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南飛院長親赴城步為全市法院法警集訓隊員授課

尹南飞院长亲赴城步为全市法院法警集训队员授课

尹南飛採用案例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為隊員們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成功與經歷的辯證關係。講授過程中尹南飛引經據典,語言風趣幽默,聽課的隊員們鴉雀無聲、聚精會神。

案例教學中,邵陽中院法警支隊支隊長葉明建用自己從軍及在軍營磨練成長的經歷,副支隊長戴利民用自己成長的經歷為隊員們闡釋了經歷是如何造就成功的。

課堂上,尹南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詮釋了成功與經歷:一、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從葉明建和戴利民兩名同志的經歷中可以看出,成功必須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鮮血,必須咬牙堅持去做好每一件事,這兩名同志的經歷說明了成功的秘訣。在戰爭年代更是如此,戰爭年代的將軍也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唐代詩人曹松《己亥歲二首》中的一句詩就是最好的印證,“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也無不是歷經苦難才走向人生巔峰。清代商人胡雪巖,南非總統曼得拉便是如此。二、什麼情況下不會成功。在馬雲眼中有三種人不會成功:一種是乞丐思維的人不會成功。給多少錢幹多少活,給的錢不值就不付出,不願多付出的人就是有著乞丐思維的人。第二種是玻璃人不會成功。忍受不了壓力,吃不了虧,受不了委屈,脆弱的人不會成功。第三種是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會成功。這種人偷奸耍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什麼時候都是一種消極態度,充滿了負能量。三、經歷的價值。成功需要經歷,任何一種經歷都有其內在價值。經歷是錘鍊品質的路徑,經歷是人生本領積累的過程。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人都是從零開始。人如果不學習、不觀察、不琢磨、不修煉,是不可能成功的。經歷也是一個人個性養成的過程。人的個性不同就是因為經歷不同,故而經歷是一個人獨有的名片。魯迅成為一代文豪,楊振寧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毛澤東成為一名偉大的政治家,這都與他們的經歷分不開。失敗、苦難的經歷是一個人奮勇向前的動力。愛迪生的發明都是在他成千上百次的失敗後才有的一次成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後將吳國滅掉,都是經歷過失敗、經歷過苦難後才有的成功。

接著,尹南飛對大家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任何人都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一是要有信仰。信仰是有力量的,信仰是精神之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一旦有信仰,哪怕失敗後重新再來,也會絕不輕言放棄。二是不計得失。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利益之爭。在單位如此,在家亦是如此。但在單位就得不計得失,你做得如何,付沒付出,大家心裡都有桿秤,都知道,這就是得。你付出了,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同時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這就是得。清代書畫家鄭板橋也曾寫過一幅字為“吃虧是福”。三是奮鬥人生。人的一生很漫長,這漫長的一生也是奮鬥的一生。北大保安為了考上北大,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為了實現夢想,不斷堅持,最後考上了北大。如果他不堅持、不刻苦、不努力,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第二,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是做好小事情。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小事。但偏偏是這樣的小事情就成為了社會穩定的一個分子,如果這個分子不健康就會使社會這個機體有問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一件件事情做得有條不紊,一個個程序做得滴水不漏,一道道準備工作做得符合規範,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二是做最好的自己。人總有失敗的時候,有低谷,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喪失意志,在任何時候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幹任何事情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三是做事情要慎始慎終。現在國家對公務員的要求越來越嚴,在政治上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學習該學習的東西,不該做的事情不做,該做的事情做好,黨中央提倡的堅決做到,黨中央不讓做的堅決不做。第三,包容博愛,堅韌不拔。人生無奈時,要選擇包容,面對老百姓,甚至是不理性的人時,更要選擇包容。另外,要有責任擔當,耐得住寂寞。一份責任,一份汗水。鮮花的背後是擔當,榮譽的背後是責任。做任何事都要有責任。社會生活中有很多誘惑,面對誘惑要堅守底線,不能說的不說,不能做的不做,不能去的不去。

課程結束後,隊員們紛紛表示,尹南飛院長的這堂課給大家的啟發很多,感觸頗深,對今後的生活和工作大有裨益。同時,也會自我反省,對標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論何時何地都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出處:中院新聞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