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前言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穆斯林的葬禮》(以下稱《葬禮》)是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被稱作“現代中國百花齊放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傲然獨立”。作 家霍達憑藉其作為回族人的生活經驗,以特有的悲情姿態,講述了一個回族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恨情仇,呈現了穆斯林群體在歷史長河和中國大地上的興衰沉浮及艱難跋涉。正如小說題目選取的特定情境“葬禮”,是一個從肉體消散到靈魂迴歸的過渡儀式,儀式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送葬之人需承受凝視死亡的精神壓抑,死者沉人大地的一刻也是生者走向下一個葬禮的開始。而作者正是以這樣一種“向死而生” 的姿態,將自我沉人深淵,從而凝視穆斯林民族深藏的傷口,尋找精神救贖的出路和靈魂迴歸的彼岸。

一、玉與月:純真幻想的破滅與證偽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穆斯林教徒又稱作“清真”教徒,“清真”一詞體現了穆斯林教徒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追求。“純潔無雜謂之清,真誠不二謂之真”,穆斯林最為看重的即是追求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清”和“真”,以一種至清至純至潔至真的狀態應對人生。而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最能體現“清真”的便是貫穿全文的“玉”和“月” 兩個主題意象。“玉”常被形容為晶瑩清透、溫潤有方,古人常有佩玉的習慣,視懷玉如懷德, 高潔純粹的玉象徵著對高尚品行的追求。而“月” 也常被視為空靈高潔之物,皓月之光寄託了人們對光明磊落之高遠境界的精神嚮往。《葬禮》 中的章節均以“玉”與“月”為題,兩條敘事線索反覆交織,營造了一種純真而詩意的敘事基調。然而,《葬禮》中的“玉”是易碎的,“月” 是殘缺的,狂熱高擎的理想信仰隨著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而支離破碎,高潔完滿的純真幻象被殘酷的現實邏輯無情證偽。

在《葬禮》中,最能代表玉之精神的是梁亦清和韓子奇。梁亦清以琢玉為生,終日與玉相伴,琢玉技藝爐火純青,而其性情也是如玉般溫潤純良。而這麼一個與世無爭,無慾無求的純粹玉匠,卻在雕琢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時耗盡了所有精力,歷時三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也 在最後關頭不幸摔碎。於是,“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結束了,他倒在那殘破的寶船上, 滾熱的鮮血把琢玉人和碎玉連成一體”,純粹的理想追求終究抵擋不住無情歲月和殘酷現實 的沉痛一擊。韓子奇是《葬禮》中“玉”的化身, 其一生如玉般品行高潔,可以說,梁亦清對理想信仰的純正追求在韓子奇身上得到了延續。 然而,韓子奇身上的“純正”卻也無法達到穆斯林所追求的“至純”境界。首先,韓子奇並非回族人,而是祖籍泉州的漢族後裔,他以“異族”的身份進人回族的生活秩序,對自身的身份認同較為迷茫。再者,韓子奇對“玉”的追 求也並非是絕對純粹的,他對琢玉手藝的精益求精最初是起於商業性的功利目的,對玉的收藏源於玉器本身的經濟價值。儘管其對玉的喜 愛和審美鑑賞逐漸超越了功利性需求,但仍難以擺脫俗世氣息的侵染。此外,韓子奇高潔的品行也並非一以貫之的純潔無垢,在性格刻畫上,作者對其採用了 “美醜泯絕”的表現手法。 所謂的“美醜泯絕”,指的是“正反性格因素相互滲透、相互交織以至彼此消融,即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同一行為中既包含著善,也包含著惡, 美中有醜,醜中有美,同一性格元素在不同的視角下呈現出雙重意義或多重意義”。如韓子奇拋妻棄子遠赴英國,流亡十年,這種不顧家庭只為護玉的行為交織著“無法言喻的狠心” 和“無與倫比的熱愛”兩重性格元素;而其為了維護家庭而放棄愛人玉兒也糾纏著他的“負心”與“重義”,有讓人不能容忍之處,卻也有讓人同情的地方。可以說,韓子奇是一塊帶有瑕疵的玉,也許瑕不掩瑜,但已足以擊碎穆斯林一廂情願的純真幻想。

《葬禮》中“月”的代表是韓新月,如其姓名一般,新月有著“月”的清新脫俗、纖塵不染,她積極接受現代化的教育,對愛情與事業充滿著憧憬。在與病魔的鬥爭過程中,她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的求生意志,並勇敢地與教師楚雁潮相愛。其對愛情、事業有著美好向往與期盼,儼然是穆斯林式的純潔化身。然而, 這麼一個理想型人物卻愛上了異族男子,這在回族傳統規範中,被視之為“不潔”,宛如高居雲端的仙子墮人了凡塵。同時,作者筆下的“月” 也偶爾呈現出沉鬱的基調,如新月為填志願而迷惘時,“一道彎彎的新月,浮在遠處的樹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屋上空……像漂在水面上 的一條小船,這小船駛向何方” ,“黑黝黝” 營造了一種沉重的氛圍,“浮在”“小船駛向何方” 暗喻著新月命運的漂浮不定,不知該何去何從。 由此可見,最具理想化的新月也只是一輪殘缺 之月,隨著新月的香消玉殞,穆斯林教義中純潔無垢的理想寄託也隨之破滅。

綜上所述,作者通過對穆斯林純真理想的建構與解構,揭示了穆斯林“清真”信仰在現實邏輯中的艱難處境,其至純至正的理想更多隻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隨時面臨著被歷史和現實證偽的尷尬與無力。

二、不潔:回族女性的掙扎與徒勞

傳統秩序的捆綁與失範——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觀敘事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建構的男尊女卑觀念同樣深刻地烙印在回族社會,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性別問題同樣出現在《葬禮》的民族敘事中。如梁亦清從來不讓女兒上“水凳兒”,理由是手工藝人向來“傳男不傳女”,“女兒學會了手藝,歸 根結底是人家的” 。而在新月的葬禮上,“婦女們都自覺地往後退去” ,因為“參加葬禮的穆斯林必須是潔淨的,而且必須是男性” ,婦女們自知是“不潔”的。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證回族血統的永久延續,回族婦女嚴禁嫁給異族男人,這也是導致新月的愛情破滅和走向死亡的主 要原因。因為在回族的傳統記憶中,女性是以異族者的身份嫁給了擁有穆斯林聖潔血脈的男性, 通過異族女性的身體繁衍後代子孫。而男性則無這方面的限制,因為男性是種族血脈和精神信仰 的傳播者,而回族女性與生俱來的“不潔”,則是精神信仰上的不純粹,穆斯林宗教教義剝奪了回族女性在精神領域的平等權力,無論其如何掙扎,都註定是徒勞無功的困獸之鬥。

《葬禮》中的梁君璧是穆斯林教義的虔誠信仰者,其常以清真文化的衛道者自居,其實自己早已是種族的“異端”,因為她嫁給了漢族人韓子奇。儘管其一廂情願地認為韓子奇是回族人,如韓子奇臨終時向其承認自己不是回族, 是漢人時,梁君璧認為他在說胡話,理由是“當年他是從泉州來的,泉州是回族最早的立足之地” ,但依然無法改變韓子奇是漢族人的事實。於是,她每天雷打不動地虔誠誦經、做禮拜, 便是在向真主懺悔以實現自我救贖。身為一名回族女性,梁君璧的一生都是在為丈夫而活。 初為人妻時,她相夫教子,輔助韓子奇重振奇珍齋;當韓子奇逃往英國避難,梁君璧一人操持偌大家業,為丈夫堅守後院;而當韓子奇流亡歸來,她卻得知了丈夫與妹妹的不倫之戀, 沉痛氣憤的她卻只能把梁冰玉逐出家門,依然為丈夫保留落腳之地,甚至將丈夫和妹妹的私生女撫養成人。這即是梁君璧的悲哀,她從來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作為丈夫的附庸而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中年的梁君璧強勢霸道, 實則毫無選擇,她一生都在懺悔,卻墮人了不斷自我贖罪卻永遠無法救贖的悲劇循環。

另一個極富悲劇色彩的回族女性是梁冰玉。 與梁君璧被動成為異端不同,梁冰玉是精神上的主動反叛者,其命運走向也更加地跌宕曲折。 梁冰玉的主要故事主要體現在她的兩次“出走” 和兩次“迴歸”。第一次出走發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由於其戀人楊琛背叛革命,戀情的幻滅和革命理想的不被認可促使她憤而出走英國。 而這次出走使她的命運出現了巨大轉折:在戰爭炮火中,她與姐夫韓子奇萌生愛戀併產下一女。這也使她的第一次迴歸成了無果的迴歸, 從而導致她的第二次拋家棄子的出走。而她這 一走便是數十年的銷聲匿跡,當她第二次迴歸家門時,女兒早已逝去,韓子奇和梁君璧也已經人土,曾經的家也成了政府保護的文物,她又再一次無家可歸成了整個故事的結尾。同為倫理秩序的越軌者,梁冰玉和韓子奇的命運卻截然不同,韓子奇得到了妻子的接納,得以再次紮根故土重新開始自己的傳奇;而梁冰玉卻無法得到姐姐的原諒,始終處於一種無家可歸、 無根漂泊的狀態,她的精神反叛和對傳統秩序的破壞加重了她作為回族女性的“不潔”,於是再難融人穆斯林的世界。

書中的第三個悲劇女性是韓新月,與其母親梁冰玉不同,新月沒有做錯任何事,她積極探索知識,努力追求純潔的愛情,對生活充滿理想與熱愛,真誠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然而, 她的回族女性身份卻葬送了她的愛情甚至生命, 她無法控制地愛上了漢族人楚雁潮,也無可避免地遭到了 “母親”梁君璧的極力反對,為整個穆斯林世界所不容。真正的悲劇是自己從未做錯,卻仍然無法過好這一生,面對洶湧而至 的命運審判無能為力。韓新月是書中最為清純高潔之人,卻也最為脆弱無力,她不像梁君璧般可以通過懺悔實現自我救贖,更無法像梁冰玉那樣狠心斬斷所有羈絆一走了之,她在張牙舞爪的困難面前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道,只能用生命的消 散為自己的悲劇畫上句號。韓新月的愛情作為小說的焦點,包含了作家霍達對於回族女性命運最為沉痛而深刻的審視,揭示了回族婚姻制度對於回族女性的人身禁錮和精神傷害。

《中國清真女寺史》中寫道:“如果穆斯林男人有自己的歸屬感,返回祖先家園的‘歸家感’和最後的安息地(歸真),那麼,在遠離伊斯蘭教本土的附屬與認同、完全異類的參照和確認框架系統中,婦女應該屬於哪裡?” 《葬禮》 中,梁君璧、梁冰玉和韓新月等回族女性的精神主體始終無法得到認同,但卻被捆綁上了愛 情、婚姻、性與生育上的義務和責任,其愈是掙扎反抗,身上的“不潔”枷鎖便愈加堅不可摧, 身體和靈魂都將沉人穆斯林世界的無邊苦海和萬丈深淵。(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