家也能坐享豪車別墅。不過,如果這種人能做得更好,那他的人生會更精彩。但這種人畢竟只是少數,你可不要傻傻地說,我也不努力學習,同樣的,你可不以傻傻地也跟著說,人家吸菸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我也吸菸,呵呵,你吸菸極可能惹癌上身,或其他疾病,然後只能活到五六十歲。


2、老生常談,有著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人,比如,不吸菸,不酗酒,少熬夜,不過勞,不肥胖,不胡吃海喝,不濫性,有所節制的人……這類人不是說肯定不會得癌症,但在同等條件下(比如你先得確保你的基因有人家的好),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越少的人,患癌風險越小。不要抬槓,這是基本邏輯。越努力的人,考好成績的概率越高,這個不會有人去否定吧,但當然不是說刻苦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因為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甚至包括運氣因素。


3、懂得主動體檢(針對性的腫瘤篩查),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異常情況,比如癌前疾病或病變。


4、發現異常及時診治的人,這樣就可以及時處理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而不是等到已經癌變。


腫瘤專科醫生


不如來說說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癌症:

肺癌

肺癌是所有癌症當中男性患病率最高的一種癌症,在我們國家肺癌的致死率和發病率排名第一。大量資料表明,吸菸是肺癌最大罪魁禍首,尤其是年齡50歲以上的吸菸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菸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者的10~20倍,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幾率越高。其次,肺癌發病還和空氣汙染、廚房油煙有關。

預防肺癌的措施有戒菸、注意保護環境、出門戴口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螺旋CT檢查。

乳腺癌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患病率最高的一種癌症,具有乳腺癌患病家族史的女性的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此外乳腺癌還和月經初潮早絕經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絕經後肥胖、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長期過量飲酒有關。

預防乳腺癌措施有適度體育鍛煉、保持心態平和、不亂用雌性激素、不過量飲酒、定期鉬靶檢查等。

胃癌

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胃癌家族史、有胃炎胃潰瘍病史、喜食燻烤鹽醃食品、吸菸、50歲以上男性等。

預防胃癌的措施有:三餐規律、低鹽飲食、少吃燻烤鹽醃食品、戒菸、多吃水果蔬菜、積極治療胃炎胃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

肝癌

肝癌的高危因素有:長期酗酒、慢性肝炎病史、重度脂肪肝、飲水汙染以及食用黴變食物。

預防肝癌的措施有:接種乙肝疫苗、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加強體育鍛煉、戒酒。

腸癌

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腸癌的高危因素有: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病史、吸菸等。

預防腸癌的措施有:改變飲食習慣,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少食用肉類、戒菸等。

鼻咽癌

鼻咽癌的高危因素有:家族病史、環境汙染等。

預防鼻咽癌的措施有:保持鼻及咽喉衛生,飯後漱口,必要時進行鼻咽腔沖洗避免病毒感染、避免有害煙霧吸人,如煤油燈氣、適量運動增強免疫力。

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病死率極高。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菸、長期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過量飲用咖啡、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患者、環境汙染。

預防胰腺癌的措施有:戒菸戒酒、增加水果蔬菜攝入、低脂肪低蛋白飲食、適度鍛鍊增加身體免疫力。

淋巴癌:

淋巴癌的致病和病毒感染、放射線、使用化學藥物以及自身免疫系統有關。

預防胰腺癌的措施有:生活作息規律並堅持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心情。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幹細胞增值異常的惡性疾病,白血病的高危因素有:放射線、接觸苯類等化學物質、有家族病史。

預防白血病的措施有: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免疫力、避免接觸易誘發白血病的化學物質、避免放射線照射或做好防護措施。

最後總結一下,預防癌症要戒菸限酒、加強體育鍛煉、生活作息規律、平衡膳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定期體檢。


熊貓愛飛行


這是個好問題,不過要是嚴肅地來看,這個問題恐怕無解。嚴格說來,目前醫學界還沒有能夠確切地定義“癌症”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只是從各個角度觀察瞭解到了這類疾病的一些特性,以及癌症和其它一些因素的相關性。因此,目前的確很難確切地回答題主的問題。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防癌”這一點上我們就無事可做。如前所述,根據目前的研究,醫學界已經發現了癌症的發生與諸多因素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因此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規避這些因素,理論上是可以降低患癌症的幾率的。
那麼對於大眾而言,有哪些值得參考的“防癌措施”?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於2018年發佈了第三版《飲食、營養、運動與癌症:全球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議,供大家參考如下:
1、保持恰當體重;
2、保持適當運動;
3、飲食應富含全麥、蔬果、豆類;
4、少食“快餐”以及其它富含脂肪、澱粉或糖類的加工食品;
5、少食紅肉及加工肉類食品;
6、少喝含糖飲料;
7、少喝酒;(注: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滴酒不沾也許更好)
8、營養品無益於防癌;
9、母乳餵養;
10、如果已確診患癌,遵循上述建議仍可改善預後。

最後,諸如“戒菸”之類的常識性建議我想就不必贅述了。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第1:血緣三代沒人得過癌症,不會遺傳得癌症。第2:不抽菸少喝酒多喝水多走動早睡覺,生活規律的人很少得癌症。第3:不要接觸塑料原料特別是垃圾塑料原料,遠離甲醛比例高和放射源的地方,注意防範的人很少會得癌症。第4:不要和癌症患者身體接觸,遠離癌症傳染的人很少得癌症。做到這四點就基本不會得癌症,但是世上無絕對人一倒黴也會得癌症的。人生在世注重健康才是真,傳說真正生活開心的人不會得癌症,因為要求低就算得不如盼也會開解自己內心的人就是生活開心的人。有的人一檢查出癌症就自殺有的人從檢查出癌症到現在活了二十年還很生龍活虎,說明開朗生活的心態非常重要。得病了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治療千萬不能輕信那些江湖假醫生,科學在進步只要還在生活就有醫治好的希望。


魚在遊雨在下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癌症的種類不同,誘發原因不同,需要分開說明。談癌色變,因此這又是一個沉重的問題。只有搞清楚,各種癌症的誘因,發病,抗癌,直至離世的全過程,才能深刻明白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本人曾在北京潘家園附近,一個著名的腫瘤醫院,呼吸內科病房住院。您一聽,就能知道,我要說的是關於《肺癌》的問題。因為疑似肺癌,所以去就醫。△症狀為(1)消瘦,體重減少。(2)肺部不適,有疼痛。(3)咳嗽,有少量咯血。〈4)呼出的氣,有一種異常的味道。△在門診,住院,手術,手術後的後續治療,全過程歷時兩年多。我接觸到的多名權威專家,青少年,成年人,老年,男男女女的患者,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好了,這就是我要講時【第一點體會】,是《肺癌患者不分年令大小》。

我本人有較長的吸菸歷史,住院為的是動手術。《難友》中,術前或術後活體病理報告,凡確診為肺癌男性,都有較長的吸菸歷史。在聊天交談中,達成有一點共識的是,《長期吸菸是肺癌的主因》。不吸菸,不一定得不上肺癌。但得上癌癌必是吸菸者。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所有《難友》,來自各地,工作,環境都不同。私下交流,達成的第三點共識是,《心態很重要》。每個人具體不用細說。但有一個共同點,或因工作不順,或因家庭矛盾等等,長期鬱悶,積鬱成積的《累心》的結果。心要放寬,少生悶氣,說的容易,但事到臨頭,做起難。但是胸懷坦蕩,笑對人生,不失為防止肺癌的關健。

順便告訴一下各位,本人手術後,活體病理結論是《結節》,不是肺癌,白捱了一刀。

有的親朋好友中,也有患上胃癌和前列線癌症的,我將在明後二天另寫一些認識。歡迎關注。


匯燕1


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得癌,就必須知道人為什麼會得癌!

什麼是癌?現代醫學講,就是惡性腫瘤。對不?

那麼,癌本身是個什麼東西?它吃什麼?喝什麼?靠什麼生存?這些問題現代醫學專家們解釋清楚了嗎?沒有!真的沒有!

我的觀點是:癌與其它的疾病沒有什麼兩樣,就是人自身的體質或者說客觀環境等,給癌創造了發育、生長、成熟、惡變的土壤,它就自然而然就出現人的體內啦。

所以,人要想不得癌,就像不得感冒一樣,人必須學會自身免疫力吧!為什麼有人很少得感冒?為什麼有人經常感冒?是不是一個道理呢?我認為是一樣的。

簡單地說:人要不得癌症。就要知道癌的生存需要什麼?你不給它機會,它也就離你而去,尋找新的買家或賣家啦!

信不信?未來會證實!


磐鷹759


這個問題,世界上的任何國家的科學家和醫學專家都回答不了,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攻克癌症。不信你可百度搜索。每年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不少人患癌症而死去。偉人平民都一樣。(再發達的國家也不行)。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我認為有兩種人不得癌症。一,據醫學雜誌報道:任何癌症都有遺傳性,上代沒有患癌症的,得癌症的機率很低。我地有一戶人家,父母兄弟都患癌症,而她去年也得了癌症,現奄奄一息了。這樣例子很多。從這一現象說明,沒有癌症遺傳的人,患癌症很少。二,長期堅持鍛鍊,沒有環境汙染,心情娛愉飲食有規律,少抽菸少飲酒,生活習慣好的人患癌症機率低。癌症可防治,如身體不適在早期檢查中發現,及時治療,治癒率可達百分之百。我地吳姓中年男人今年六十八歲,前十五年胃癌初期手術,現身體仍然良好。(僅供答題)。


戀愛婚姻家庭道德驛站


德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奧托·海因裡希·瓦爾堡,有份研究是這樣的,剝奪一個正常細胞35%的氧,該細胞就會在48小時內發生不可逆轉的癌變。同時發現癌細胞在酸性的環境中繁殖更快,當PH值7.4時,癌細胞處於休眠狀態,當PH達到7.6時,癌細胞會在數小時內死亡,鹼性的環境不適宜癌細胞生長。

浙江大學教授胡訊和晁明團隊用小蘇打,治療癌症。這種治療稱為靶向治療,就是在癌細胞部位注入碳酸氫鈉,我們俗稱的小蘇打。中和掉乳酸和氫離子,提高腫瘤部位的鹼性來殺死癌細胞。用這種方法治療了40例肝癌患者,40例有效,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中位生存期超過了三年半。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萬例,30年增長了465倍。中國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嗎?當然不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10個國家排名:第一名、丹麥325人/10萬人。第二名、英國317人/10萬人。第三名、澳大利亞308人/10萬人。第四名、新西蘭,第五名、比利時,第六名、法國,第七名、美國300人/10萬人。第八名、挪威299人/10萬人。第九名、加拿大,第十名、捷克295人/10萬人。中國大陸排50名後,每十萬人有211人患癌症,臺灣排名第29位。

為什麼癌症發病率最高是發達國家?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慶幸。如果中國人攝入的肉類等酸性食物和丹麥一樣多,鹼性的蔬菜和他們一樣少,請相信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不會比他們低。

實驗證明;西方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中國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其實全人類都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這是我們攜帶的DNA決定的。

古人類學家能追溯人類歷史至500萬年~700萬年,人類吃採集型的鹼性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蔬菜類、根莖類的食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人類誕生以來喝的是天然水,地球上的江水、湖水、泉水99%以上是鹼性水。人類喝天然鹼性水吃鹼性為主的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這些鹼性為主的飲食以經過500多萬年的自然選擇,不適應這些飲食的DNA幾十萬年前就淘汰了。也就是說,人類的DNA只可能按照鹼性為主的飲食編碼。所以就不可能對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飲食的革命性變革使得代謝性疾病高發。

人體正常細胞在偏鹼性的環境中繁殖活躍,在偏酸性環境中活力下降,癌細胞則不同酸性環境繁殖更快。人類數百萬年來以鹼性食物、鹼性水為主,今天這種平衡被打破,我們的飲食由鹼性為主的植物性食物、天然鹼性水向酸性為主的肉類、穀類、酒類、飲料、純淨水過度。使得現代人處於一種低水平的代謝紊亂狀態,健康的機體應該是有剩餘鹼,如鉀鹽、鈣鹽等鹼性離子,而不應該是剩餘酸,如尿酸、乳酸、氫離子等酸性離子。人體內有剩餘鹼的人不容易患癌症,就是我們說的“鹼性體質”的人。


降尿酸聯盟


說不得癌症,沒有人可以很保證,患癌就像中彩一樣,很難讓人相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醫院待了幾年,見過很多病人得了絕症之後的各種痛苦,往往人財兩空。疾病在於預防,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癌症也是一個質變的過程,量變的因素有很多。

其一.癌症跟遺傳有關。學過遺傳學的都知道,家裡有患癌的親人,下代患癌幾率會增高。像這類的人,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且定期去進行防癌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隨著醫學的發展,很多癌症如果發現的早,經過放療化療或者手術是可以治癒的。但往往一發現癌,通常就是晚期,所以要培養自己的健康意識。

其二.患癌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抽菸可以增加肺癌的風險,性生活紊亂的人會增加子宮癌的幾率,常年酗酒的人,大多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後期易形成肝癌。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因工作加班,熬夜。有些工作還需要倒班,像空姐,醫生護士等等,晝夜顛倒,生活很不規律,這些都增加患癌風險。我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常年倒班,生活很不規律,但因工作因素,無法避免。夜休了就好好休息,避免身體透支,然後加強營養,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定期做體檢,早發現問題,早去解決問題。

其三.好的心態很重要。心態樂觀的人,情緒更容易宣洩,消極悲觀的人更容易抑鬱得病。親眼見過患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人,往往都是內心消極的人。在醫院可以見到人生百態。有人生病後,還能保持比較樂觀的情緒,能積極接受治療;有人生病後,情緒大變,每天泣不成聲。不能說情緒起到決定的作用,但能控制情緒的人往往會更好的去宣洩,可以更積極的配合治療。

其四.我們的生活環境。爺爺奶奶那一代人,雖然醫學水平不高,一個感冒也會讓人致死。但是他們那一代人,病種沒有現在的多。對比一下生活環境,他們那一代人環境比較生態,汙染小。工業革命之後,大氣汙染、噪音汙染、水源、土地等等,包括我們吃的很多東西,地溝油,激素,還有很多不良商家為了賺錢,應用很多帶有致癌物質的原材料。這些都增加了我們患癌的風險,生活在這樣一個易得癌的環境中,我們很難保證什麼人不得癌症,還是哪句話:疾病在於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