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大約五年以後,農村開始出現一派欣欣向榮。感覺各個村巷子裡的土牆、草房在迅速地消失,一棟棟紅磚黑瓦的大瓦房在崗頭、新地悄然地拔地而起。剛剛上小學的我就被裹挾在這熱浪之中,享受著大家繁忙和幸福帶來喜悅的餘溫。

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那時無論哪裡蓋新房子總少不了孩子們淘氣的身影,既是去感受新奇,也是探聽哪天上樑,因為為了喜慶和吉利房主總是在架大樑這一天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上樑。上樑表示新房架構結束,也就是今天說的主體完工吧。通常上樑的時間主人會提前告訴大家。當然是黃道吉日,一般是農曆每個月結尾二、六、八、十所謂的雙日子。目的是讓親朋好友們那天來行情、賀喜,也見證喬遷新址。為了烘托氣氛(今天說攢人氣)主人會在上樑這天早上“撒糖”,讓村裡的老少孩子們去“搶糖”。

記憶中農村蓋房子春秋兩季比較多,大概是因為初春冰雪融化農耕還沒開始,深秋收種都結束了,這兩個階段是農閒。只要是自家村子蓋新房子,主人會主動告訴從門口經過或來玩耍的孩子:“小二子,明天早上早點來搶糖哦……”家裡人晚上也會提醒:“早點睡覺,明天早上去崗頭上xx家上樑,搶糖去,他家那房子木料……糖肯定多……”後半句可能還沒聽完孩子們就已經進入夢鄉了。


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外面還漆黑的,“啪嗒”,十五瓦的昏黃白熾燈亮了。“二子,快起來,炮竹響了,xx家要上樑了,趕快去搶糖。”立刻驚醒,迅速穿好衣服,大人孩子都朝一個方向跑去。遠遠的一百瓦甚至二百瓦的燈光閃耀著,新房子的場地已經是人頭攢動了。房子周圍的腳手架都還雜亂的豎立著,人們從下面鑽過去,新大門口一片和正屋後面是空曠的,人們趕緊“佔領”一個有利地形。

運氣好時去的早,當然有人是特意去的早,立即鑽進“堂屋”。屋內燈光透亮,門、窗、柱子上貼滿了吉慶的大紅對聯,一般是“上樑喜逢黃道日,豎柱正遇紫薇星”等。東邊山牆是親友來賀的“情單”,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後沿二樑掛著幾匹“紅”(就是被面子,多是親戚好友行情贈送。)如一面面旗幟;正中間一張八仙桌子上擺著幾樣貢品,常見的是一條糕,上面包著紅紙,一碗糯米飯上面有幾根柏樹枝子,也有紅紙蓋著,總共是三樣,這些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叫“燻樑”。早點就是為了是那碗誘人的糯米飯,可以端回家用油煎著吃,還沾喜氣的。最早進堂屋端到那碗糯米飯的人會含著腰,把碗護在胸前小步飛快的送回家再飛快跑回來。這樣一個來回天已經微亮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也基本到齊了。


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匠人們也匆匆吃好早飯,抹一把嘴就拿起工具奔向新房堂屋內,所有人目光都盯著他們。上樑關鍵一道程序是辛苦了十幾天的木匠大師傅完成的。只見大師傅和他的同伴一人手裡拿一條紅布把屋頂最關鍵的一根大樑一人栓一頭提起,兩邊內山牆上兩架木梯都已經穩穩的斜靠在那裡了,兩個人步調一致,不急不躁,麻利地登上屋頂;兩人目光一對視,敏捷地在樑下壓上一紅一綠兩塊布,然後從腰帶背後熟練的拿出斧頭“彭、彭、彭”開始正樑了。這時候會鞭炮齊鳴,大沖,二踢腳,小炮竹……人們都屏住了呼吸,這也是關鍵時刻,一氣呵成既標誌大功告成,也說明大吉大利,一切好像都在電光火石般就完成了。

鞭炮的硝煙還沒散去,看到師傅收起斧頭,人群就開始歡呼了:“師傅,這邊,來一把!”這時候我才發現,匠人熟練地把斧頭向身後腰帶一插,如變戲法般把身上揹包自然的順到前面。接著,一把糖撒出優美的弧線砸向人群,迎著糖飛來的方向,人群立刻俯下身子在地下飛快地哄搶,不分大人小孩了,誰抓住誰的,小孩子一般眼尖,手快,但是力氣差點。


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三爺,你賴皮,我先看到的,你把我擠跌倒了。”

“小弟,你怎麼從我手裡搶?手都被你抓破了。”

頓時一陣嬉笑。搶到的總是緊緊抓在手裡或者塞進口袋,“xx師傅,這邊,往這邊撒”,當然兩個師傅看好了,新房前後左右有人的地方都會撒幾把,不過每個師傅只有兩三斤糖的樣子,很快就撒完了。搶糖最後總是在“師傅再來一把”聲中結束,人群開始散開,人們數著手裡的糖,大多先立即掰開一顆塞入口中,再舔一口糖紙。敏捷的手裡拿著三五個,口袋裡還有幾顆,笨拙的也就手裡拿著兩三個了。

“水果糖”還是“狗屎糖”都要由主人家真正的經濟實力決定的,有的實在財力差點的或者小氣的會摻合點染了紅的花生在糖裡面一起撒,條件好的又會再做些“歡團”撒。無論如何,大家的心情都是好的,哪怕搶糖的時候手被踩了,頭撞了個包。


巢湖上樑的記憶:搶糖



大人們很快散去了,可孩子們是不甘心的,總有幾個嘴裡含著剛搶的糖彎著腰還要到處瞄一眼,這像是在“打掃戰場”,說不定在哪個角落就有一兩個“漏網之魚”出現,那種驚喜足夠快樂一天,也是下次搶糖的經驗。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