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廠2000多億棄船“存貨”很棘手!不過利好來了~

中國船廠2000多億棄船“存貨”很棘手!不過利好來了~

11月29日,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獲悉,一項關乎國內至少兩千多億元海工裝備領域棄船存貨的資產整合平臺,已經悄然提上國資監管部門的工作日程。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思路,上述資產整合平臺,專門用來針對多個央企海工裝備產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問題,主要用途是幫助央企海工裝備產業脫困。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PMC,振華重工),面臨著上述產業發展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歷經金融危機等多重經濟因素衝擊後,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國內尚未消化掉的海工裝備存貨,達到了兩千多億元。

十多年來,振華重工海工設計院院長王文濤親眼見證了國內海工裝備產業的發端與崛起。他對記者談到:“舉例來說,海工產品價值一般都很大,動輒數億數十億元,如遇一些突發情況,便會產生存貨裝備。”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按照工信部的規劃,包括振華重工、中遠船務(啟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在內的7家企業,入圍國家首批海工白名單,領頭推進海工裝備產業發展。

不過,這個還未公開的資產整合平臺,具體規模究竟多少,推進進度又是如何?截至發稿,國資委並未給出正面回覆。

“兩千億”難題

國內的海工裝備企業,揹著一個繞不過去的包袱——“存貨”。

十多年前,海洋裝備製造業還屬新興事物。按照“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一度提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要找準轉型升級和現實需求的結合點,提高發展質量的效率。爭取到2020年,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世界級先進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初步建成規模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結構優化的海洋工程裝備工業體系。

頂層設計釋放的信號,刺激了大量資本的湧入。振華重工是首批掘金的央企之一。

王文濤回憶道,2006年左右,振華重工的港口器械技術研發,已經佔據國際市場份額的70%以上,處於壟斷地位,大幅度增長空間有限,這時候進入海工裝備領域,恰逢其時。

與振華重工類似,很多央企紛紛擠進這個領域,特別是想在高端海洋裝備的路上大幹一場,沒多久該行業便成為資金佔用額度非常高的行業。而在這之前,中國的海工裝備處於起步狀態,與國外相比有很大差距。

正當各大央企展開多維度產業佈局,明顯縮短與國際差距的同時,一路狂奔的海工裝備產業,始料未及,突然迎來一個轉折點,金融危機大爆發。

王文濤心有餘悸:“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可謂攔腰斬斷。”

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當時的幾大央企建造的海工裝備產品用戶,以海外用戶為主,這些海外用戶敏銳捕捉到了油價的不良走勢,認為一旦使用了訂購的裝備,肯定賠錢,於是紛紛棄船,寧願違約賠款,也不要在建的海工裝備,意圖通過這種方式,降低自己的經濟損失。這些被海外用戶拋棄的裝備,包括船,也包括鑽井平臺等。

形勢陡轉直下。越是實力雄厚,規模強大的央企,砸在手裡的裝備越多。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海工設備滯留超過數百億元規模的,不止一家央企。

時間一天天過去,被客戶拒收的海工裝備,成為了棘手的存貨。

一名中船重工研究員曾在2015年預測,全球海工裝備市場經歷2年的低谷後,會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可惜大批的海工裝備存貨,仍然滯留。截至目前,以央企為主的海工裝備存貨,超過兩千億元。

撇開存貨問題不談,行業內的龍頭央企,其實發展得並不差。

振華重工的海上浮吊已經做到了全國第一,位列世界三甲。標誌粵港澳經濟發展邁入新時代的港珠澳大橋,其核心施工裝備的研發便來自於振華重工。經濟觀察報記者從該企業獲悉,正在建造中的2500噸的海上風電安裝船,竣工後將打破世界紀錄。

不過,與海工裝備產業發展光環並存的,是行業內依舊滯壓多年的海工裝備存貨。

上述7家白名單中的另一家央企,揹負著數百億元的財務壓力,該企業相關人士形容為“壓得人喘不過氣”。光是每年的財務成本和財務利息,加上行業整體發展收緊的趨勢,巨大的財務負擔已然形成。

該央企海工裝備行業人士說:“如果企業還是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賬目上,更不能背如此沉重的財務負擔,否則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兩年虧損就得ST,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王絳認為,以中國造船產業為例,產能已經高達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強的問題依舊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亟需儘快整合,央企發展需要從數量向質量轉變。

紓困

高層已經有所動作。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一家正在籌備當中的資產整合平臺,將專門用來解決上述難題。

這不是國資委第一次打算利用產融結合的手段幫助實體經濟渡過難關。此前啟動2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誠通、中國國新)試點過程中,成立了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專門用於投向關乎國家重大戰略、國有經濟佈局調整和中央企業實體經濟發展的領域,例如投資了高通量衛星、核電高溫氣冷堆、運載火箭等國家重點示範項目。

數據統計顯示,除兩大基金外,2家資本運營公司還設立了4只自營基金,6只基金總規模達到8645億元,已累計投資1680億元,初步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基金系。目前,2家資本運營公司正承擔重點難點改革任務,擬推動中央企業重大風險項目國勘公司、大唐煤化工風險隔離和改革脫困,幫助相關企業防範重大系統性風險發生。

其實,國資委擬設立海工裝備資產整合平臺的想法,早在2018年7月國資委年中會議時就已露出端倪。當時會議要求,2018年下半年要“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打造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大型郵輪、工業互聯網等協同發展平臺,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產整合”。

在王文濤眼中,如果能成功設立專門的資產整合平臺,將對海工裝備行業央企形成“重大利好”。出於保護行業發展的目的,資產整合平臺的出現可謂非常及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海工裝備行業央企人士表示,2016年底成立的中國深遠海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產業聯盟(簡稱中國海工聯盟),亦曾為海工裝備行業央企脫困奔走,提出過通過產融結合的手段來幫助企業。

從具體操作上來看,王文濤建議,希望資產整合平臺能幫助各個央企分離掉手中的存貨,同時能分離出財務,不再揹著財務包袱,對於企業來說,這是非常大的支持。同時,鼓勵行業內協調消化掉相應的海工設備。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進一步獨家獲悉,除了上述資產整合平臺,2018年初,國資委還曾打算設立過物聯網資產平臺,和半導體通訊資產平臺。不過由於一些原因,這些資產平臺還沒有露出廬山真面目。

至於專門針對央企海工裝備的資產整合平臺,其具體規模、討論設立進度等,截至發稿,國資委並未給出詳細回覆。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認為,專有資產平臺的設立,意味著國資委在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道路上,又邁開一步,是進一步放權的標誌。以央企海工裝備資產平臺為例,如果設立成功,便能把行業內央企的業務進行整合,打通全產業鏈條。

經濟觀察報記者還獲悉,國資委正在制定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改革方案,以及正在研究制訂深化中央企業資本投資公司、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兩個工作方案,待時機成熟將擇日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