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集美貌與才華的薛寶釵,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輸在哪?

衢州土郎中



提起薛寶釵,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她“人緣最好”“豁達大度”“博學多才”之類的評價。寶姑娘看起來很是懂事,沒有人比她待人接物更小心了,她的付出不是沒有得到回報,賈府上下之人都很認可她,有的甚至拿他跟黛玉進行比較,王夫人更是早已把寶釵當成自己的兒媳看待了。

從很多情節可知,寶姑娘一定從小就博覽群書。她的容貌更是美麗動人,“品格端方,容貌豐美,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寶玉都曾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但就這樣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子,為什麼比不上林黛玉呢?

一、出身的不同

別看薛寶釵出身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但只是排名最末的皇商家族,而且自從寶釵父親去世之後,薛家在經濟上已經逐漸走下坡路了,後來薛蟠惹上人命官司對薛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而黛玉的父親探花出身,又是巡鹽御史甚至蘭臺寺大夫,雖然林家不是四大家族之一,但其實已經遠遠高於薛家了。


二、寶釵過於老成理性,有時甚至冷酷無情

黛玉雖然有的時候有點尖銳,但最多是因為對寶玉有些不放心,以及擔心他們的愛情沒有將來導致的,其實她是非常真誠善良的,她會在跟寶玉吵架之後還忍不住貼心地問一句天冷了怎麼不多穿點?她會和紫鵑情同姐妹,一點也沒有主子的架子,所以紫鵑才敢直言勸黛玉“姑娘倒有七分不是”。

香菱學師找寶釵她不允,與是她去請教黛玉。黛玉甚至對落花也頗為憐惜,她不忍心看著落花被流水糟蹋,覺得用土掩埋了更乾淨,於是才有了《葬花吟》 。

相比之下寶釵所謂的好,更多是出於左右逢源的人情,她的好是對所有人的,自然不像黛玉那樣全心全意地愛著寶玉一個人。而且從她對金釧和柳湘蓮的之事看,她是有些麻木的,甚至還假意說金釧是“失了腳掉下去的”“糊塗人”之類狠心無情的話,讓很多讀者看了都心寒。


三、寶釵過分看重“仕途經濟”,這也成了寶玉疏遠她的主要原因

寶釵應該是受了儒家思想長期的影響,所以經常或直言或婉轉地規勸寶玉多看看那些“正經書”,卻忽略了寶玉的真實需求,惹得寶玉很是反感。黛玉就不會如此勉強寶玉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對方的快樂更重要的了。

在寶玉眼中,林妹妹更像是個小女人,寶姐姐卻像個“女夫子”,所以無論寶釵如何出色,在寶玉以及很多讀者的眼中,她就是比不上林黛玉,因為黛玉雖然沒有她的圓滑世故,比她要有真性情,真誠的多。


少讀紅樓


集美貌與才華的寶釵卻輸於黛玉,輸在哪呢?輸在人品,輸在格調。

寶釵雖美,卻是世俗認為的美。

寶釵所謂的好,不過是圓滑世故,她對別人的好是有目的的。所謂藏拙,就是保護自己避免麻煩。



寶釵好為人師,卻不配也不願為師。黛玉她說劉姥姥是母蝗蟲,寶釵能理解、解釋得透,但她卻想不到來說。思維敏捷她不及黛玉。

香菱想學詩,黛玉孜孜不倦傾心教導。寶釵的反應是怎樣?大家都知道。

寶釵入宮待選失敗,賈府成了她的第二選擇,金玉良緣的謠言也隨之而來。試問,這是真愛嗎?

寶釵佈置的房間雪洞般,賈母看了不喜歡,覺得不吉利。黛玉的屋子,劉姥姥說像哪個哥兒的書房,書香氣濃。

滴翠亭寶釵聽了小紅的話,為了順利金蟬脫殼而推給黛玉,這是什麼“好”?分明是坑。

不管早午晚,寶釵總去找寶玉,弄得晴雯她們一直埋怨。而黛玉幾曾不分時辰去怡紅院?只見寶玉常往瀟湘館跑。

更勿論寶釵在寶玉午睡時,襲人出去了,她竟然情不自禁地坐在旁邊繡起了肚兜。這是什麼人家教育出來的女兒?

黛玉從來不會做這些出格的事,她的純潔和真愛為世若不容,只因當時的封建社會不接受自由戀愛。

放到現在,寶釵是拜金女,黛玉是塵世的絕品真性情。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不得不活成寶釵,生活紛擾複雜,適者生存。黛玉,是詩和遠方。


清心一棧


有人說林黛玉心胸狹窄,尖酸刻薄;怎麼比得上薛寶釵端莊穩重,隨和大度呢?實則不然。

首先,林黛玉不指望利用男人的成功來實現自身榮耀。而薛寶釵則是“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那種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再者,林黛玉不會處心積慮的去塑造自己的男人、去成就自己的男人。而薛寶釵呢,書中有一段關於〈香菱學詩〉的描寫,薛寶釵藉機規勸賈寶玉說,“你若像她(香菱)一樣用功,什麼事情做不成呢?你也該在這些正經書上多下些功夫了”!


其實男人最討厭的就是這樣的話。心說我從小爹媽就教育我,“你要向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努力啊”!我去,我好不容易長大成人,成為了一家之主,你又像我媽一樣教導我,我豈不是又回到了小時候那“水深火熱”的日子裡嗎!

第三,林黛玉只愛賈寶玉其人,不在乎他現在尚有何缺點不足,更不在乎他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看看,這才是純愛呀!這才是男人所渴望的感情的寄託、心靈的港灣啊!

而薛寶釵則不同,她是入宮待選不成,才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轉向賈寶玉的。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薛蟠和薛姨媽把薛寶釵嫁給“中山狼”孫紹祖的話,薛寶釵會抗婚嗎?

林黛玉單純率真,沒有功利之心。薛寶釵藏愚守拙,讓人琢磨不透。如果是男人,你會怎麼選擇?


瀟湘窩心腳


她輸給林黛玉是出身在一個皇商的家族裡,沾上了太多的銅臭味,潛移默化地在家族的影響之下,自然而然就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見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形成了八面玲瓏的處世之道;而林黛玉是仙草絳珠下凡,而林黛玉家已封襲三世,其父如海科弟出身,乃前科探花,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所以林黛玉自小習文。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在薛寶釵的身上卻充斥著步步為贏的手段,你看她多會收買人心,看到林黛玉身邊好得似姐妹般的史湘雲,輕易而舉地就給寶釵收買了。

為成立詩社,大咧咧的史湘雲誇下海口做東道主,薛寶釵在得知史湘雲從小沒了父母,故史湘雲碰到難籌到銀兩的難題,薛寶釵就從哥哥薛蟠那裡要來螃蟹,就以史湘雲的名義宴客,使湘雲感激涕零地直呼親姐姐,賈母稱讚寶釵辦事得力,得到眾人好評不斷,而史湘雲後來漸漸靠近薛寶釵,而疏遠了林黛玉,正所謂其著行得真“聰明”。

當薛寶釵從選妃落選後,心目中的對象就是賈寶玉了,她小小年紀,由於較為世故,所以對賈寶玉不喜讀聖賢書通達官場的表現說教口吻似足父親賈政,令賈寶玉十分不喜,在寶玉心中感覺到她與林黛玉相比就少了很多共鳴了。因為寶玉與黛玉的關係可以好到將《西廂記》與黛玉偷偷分享的。

答題完成,謝謝。





彩霞詩詞對聯集


薛寶釵一直是橫在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人物,這段悲劇收場的三角戀始終讓人可悲可嘆。

不管是在原著還是影視劇中,薛寶釵和林黛玉兩人從來都是被比較的人物。從身世到才華再到相貌,她們都各具特色,且不同於旁人。

自古以來,薛林兩人的話題從未結束,但在不少人心中,林妹妹依舊是不可比擬的。

薛寶釵在賈府,作為王夫人的親侄女,薛家是皇商,但由於哥哥薛蟠是個“呆霸王”,是個混賬人物,所以薛寶釵為了母親,過早的熟知了人情世故,所以在賈府中頗得人心,姐妹丫頭,長輩奶奶們都是無不稱好的。

成也如此,敗也如此,即便薛寶釵有千百種好,她的八面玲瓏在老祖宗眼中,始終是入不得她眼的,老祖宗喜歡真性情的孩子,所以對寶玉、黛玉,乃至薛寶釵的妹妹薛寶琴非常疼愛,若非薛寶琴早有婚約,老祖宗甚至想將她許給寶玉。

並且城府頗深的王熙鳳早期也更喜歡林黛玉,憑藉薛寶釵這般能幹,要是嫁進賈府,遲早要奪權的。

再者,林黛玉的父親是朝廷林如海是朝廷高官,祖上曾世襲過列侯,門第光耀,林黛玉的出身既是高官之女,薛寶釵是無論如何比不上的,當時商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高。

再者,薛寶釵的圓滑固然好,但她曾經在丫頭小紅、墜兒面前誣陷過林黛玉,光是這一點,就為人不齒。

林黛玉雖然性情敏感,但陷害旁人的事情是萬萬做不出的。

並且在才學方面,林黛玉也是略勝薛寶釵的,所以薛寶釵方方面面,都不及林黛玉來的灑脫。

哪怕她最後嫁給了寶玉,也沒有得到幸福,最後只能泯然眾人矣。

而這世間,就只有一個林黛玉。



壹條電影


《紅樓夢》集美貌與才華的薛寶釵,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輸在哪?

  薛寶釵無疑是很美的,她端莊穩重,雖出身皇商之家,卻有著如王夫人等千金大小姐一般的氣度,她也博學多才,要不是命中註定進不了宮,否則以她的本事,在宮裡,也將會有一番大作為,可是她和寶玉黛玉,三個人的愛情裡,卻輸得一敗塗地,甚至於是婚姻,她表面上的勝利,也掩蓋不了失敗的事實。

  她為什麼會輸?

  從故事的設定上來講,寶釵就輸了。林黛玉和賈寶玉有前世的情緣,今生,兩人是為著圓那份情而來,寶玉的目的是多一點,人家是來下凡玩,順便談場戀愛走人的。林黛玉,註定就是為了賈寶玉,換句話說,她的一生,只為賈寶玉。薛寶釵無疑沒有這種待遇,她的一生,要顧念的太多,自然不能純粹,她和寶玉之間,雖然有和尚送的吉利話作保,但終究抵不過大神最初的設定。

  從故事的內容來講,寶釵的愛太世俗,而賈寶玉要的,卻是充滿靈性的愛。通篇故事看起來,寶玉和黛玉言行舉止,合拍得簡直不是一處兩處,幾乎是到處都是。元妃省親,大家奉命作詩,寶玉一時不會,林黛玉當槍手,奉旨進大觀園,寶玉與黛玉在住處的選擇上不謀而合,寶玉不愛讀聖賢書,林黛玉也不說教,寶玉忙於應酬,碰上賈政查功課,黛玉一卷紙拿來,竟是仿著他的筆跡寫的一疊作業,賈寶玉愛講究個平等,林黛玉也從不真正拆臺……林黛玉敏感,寶玉總是去安慰,好壞不分地自己把責任攬下,林黛玉曾經歷父母離喪之痛,作出來的往往都帶有哀音,他人假冒,賈寶玉一看詩作就能明白,花飄落而下,寶玉也會痴傻地撿起來扔溝裡,因為他明白,林妹妹看見,又該傷心了,他每天去瀟灑湘館報道,為的就是看看她,是不是喝了藥,是不是睡得好,她和他,互相關心,沒有什麼華麗麗的語言,說得最出格的,不過是“你放心”“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點點滴滴的關愛,真正的相濡以沫。

  這樣的愛情,別說是寶玉和黛玉本身,就是讀者,看到了,也會覺得溫暖,他和她,都不是完美的人,缺點一大堆,可是正因為這種不完美,更讓人感覺到了真實,似乎我們的身邊,也有這麼一個人,也希望自己身邊,有一個這樣的全心全意為自己的人,不要多高大上,溫潤著,溫暖著,直到永遠……

  寶釵呢,她對寶玉無疑也是很關心的,她一有空就往怡紅院跑,關心著寶玉的生活起居,為著他的前程,也曾苦勸,寶玉捱了打,她第一時間拿著“神藥”……可惜,寶玉的心,從來不在她身上。

(所有人都高興,只有寶玉一臉哭相)

  林妹妹勸寶玉可改了吧,賈寶玉替林妹妹擔心,而她讓寶玉也學著些仕途經濟,寶玉扭頭就走,連句客套話都不說,臉打得生疼生疼的。

  薛寶釵雖然得到了世俗承認的婚姻,可是那個成親的夜,寶玉心心念唸的是林黛玉,是他的神仙妹妹,婚後,更是把林妹妹永藏心底,為了她,選擇出家,留下孤苦的她……雖然高鶚不忍心,給她畫了個餅(讓她懷上寶玉的孩子),可畫出來的餅終究是不頂餓的啊,誰知道寶釵的苦呢,她的後半生,正如她的冷香丸,加了蜂蜜加了白糖做成了蜜丸子,吃的時候,卻得拿黃柏煎湯送下,這個苦啊,想想都咽不下,可咽不下,也得咽。(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薛寶釵確如題主描述的那樣,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還差一點兒成了皇族成員。她和林黛玉兩個人,是曹雪芹筆下才貌雙全、蘭心蕙質的代表人物。

至於說到寶釵輸給黛玉,這樣的說辭判斷無疑來自於閱讀後的心得感悟,並不是書中的描述措辭。

不單是題主有這樣的評斷,我本人也對薛寶釵極不感冒。若評說《紅樓夢》中最不得人心的角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薛寶釵——儘管鳳辣子王熙鳳心機算盡壞事做絕,但從來不像薛寶釵這樣遮遮掩掩,外寬內忌。

其實,書中的薛寶釵,是很守閨閣之道的名門閨秀,才華馥比仙,氣質美如蘭(原諒我用曹公形容妙玉的詞彙讚譽她),識大體顧大局,端莊得體,落落大方,眼角兒眉梢都是精氣神,心裡有一萬個處事機謀,表面卻春風拂面,善解人意,給人以寬宏博愛的印象。

但是,寶釵私下裡的勾當卻很讓人不齒。無論是她和姊妹們的相處廝守,還是和長輩親眷的殷勤周全,表面都充分體現出一個修養合度、進退得法的閨閣佳人形象,但其實私底下卻頗得心算,城府深厚,這在她成功處理和黛玉之間的關係、周全湘雲沒錢亂請客的危局、解脫姨媽王夫人逼死金釧的逆境、最後成功登頂賈府少奶奶的巔頂等事件的始末緣由中,都足以說明寶釵的深謀遠慮、處心積慮,也滲透出寶釵的一些人性劣根。

反觀黛玉,雖然愛使小性子,我行我素,但愛得赤誠,活得坦蕩,不會勾心鬥角,不會暗中使絆,更不會落井下石,也不會欲擒故縱。這些看似爭鋒奪槊的手段,黛玉鄙夷不屑,也不會縱然一試。倒是寶釵這個裙釵粉黛,硬是把這個當成了手到擒來的拿手好戲和看家本領。

當然了,既然是書,寫的人物自然就有好壞或粗鄙之分,讀者也有自我的閱讀判斷和自我裁定。只不過曹公向來崇尚“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春秋筆法,不那麼明睜眼漏、招惹眼目罷了。


龍吟148119260


有一句話: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這話用在薛寶釵身上也適用。

寶釵和黛玉相比,無論是美貌還是才華都不相上下,但是人們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寶釵的失敗之處恰恰是她最引以為自傲的面面俱到。

人總會有缺點,有不足,有真情實感的流露,寶釵從來沒有以真心示人過。她隱藏自己的真性情,總是帶著一副關心人的大姐姐面具,彷彿她關心所有人。事實上她的關愛非常有限,例如書裡說寶釵經常暗地裡關照邢岫煙,可是邢岫煙當棉衣時,寶釵也不過是替邢岫煙贖回了棉衣,並沒有送給邢岫煙財物,讓她渡過難關。惜春畫大觀園時,說自己沒有畫具,寶釵說要給她,可是話鋒一轉,"……只是你也用不著,給你也白放著。如今我且替你收著, 等你用著這個時候我送你些”。寶釵說給,卻沒有給。

她總是以導師的面目示人,總是教導妹妹們。寶琴寫十首懷古詩,寶釵說有兩首詩要改,還是大家一致要求保留,才留下了。

寶釵太冷靜,太世俗,我們除了在寶釵撲蝶一則看到了寶釵的真性情,可是轉眼之間,寶釵又做回了自己。滴翠亭寶釵嫁禍黛玉,讓人們對寶釵的好感消失殆盡。

若寶玉沒有榮國府公子的頭銜,寶釵定然不會堅持嫁給她。寶釵勸寶玉仕途經濟,就是為了日後和寶玉結婚後,寶玉能為官做宰,她能有一個誥命夫人的品級。十幾歲的女孩子如此圓滑,世故,有功利性,讓人不寒而慄。

黛玉從來不勸寶玉讀書上進,她和寶玉對官場的看法一樣,他們無法忍受官場的醜陋與黑暗。他們做不到同流合汙,他們只想做單純的自己,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願意被官場束縛。對於黛玉來講,寶玉即使孑然一身,也會跟著他浪跡天涯。

人們不喜歡寶釵不是她沒有美貌與才華,只是因為她虛偽,功利。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裡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薛寶釵並不是比不上林黛玉,實際上她們在作者的心中,是合二為一的,是互為補充的。

並且寶釵人緣好,會做人,討得賈府上上下下的喜歡,甚至是寶玉在她褪那個紅麝串的時候,還想著這個膀子如果是長在黛玉身上,或者還可以去摸一把。事實上,寶釵也似乎是人生贏家, 她成功的被王夫人選中,做了兒媳。其實就我一個看客來說,我是希望學成寶釵為人處世的本事的,從而過上財富巔峰的生活。

黛玉為什麼會成功贏得寶玉的心呢?因為他們的背景關係呀,黛玉也是書香世家的女兒,雖然她驚歎於賈府的豪華,但是她本身也是豪門出身,自己在賈府已經多年,所以可以說,她也是從小在金玉堆里長大,並且就她們十五六歲的年紀來說,她們根本就不需要考慮生計,所以他們用一句現在的話說,都是被寵壞了的王子與公主,所以他們的生活,就只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因為他們已經處在物質與權力的頂端了。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成了精神上的伴侶,其實世間的情與愛,又有多少不是在情與現實中掙扎?



就如前面的朋友答的好,釵與黛,不過是一朵紅玫瑰與白玫瑰。寶玉得了其一,所以永遠追憶那個得不到的。正是因為世俗的逼迫,讓他放棄了精神上的愛戀,所以黛玉才是世間最好的,是寶釵永遠也達不到的高度。

然而寶釵,卻正是如賈政評價的蘅蕪苑一樣,初看無趣,深入瞭解,才知異香滿園。如果寶玉願意放棄那些虛無縹緲的追求,寶釵恰恰是世間最好的妻子,她才是世間的成功者,她是站在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所以寶釵是輸給了現實,因為一個擁有現實的男人,他是不會在乎現實的滿足,而是追求精神的戀愛的。倘或寶黛結婚了,寶玉肯定會日久嫌煩,覺得林妹妹你怎麼沒事就要生氣,要耍小性子呢。正是因為寶黛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樣的求之不得,隨時都可能失去的狀態,才使得寶玉心心念念,而他也是最好的詮釋了,為什麼大家都忘不了自己的初戀呢?這是寶釵唯一的錯處。


荷唯洛之戀


林黛玉小小年紀就寓居在外祖母家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薛寶釵出身皇商家庭,注重實利,圓滑機敏的商人習氣和崇奉禮教的官僚習氣給了薛寶釵雙重的薰染。兩人都是學識淵博、富有才華。林黛玉不像薛寶釵那樣隨分從時,世故圓滑,處處看家長的眼色行事。迎風灑淚,對月傷神,她是那樣多愁善感,那樣抑鬱而敏感。林黛玉和賈寶玉一樣,厭惡讀書做官的"仕途經濟",鄙視那些庸俗的名利之徒。所以,她被賈寶玉引為知音。和林黛玉一樣,薛寶釵具有美麗的容貌和出眾的才華。

與林黛玉不同的是,薛寶釵善於處世,深諳世故,她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在賈府裡周旋敷衍,如魚得水。這位有冷美人之稱的貴族小姐努力適應賈府的生活環境,裝愚守拙,表現出一種冷靜的理智。薛寶釵平時罕言寡語,也不愛修飾打扮。她豁達隨和,曲體人情,深得下人之心。尤其善於揣摩家長的旨意和愛好。賈母讓她點戲,她就點賈母愛看的戲。金釧自殺以後,王夫人受到良心的譴責,薛寶釵不惜歪曲事實,違心地安慰王夫人,說金釧是自己不慎,失足落井,不是負氣投井。她工於心計,而又不露聲色,是封建社會中完美無缺的少女典型,是封建家長為賈寶玉選擇的最理想的配偶。薛寶釵是個封建正統派,她和史湘雲一樣,規勸寶玉在仕途經濟上下點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