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80、90後,哪一代人幸福感最強?哪一代壓力大?

智慧草堂


60、70、80、90後,哪一代人幸福感最強?哪一代壓力大?

1.那一代都有壓力,壓力是相對的,要說最大,沒有最大,只有在自己的年代,能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因為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以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達到的思想進價也不同。

2.60後現在在單位裡工作崗位不多,許多都自己做小生意,或者打工,他們之前雖然有折騰過的,收入頗多,現在生活不錯,但是也有許多老老實實做人打工的,生活一般。已到老年時候,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孩子要結婚,買房買車,所以是操心相當大。

70後的已經在工作上走下坡路,管理層還好,畢竟少數,普通職工就慘了,多少因為年齡的問題而不能繼續在單位工作!還有的就是自己做小生意,或者和其他人一起合夥做大生意,創業,但是創業的風險之大,是誰都知道的。70後現在是上有老要養,下有小要上學,結婚,買房,都在要錢,他們自己現在都很困難

80後現在基本趨於平穩的,有房有車,都是趨於還貸中。80後前面一大部分,也折騰過不少,現在也是攢了不少money。80後的壓力主要來自養孩子的成本。現在教育投資越來越大,激烈的競爭讓很多家庭為孩子幾乎傾盡所有。同時由於社會經驗不夠閱歷較淺,這階段的年輕人都還處在崗位的中下層,收入不如70和60后豐厚。但就發展前途來說,他們走的是上坡路,好日子在後面。

90後雖然趕上了房價大漲,工資不高的現狀,但是家裡父母已經給創造了好的條件,房子父母可以給買,車子父母也可以幫助一部分,自己工作只是養自己。90後面臨的工作壓力是巨大的,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有隨時被淘汰出局的可能。工作缺乏經驗,上不來下不去,高不成低不就,是個很尷尬的階段。不過這年齡是潛力股,熬過了這一段就會柳暗花明,站在中層階級的位置上。90後很多有父母出資擁有按揭貸款的新房

不管是60,70,80,90後,都有壓力,大小不同而已,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階段,面對不同時期的壓力,我們都要努力克服,認真對待生活,快樂生活每一天。


扶雲筆記




壺壺飄香


60年國家才開始逐步的穩定下來,百業待興,人們普遍都還在為著生計而發愁。

70年代國家開始改革開放,人們紛紛投入到經濟建設的大浪潮當中。

80年代國家改革開放,逐步走向深入。大批的工人開始下崗。

90後社會競爭急劇加強。各種食品問題,空氣問題,高房價,社會發展不均衡。

綜上所述,你想想哪個時代不存在這些問題,而且有些問題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它會逐步的解決的。

同時我們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家,我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如此的和平穩定,而且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各項社會制度在不斷完善的一個國家裡,我們應該覺得幸福,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的壓力上面,如果說到壓力,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壓力。人生活著,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沒有壓力。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困難機遇以及挑戰。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很幸福的,我們活在了這個新時代,因為我們見證了國家從落後走向富強。我們見證了國防的力量從弱小走向強大,我們見證了軍隊的戰鬥力的逐步提升,我們見證了國家科技的發展。

如果從生命的最高層次來講的話,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時代表現的形式不一樣而已,所以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學會活在當下,學會讓自己過得輕鬆快樂,想要什麼就努力去奮鬥,去爭取,而不是悲天憫人,同時感恩國家感恩黨。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


zxznlp


60、70後幸福感強,80、90後壓力大

理性來講,60、70後的成長環境不如80、90後,但是80、90後所面臨的壓力也是60、70後成長過程中沒有遇到過的。

對於60、70後而言,成長的環境相對比較艱苦,吃飽飯和上學可能都存在問題,但是這是一個社會普遍現象,當時大家都是這樣,所以相對而言,壓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尤其是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和現在不同,60、70後大部分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並不存在太多競爭,包分配的比較多,而當時他們也趕上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做生意成功的概率遠比現在要高几十倍,而當時國內的製造業和經濟發展都是最快速的時候,當時大家都是能夠看到希望的。

整個成長過程,他們是經歷了從苦到甜的過程,所以他們更容易滿意,更加的容易感到幸福。

但是80、90後不同,他們出生的時候,家庭條件相對已經算是不錯了,面臨的成長環境也是相對更好。

但是也因為經濟的發展,這個時候貧富差距其實就比較明顯了,80、90後這一代產生的富二代比較多,所以大家並不是都窮。

80、90後讀書雖然更加容易,但是競爭壓力明顯更大,大學生的數量直線增長導致工作不包分配,而這段時間恰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時間,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80、90後是試驗品。

而等到80、90後進入社會,社會的階級固化已經比較嚴重了,大家創業和工作的時候並不是處於同一個起點,所以一個普通人想要成功的難度遠比60、70後要大幾十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90後從25歲就步入中年的原因,這是很多60、70、80後從沒有遇到過的情況,而癌症的患病率也是逐漸年輕化,這都是壓力太大的原因。

而畢業之後,很多80、90後都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整個過程,他們是經歷了由甜到苦的過程,所以他們更容易焦慮和不滿,所以他們不容易感到幸福。

整體而言,80、90後維持生計的難度比60、70後要小,但是想要成功的難度比60、70後大了太多。


荊楚求職


隨著物質生活豐富了,一代比一代幸福感強。

60後國家剛解放,還國債後,沒吃沒穿,窮,勞累奔波,開始創造新生活。70後國家剛剛開始發展經濟,剛脫貧,國家又打破鐵飯碗,個人行業剛剛興起,正處於創業階段。80後,社會已在平穩的發展運作中,當然生活好多了。90後更好了,吃香的,喝辣的,結婚都是窮老的,富小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你們趕上了國富民強的好時代,新平房都不住,還要去住樓。這時代有衣服穿不過來,有房住不過來。吃喝拉撒睡,全面實行機械化,有房有車,更省去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你們太享福了。

論壓力90後比80後小,80後比70後小,70後比60後小,60後最累最辛苦,天天還要操持很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比現在落後多了,他們比現在90後簡直大反差,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所以60後苦,90後甜美樂。時代越來越好了。


用戶和言悅色


首先我對60.不做討論,不是有意見,只是離我的確有點遠,無奈¬_¬`

談及70後,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父親,我不知道我父親能不能算的上是70後的代表,但我父親為人實在,待人善良,勤勞,能吃苦,說到苦,我覺我父親真的挺不容易,我家兩個男孩,我有一個哥哥,那個時代,家裡一個男孩都不好養活,何況我還是家裡的老二,還正好趕上那會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我也是“不幸”誕生了,後來聽家裡人說生我那會,由於政策所逼,不得不把家裡的東西變賣了交罰款,那會就把家裡一個唯一的錄音機給賣了,將近200塊錢,相當於把我“當下”了,生容易,可生活就不容易了,生下來就得養活,所以我也就給我父親“添麻煩”了,不過一起都挺過來了,現在感覺父親可愛我了,哈哈哈,突然想起來我父親有個最大優點就是愛乾淨,我父親是下煤礦的,每次回來衣服都是乾淨的,其實說到這我就想起一句話,像我父親這樣的人,總是乾的最髒最累的活,但永遠賺的是最乾淨的錢;雖然賺錢的樣子很狼狽,但是很帥,這麼多年了,我也長大了,想大聲對我父親說聲,老爸,你真帥,我愛你!其實70後的每個人都挺難的,70後的人都是從生活的苦難中 跌滾摸爬過來的,70後,為你們點個贊!

再說說80後,80後是時代的幸運兒,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候,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得惠者,但也有人說,80後處在改革大潮的漩渦裡,是被歷史隱性遺棄的一代,是社會進化過程中的受害者。所謂得惠,80後正好趕上了建國以來的最好時機,有好的生存條件和環境,不僅物質條件相對豐富,而且精神條件也相對自由。所謂漩渦,我聽說80後那會好不容易從中小學上到大學快畢業了,結果國家取消了畢業分配製度,有了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不過我還聽說那會的人可厲害了,下海經商!

說完70.80後,我也來說說90後,我就是90後的代表,我長得帥,好看,但不中用(偷偷笑笑,哈哈哈~),說點正經的,我覺得90後事不幸的一代,90後沒趕上80後的幸運,也沒夠上00後的機遇,首先你看沒趕上80後的那個建國好時機,也沒趕上00後的高考改革,沒有00後的機遇,我們90後,前不前,後不後,是“苦難”的一代,但是想想,90後應該是最努力的一代,努力買房,努力買車,努力賺錢,努力活著……

最後我想說的是,時也,運也,命也!不管是60.70.80.90還是未談到的00後,生活都挺不容易,一定要努力,努力愛自己,愛生活!


反性負能量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

60後苦命,生於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

70後苦難,趕上了改革開放,孺子牛;

80後苦逼,啥好事都沒沾上邊兒;

90後苦心,心理健康問題令人擔憂;

00後不知何為苦,但可以肯定的,大部分不能吃苦,反而讓人擔心的一代。

要說幸福,也許是60後一代,因為較容易滿足。物質越發達,人們越迷茫。


中健心理


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會認為現在面臨的困難是非常大的,或者自己的行業難做,有覺得別的行業好做的想法。

其實不管是70後,80後,90後都有各自的優劣勢。

如果當下覺得很迷茫,我們可以用長遠的時空觀,用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所面臨的挑戰。

跳出自我天井,多維認識世界,世界是主觀的,你認為它是苦的,就是苦的;你認為它是甜的,就是甜的。

評價幸福,也是多維的。單維評價幸福,等於一隻腳走路,很難走的遠,並且走不快,也不舒服。

我認為幸福的多維度應該有,明確自我優勢,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提升自我境界,擁有和諧的家庭環境,夫妻雙方相濡以沫,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有健康的身體。

幸福是綜合性工程,所以需要多維元素作為支撐。

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祝福大家日子越來越好😊


智慧草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或許和你的問題詞不達意言不由衷,但是,你把這句話悟透了你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無論70後,80後還是90後哪一個群體對應著千千萬萬個個體都有不同的痛苦都有不同的壓力,70後可能面對的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那麼90後呢又有買房買車的壓力,你不要論證吃不飽難受還是還房貸難受,就像不要去問肚子疼難受還是胃疼難受一樣。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感恩生活。


一個人的長篇大論


說實話人的追求不一樣,而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又是什麼,有飯吃有衣穿是一代人的幸福,家庭和睦是一代人的幸福,備受呵護又是一代人的幸福,

這個時代節奏太快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作為90後也很辛苦,最大的90後也快30了,都在承擔這該承擔的責任,人在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幸福,認真的看待生活,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給自己設立目標照著前行我覺得就很幸福,活的自信,對未來有期許我覺得是幸福,睜開眼睛最愛的人都在身邊是幸福,吃爸媽做的飯菜是幸福,看著快樂成長的孩子是幸福,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我覺得幸福很簡單 每一代人都有她們最幸福的時候吖(本人自己的觀點不喜勿噴) 我是積極面對生活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