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茅岗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占地面积为5.86平方公里。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始祖传说

传说,仓下彭氏彭文峰(人们公认的茅岗村开村之主)生有一女,是个哑巴。虽然生得伶俐可爱,也孝顺懂事,但是始终无人愿意来提亲。看着待字闺中的女儿,彭文峰十分苦恼。正在发愁之际,彭文峰巧遇了前往茅岗村探亲的周宣义(周宣义周氏祖名宣义,讳浩,字伯进,号养吾,是濂溪公周敦颐第五代孙)不嫌弃彭文峰的女儿有缺陷,大方迎娶。

婚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后偶有一次登上附近的天岭岗,见岗下平畴铺翠,莲池浮红,不觉乐而忘返,于是便在茅岗定居下来,成为茅岗周氏的始祖。此后,周氏在茅岗村开枝散叶,渐渐发展为茅岗村人口最多的姓氏。

宗祠 纪念先祖

相传周宣义在茅岗村居住期间,曾在天岭岗边筑“爱莲亭”,以记先祖之德。

茅岗周氏大宗祠里刻有“濂溪书香远,爱莲世泽长”的对联,宗祠广场前还留有始祖撰写的“爱莲说”碑刻,“爱莲”是茅岗周氏的代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止是莲的气节,也与这座悠然惬意的村子契合。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周氏大宗祠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坐落于爱莲坊,占地约1亩,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宗祠顶脊灰塑麒麟双舞,四周青砖灰瓦、石板垫墙,石柱托檐,墙楣绘画。正门包台、石鼓,祠深三进,正门上石额“周氏大宗祠”。二进堂匾“永思堂”,两边大柱有长联,“永范式前贤毋忝细柳英豪莲花君子,思源贻后泽且效渭滨敬老吐哺尊贤”。三进匾书有“道国南宗”。宗祠整体呈现出宏伟之态。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后人教育,源远流长

清光绪年间,石岗建有一石岗书院和文昌阁,供学子读书(抗日战争结束前夕被盟军飞机误毁)。20世纪民国时期,村里一群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在村内办了八间私塾供村中适龄儿童读书。1930年秋乡立“六德小学”,代替了私塾。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一村一史」·茅岗村-莲的诗意使茅岗人日渐强大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番禺县立第四小学”。广州郊区、黄埔区成立后,命名为“茅岗小学”。1986年,茅岗小学新址迁建于风山顶上,现代化教学大楼高两层,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

周氏族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耕读成风,源远流长。“莲之高洁,莲之清廉”不止体现在周氏的祖训上,也体现在周氏对于后人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