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軍最後孤注一擲的進攻——第二次阿登戰役

1944年12月16日凌晨。大霧瀰漫,天色陰陰沉沉,德軍裝甲部隊突然在阿登向盟軍陣地發起了突襲進攻,進攻讓盟軍大吃一驚。盟軍指揮部成自信德軍沒有能力再發動一場攻勢。阿登攻勢的作戰方案完全是希特勒孤注一擲的計謀——“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阿登攻勢則荒唐的將這一軍事信條引向極端,事實證明阿登是最壞的防禦。此戰後德國指揮官最關心的不再是能否阻擋盟軍的進攻,而是盟軍為何不快點進攻,趁早結束戰鬥。

盟軍在阿登地區防守較為薄弱,長達75英里的防線上僅駐守著四個師的兵力。而且盟軍高級指揮官,沒有吸取德軍1940年突襲的教訓,對突襲毫無準備。德軍的進攻很快便突破了美軍在阿登高原的方向,盟軍面臨被分割的危險。這使盟軍指揮部大為震驚……陣地後方警報聲聲,英國的首都倫敦更是驚惶不安,這猶如一場噩夢,謠言紛起,說什麼德軍將衝到英吉利海峽,敦刻爾克潰敗的一幕將重演。

納粹德軍最後孤注一擲的進攻——第二次阿登戰役

盟軍將這次進攻稱為“倫德斯泰特攻勢”,實際上倫德斯泰特(Rndstedt,西線最高指揮官)對進攻方案一直都是強烈反對的態度,他也沒有為這次進攻出過一點力。阿登攻勢是希特勒決定發動的,進攻的戰略戰術也是出自於希特勒之手。進攻初戰告捷,主要應歸功於年輕的軍官曼託菲爾(Manteuffel,西線第五裝甲集團軍最高長官)提出的戰術。希特勒不信任資深將領,對他們的建議往往愛搭不理,對年輕軍官和他們的建議則態度截然不同,他認為曼陀菲爾是他發現培養的青年才俊,他喜歡大膽出奇的戰術。

突襲初戰告捷的另一個原因——確保作戰方案保密,可是過分的保密也會弊大於利,它會引起很多前線突擊作戰部隊之間的混亂,從而貽誤戰機,對內過度的保密,也讓德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參戰的德軍臨上戰場才獲知進攻方案,沒有時間研究問題、偵查地形,並作充分的準備,進攻開始後就出現了許多問題,希特勒在他大本營制定的詳細計劃似乎已將一切都考慮周全,但他忽視了局部情況的特殊性以及各級將領個人能力所造成的問題。當阿登攻勢進攻遭到盟軍的英勇頑強抵抗,戰場形勢在逆轉,希特勒卻固執己見,堅持繼續進攻,嚴禁德軍及時後撤,如果盟軍行動更快一點,德軍有可能被圍殲。結果德軍雖然沒有全軍覆沒,但還是遭受了重創,此戰的損失德國的防守有著致命的影響。

納粹德軍最後孤注一擲的進攻——第二次阿登戰役

曼陀菲爾的進攻開局不錯,德軍突擊營就像雨水一樣,悄無聲息迅速滲入到盟軍的陣地,晚上藉著“人造月光”向前推進。奧爾河(Our River)也架起了浮橋,裝甲部隊在半夜跨過浮橋,早晨八點抵達美軍的主要陣地,然後在大炮的掩護下,迅速突破盟軍陣地。從前沿陣地發起進攻,經過將近30英里的路程,德軍在18日逼近巴斯托涅。此後戰場局勢逐步逆轉。17日夜晚,盟軍艾森豪威爾將軍已經將蘭斯(Rheims)附近的第八十二和第一百零一空降師,調來加強北部陣地同時沿公路及時趕到巴斯托涅。與此同時,美軍第十裝甲師一部分軍隊也及時趕到。此後兩天,德軍從正面和側翼一再發起猛攻,都以失敗告終。

納粹德軍最後孤注一擲的進攻——第二次阿登戰役

戰局對德軍越來越不利,曼陀菲爾也沒想到潛在的危險更大,盟軍的增援部隊雲集各地兵力大大超過投入進攻的德軍,在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統一指揮下,英軍第三師軍團進軍默茲河,南面巴頓將軍第三軍的兩個軍團向北迅速出擊……盟軍的大反攻開始,阿登攻勢失敗後,希特勒開始“散兵戰”,德軍不再有大規模者作戰計劃,只有許多零星的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