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夏天總會過去,冬天總會到來。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曾經被區塊鏈重新溫熱的中關村咖啡,如今又因市場降溫而涼涼;曾經因區塊鏈而不眠的各大微信社群,資本、用戶、項目方,“大家都在裝死”。

“也許是真死”。一位幣圈投資人的玩笑,也許就一語成讖了。

這次暴跌不像之前的小打小鬧。今年千幣齊跌後的1月,仍有人煽動周遭之人:“現在進場,一年內財務自由。”如今為避免一眾韭菜的口誅筆伐,不如沉默。中關村的咖啡館因火星和三點鐘的路演而人口攢動,期間“梭哈”一詞是慫恿韭菜必備話術,現已無覓處。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九 · 四的暴跌是機會,ICO 帶來了新流量;1 月的千幣齊跌後,徐小平、陳偉星等古典互聯網人次第進場,上演了一場奪權造勢大戰,為幣圈帶來了新韭菜,拯救了暴跌後的市場。

反觀今日,幣市已經橫盤太久。以太坊的暴跌宣告著項目的失守。

不過,這次的暴跌卻無再引起洶湧的群情。

熊市來了。擠泡沫的時候到了。

韭菜:以前有人說會萬幣歸零,我都不相信

市中最慘而無力的莫過於韭菜,尤其是未經歷過大風浪的新韭菜。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不想算了,太噁心了。”滿倉十幾種幣的西京說,自己起碼虧了 100 萬。看著“跌跌不休”的行情,內心也是深感算也沒用,畢竟每秒鐘就損失十幾萬,算不過來。

西京是典型“在熊市中被套牢”的韭菜。

“老一輩”也許沒想到,這次幣市中,有著大量像西京一樣的 90 後。今年大三的他在三、四年前就通過微商接觸到網上的互助盤、資金盤,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約七萬元),後來在爸爸的加持下,把十幾萬資金投進了幣市。他不僅在 2015 年幣市的回暖中嚐到了甜頭,還曾經是第一個進入 EOS 萬幣群的學生,從 ICO 開始與各位 EOS 大戶“穿越牛熊”。

他現在才知道,什麼是熊市。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信仰過高了,失算。”他在 EOS 幾十塊時又進了 20 萬,如今他幾乎全副身家在幣市裡,準備把前幾年借給朋友搞“面膜”的資金要回來週轉。

西京“過高”的信仰離不開之前的從不信到信。眼看著幾百塊的比特幣漲到兩千、兩萬,甚至十萬,你就莫名其妙又信了。

“賺了第一筆錢,人就會有點飄,腦袋裡面真的會相信,比特幣會漲到50、100萬,生怕自己上不了車。”

與西京一樣,這也是日禾經歷的第一個熊市。之前他從 7000 元到 90 萬,翻了不止百倍。

“百倍收益”帶來的不是滿足,是更大的貪婪。

套現後他忍不住又進場了,卻沒上次幸運。

“今天一大早看了一下,心理涼涼的。”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他意識到了之前的幸運離不開牛市,來到熊市的他到底被市場教育了一番,開始擔心之前賺回來的 90 萬也將付諸流水。

“你沒有穿越牛熊,你的思維就很侷限,你以為會永遠牛下去。以前有人說這些垃圾幣,會萬幣歸零,我都不相信。沒經歷過的人不知道,經歷過的人就知道。”

等到他眼看著山寨幣歸零,他信了。

人總是到不見棺材不掉淚。日禾似乎頓悟了,“熊市就是修煉心態,市場就教育你,不可能永遠漲”。從波段起家的日禾正在熊市中學習長線的倉位管理,低位分批建倉,高位逐漸賣出;並學習與自己的心理做鬥爭,即便再明白這些道理,看著盤面怎能不慌?

“那就別看了,割肉還疼。”與其看盤讓自身難受,不如做點實事。追漲殺跌的心理不限於A股,九年的老韭菜生涯讓龔潔對此司空見慣。“這個錢來得太容易,不勞而獲是人的本性。能在幣圈裡賺錢必須反人性操作。”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從 7000 元起家翻了千倍的他,今天也是一位幣圈大 V。他見過更慘的人比比皆是,“你問十個,可能十個都是借錢炒幣”,這些人帶著一夜暴富的心態進場,卻往往因承受不了波動一夜歸零。

他也勸過不少韭菜到心理價位就賣出,聽勸的沒幾個。幣圈水深人盡皆知,但聽過的道理抵不過追漲殺跌的心理。資本遊戲的二八定律告訴你莊家不會讓大部分人賺錢,但還是有人覺得自己會比莊家更早出去。

幸虧,熊市的到來給了散戶反思、成長和退場的契機。

一名項目運營表示,雖然更用戶群裡偶爾有用戶出來抱怨,但會有用戶出來主動“勸停”。“畢竟今日以太坊也跌成這樣,用戶也明白大勢不好,不是隻有我們這樣。”

在套牢、成長、堅守之外,更多是割肉退場的韭菜。這看似讓幣市後繼無力,有人卻認為投資者就應該專業,投機者本身就不屬於這個市場,他們離開反而讓市場迴歸理性。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區塊鏈諮詢機構 WXY 創始人於迪表示,從今年春天開始,純粹的PR對項目的拉盤已沒有太大作用,說明韭菜也在成長。況且,“沒有必要去為了散戶扭曲市場,就應該讓技術踏踏實實地進步”。

韭菜退場與成長,項目方需要認真做事。

項目:拉盤無力、估值下降,不如踏實做事

風口是個大染缸,寒冬讓人迴歸理性。

牛市,不僅是散戶,項目方又何嘗抵抗得了“不勞而獲”。與其買幣被割,不如發幣割別人。

於是,歲末年初,大量空氣幣項目進場賺把快錢,憑一紙空氣就能融了幾億、幾十億。如果交易所靠發平臺幣拉盤每天能賺十萬,誰還老實靠手續費賺錢?

出來混遲早要還,躺著賺錢的日子不再。

熊市來臨,項目也得自己承受——拉盤無力、持幣縮水、融資受阻、估值迫降。

發幣的項目,在中國環境下,養“市值管理”團隊是機構投資人和散戶的雙雙要求。若項目本身好卻不拉盤,反而因幣價低迷被“用戶”嫌棄。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無法拉盤,因沒韭菜跟進。

“現在誰敢拉呀,你不可能全拿自己的錢拉。你想做 10 塊錢,你只能出 3 塊錢,不能全是自己去弄,哪個項目有那麼多錢?”

韭菜終究會看透 PR+傳銷+坐莊的戲碼,如果沒有觀眾買單,這些表演自然唱不下去。

以太坊這一跌,更是雪上加霜:融回來的錢就這樣沒了。

一家實體+區塊鏈的公司,在去年幣價高點時融了近 4 萬 ETH,按時價算超過 3 億人民幣,不到 30 人的團隊,可是卻在最近又開啟了融資。相較最高點,以太坊迄今已下跌八成,市值蒸發千億美元。若這家企業一直持幣,可能兩三億就這樣跌沒了。公司憑空沒了幾個億,合同尾款咋結,工資還咋發?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這樣的項目不在少數。去年,ETH 價格一路飆升,大量項目 ICO 也選擇融 ETH。

此後以太坊價格波動下跌,項目方因信仰或開發需要,大都選擇持有。Finbit Capital 做了五年的數字貨幣對沖套利,聯合創始人 Ember 表示,“我們建議項目方做對沖保值,要不會很慘”。然而,絕大多數項目方似乎更相信幣帶來的升值。

信仰無法支撐企業運營,反而導致現金流斷裂。

幣圈企業,每當熊市總是尷尬窘迫。一些資本最近跟幾家幣圈媒體籤年框以 ETH 計價,相當於免費打了八折;還有圈內企業給服務商付款打 ETH,但按法幣計價,看著 ETH 跌得那麼慘只能將結款日一拖再拖。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暴跌之下,甚至賣幣也難以為繼,只能靠融資了,可是融資也不容易。

一個來自哈佛、牛津等知名大學的瑞士項目,原來計劃在中國募價值 2400 萬歐元 token,最後改成了股權+token,融了 600 萬歐元,資方均來自歐洲。

一度火熱的“公鏈”在不少投資人眼中,也要“涼涼”。

“現在還繼續做公鏈的,除了技術團隊,融資能力也很重要。明年這行業可能就沒錢了,公鏈又是個短期沒法落地的事,最後拼的搞不好是過冬的能力。今年好團隊應該能拿到不少錢,說不定跑出來的是那個之前忽悠到最多錢的,活活把其他團隊給熬死了。”

寒冬的到來,就是為了篩選出能活下來的企業。

融資艱難,PPT 和 PR 對用戶和投資者都不再有用,只能靠產品了。

上述金融項目因為有自身產品,在熊市時還能迴歸傳統互聯網獲客。現在這家公司的運營邏輯是,

牛市就出去做做PR、出席行業的活動,熊市就踏踏實實幹活。“我相信,下一波行情肯定是真正產品能落地的,可能所有的項目方都那麼認為。”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幣圈熊市就像創投的資本寒冬,未必是壞事。“因為你牛市的時候,你想的就是融資,為什麼呢?因為你很怕人家融得比你多,你活不過人家了。”CyberMiles CTO Michael Yuan 也認為,熊市反而讓行業能更認真做事。

資本:按兵不動,被迫“從良”

熊市也是 Token Fund 轉型與洗牌的契機。

“坦白說,我瞧不上任何一個幣圈基金。”“很多幣圈投資人對行業、業務、技術的理解根本不夠。”“他們根本就是運氣好,你說哪隻(區塊鏈)基金在今年熊市中賺到錢的?”

我接觸的大部分來自傳統 VC 的投資人或者頂級 FA ,往往看不上幣圈投資人,甚至看不起當幣圈投資人的自己。

瞧不起的原因很簡單,大多數 Token Fund 根本沒有“陪項目一起成長”,也沒有投有價值的項目。

資本向來讓企業又愛又恨。愛是資本為了項目提供了發展資源和資金,恨是資本傾向於關注眼前利益而非企業長期發展。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今年以來興起的 Token Fund 更是將這種惡發揮到極致。ICO 給了他們快速套現的渠道,也給了部分基金只關注短期幣價的選擇。

有項目感嘆,ICO 雖然流程簡單,但融股權資方願意陪跑,對公司長遠發展其實更有力。“人家拿了 token 可能會砸你盤,投資機構卻願意和你一起成長。”

隨著韭菜越來越聰明,行情越來越淡,資方也越來越理性。

去年,機構為了一點份額,連白皮書都不看也要瘋狂擠進去。後來,融資沒白皮書不行、單靠白皮書不行、團隊技術好也不一定行。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寒冬總是創業者的,對資本來說不過是“看多投少”。

錢總會往好項目和新熱點上集中。最近硅谷的學術明星是團隊是丹華等機構的新寵,估值巨高,投資機構能排好幾條街,一家年初之後才入局區塊鏈的基金表示:“其實硅谷這些項目,掙錢角度可能都比不上國內空氣幣項目,翻幾倍不錯了。主要我們在國內當不了莊,只能當韭菜。迫不得已,逼娼為良。

在熊市中,Token Fund 正變得跟傳統 VC 越來越像,他們正在嘗試陪跑,更看重理性的價值投資。

因為千幣破發,他們不得不精選好項目,既然韭菜不在,也沒必要熱度投項目,只能做價值投資了;為了拿到更低的價格,他們開始將更多的重心放到孵化和投後上,給項目更多的資源爭取更低的價格,為項目包裝和找下一輪機構以拿到更高估值。

冬天總會過去,下一次紅利給有準備的人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冬天總會到來,冬天總會過去。

幣圈老人都知道,區塊鏈本來週期性很強的行業。

這也不是行業經歷的第一個熊市,也不是行業經歷的最後一個熊市。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這兩年的盛況在老人眼裡就像 2013 年比特幣第一次暴漲。幣價的暴漲帶動了行業的“迸發”,產業鏈上下游再次繁榮,錢包、媒體、交易所等基礎設施和送水服務前赴後繼。短期內百倍暴利,讓周邊產業和配套服務都大獲其利。

隨後,幣價暴跌,創業者難以為繼,大批離場。幣圈創業者十七進制曾如此描述期間光景:

比特幣在行情4500(人民幣)的時候,比特幣的創業者聚在一起擼串。比特幣在行情3500的時候,北上深杭還能找一幫子人聚會。比特幣在行情2000的時候,很多比特幣創業者開始賣幣為生。比特幣在行情900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談及比特幣了。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2014年出來了無數的資訊、交易所,都死了。”幣圈老人孫小小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最為賺錢的礦業,也未能倖免。全副身家 all-in 烤貓股票的孫小小,到了 2015 年春節,連回家的車票都快買不起。據鏈池科技創始人三金表示,後來死了不下 100 家礦機代工廠。

行業已經萎縮到養不起那麼多人。這才是真正的冬天。

“沒到冬天呢。”

跟當年將近一年的橫盤相比,現在不過是秋天。

當冬天,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死掉,包括應用、公鏈、媒體、交易所、錢包……

當然,你更可能根本看不到,因為這個行業不再熱,企業會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死了的銷聲匿跡,活著的低調做事。

“行情過去了,熱度就下來了。因為區塊鏈短期內除了炒作以外並沒有什麼應用。”

孫小小和神魚等一眾資深從業者相信區塊鏈未來能改變世界,也認為今天用戶認知和配套設施還未到。

未到,但在臨近。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春天只屬於能熬過寒冬的人。

原標題:韭菜暴富夢碎,資方被迫“從良”,熊市要怎樣才能熬過去?

暴富夢碎!熊市資方被迫“從良”,韭菜:比特幣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