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四個融合”,帶動區域現代農業發展

黎紅梅

發揮長株潭城市群優勢,以發展都市農業為目標,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共享經濟與農業融合、城鄉融合,推進長株潭城市群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時期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需要,又是增進長株潭經濟轉型升級新動能的現實需要。

——深化農村產業融合,以特色產業強農。

以種植養殖業為基礎、以農產品為載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的有效途徑。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內農村產業具備較好融合條件,融合前景廣闊。基於此,一是生產上應實行區域集中,以凸顯規模效應和比較優勢。按照距離城市群中心區遠近,搞好生產區域規劃,打造相對集中的果蔬區、養殖區、苗圃區、糧食區,既便於農業科技推廣運用,又利於發展特色產業,以保障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民生供給。比如在城市群核心區周邊打造一小時物流圈的果蔬區,在離城更遠區域規劃稻米產區、家禽家畜養殖圈等。二是以循環利用為導向推動農業內部融合。根據生物鏈結構特點,推廣農林結合、農牧結合,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比如推廣稻蝦共生、稻田養魚,既可促進小龍蝦、稻花魚快速量產,又能提高稻米品質、增加效益。三是拉長產業鏈,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物流一體化發展,就地實現農產品商品化,提升品牌價值,形成優勢競爭。比如推動瀏陽茶油、長沙茶葉、株洲臘肉、湘潭湘蓮等特色產品打造知名品牌。

——深化產城融合,以融合平臺建設強農。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須一體構建、一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應並駕齊驅。通過城鄉互補、以城帶鄉、產城融合促進農業農村建設,可讓農村美起來、新起來。

長株潭規劃有48個重點鎮,一般建制鎮85個。目前,有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寧鄉)、1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瀏陽)、2個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寧鄉和醴陵)、3個全國特色小鎮和10個全國重點鎮。應以這些平臺建設為重點,輻射城市群內更多村鎮突出產業為本、注重差異化發展,從而形成特色產業發展高地,以產業強農業、促就業。

——深化共享經濟與農業融合,以信息技術融合強農。

在互聯網時代,應以共享經濟理念引領傳統農業轉型升級,以農業農村信息化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長株潭城市群具備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有居民追求個性、綠色、戶外體驗的旺盛消費需求,應著力構建農業農村智慧產業體系。一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集聚零碎、分散消費需求信息,並使其與供給方精準匹配對接,發展共享農業。推廣“互聯網+農業”方式,實現線上預訂下單、線下農場體驗,形成訂單農業模式。二是鼓勵農民盤活閒置農房,通過互聯網平臺營銷與企業資本對接、與村集體組織聯結,發展共享農莊。三是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支持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共享、人力共享、農技共享、土地共享、物流共享,發展共享農場。

——深化城鄉融合,以體制機制創新強農。

長株潭城市群要率先全省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須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

一是制定城市群區域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劃定“城市群邊界”,明確城市群近郊、中郊和遠郊地區,不同地區實施差別化現代農業發展政策。二是建立城市群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是長株潭城市群現代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投入大、風險高,應拓展多元化籌資渠道予以保障,並制定農業價格保險、收入保險、特色農產品保險政策以及財政獎勵補貼政策予以支持。三是創新信息技術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實現機制。構建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三農網”,彙集職業農民、村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組織、農業企業、管理部門、城市居民等相關利益主體的相關信息,使之成為信息網、生產網、交易網。四是促進城鄉要素雙向合理流動。目前,各類要素由鄉向城的通道基本暢通,但城市要素下鄉還有阻礙。長株潭城市群是城鄉融合發展試點地區,應總結瀏陽“城鄉合作建房”等試驗成果,積極探索農村閒置宅基地改革模式,讓城市居民能夠在鄉村養老;放開新鄉賢和城市居民以獨資、入股、聯合技術管理等多種形式返鄉創業,給鄉村帶來人氣和活力。

堅定走好融合之路,長株潭城市群就能輻射帶動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為全省實現農業現代化作好表率。

(作者系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