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漢將軍:“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繡花”

周希漢將軍:“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繡花”

周希漢將軍瘦高,眼光上視,嘴角下傾,自稱“天下第一瘦”。1930年,徐向前元帥初見周希漢將軍,惜曰:“長得單薄些。”將軍對曰:“將在謀而不在勇,關雲長身材高大,不也曾落敗嗎?諸葛亮、龐士元長得如何?不也打勝仗嗎?”徐向前元帥聞之暗喜,繼指地圖考將軍。是時,將軍不識地圖為何物,即答道:“我看不懂。你能教我嗎?”徐帥聞之又喜。將軍又曰:“我肯定能學會,沒有學不會的本事。”徐帥大喜,以掌拍其腦曰:“是塊好料。”

人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官話”。何畏(原紅四方面軍高級將領)講話,人亦難懂。為此,何畏連換幾任參謀。周希漢將軍到任後,細心琢磨軍長髮音規律,一星期即能聽懂軍長之廣東話。何畏大喜,逢人便誇將軍:“這小子是天才!”

周希漢將軍身經百戰,全身無一彈創槍洞。人謂將軍命大福大,將軍則言:“人瘦,目標小,敵人打不著。”

抗日戰爭時期,太嶽區曾流傳歌謠雲:

小日本,你聽清,太嶽山上有陳賡。

小日本,你別搗蛋,讓你碰上週希漢。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為正太鐵路破襲戰,一二九師十個團主力分為中央和左、右三個破擊隊。周希漢將軍奉命任左翼破擊隊司令員,負責壽陽至榆次段鐵路的破襲。某日,劉伯承、鄧小平至正太前線。鄧小平問周希漢:“左翼沒有配政委、參謀長,只有你一個,行不行?”將軍對曰:“不怕,這種任務,有兩三個硬一點的參謀就行了。”劉伯承點頭稱善,而鄧小平略有感覺:這個娃子不簡單,但有些子傲氣。

國民黨軍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裝備精良,能征善戰,號稱“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曾留學國外,授中將軍銜。1946年9月,時任晉冀魯豫第四縱隊第十旅旅長的周希漢將軍率部與之戰於晉南,大捷,生俘黃正誠。戰後,黃正誠見周希漢將軍,曰:“你不是陳賡!”將軍對曰:“鄙人周希漢。”黃曰:“陳賡為什麼不見我?”周希漢將軍曰:“殺雞焉用牛刀,捉你,見你,我周希漢足矣。”

1947年夏,陳謝大軍挺進豫西。8月,周希漢將軍隨先鋒第二十九團先行南渡黃河。23日,偷渡得手。將軍上岸後,即命二十九團團長吳效閔奪取敵石頭山陣地。是時,槍炮聲震耳欲聾,吳效閔舉衝鋒槍大聲曰:“放心吧,旅長!拿不下石頭山,我提頭來見!”周希漢將軍亦提衝鋒槍,大聲喝道:“不行!老子要你提國軍的頭來見我!”數小時後,吳效閔克石頭山,押大批俘虜凱旋。後成為著名作家的新華社記者馮牧見之嘆曰:“真是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啊!”

周希漢將軍“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繡花”。

1948年冬,淮海大戰。周希漢將軍率十旅西攻碭山,東斬津浦,阻敵北上,滯敵東援。繼參加圍殲黃維兵團之決戰,將軍所部首克李圍子、繼克沈莊、再克楊圍子。12月13日,進攻黃維兵團東北方向最後據點楊文學莊。是時,黃維對所部下達死命令:“戰則生,退則死。”將軍所部進攻失利,傷亡嚴重。當此關頭,陳賡將軍前來督戰,安慰將軍言:“這一戰打完了,損失多少兵我給你補多少兵。”將軍以手附陳賡耳曰:“不必,我還有一個十旅呢。”蓋其於豫西第十旅留守處和教導隊埋伏了數千將士,以備關鍵時刻用。陳賡將軍大喜,揮拳擊其胸:“你這小子!”是役,終克楊文學莊,黃維兵團被殲。將軍晚年常曰:“黃維雖不是我旅捉的,但他是被老子打垮的!”

解放戰爭期間,周希漢將軍率部共擊斃和生擒61名國民黨將軍,大多為生擒,其中有8名兩星上將,如國民黨第八兵團司令湯垚、“粵桂邊剿總”司令喻英奇和黃正誠、邱行湘等著名將領。

周希漢將軍與馮牧友善。解放戰爭時期,時任新華社記者的馮牧至將軍所在部隊採訪,周希漢將軍以貴賓待之,配以警衛員和馬匹飼養員(正團職以上幹部的待遇)。行軍途中,將軍與馮牧騎馬並行,將軍雙手捧書,且行且向馮牧請教。

新中國成立後,周希漢將軍先後任第十軍軍長,海軍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將軍任海軍參謀長職時,曾向海軍黨委建議在海軍機關和高級軍官中舉行導彈裝備技術講座,並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為海軍領導講課。將軍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組織了蘇制“小火山”型岸基導彈實彈射擊試驗。某日,周恩來總理向外賓介紹周希漢將軍:“中國海軍副司令,海軍專家周希漢,希漢中文的意思是少有的英雄好漢。”

1987年5月,周希漢將軍離休。同年秋,軍事博物館為紀念建軍六十週年,舉辦老將軍書畫展,將軍送展作品為書法立軸,七個大字:鐵馬金戈入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