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奇的指標!

早盤高開幅度很大,導致很多人開始擔心,是不是要高開低走。面對這種局面,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神奇指標。

就是看外資的動向:如果外資大幅流入,指數當日回落幅度,大都非常有限。

收盤數據顯示,外資今日流入126億,創近一個月的新高。而A股,雖然在高開之後,上漲幅度並不大,但整體還是相當強勢的。要知道在過去,遇利好高開低走,幾成A股常態。

如果去看過去幾個月,這個規律,也都是適用的。此外,我之前還講過一個類似的規律:如果當日A股大跌,而外資大幅買入;那麼一旦次日A股繼續下跌,外資大概率會加速買入,從而引發短線“V”型反轉。

... ...

在過去的文章,我曾經講過第二個規律。次日,也被市場走勢所證明。但為什麼,外資對A股的走勢,影響這麼大呢?

按照最新的數據,藉助陸港通流入A股的外資,已經佔到了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近7%。而這個比例,已接近公募的8%。考慮到,外資仍在不斷馳援A股,其影響力,正在快速甩開國內公募,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機構投資者。

增量資金決定市場風格,所以持有白馬的投資者,不必悲觀。而前期,那些看起來燦若煙火的垃圾股炒作,註定塵歸塵、土歸土,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因為不能抵禦誘惑,無法堅守能力圈,大多終將淪為接盤俠。

... ...

盤面上,兩市主要指數高開後,小幅回落,隨後全天維持強勢震盪。到收盤,上證漲2.57%,深成指漲3.34%,創業板指漲3.28%。個股全線上漲,漲停高達93家。

板塊方面,5G、電子、汽車領漲,銀行、地產漲幅落後,但無一板塊下跌。整體來看,成長明顯強於價值。

近期,關於政策的討論,明顯多了起來。一些政策方向,愈發清晰。比如在財政發力基建、放鬆地產調控的二選一中,政策方向明顯傾向前者。

即通過財政發力鐵路軌交、特高壓和補短板建設,依靠政策引導5G等快速發展,避免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地產政策很難進一步收緊,但指望放鬆地產,去刺激經濟,已經不可能了。

而且,現階段的中國,更像是一箇中年人,身體抱恙也只需要鍛鍊、提高抵抗力即可(5G、有經濟性的基建等),而不是去打激素(放鬆地產)。

對於行情,我們既要看到,經濟尚未到達加速下滑的階段,還談不上樂觀;但改革已在路上,仍值得期待。

前期,我多次跟學員聊到,2449點的強支撐。原因在於,最高層已經關注到股權質押帶給經濟的風險,即便真的意外擊穿,分分鐘就會有利好抵達現場,所以越接近2449點,越應該樂觀。

而5萬億規模的股權質押,已經讓高層這麼憂心。幾十萬億的住房抵押貸款,房價要是崩了,金融系統也就沒了,經濟也沒了。所以,認為房價會暴跌的人,都缺乏最基本的“底線思維”和經濟常識。

... ...

在前期的回調中,我持續強調回調即是佈局良機。那麼大漲之後,我依然維持平常心。對於部分達到盈利目標的個股,我會分批兌現部分。

但整體來說,看好的方向,還是前期這些。以受經濟下滑影響小的調味品、化妝品、免稅、口蹄疫疫苗,部分不受醫保控費影響的醫藥股做防守,用5G、雲計算等做進攻。後期,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增加鋰電、細分行業龍頭的配置。

每一波大的行情,背後一定有大的邏輯來支撐。股改帶來了06-07年的全面牛市,鼓勵併購重組帶來了13-15年的創業板牛市,供給側改革帶來了16-17年的藍籌牛市。

那麼展望未來,如果有行情,除了優秀的消費股之外,科技成長一定不容錯過。這一點,從國家契而不捨的推科創板,以及對我們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上,都可以得到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