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專家建議“禁止農村放炮竹和煙花”,你是如何評價這件事的?

德雲鋼絲串哥


答題前,我們一起朗讀唐代八大家王安石的詩歌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讀著熟稔的詩歌,濃濃的年味在我們內心升騰。我國濃厚的歷史文化民俗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揚眉吐氣。燃放煙花爆竹是華夏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習俗,既有驅邪避禍的寄託,也烘托了喜慶的氛圍,寄託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我是頭條號【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業政策解讀,農村民俗見聞,農民喜怒哀樂,種養殖經驗,土地耕種時令,全在我【鄉村關中】。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加速推進,環境汙染問題凸顯。同時,為了保護環境,專家們不斷髮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人們對專家們指出的禁止燃燒煙花爆竹口誅筆伐,語言惡相。的確,這些“專家”過於專橫,我認為:

第一,專家在推殘華夏傳統文化。我們一方面加大傳統文化保護力度,推進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殘害傳統文化,這“牆頭草”的專家,國家要之何用?建議將這類專家驅逐清除。

第二,專家的建議必須以民生為根本。保護環境是為了民生,燃燒煙花爆竹營造喜慶熱烈的場面也是民生,這些關乎社會民生的問題,專家不應指手畫腳,說三道四,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習俗,難道要毀壞在這些無良的專家手裡?

第三,我們要對違反人倫道德的專家掘墳鞭屍。這些專家妖言惑眾,反而被不明真相的人所矇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應該對這類專家進行穩底肅清。

第四,對危害禍及民生的行為,應立法禁止,而不應是專家胡噴。燃放煙花爆竹的確汙染環境,但還未到“談炮色變”全面禁止的地步。如果燃放煙花爆竹確實沒有任何作用,國家應該立法禁止。所以,當下,我們應該不嚴令禁止,也不提倡鼓勵,讓百姓自覺實踐,順應民意發展。

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各大中城市,好多“噴子”把汙染環境全面歸結到燃放煙花爆竹上,認為有百害而無一利,諸如:造成資源浪費,製造噪音、滿地垃圾、濃滾的煙塵、發生炸傷事故、火災事故、浪費錢財,引發全民消費攀比、因燃放產生濃煙造成交通事故等等,強烈建議國家立法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此,【鄉村關中】無語,你是怎麼看呢?下面留言評論區我靜待你。


鄉村關中


農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從環境角度來說是好事,並且還可以節約一部分錢做他用,但可能一些人腦子有些轉不過彎來,認為燃放煙花爆竹是增加喜慶的氛圍,沒必要禁止。

我個人認為,禁了就是禁了,專家的這個建議可以實施,現在農村,生孩子放鞭炮,慶生放鞭炮,就是老母牛老母豬下個仔,也要放卦鞭炮,更有甚者,家中老人去世了,出喪的時候也要放,女婿兒子都要買,至少千多元的煙花爆竹。

這樣的事真是不倫不類,本來家中老人去世是件悲痛的事,又放炮又放煙花的,成了喜慶的事,而且形成了風俗,誰要不放,就是摳門小氣不孝順,這事在山東興了不到十年,現在是愈演愈烈,放的更多了,你放他也放,憋著勁的攀比。

每年因為燃放煙花爆竹而受傷的人,以前做過統計春節期間是三千多人,不知這幾年有多少事故,真是樂極生悲,花了錢找不痛快。

很多人不願意放,但大家都放,你不放就成了另類,也只能燃放,如果政府出面禁止燃放,就名正言順了,有些人不開心,習慣了就好了,大家都不放,也就正常了。

我支持禁止在一切場所燃放煙花爆竹,這樣不僅節約了能源,保護了環境,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傷亡事故的發生,也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資金,用來改善生活。


曲阜星


磚家叫獸的理由無非是出於環保,說放鞭炮汙染環境!

1.春節放鞭炮是幾千年來的風俗,哪裡有過年不放鞭炮的道理!過年,不放鞭炮,冷冷清清,死氣沉沉,那還叫過年嗎?大多數老百姓春節都會放鞭炮,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

大多數人都認為沒問題的事情,磚家憑什麼出來反對和阻止!

2.老百姓的這點權利都被剝奪,那活的該多麼憋屈啊!

3.這也不準,那也不準,那社會的活力就被扼殺了。

4.農村放鞭炮能有多大汙染?農村環境好,承載能力強,完全可以消化這個汙染。

5.不準放鞭炮,鞭炮廠和經銷商的利益會受損。還有什麼比侵犯他人利益,動人奶酪,更可惡的事?


老鄧的觀點


放什麼磚家臭狗屁?世界各國搞慶典 哪個不放煙火?哪個煙火不比我們農村超過幾萬倍,他們不汙染嗎?世界各國現在都在打仗,哪個炮彈不比煙花汙染多少萬倍?你們這些磚家怎麼不說不管?我就不明白了,你們最大的本事就是欺壓老百姓,別的本事了了無幾,就會紙上談兵,無用。


手機用戶70862007903


我第一個支持不放煙花爆竹,最好連煙花爆竹廠也封了。


宗優


專家小時候讓煙花爆竹給嚇出來毛病了,看見有人放煙花,就要犯病,一犯病就抽過去,後果很嚴重,吐白沫、驢打滾、學狗叫、亂咬人等什麼事都乾的出來,而且持續時間很長,沒有什麼藥可治,除非灌大糞湯可以緩解。


師不古


農村燃放煙花炮竹,是一種農村傳統的風俗習慣,也是我們兒時在農村時最開心的事。

過去的農村放煙花炮竹,一般是春節大年三十除夕夜最熱鬧。每年春節的大年夜,一家人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吃過年夜飯後,家裡老人開始張羅包大粽,而我們小孩就邊玩邊等著除夕過年鐘聲的敲響,等著那一年最熱鬧的放鞭炮。

煙花是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後,一些家庭也會賣回家放。煙花比鞭炮更好看,但是價格更貴,而且燃放的時間又短,往往燃放一兩分鐘功夫的煙花,就花上幾百元了。一般農村家庭還真的捨不得多賣。

除了春節外,在農村裡燃放煙花炮竹就是辦紅事或白事了。結婚、升學酒、小孩百日宴或是入屋新居等喜事,都需要燃放煙花炮竹來慶賀。而白事呢,村裡有老人去世,或是脫孝等白事活動,也需要燃放炮竹。可以說,到目前,燃放煙花炮竹已經成為農村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項事務。

從來沒有人說過不能不準燃放煙花炮竹。

如今有專家建議:禁止農村放煙花炮竹。我想,絕大多數農村人是不會同意的。

從專家的角度來看,象城市一樣禁放煙花炮竹一樣,對農村也禁,當然也可以說了一堆好處來。比如減少環境汙染呀,防止相關的安全事故呀,減少農村家庭開支呀,節約火藥原料呀,等等。聽起來,好象也很有道理。其實也真的都有道理。

但從農村人來說,這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已經成為一種風俗,豈是簡單一個禁字了得?

如果春節沒有了煙花炮竹,農村的春節將是靜悄悄的春節,再也沒有過年的味道,更不說農村春節傳統文化的韻味了。農村人本來過年圖的就是一個熱鬧,不熱鬧還象中國的農村嗎?

還有,如果沒有了煙花炮竹,農村裡辦喜事白事都是靜悄悄的,大家聚在一起喝一頓就分開,也就少了許多氣氛,少了許多樂趣,更少了許多鄉愁。

有領導人說過,新農村建設及發展,要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農村裡稀稀啦啦的煙花炮竹聲,就是一種鄉愁。禁止燃放了,還何談鄉愁?還如何讓小孩記起“爆竹聲聲除舊歲”的詩詞佳句?

因此,專家的建議雖然有科學道理,但是農村更需要保留一些風俗傳統,保留一些美好記憶,保留一份農耕情懷。農村的煙花炮竹,可以加強安全管理,開發更環保的產品,但能夠不禁就不要禁了。


桂農通


這些個什麼狗屁磚家,什麼農村禁放煙花爆竹,什麼農村的桔杆禁燒,什麼樣的汙染源全都是農村的,簡直就是放屁,那些不達標的化工廠天天在生產,他們就沒有汙染嗎?這些狗屁磚家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真心的,誠懇的要求國家有關機構廢除這些所謂的磚家,對那些對國家有真貢獻專家應該用真實的行動予以保護


小河流水246725814


這些所謂的磚家叫獸就是每天不幹正事 出一些餿主意 還想出個名 想想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 為了讓人們有個快樂的心情 有喜慶心情 讓人們過個節日放些鞭炮煙花來慶賀節日的快樂 他們就說汙染環境了 試問一年有幾個節日 能汙染環境嗎 世界上經常有軍演 難道比鞭炮煙花汙染環境還輕嗎


夢想138355908


不要有事沒事拿農村來說事,吃飽了撐的還是,多想點有宣的事,一下不給養豬,一下又不給燒柴,一下又不給土葬,現在又不給放炮,到底農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吃不上飯你才高興,你也就不會說農村了,年年交公糧養你,你心裡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