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做出了什麼決定?為什麼這個決定會是袁術失去天下的原因?

羽評郡主


朕口渴了,要喝蜜水!哈哈😄

袁術家族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割據淮南,可是後期注重虛名,面對著誘惑沒能抵擋住,作出錯誤決定,悍然稱帝,招到全天下人的反對,要知道那時候董卓都不敢稱帝,就連後面那樣強大的曹操都沒稱帝,想想孫權只是得到了玉璽,就遭到了袁紹和劉表的奸計陷害而死。



袁術在拿到玉璽稱帝后,就以為是天下正統,但是這對他提升自身實力沒一點作用,還會招到天下人的反對,各方諸侯的征討,要知道當時漢獻帝還在的。在袁術稱帝后,天下同時出現兩位皇帝,在當時天下還是有很多能人志士極力擁護漢室王廷的,劉備就是主動提出去征討袁術的。



還有就是,古代稱帝這種事情成功的大多是明君仁君,可袁術既非明君也非仁君,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很艱苦,民不聊生,大肆浪費,荒淫無道。

袁術的前半生還是很順利的,但是由於其才能上的問題,又在不當的時間裡稱帝,失信於天下,成為天下人公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個道理。


旺旺餅真好吃


袁術這個決定應該是稱帝,導致迅速敗亡。其實即使袁術不稱帝,他能奪得天下嗎?即使是曹操時代,也奪不了天下,更何況袁術是曹操的手下敗將,更沒有那個能力統一了。以袁術那種“驕橫粗暴”又窮奢極欲的個性,恐怕連一郡之地都管不好,《三國志》多次說他橫徵暴斂,奢侈無比,搞得民不聊生,稱帝只是導致速敗而已,不稱帝一樣得敗。袁術統治不行,另外軍事和政治,用人,袁術樣樣不行。



袁術佔領著南陽這百萬人口的大郡以及江淮之地,這是優勢不假。但是袁術能力不行,他先是覬覦荊州劉表,派孫堅攻打,導致中伏而死,這也拉開日後劉表和孫吳的恩怨。兩袁爭霸時期,袁術進兵陳留,然後就被曹操一路追打,從匡亭救援部將被打敗,退到封丘,怕被包圍,又跑襄邑,太壽,寧陵,最後被趕入九江。這簡直被曹操打得一路潰敗,無還手之力,而且此時曹操的綜合實力還沒袁術強大。又因為呂布悔婚,派張勳聯合韓暹,楊奉進攻呂布,結果呂布策反了韓,楊,大敗張勳,斬十將首殺傷無數。《三國志.呂布傳》注引《九州春秋》記載,呂布先是留書,奚落袁術“鼠竄壽春,無出頭日”,後渡過淮水,對著袁術哈哈大笑才回軍,袁術一點辦法也沒有。殺了劉寵,引來曹操東征,袁術被打怕了,留橋蕤,李豐等拒守,自己跑了。



袁術的個性“驕橫粗暴”,雖然東漢末年大亂,但是漢室並未完全失去人心。單看袁術陣營裡,公孫瓚殺了威望最高的宗室劉虞,袁術還幫過忙,註定了失敗。袁術自己不但稱帝,還暗殺了宗室劉寵,原因是陳國不借糧給袁術,這更是“任性”。另外,馬日磾持節來到袁術處,竟被袁術奪了符節,羞愧而死。袁術早有“異志”,想拉攏少時好友沛相陳珪支持。於是用他的次子陳應為人質,然後再寫信給陳珪,結果被陳珪拒絕並斥責了一頓。他的主簿閻象也勸他,不要異想天開了,如今漢室人心還在,我們實力也還沒到呢。可惜,袁術不聽,稱帝后更是淪為諸侯笑柄,導致眾叛親離。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孫策了,孫策一聽袁術稱帝,立馬絕交,這也讓袁術失去一大片土地和人才。



孫策本來投奔了袁術,袁術讓孫策統領孫堅舊部。孫策是一員虎將呀,袁術如果好好使用,軍事上也不會那麼被動了。可惜,袁術讓孫策一次又一次失望,最後孫策脫離袁術,拿下江東六郡,成就了東吳的基業。袁術為什麼讓孫策失望呢?原來袁術本來許諾孫策,讓他接任九江太守的,結果用了陳紀。隨後更過分,袁術又許諾孫策要是攻下廬江,太守就是真是你的了,先前用錯陳紀坐坐。結果,孫策拿下廬江,太守又變成劉勳。袁術這不明擺著玩孫策嗎?是人都會失望。所以,孫策才以討伐劉繇為藉口,脫離袁術,不想卻打下一片地盤。

袁術失去孫策,證明了他既不會識人,又不會用人。再加上他的統治,政治,軍事一塌糊塗,這樣的諸侯,實力就算再強,豈能平定天下?又何愁不會滅亡呢?


大飛熊ヽ騎士


加速袁術失敗的原因是過早的稱帝,正是這個決定,讓袁術在不久之後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自董卓亂漢開始,再到三國鼎立,期間經歷了多次洗牌。大浪淘沙,許多風雲人物相繼落幕,其中袁氏二兄弟是第二輪爭霸中的佼佼者。如果把握機會,很有可能問鼎天下,只可惜二人後期因為種種原因相繼隕落,其中袁術的失敗的必然原因是氣量狹小,直接原因是過早的稱帝。我們從頭道來:

諸侯割據雛形

公元189年,董卓廢少帝劉辯,把持朝政,霍亂超綱。不過在此期間,為了維護政治穩定,董卓也開始拉攏氏族,分派了很多有名望和能力的人去各地做太守,其中包括袁紹、韓馥、劉岱、鮑信和孔伷等,此時袁術不在其列。當然這也沒什麼好丟人的,後來一統北方的曹操此時也不在此列。不過兩人還是比較聰明的,眼見形式不好便逃跑了。



而那些分封出去的一方太守,便是諸侯割據的最初雛形。一封討伐董卓的檄文,更是吹響了天下紛爭的號角。在這第一輪的爭霸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於是一些庸才殞命,天才主見開始脫穎而出。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我們站在後世的角度,認為二袁一個優柔寡斷,一個寡情多疑,皆不足以成大事。然而二人在天下大亂之後,能夠從無到有,由弱及強,最終形成東西對峙的格局,絕非泛泛之輩。

袁術起家最初在南陽,後佔據了豫州,乃是天下腹地,黃河流域,人口和糧食都很充足。從190年討伐董卓,到192年兩三年間,最初分封的各路太守,像韓馥、孔伷、劉岱、鮑信等全都掛了,最終留下來的僅有張邈、袁紹、劉表等寥寥幾位,其他勢力包括袁術、張魯、公孫瓚、陶謙、張繡、張揚等,這是第一輪大浪淘沙剩下的勢力,而此時的所謂三國之主曹操、劉備、孫堅,還都分別在袁紹、袁術帳下(劉備更慘啦,實力還很弱,四處給人打工)。而在這些大勢力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二袁、劉表、公孫贊、陶謙等,袁紹與劉表結盟,袁術和公孫贊、陶謙結盟,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此時已經形成東西之爭,而為首的正是袁紹袁術。




風捲殘雲勝者為王

此時的政治格局其實已經十幾分明晰,雙方角逐,勝者王侯敗者寇。正是二人大展拳腳之時,然而此後二人卻同時暴露出致命的弱點。


袁紹優柔寡斷貽誤戰機,在擊敗公孫瓚之後沒有選擇一鼓作氣,消滅後方不穩定的曹操,而是按兵不動半年有餘,坐等曹操收復張繡平定烏丸,最後在對戰中敗給曹操。

袁術則是驕奢淫逸,猜忌多疑,屬下逐漸與之離心離德,其實如此發展下去,袁術憑藉地理優勢至少還可以安於一隅,但是人要是自己作死,老天爺都救不了,袁術竟然在建安二年(197年)選擇了稱帝,自此成為眾矢之的,兩年之後便被曹操給滅了。

亂世爭霸不同於其他的權利鬥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袁術的悲哀就在於,他做出的這一決定失信於天下,成為天下公敵,雖然那就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敢於第一捅破的人,不一定會獲得好的下場。


尹禾


三國演義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立大功。那時劉備還沒形成勢力,更不要說斬董卓的的主力將軍華雄了。

那是袁術的袁術和孫堅聯手功勞,是江東猛虎孫堅率軍在陽人擊敗董卓軍先鋒隊伍胡軫,呂布,斬殺了華雄。是董卓率軍入洛陽後,廢漢少帝劉辨,議立劉協為帝,為拉擾袁術,袁紹兄弟。還給了袁術為後將軍,他們不肯依附,懼禍逃跑。一個東海,一個南陽。想逃脫在十常侍殺害何進時,袁紹,袁術與吳匡合力進攻皇宮。宦官們手持武器負隅頑抗,袁術放火燒燬南宮九大門。又燒燬東西皇宮大院,迫使十常侍棄皇宮出逃,全被殺死。要被董卓定罪。

正是長沙太守孫堅,也殺南陽太守張諮,才引兵又跟隨袁術,使袁術成為豫州剌史。孫堅領軍出征,袁術在後方提供糧草補給孫堅軍隊。在關東聯盟軍畏懼不前孫堅一軍奮勇向前殺了華雄,取得抗擊董卓大軍大捷。這時袁術犯決定命運的大錯。有人便向袁術講,孫堅倘若佔據洛陽,發展勢力,將難以制約,如果任其發展。豈不是驅除卻一狼,又增一虎。袁術擔心孫堅勢大後會不聽話,便不運軍糧給孫堅,孫堅從前線連夜趕回,責備袁術,我把若大家業給予你單身一人你還如此。袁術慚愧,立即給孫堅調去軍糧,孫堅回到部隊後。率軍攻入洛陽,又繼續向西攻擊董卓關中函谷關。

這時他哥哥主動出手,邦他以會稽的周昕,為豫州刺史,幫助袁術要趕出孫堅,奪取孫堅的地盤。

袁術愚蠢不懂血肉親緣,要一直對外。卻引兵擊退周昕。不認親情,袁紹也想劉虞為帝,玩你傀儡權術,派人通知袁術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卻急於爭權當皇帝早己心懷異志,更不會聽他哥哥詭計,託辭公義不同意提議。還因此兩人積怨翻臉。喪失了合心共取天下機會。

使得袁紹雄踞河北,袁術虎踞南陽,雙人合手,翻雲覆雨,爭取天下前途光明,奪取天下指曰可待。

愚蠢袁術即不懂哥哥授手,又不解哥哥遠謀長策。強行獨立成帝。被天下諸侯所笑,成為眾失之的。不久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叛盟和打擊。孫策在江東脫離袁術,而逐走袁術伍命的丹楊太守袁術的弟弟袁胤,又趕走廣陵太守吳景。使得表術喪失丹楊廣陵等江東大片土地。勢力頓挫變小,又被呂布在淮北大敗袁軍,並大肆搶掠人員糧卓財物。再被曹操在蘄陽大敗,六百里追擊殺擒斬袁術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袁術逃到淮南,再碰上大旱災與大饑荒,江淮之間處處可見人吃人的慘劇。到處飢餓生存艱難。卻又被部曲陳蘭雷薄小賊叛變掠糧草。逃到灊山。才想投奔哥哥袁紹。還被劉備朱靈率軍截住去路,天災人禍讓他不得活,退回江亭自已氣得嘔血而死。

袁術當時遠視一點,聰明一些,兄弟一體 。無往不勝。愚蠢的人,總是感覺,比別人更聰明,結果擔誤自己影響別人。袁術依靠嫡系,看不起袁紹哥哥,更不不懂哥的深謀遠虛,自己媽媽是袁逢的老婆,袁紹的媽媽婢女 。公然不把袁紹自動援手還作挑釁。不聽不解不知袁紹立劉虞的深意。辱罵袁紹為家奴,更是為了打擊袁紹,不擇手段和袁紹的的敵人公孫瓚拉卻結盟,從此兄弟視為水火,離心離德,讓眾多諸侯恥笑呀。是何等愚蠢和不懂人情事故。其實不然當時袁術有豫州打下洛陽及部分荊州是地盤軍事力量最強盛勢力。袁紹只有東海郡,曹操還有沒有地盤只有跟隨袁紹混的一些己經失散私家武裝。公孫瓚有幽州,陶謙有了徐州。劉備才是平原相,關羽張飛更是司馬部曲。當然他聯合公孫瓚和陶謙後是財大氣粗。不可一世。不會考慮袁紹的提議,更是藐視袁紹選擇,不與哥哥合作,而要獨幹,自逞其能當皇帝。走死路了。


ww3721


袁公路自我感覺良好,淮南地廣糧多,家世四世三公,又有玉璽,於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稱起了皇帝。這個決定是他 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當時社會背景是:曹操已挾天子以令諸侯,各路諸侯割據一方,漢朝雖氣數已盡但仍有忠漢之勢力。各路諸侯都待機而動想發展自己的勢力,袁術低估了天下形勢,成了眾矢之的。至於說他失去天下有些不現實,他本來就沒有擁有天下。天時地利人和,他只佔了地利,至於他本人的性格可參看《三國志》,他當時勢力不小,本來應靜觀其變,以待天時,可惜真成了“孤家寡人”。


楓葉滿山4


沒有搶在曹操之前,劫持漢獻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